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墩文化的北上与北辛文化的形成_从济宁张山_北辛文化遗存_论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考古界不少学者认为北辛文化的主要源头是后李文化,但之间存在缺环或还有不

少其他文化因素的进入。如王永波提出“北辛文化应是承接后李文化或后李文化的某些因

素发展起来的,……其间还应有较大的缺环”[1]

。栾丰实认为“北辛文化是在后李文化、裴李岗文化的共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裴李岗文化是汶泗流域北辛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后李文化应是鲁北地区北辛文化的主要来源之

一”[2]

。王守功认为“北辛文化是后李文化在受

到别的文化影响(或冲击)后形成的一种文化”[3]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从对济宁张山

“北辛文化遗存”的分析入手,试图论证北辛文化是双墩文化和后李文化融合形成,北辛文化中的所谓裴李岗文化因素主要间接承继自双墩文化。

1993年抢救性发掘山东济宁张山遗址,在水井J1当中发现大量陶器。陶器用泥条筑成法制作,以泥质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也有少量泥质灰陶;纹饰主要有附加堆纹、指甲纹、乳钉纹、戳刺纹、压划纹等;器类为双耳壶(罐)、假

圈足碗、豆、锥足鼎、圈足捉手器盖等。发掘者

将其认定为“北辛文化遗存”,但同时也注意到

假圈足碗、豆等因素具有“地方性特点”[4]。实

际上,较多假圈足碗、豆的存在,以及圜底釜等陶器的缺乏,使得将这类遗存划归北辛文化显得很是勉强。

与张山J1遗存最为相近者其实是安徽蚌埠双墩遗存。上述张山J1所有陶器都同时是双墩遗存的典型器,制法、陶色也彼此相似(图一),此外双墩还有大量平底带鋬的罐形釜、钵形釜,以及盆、钵、盆钵形甑、男根状支脚、灶架、器座、蘑菇状和环状捉手器盖等陶器;双墩还见附加细泥条或压划、戳刺形成的成组斜线纹、重鳞纹、网格纹、篦点纹等,有少量类似图案的红色彩陶,大量见于器底的刻划符号极具特色。二者共有斧、磨盘、磨棒等石器和角质勾形器等。

根据《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的分析,以双墩遗存为代表的这类遗存主要分布在安徽中北部和豫东,绝对年代大致在公元前5500~前5000年之间,并可命名为双墩文化[5]。如此,则张山J1类遗存就应属双墩文化;同时表明双墩文化已经北向分布至泰沂

双墩文化的北上与北辛文化的形成摘要:山东济宁张山J1所谓“北辛文化遗存”实际属于双墩文化,双墩文化北向分布至泰沂山以南的鲁西南乃至鲁中南一带。北辛文化是北上的双墩文化和后李文化融合形成,北辛文化中所谓裴李岗文化因素主要间接承继自双墩文化。

关键词:双墩文化;北辛文化;裴李岗文化;张山遗址中图分类号:K871.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0327(2012)02-0046-05

韩建业

(北京100191)

江汉考古2012.2/总第123期考古研究

收稿日期:2011-08-11——从济宁张山“北辛文化遗存”论起

韩建业(1967-),男,甘肃通渭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教授。作者简介:

山以南的鲁西南乃至鲁中南一带。

实际上,在山东滕州北辛遗址也存在双墩文化遗存,那就是发掘者所划分的以第4层和H501为代表的早期遗存,还包括H713、H502、H609等[6]。这类遗存的深折腹或浅腹钵、盆、小口双耳壶、折腹鼎等主体陶器,刻划的成组斜线纹、刻划符号,以及角质勾形器等,都与双墩遗存特征接近(图二)。

这样一来,北辛遗址真正属于北辛文化的遗存,就是发掘者所划分的中、晚期遗存[7]。其中中期遗存主要包括遗址第2、3层和H1001、H1002、H701、H706等,其锥足鼎、浅腹敞口平底钵、小口双肩耳壶、圈足捉手或环状捉手器盖、支脚、网坠等器类,附加细泥条、或压划、戳刺而成的网格纹、成组斜线纹、折线纹、篦点纹等纹饰(图三),以及较多泥质陶等特征,都与双墩文化接近而与后李文化有别,可见双墩文化是北辛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当然正如前人所论述的那样,在北辛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圜底釜、三足釜等无疑继承后李文化而来,锥足鼎的深腹特征也与后李文化相关。

从现有“北辛文化”的碳十四测年数据来看,仅有北辛H501的一个数据早于公元前5000年[8]——该灰坑实际属于双墩文化,其余数据主要在公元前5000~前4100年之间。此外,前述双墩文化的年代下限为约公元前5000

图一张山J1和双墩遗存陶器比较

1、5、10、15.双耳壶(罐)(张山J1:8、7、双墩92T0522:71)2~4、11~14.锥足鼎(张山J1:11、34、T1④:1、双墩92T0623:16、92T0523④:199、92T0622:28、91T0620⑩:14)7、18.器盖(张山J1:38、双墩92T0721:25、91T0621⑤:19、91T0620

年,后李文化的下限大致也在这个年代[9],这也都与北辛文化的年代上限基本吻合。

从大的文化格局来看,约公元前7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存在三大文化系统,即黄河中游南部以壶钵为代表的裴李岗文化、北部以直腹盆为代表的磁山文化和黄河下游以直腹圜底釜为代表的后李文化。从安徽宿州小山口早期类遗存来看[10],存在较多口沿外箍一周附加堆纹的可能是圜底釜的陶片,可据此大致推断其属于后李文化范畴[11],也表明后李文化早期曾一度南向扩展至淮河中游一带。约公元前5500年以后,可能是在小山口早期类后李文化

的基础上,受到河南舞阳贾湖三期[12]为代表的

晚期裴李岗文化东进的强

烈影响[13],新增加大量泥质的双耳壶、圈足或假圈足碗、小平底钵、弧腹盆,以及夹砂的双鋬罐(罐形釜)、鼎、支脚等陶器(图四),并吸收部分磁山文化的折线纹、江淮地区文化的豆等因素,从而在淮河中游地区形成双墩文化,并北向拓展至鲁西南甚至鲁中南地区,使得山东及邻近地区一度形成双墩文化和后李文化南北对峙的局面。约公元前5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最终在双墩文化和

后李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

成北辛文化。总之,北辛文化是双墩

图二北辛H713类遗存和双墩遗存陶器比较

1、2、8.盆(北辛H710:11、H501:2、

双墩91T0719:12、91T0621⑧:159)5、12.

罐(北辛H609:10、双墩91T0719

:16、91T0621⑤:13、92T0721:12)4、10.

器盖(北辛H1001:25、双墩92T0721

: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