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纺织面料含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纺织面料含
反思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分析
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为本教学的设计带来了启发。

此学习理论的基本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猫实验。

该实验揭示出学习是尝
试错误的过程。

我很认同实验的三点象征意义:1.象征着学习者是以主动尝试、探索的方式进行学习。

2.象征着学习者真正学到了新行为。

3.象征着学习者的行为从无序向有序、从散漫向有组织转变,以及有序和组织的程度不断提高。

根据实验象征意义1,《纺织面料》一课尽力创设让学生“做一做”的机会。

引导学生尝试着对不同面料进行某些性质的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进一步思考面料的实际用途。

根据实验象征意义2、3,《纺织面料》一课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探索解决问题之路径的机会。

在开始动手研究面料的某些性质之前,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播等方式,使学生的头脑先行动起来:明确面料实验项目(吸水性、耐磨性)的含义和判定标准(如对材料是否易吸水的简易辨认);统筹实验项目的先后;找出实验的无关变量并思考如何控制;商议实验如何分工与合作……这样的设计,恰恰让学习者在《常用的材料》单元的第一课,就初步掌握了实验对比材料特性的科学方法,并逐步形成了严谨、有序、细致的科学习惯。

一旦学生掌握了探索此类问题的路径,那么接下来的《纸张》、《合金》等课,都将使他们的学习更独立自主。

二.维果茨基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部分论述,为本教学
设计带来了启发。

维果茨基在对儿童的思维进行研究后,有着这样的论述:
“事实上正确地完成了概念形成的儿童或少年在给已经形成
的概念下定义时是如何降落到较为原始的阶段,并在给概念
下定义时开始例举在该具体的环境里这个概念所包括的各种
具体物品。

”“儿童极早地使用在成年人言语里用最抽象的形式代替抽象思维的那些词语,决不意味着儿童思维里有相同的东西……所以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硬是将抽象思维加之于使用抽象词语的儿童。

”对于上面的论述,我的理解是要尊重小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

进行思维训练时,要充分建立在形象、可被感知的基础上;概念的建立要尽可能基于“真刀真枪”的具体活动中。

例如,材料的吸水性是一个较为抽象、复杂的概念,而通过演示水滴落到玻璃片与纸巾片上的不同现象,会帮助学生建立起形象化的概念。

紧接着通过在面料上滴水、比较现象的具体活动,使学生充分拥有了利用概念进行判定的实践机会。

将测试后的面料贴于记录表单上,则又是一个变抽象为形象的
举措,在实验汇报交流过程
中,不论是发言者还是倾听
者都有据可依、有证可查,
看得清楚、听得明白。

维果茨基还指出:“作
为教育过程基础的应该是学
生的个人活动,而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教师是教育环境的组织者,是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调节者和控制者……”我个人理解,教育环境的组织包括教材的呈现、学具的选用、任务情境的创设、师生民主氛围的营造等。

营造一个与学习者水平相匹配的教育环境,才能使二者充分相互作用,才能孕育生成性的教育资源,才谈得上调节与控制。

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应该尽在其中。

例如,面对教材48页的“研究1”我就进行了灵活的处理。

首先,选定了毛料、棉布、丝绸三种面料进行对比实验,因学具提供的这三种面料在吸水性、耐磨性上呈现出典型的差异,便于学生比较、判断。

第二,将观察比较活动进行了梯度设计。

补充了先利用感官直接观察面料的活动,再过渡至通过实验间接观察。

一方面使学生在开展重点实验项目之前有预热,一方面,也使学生亲历了一次相对完整的认识事物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第三,舍弃了面料纤维强度的实
验,选用了吸水性与耐磨性实验。

个人认为面料强度实验操作难度大,将挤占学生观察、比较、思考的时间。

那为何不仅仅研究一个特点呢?个人认为那样会使学生的学习容量和强度明显不足。

第四,注重实验前的定向活动。

如引导学生统筹安排实验项目的先后,集中研讨对比的公平性。

行动前的策划,会让学生学会统筹兼顾,学会严谨有序。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依据教材第47页的“讨论”,教学开门见山地呈现出三种布料,并明确它们共同的名称——纺织面料。

再通过组织学生简要谈谈自己知道的纺织面料和用途,通过教师小结,使对面料的实验活动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自然展开。

作为常识性的了解,各种纺织面料的名称及其来源可能很快会被学生淡忘;但是,以纺织面料为观察载体,引发学生开展感官直接观察、设计对比实验间接观察的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动手、描述、思考能力,养成学生科学的行为习惯,这个过程将使“科学”融入孩子的心田,融入孩子的言谈举止,影响孩子的终生。

所以,教材第47页下边的内容放在了课的结尾,在对三种面料直接观察后,便直接切入主题——教材第48页对面料性质的间接观察。

注重引导学生在开展探究活动前明确干什么和怎么干,注重培养学生在汇报实验结果时的实证意识,引导学生在展示“物证”、详尽描述现象的基础上,再做出定性的判断。

最后,将面料的鉴定再次联系社会与生活:先揭示三种面料各自的名称和来源,并适时通过丝绸的介绍开展了德育教育;之后,创设了一个依据研究结果,搭配服饰的情景,体现了学以致用。

使学习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教学施教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

整体看,他们具备了半独立开展对比实验的能力,但应继续强化训练。

尤其是将《纺织面料》作为单元起始课,加强实验公平性的探讨将为鉴定其他材料的活动定下基调。

本课的“扶”是为了后继各课逐步的“放”。

施教对象五.1班开学以来一直由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教授科学课。

而且刚刚新换了班主任。

略显浮躁,科学学习课堂常规有待规范。

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致较高,部分孩子的思维很活跃。

而纺织面料的测试,是较复杂的对比实验,例如面料耐磨性的测试,除了面料不同外,诸如摩擦物(砂纸)、摩擦力度、摩擦次数和速度、摩擦的区域等都要尽可能保持相同。

如果上来就“放羊”,学生的浮躁、不规范的行为会使对比的公平性大打折扣,以实验为载体训练学生将成为空话。

由于纺织面料在日常生活的服饰、居室等方面广泛应用,所以一些面料的名称学生能张嘴就来。

但是不同面料到底各是什么样子?它们的由来以及它们应用有没有不同?这些问题“衣来伸手”的孩子并没有机会认真观察、思考过。

对于面料吸水性的认识,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大多认为将面料过水后,比较挤攥出水分的多少。

挤出水分多,说明面料内部存水多,吸水性就强,反之,就弱。

我想学生的这种想法来源于生活中用毛巾洗脸、用抹布擦桌子等行为,有一定的道理。

但要用这种办法研究面料的吸水性,则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挤攥的力度不易控制;各种面料较薄,不易将水存留;被挤出来的水不易收集并进行量化比较。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一)用提问法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全盘思考,用出示实验材料、出示实验设计提示PPT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对话交流中完善对比实验的设计。

“我这里的三种材料仅提供一次,先做哪项实验好呢?”问题的抛出,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

最终,大家找到了一个既节省材料又彼此互不干扰的办法。

看似简单的活动,背后蕴含着“统揽全局、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

接着,通过滴管与水杯的呈现,给学生一个面对实验辅助器材,重新构思如何实验面料吸水性的机会。

PPT中三个问题的提示继续将学生对实验设计、操作的思考引向深入:“用什么办法?怎样做更公平合理?如何判断实验结果?”第一问提示学生进行总体设计;第二问是重点,提示学生细化对比方法,要严格控制变量;第三问提示学生要关注实验现象,凭事实说话。

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集体交流。

在那些思维活跃者的引领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加上教师在关键处的提示,实验的设计渐渐明朗,逐渐趋于公平与严密。

(二)用演示法,让学生明确面料吸水性的简易判定方法。

对于面料吸水性的对比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材料的启发,产生了更具操作性的想法,但他们对吸水程度强弱的区分还没有清晰把握,还会表述不清。

此时,教师通过实物投影,演示在玻璃片与纸巾片上各滴一滴水后的情景,再组织学生谈谈对吸水性强弱的判断。

层层深入地引导,会悄然转变学生课前对面料吸水性含糊笼统地认识,并促使孩子信心百倍地、颇有方法地行动起来。

在实验正式开展前,细致入微的设计并不为过。

这样的设计旨在从课的开始就引领学生步入思维的殿堂,外部行为是趋于安静的,而头脑中的活动却是积极的。

这会给学习水平高些的学生一个思维延展的空间;会使略显浮躁的学生慢慢平静心绪;会让全体学生身处“秩序”之中,让那些暂时忘却了课堂要求者重新忆起良好的行为规范……这对于一会儿热火朝天的实验非常重要。

(三)创设情景法,引导学生将面料测试结果与模拟的生活场景结合,思考面料的合理应用。

课的结尾,我设计了一个请学生帮忙的情景,让他们利用今天研究的三种面料
为我即将外出郊游的女儿安排由贴身到外套的面料。

任务
的解决将实验室的研究、面料成品的生产、人们日常生活
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体。

学生会由此体会到用一节课来研究面料的用意——掌握一些面料的常识,初步具备识别面料的本领,并服务于生活。

棉制内衣(细汗,较柔顺)毛料儿童外套(结实耐磨,挺实美观)围巾(华美、柔顺,点缀、装饰用)
四.技术准备:
(一).分组材料
1.待测纺织面料三种:⑴毛料、⑵棉布、⑶丝绸。

2.实验测试用器材:塑料滴管、装水塑料杯、砂纸;剪刀(分割面料用)3.记录表单(见《教学反思》中“表2”)
(二).教师用材料
1.展示用材料:三种纺织面料(毛料、棉布、丝绸)样品、小磁贴。

2.实验提示用材料:玻璃板、餐巾纸、塑料滴管、装水塑料杯;PPT问题讨论提示。

3.应用环节演示材料:PPT“丝绸魅力”;“服装搭配”。

4.弹性材料:PPT“棉布的由来”(弹性教学:德育渗透)。

(参见“教师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设计
1.引导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纺织面料。

2.通过对各种纺织面料特点(有无光泽、是否柔软、吸水性、耐磨性)的观察比较活动,初步建构面料某些特点(如吸水性)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设计与开展对比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如实进行口头描述的能力。

3.适时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探究事物由表及里,循序深入;形成小组合作意识、推崇实证意识;做事之前统筹安排的意识;初步感受中国古代丝织业的辉煌。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面料的出示紧贴日常生活,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课前,可发动学生调查自己穿着服装的材料。

在出示三种布料时,学生便会结合生活自然地猜测它们的名字。

之后,使学生明确三种布料的共同名称——纺织面料,并小结:纺织面料种类很多,广泛用于人们的穿着和日用品。

二.组织学生利用感官,直接观察面料的表面特点
“远看,不易搞清它们到底什么样,要更多了解它们,可利用我们的感官直接对它们进行观察……”。

教师这样的导语,将学生直接带入对面料的直接观察活动中。

学生多角度的观察可能会生成多元的发现:如面料的光泽、柔顺度、光滑与粗糙程度等。

并有可能产生观察后的进一步推测,是丝绸、还是尼龙、还是棉布等。

教师最后可做提升性小结:“对这些面料有了更多的认识,甚至提出了进一步的猜想,归功于我们利用感官直接的观察”。

(板书:直接观察)
(此处的结语已经悄然地开始了认识事物科学方法论的渗透。

其实,孩子猜测面料叫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此环节,孩子的脑与感官被调动起来,对面前的材料有了更多发现,为对比实验研究面料特点充分热身;而且利用感官直接观察与后面的间接观察让学生经历了较完整的认识事物的全过程。


三.前期“预热”活动后,教师应利用过渡语,将学生的全部精力吸引到对比实验面料特点的探究活动上。

“说到它们的特点,有些可以直接利用感官来观察,还有些特点,不能利用直接观察的方法就能发现,比如面料的吸水性、耐磨性。

(板书:吸水性、耐磨性)还真得需要我们利用简单的实验,才能搞清楚、弄明白。

(板书:实验)四.组织学生利用对比实验方法,借助实验仪器设备,观察面料的特点。

(一)前测学生的“吸水性”与“耐磨性”初始概念。

教师像拉家常似的问问学生:“什么是吸水性、耐磨性,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你们猜猜三种面料吸水性、耐磨性可能有什么不同?理由是什么?”
(前测活动有三方面意义,一方面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吸水性概念的不甚了解,所以会更关注教师演示的吸水性及其强弱的典型表现,从而明确概念,能做出正确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第二方面,学生的言谈话语已经触及到了实验层面,为后面的方案设计提供了铺垫;第三方面,让学生带着猜想进行下面的观察会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商讨实验次序。

教师提问:“在现有材料不发第二遍的前提下,先做哪个合适呢?”
(这是一个小中见大的设计,一个问句会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三)引导学生交流对比实验的设计。

首先,教师出示实验设备:滴管、装水水杯;4张砂纸,给学生思考提供清晰指引。

第二,出示PPT设计提示,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第三,组织学生交流实验设计,教师一定要倾听学生发言,恰当进行有力的追问和补充,让对比实验设计得完善。

努力创设平等协作的氛围,引领学生设计出更为严谨的实验。

(四)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和典型的非纺织面料进行吸水性强弱的标准现象演示。

通过实验材料的演示,学生会对吸水性实验操作产生新想法,但以什么现象标准作为判定吸水性强弱的依据尚不会明朗。

所以教师要利用玻璃片和纸巾片进行滴水演示,让有结构的材料清晰呈现概念。

引导学生发现并关注水滴落在二者表面时,被“洇”区域的变化,进而形成较为统一、清晰的评判标准,为判别吸水性强弱铺平道路。

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用双手抻平面料并悬空,再滴水;之后用油笔勾勒出水迹扩散停止后的最终轮廓,便于学生进行量化的比较。

教师这里的主导,会使学生成为主体时,概念明确、标准清晰,实验有章法、不混乱。

(五)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实验,强调分工合作、有序取材、提高效率。

由于活动前的定向充分,因此学生的主体性将得到充分发挥。

在公平操作实验的保障下,孩子会对面料吸水、耐磨现象进行更细致、认真、全面地比对、观察,对面料特点的认识将得到不断地强化。

(维果茨基把辅助学生学习视为必要的教学环节,强调教学要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辅导与协助。

我想,设计教学时,教师是主体,要充分研究客体学生的现有水平,为他们设置合理的发展水平,并悉心搭建好学生可拾级而上的台阶。

那么,在学习活动深入展开之时,教师就会“隐退二线”,而原来的客体学生则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着当家作主的幸福,体味着学有长进的喜悦。


五.组织学生根据记录单,描述实验结果,做
出新的判断。

充分利用实物投影,展现经学生对比实验后的
面料样品。

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尤其要注重引导学
生如实描述样品的实况,再做出判断。

要像学生渗
透一个强烈的意识:你对面料性质的最后判断不是
感觉到的,不是想当然的,要拿得出“现场证据”。

同时要给听者提出要求:认真听,听后要对发言者进行评议。

六.引导学生将研究发现运用到模拟的生活情景中。

教师先揭示三种面料的具体名称与来源,在介绍丝绸时,可通过简约精悍的PPT,(参看教学资源中的演示文稿)伴着教师本人的旁白,自然地进行爱国传统教育。

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生活情景:就本节课研究的三种面料,帮他要外出游玩的女儿安排不同面料的服饰。

这个情景应该是本课对学生所学的生动评价。

学生会积极地为教师出谋划策,会有充满童真的建议,但一定都是紧密结合实验结果和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情景的创设,增强了利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巩固了三种面料特性的认识。

七.总结全课,引发学生对学习全程的思辨。

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板书进行学习的整体回顾,感受到人类探究事物的历程:“从直接观察到实验研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更重要的是要引发学生反思:“今天面料的研究还有没有不公平的地方?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怎样改进会使对比实验更科学?”
教学流程图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评价
1.实验记录单的成果化评价
⑴目的:督促学生合作开展对比实验,便于学生集中研讨、相互评议;考察学生是否参与对比实验、是否又好又快地完成实验;考核学生是否能依据记录事实、较清楚地进行汇报。

⑵操作方式:实验前分发给各组,实验中要边做、边观察、边充实记录单;实验后,一方面通过部分小组上台展示记录单、汇报发现来把握他们的学习进程,着重评价学生是否注重了公平测试;另一方面,作为学习的重要反馈资料,课后要收上所有组的记录单,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全班学习整体状况;反思教师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2.结合生活实际,判断选择面料的情景化评价
⑴目的:考察学生对本课三种面料吸水、耐磨特点是否清楚;考察学生是否初步具有根据研究发现,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⑵操作方式:教师谈话引出问题化情景;学生根据面料测试结果、根据实际问题,分组讨论面料的选用;面向全班汇报,并由大家评议。

二.学习效果的课后持续评价。

后继的《纸张》、《合金》等课,都有对不同材料的同一方面进行对比实验的内容,应该看作是本课学习后的持续评价。

本课对比实验科学方法将会在后面的学习活动中加以巩固;其把握程度的好坏也会得到后测。

本教学设计特色
这是一个未经多次研磨、反复推敲的教学设计。

甚至在教学实录中,教师出示的PPT实验提示都出现了由于匆忙而打错的文字。

但恰恰是这样的设计,更返璞归真!更将一线教师常态的教学研究展现无余。

本设计着力突出以下几点:
1.以“求证”为核心,以观察描述为根本:突出对比实验的设计、注重观察后依据事实作描述判断。

2.合理把握主导与主体的“度”:如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记录单,设计导语、过度语、小结语和演示活动都体现了教师的“导”;两个实验测试项目同时放权给学生,足见对孩子水平的信任与期待。

3.注重学生对面料“吸水性”的概念建构:有初始概念的了解;有观察演示下的概念建立;有通过对比实验,不断明晰概念的历程;还有展示汇报中对概念的强化。

由于面料较薄,滴水后检测其“体内”含水量并不现实。

所以改成悬空抻平面料,然后滴水,看停留在面料上面的水迹瞬间扩散的面积,并用学生可以接受的字:“洇”,来描述。

同时注意“洇”和“渗”的界定与区别。

“洇:液体落在纸上向四外散开或渗透。

”出自《现代汉语词典》,更强调水迹横向扩散。

“渗:液体慢慢透过或漏出。

”出自《现代汉语词典》,指水未存留于物体中。

4.全程德育、凸显德育:将人类认识事物的方法论贯穿全程;在交往互动中渗透证据意识;通过丝绸的介绍适时进行爱国传统教育;设计情景将科学、技术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反思
关注学习过程
本课,从开始设计到正式实施仅经历了三天,应该更体现常态的科学教学。

我想,教师如果平时注重对教材的把握、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细致体察,并勇于结合实情改变教学设计,不断进行尝试,那么不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都会上出浓浓的“科学味”。

下面,就从教学中的几个看点来谈谈我是如何努力去做的。

看点1:关于面料特性的概念建立与对比实验的强化训练。

从课前调查入手,了解学生对吸水性的看法。

在课堂上,先提供实验辅助材料,再利用典型的差异现象呈现物体吸水的强弱反应。

这种逐步推进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对吸水性的看法较顺畅地转换成另外一种界定方式,一种更适于对比实验操作、观察和判断的方式。

利用问题提示卡,引导学生有条理的、全面地思考实验设计。

提示卡运用PPT 演示,包含了三个小问题:1.用什么办法比较 2.怎么做更公平合理 3.如何判断实验结果。

第一小问意图是引导学生先对实验整体做法有个设想;第二小问意图是提示学生着重在“对比”二字上下功夫,精心创设开展公平测试的条件;第三小问意图是提示学生关注实验现象,要凭证据说话。

要明确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才算是有力的证据。

提示卡的出示,省去了教师在这里的“千叮万嘱”,给孩子提供了可以静心思索的时空。

3个小问题由整体到局部的呈现,成为无形的思维导引,使孩子的思考、讨论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实际效果看,学生的设计都尽可能向着公平测试的完美境界迈进:滴相同量的水,相同时间内看结果;摩擦的次数要一样,摩擦力度要一样,摩擦的面积、地方都要一样,最好由一个人来做……
看点2:注重平行班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反思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预设更周全、更贴近儿童实际。

例如在不断地改进实验记录单的历程中,记录变得更方便快捷,学习者汇报的积极性更高,记录内容的呈现更形象、更具实证效果,汇报者与倾听者更容易沟通。

在第一个教学班,教师下发了实验记录单(如表1)。

实际教学看,学生记录现象时,无论是画图还是文字描述,都占用了较多时间;判断结果时,还要根据不同面料特点的由强到弱,按序号排队,无形中增加了许多与教学重点不太相关的思维活动。

在交流汇报时,实际测试后的面料结果与图文记录仍有一定差距,学生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