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
1.观潮
【教学目标】
1.学会认“盐、屹、昂”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潮、据、堤”等15个生字。
2.欣赏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认“盐、屹、昂”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潮、据、堤”等15个生字。
【教学难点】
欣赏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吟诵古诗,引入情境
1.同学们,宋朝诗人陈师道在《十七日观潮》中写道: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明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在《杂曲歌辞·浪淘沙》中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2.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并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3.学生观察思考。
二、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之间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3.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
4.朗读全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自主默读,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
学生用铅笔做批注
四、展示资料,理清顺序
1.同学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各个小组展示交流,思考: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第2~5自然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小组交流。
4.小组汇报,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顺序介绍钱塘江大潮。其中描写潮来时按由远及近的顺序。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板书设计】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远—近)潮来后
【教学反思】
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实施并落实语文“五好”目标,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总之,从整堂课的教学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充分读,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加深了学生的思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自由交流,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
2.精读课文,研读重点语句,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2)学生边默读,边做批注。
(3)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全班汇报交流。
(5)课件出示,并体会以下的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重点体会:人声鼎沸风平浪静
②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重点体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描写了浪潮的形态。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③比较体会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教师引导: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小结: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二、扮演导游,拓展延伸
教师:为让天下更多的人领略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雄伟壮丽,请大家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介绍给更多的人。
小组讨论介绍的顺序、要点以及组织语言的方法。组长汇报,教师适当点拨,适时评价学生。
小结:刚才介绍太精彩了,相信定会有更多的人去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认识大千世界,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江面上风平浪静
潮来时一条白线拉长
横贯江面白色城墙
齐头并进飞奔而来
潮来后余波平静涨水
【教学反思】
“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学生通过听力训练明白了按顺序、抓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也得到突破。总的来讲,本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2.走月亮
【教学目标】
1.学会认“鹅、卵、俗”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牵、鹅、卵”等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第4自然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
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
学会认“鹅、卵、俗”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牵、鹅、卵”等15个生字。
【教学难点】
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感悟文中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
二、学习生字词
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文章伴随着钢琴曲出示)。
2.学生自读课文。(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等,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民俗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zài)”。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板书设计】
走月亮
淘牵鹅卵坑洼填
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教学反思】
《走月亮》是本单元中最美的文章。课文用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形式表现了母女俩之间真真切切的情,浓浓的爱。文章不仅描写的意境美,情感也真。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去感受那种浓浓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