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趋势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
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趋势研究
准考证号:
学生姓名: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摘要
互联网已成为支撑现代社会发展及技术进步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成为支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及其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超高速光通信、无线移动通信、高性能低成本计算和软件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创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人们对互联网的规模、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互联网是全球性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目前使用的这个网络,不管是谁发明了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这种“全球性”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有其技术保证的。互联网的结构是按照“包交换”的方式连接的分布式网络。因此,在技术的层面上,互联网绝对不存在中央控制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可能存在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利益集团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来控制互联网的问题。反过来,也无法把互联网封闭在一个国家之内-除非建立的不是互联网。
关键词
互联网;Internet;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趋势;
目录
摘要 .................................................................................................................................... I 关键词 .................................................................................................................................... I 目录 .................................................................................................................................. II 1. 互联网的概念 (1)
1.1互联网的定义 (1)
1.2互联网的起源 (1)
2 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2)
2.1 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过程 (2)
2.1.1 全球网络创新环境 (2)
2.1.2 未来互联网设计项目 (3)
2.1.3 未来互联网研究和试验项目 (3)
2.1.4 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计划 (4)
2.2下一代互联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
3.IPv6的产生 (6)
4. IPv6的特点 (7)
4.1地址和路由 (7)
4.2报头格式 (7)
4.3网络管理 (7)
4.4安全性 (8)
4.5 Q0S能力 (8)
4.6 多点寻址方案 (8)
4.7新的集群通信地址方式 (8)
4.8可移动性 (9)
5.IPv6的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9)
谢辞 (11)
参考文献 (12)
1. 互联网的概念
1.1互联网的定义
中文名称:互联网,英文名称:internet ,定义: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而不论采用何种协议与技术的网络。
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通过全球唯一的网络逻辑地址在网络媒介基础之上逻辑地链接再一起。这个地址是建立在‘互联网协议’(IP)或今后互联网时代其它协议基础之上的。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协议’(TCP/IP),或者今后其它接替的协议或与‘互联网协议’(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以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享受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水平、全方位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这当然是从技术的角度来定义互联网。这个定义至少揭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互联网是全球性的;其次,互联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需要有“地址”;最后,这些主机必须按照共同的规则(协议)连接在一起。
1.2互联网的起源
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互联网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 ResearchInstitute(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of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有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到1970年6月,MIT(麻省理工学院)、Harvard(哈佛大学)、BBN和SystemsDevelopmentCorpinSantaMonica(加州圣达莫尼卡系统发展公司)加入进来。到1972年1月,Stanford(史坦福大学)、MIT’sLincolnLabs(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Carnegie-Mellon(卡内基梅隆大学)和Case-WesternReserveU加入进来。紧接着的几个月内NASA/Ames(国家航空和宇宙航
行局)、Mitre、Burroughs、RAND(兰德公司)和theUofIllinois(伊利诺利州大学)也加入进来。1983年,美国国防部将阿帕网分为军网和民网,渐渐扩大为今天的互联网。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
2 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2.1 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过程
国际上各个国家的下一代互联网研究计划不断启动、实施和重组,其研究和实验正在不断深入。从国家地域方面看,美国、欧洲、日、韩都有其各自的计划和举措;从研究内容方面看,有的关注网络基础设施和试验平台的建立,有的关注体系结构理论的创新;从技术路线上看,有的遵从“演进性”的路线,有的遵从“革命性”的路线。
1996年10月,美国政府宣布启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计划。陆续地,一些全球下一代互联网项目分别启动。全球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网的主干网逐渐形成,规模不断扩大,包括美国的Internet2、欧洲的GEANT2、亚洲的APAN以及跨欧亚的TEIN2等。这些项目的设计大多遵循“演进性”的技术路线。
另一些研究者认为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互联网的体系结构,才能彻底解决互联网所面临的诸多难题。于是有了“革命性”的研究路线。
2.1.1 全球网络创新环境
2005年NSF出资3亿美元提出全球网络创新环境(GENI)计划。GENI计划的目的是构建一个全新的、安全的、能够连接所有设备的互联网,以促进互联网的发展,并刺激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GENI由两部分组成:研究计划和实验设施。“研究计划”的重点是研究创造新的核心功能,包括要超越现有的数据报、分组和电路交换框架,设计新的命名、寻址和身份识别体系结构,设计内置的网络安全机制和新的网络管理机制,使下一代互联网具有高度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实验设施”的重点是研究能够提供包括传感器和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等在内的多种接入技术,并能够部署和验证新的体系结构。
GENI的设计思想中引入了切片化、虚拟化和可编程,按照需要支持的业务类型虚拟地将网络节点设备划分资源和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