浅谈幼儿园户外运动材料的投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户外运动材料的投放
作者:陈沙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0期
摘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主要责任。
幼儿园占地面积小,幼儿运动能力不够是很多幼儿园的困境。
为充分利用场地和材料,开展幼儿喜欢的运动游戏,增强幼儿的体质,开拓丰富多彩的户外区域运动是十分重要的。
实践中,江苏省江阴市临港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根据材料投放的基本依据,结合相关原则,从运动材料投放的几个注意点进行实施,确保户外体育运动得到有效开展。
关键词:户外体育运动运动材料材料投放
幼儿期是人体发育最快的时期,科学的运动是保证幼儿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平衡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运动得到了极大发展。
科学、有效地投放体育运动材料是幼儿园成功开展户外体育运动的关键。
一、体育运动材料投放的基本依据
1.运动材料投放紧紧围绕幼儿运动兴趣
幼儿对外界的认知更多依赖色彩、声音中一些特殊的形状,根据这一特点,在户外运动材料的投放上尽可能采用一些色彩鲜艳、款式新颖或者能发出特殊声音的器材,这样可以极大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尝试一番的想法,进而提高幼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2.运动材料投放紧紧围绕幼儿动作发展目标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动作发展目标是不同的,在材料的投放上充分考虑幼儿体育动作发展目标,同时,在运动材料投放上要能够体现出不同年龄段的层次要求。
3.运动材料投放紧紧结合各运动区域功能需要
幼儿户外运动游戏不同于一般的户外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运动材料的投放要依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有选择地投放,使材料最大化地发挥作用。
二、户外运动材料投放应当把握的原则
开放性原则:户外运动中,要在有限的环境中实现幼儿发展所需的基本动作,就必须要求投放的材料能够使幼儿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可变性原则:在幼儿园这一特定的空间内要开展好体育运动,必须要求投放的运动材料具有可变性,运动材料只有具备了可变性,才能增加幼儿在运动中的兴趣,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变化玩法,从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同时如果材料具有可变性,在运动的过程中就可以改变材料的用途,出现新的玩法,重新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产生再探索的愿望。
三、户外运动材料投放的几个注意点
1.依据目标、年龄特点,有效投放材料。
我园的户外运动根据运动技能的分类设置了不同的区域,不同区域的运动开展相对具有独立性。
在这种情况下,运动材料的投放就必须围绕运动主题内容的开展进行有效投放。
如户外攀爬区,设置这个区域的目的是让幼儿大胆地尝试寻找利用不同材料、不同难度的物体或器械进行攀爬,在锻炼动作协调性的同时,体验攀爬运动的乐趣并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游戏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根据运动的目的,实践中我们把这一区域划分为两个区,一是运动准备区,其功能主要是组织幼儿进行准备活动,为运动开展做准备,并对闯关程序进行讲解。
在运动结束时进行评价,为成功闯关的幼儿贴一个五角星,激发他们的信心。
在这一区域投放的运动材料主要有闯关示意图、五角星等。
二是运动开展区,在这一区域我们投放了滑轮、攀爬绳、荡桥、斜坡等具有不同难度的材料,主要是通过进行一环接一环的活动内容,完成闯关运动,让幼儿大胆地、尝试性地进行运动。
户外运动实施的主体是幼儿,运动材料的趣味性是吸引幼儿参加运动的基础。
实践中我们结合幼儿特点,在材料的投放上增加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卡通元素,效果较好。
如在投掷运动区域,我们根据运动特点,投放了软球、盒子、城墙、轮胎、炸弹等基本的运动材料后,我们又根据幼儿的特征,结合当前电视节目正在播放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制作了多个灰太狼头像和多个小羊的图片分别贴在城墙上和盾牌上,把电视卡通形象运用到了户外运动中,使幼儿的参与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2.创设合理游戏场景,有效使用材料。
运动材料是户外运动开展的基本素材。
运动的有效开展,必须设置适合幼儿的场景,在户外运动置于特定的情景时,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将会极大地提高。
如在车区,我们投放了各类车辆,如踩踏车、脚踏车、小自行车等,开始时幼儿骑着各类车,兴趣良好,可几次下来掌握了踩踏车的基本动作要领后,纯粹的骑车动作使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
于是我们增添了收纳筐、沙包,设置了一个“运粮”的场景,“踩踏车”就是运粮车,沙包就是“粮食”,让幼儿扮演小小送粮工骑着踩踏车运粮。
主要情景是幼儿分成两队,从两队的第一个幼儿开始骑着踩踏车,拿上一个沙包当作“粮食”包,从原点出发,直线前行,到达指定地点放下“粮食”包后原路返回,下一个幼儿出发,直到“粮食”送完,并根据先后确定胜负队。
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再如在户外综合运动区,我们根据运动需要按次序投放羊角球、跨栏、跷跷板、垫子、椅子、平衡板、轮胎、呼啦圈、拱形门、箩筐等器材,通过这些材料的投放来训练幼儿走、跑、跳、钻、爬、投掷等动作技能,发展速度、耐力,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为了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我们设置了這样的情景:“小红帽”带着水果去给外婆吃,她跳着出发了,跨过小溪、翻过石头、爬过山洞、走过独
木桥,这时,突然碰到了大灰狼,“小红帽”就用沙包击败它,接着她又钻过一扇门,终于到了外婆家,把带来的水果放到了外婆家的筐里。
实践中,自从设计了“小红帽找外婆”这个情景,幼儿的兴趣变得浓厚了,规则意识也增强了。
活动中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我们还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两条路线,新增添了一条路线:用跳跳鞋跳着到达跨栏那里,然后拿着跳跳鞋跨过“小溪”、走过每一块“石头”、爬过“山洞”、走过“独木桥”、击败大灰狼,最后钻过门洞来到外婆家。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路线进行运动,体现了“不同水平的孩子得到不同提高”的理念。
3.把握运动的强密度,合理运用材料。
适量的运动负荷是指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时,教师应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身体练习时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量,保证幼儿运动后取得超量恢复的最佳效果,以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提高,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在身体锻炼时,应注意运动中的强度和密度的协调,合理运用材料。
在运动前期,教师在各区域的材料投放时,适当降低一些动作要求。
如在钻爬区可把绳索放高一些,跑跳区中的跨栏低一些,投掷区的目标距离近些或者垂吊物降低一些高度。
在运动中期,通过器械的调节摆放增强幼儿运动的强度和密度。
在钻爬区可把绳索降低至目标要求,跑跳区中的跨栏可增加高度和密度,而投掷区也相应地根据动作目标适当调节高度和距离。
到了运动后期,可以恢复到前期的器械摆放,使幼儿的运动过程呈现一条波浪曲线。
结合户外运动目的和幼儿特点有效投放运动材料,增强户外运动的有效性,使得户外运动有效开展,让幼儿获得更多自主运动的空间,在与环境中的人或物互动过程中达到锻炼身体,掌握基本动作的目的,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快乐运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娟.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M].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