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办〔2010〕3号__《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合集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为此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的内容,欢迎参阅。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篇一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一)理念创新国内外现在对“内部创业者”、“创业型管理者”、“公共部门创业者”等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人虽没有自主创业,但也是“创业者”,是创新型人才。

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培养、提升每个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重视培养组织内部创新创业者,而不仅仅是功利性地快速培养出大学生老板。

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创新创业素质”是可以培养的,而这正是高职院校应尽的责任。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一旦有了“创新创业素质”,就拥有了伴随一生的宝贵财富。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无论学生学的是何种专业,也无论他们是否准备毕业后自主创业。

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激情就会明显增强和提高。

创新创业是一体的,创业是创新的特殊形态,创新是创业的前提和基本内涵。

创新不仅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包括体制机制、经营管理和文化的创新。

在我国,教育部去年也将创业教育更名为创新创业教育,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专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体制机制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探索校政行企一体化的联合工作机制,建立高等职业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完善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的创业教育体制,创业指导委员会中企业家会员不少于三分之一,企业家参与到创业教育的软硬件建设行列,在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中积极与教育机构进行互惠合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与学校共同进行创业课程开发、在线教育和培训工具。

[李家华,《创业教育中国报告2010》] 设立专职创业教育机构,成立创业创新学院或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创业咨询、创业基金管理以及对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入住项目的审批等。

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驻协议
3.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驻承诺书
重庆大学校长办公室2013年12月31日印发
(八)协助创业团队或企业解决其他创业问题。
第九条 应遵守的有关规定
(一)严格执行本管理办法,积极支持和配合基地开展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
(二)遵守基地物业管理规定,按时缴纳水电、物业、网络通信费用,爱护基地公共财产,保证公共环境整洁有序;
(三)按照基地管理机构要求,按期如实填报统计数据;
(四)基地场地专门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日常活动,不能进行商业活动、租赁于第三方或从事其他活动,如有特殊需要,需向基地管理办公室提交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
(二)获得批准的个人、团队或企业签订《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驻协议》(附件2)、《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驻承诺书》(附件3),办理其他入驻手续;
(三)个人、团队或企业正式入驻基地,开展创业活动。
第四章 基地的扶持政策及有关规定
第八条 扶持政策
(一)12个月内免收基地场地租赁费用;
(二)免费提供部分基本办公设施,低偿使用基地所配备的公共办公设施;
第十二条勒令退出
协议期未满、但行为严重违反校内相关规定、基地管理制度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地管理办公室按要求勒令其一个月内退出。
协议期未满,但长期空置办公场地,浪费环境资源的,基地管理办公室按要求缩减其办公空间或勒令退出。
第十三条其他
协议期满、持有未验收的创业孵化基金扶持项目的,根据团队项目建设情况,经基地管理办公室审核批准后可续签入驻协议,但不再享受基地扶持政策;
重庆大学文件
重大校〔2013〕382号
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大学生
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探索

产业与科技云2019年第18卷第12期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探索□许夏[内容摘要】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从此,“双创”工作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

新时代背景下,各项关于做好高校双创工作的政策逐步出台,无一不体现我国正建殳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双创教育体系。

但是,民办高校因其特殊性质在全面开展双创工作上依然存在着问題。

为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优势特点,结合实际情况与学生发展需求,探索新时代双创教育工作在民办高校机制中冏新道路迫在眉睫。

【关键词】新时代;双创教育;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作者简介】许夏(1989-),男,四川安岳人;成都文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大会上作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古往今来,新时代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创新事物的诞生,双创教育工作亦是如此,在高校改革中突飞猛进,史无前例。

然而,民办高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分子,更应该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双创形势,逐步探索出一条更能适应社会发展、人民认同的新道路。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一)第一阶段是探索期。

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9所大学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打响了我国高校研究创业实践的第一枪。

但此时的创业教育仍处于模仿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阶段,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概念和内涵比较模糊。

(二)第二阶段是酝酿期。

2007年1月,教育部联合财政部以教高[2007]1号印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随后几个年度,教育部、财政部相继批准了若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创业教育。

2010年5月,教育部以教办[2O1OJ3号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髙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匸作的意见》(简称《意见》),该《意见》是我国首次提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由来与释义

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由来与释义

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由来与释义-大学生创业论文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由来与释义王占仁(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4)[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2010 年由教育部文件正式使用的新概念,由于在此之前已经有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概念存在并得到广泛运用,造成一些人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错误认识和理解,有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三者没有什么区别;有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新教育加上创业教育,是二者的集合;有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要重点强调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关系不大。

为了澄清这些模糊甚至是错误认识,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产生之前已经存在的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在纵向上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制作了“概念演进图”,以此来加深对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新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理解。

[ 关键词] 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001?062010 年5 月,教育部颁行《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这是第一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性文件,正式使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并明确地将其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1],标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入新阶段。

2015 年5 月,国务院颁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站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高度,明确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2],再次使用了“创新创业教育”概念。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新教育理念和模式,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在这个概念产生之前,已经有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等既有名词存在,从纵向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有助于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很多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

随着创业的大学生越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越重要。

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一.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概述创业教育思想最初源起于美国。

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赖斯•迈斯开设的“新创企业管理”课程拉开了创业教育的序幕。

经过不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深度融入美国高等教育之中,对于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虽然我国创业教育的思想古已有之,但创业教育正式付诸实践却要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算起。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号召各国把培养学生的事业心与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此后,有关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增多。

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标志着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开始。

同年6月,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次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

2010年5月和2012年8月,教育部又分别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以下简称《意见》)和《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12〕4号)两个文件,促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2015年以来,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文件的指导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成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双创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2017年,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面向全国130余所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调查和学情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受到政府的重视、引导与推进,近七成高校年投入创新创业教育建设资金在百万以上。

创业创新工作意见建议

创业创新工作意见建议

创业创新工作意见建议政府越来越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发展,并提出了相关一系列的工作意见。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创业创新工作意见建议,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业创新工作意见建议范文一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和《湖北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和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建立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进一步规范和引导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现就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是实现我校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

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机延伸和重要构成,是建设优良校风、学风、教风的必然要求。

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努力营造浓厚的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进取、大胆实践的创新创业氛围。

二、工作目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筑学校、学院、创新基地(实验室)三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得到科研项目的训练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积极倡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挑战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科技团队的领军人物和高水平的学生创新研究团队,从而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向纵深发展,形成高等教育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和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一)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三峡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

成员如下:组长:李建林副组长:何伟军、谭志松、胡翔勇、田斌成员单位:教务处(工程训练中心)、科技处、校董会、校团委、学生工作处、人事处、财务处、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厘定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厘定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厘定作者:吴修娟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8期摘要:十八大五中全会以来,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国家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育,人才强则国强。

本文主要梳理了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义、基本内容、特点及基本目标,以期大众对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涵有一个清晰认识。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定义;内容;目标;特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涵的认识,笔者主要从定义界定、基本内容、基本目标、特点等四方面来进行分析,具体如下: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义界定就目前而言,对于其概念,国内学界没有统一界定。

教育部在2002年的“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高等学校应当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初界定。

学者高志宏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丰富,对于其内涵的厘定。

他总结为以下四点:“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一对孪生兄弟;创新创业教育是创造、创新、创业、创优合一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

学者张冰和白华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它是就业教育的拓展。

还有学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广义上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关于创造一种新的伟大事业的教育实践活动”;而狭义上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造一种新的职业工作岗位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真正解决当代大学生走上自谋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之路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国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得出了不同的界定,但综上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

所以,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在高校、政府、家庭及社会的协同育人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及创新创业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强调的是创新创业素质的提高与能力的开拓。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与研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总结如下:一是,创新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的文件

创业教育的文件

关于创业教育的文件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该文件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总体要求,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等九项主要任务和措施。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该文件强调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要求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等。

《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该文件提出了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创新创业服务全面升级、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创新创业突破发展、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等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落实、推进示范带动、加强宣传引导等保障措施。

这些文件都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有助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此外,各地方政府和高校也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文件,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

创业基础课程标准

创业基础课程标准

创业基础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护理专业授课系(部):人文社科部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创业基础》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该课程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就业和创业,通过本课程学习,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能力和自身人格协调发展,能将创新创业融入到所学医学专业中,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既强调创新创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本课程前承思想理论课,后与专业课衔接,旨在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后,可以结合专业背景进行创业。

2.课程设计思路《创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设计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在教学上坚持突出专业特点,弱化纯理论教学,注重实践活动,重组教材内容,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开放性;在内容上尽量安排通俗易懂的、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从创新与创业的概念讲起,进而引出创新思维与船业意识,创业者特质与创业素质研究、市场与创业机会,逐步深入的讲解资源整合,创业计划与创业管理。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

第43卷第1期 宜春学院学报 V743, N al2021 年 1 月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 Jan.2021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温娜(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宜春336000)摘要:以罗森布鲁姆的公共行政“管理、政治、法律”三种途径为理论基础,借鉴相关 学者的价值结构模式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选择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文本作为分析样本,根据变量操作型定义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

结果发现:管理价值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主要价值属性;“效果”、“回应性”和“公平公正”是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关注的主要价值维度;管理价值属性中“效率”和“经济”维度的价值并没有得到重视;法律价值属性中“个人权利”和“正当程序”的重要性没有提高,“公平公正”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管理价值;政治价值;法律价值中图分类号!10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380X(2021) 01 -0100 -08A Study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liii) Education Policy in ChinaWEN 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ichun University,Yichun336000 ,China)Abstract ;based on Rosenblum*s three way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management,politics and l value structure model of relevant scholars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study,selected some i preneursliip education policy texts as analysis samples,coded the policy texts according to variable operational defi­nitions,and a nalyze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liip education policies in China.The resultsshow that;management value is the main value attribut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olicy in Chi­na -“effect %,“responsiveness”and“fairness and justice”are the main value dimension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olicy-thevalueof “efficiency”and“economy”in management valueattributeis notpaid attention to;the importance of“individual right”and“due process”in legal value attribute is not raised,and“fairness and justice”is especially important.Key word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liip education policy;management value;political value;legal value引言教育政策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引领作用。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李丹阳(南阳师范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摘 要:青年大学生是推动国家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技能。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应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发展潮流,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积极创造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路径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发展(一)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日益凸显出自身的优势,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剂良方。

大学生是最具潜力和优势的劳动力资源,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一方面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与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带来巨大的动力。

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人数偏少,且项目质量不高,成功率较低。

如何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创业已成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将深入推进创业教育改革,其中包括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强线上就业创业指导,研发一批线上创业课程及创业讲座视频”。

李克强总理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讨会中指出“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体,要实施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进一步加以完善”。

大学生个人应该积极主动的投身创业事业中,借助政府优惠政策以及创业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创业理想,不留下人生遗憾。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学模式和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应从选择可行的教育路径着手,建立普识教育—专修教育—项目孵化—新创企业社会移植四个节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线路,切实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与实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高校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举措,是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以创业促就业的必要手段。

但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教育路径的选择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长期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可操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创新创业教育路径选择的考虑因素1、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指示精神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中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

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的基础是建立在学生的创业需求和创业方向上,学生的专业背景只是考虑的因素之一;二是创业课教学呈现出“实务课”和“经验课”的显著特征,课程设置应带有明显的“培训课”性质;三是教材建设应以实践教学为主线设计;四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指导和服务,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创业体验和创业实践为主,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技能。

2、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现状笔者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和高校调研的结论,在大学生群体中,愿意接受系统创业培训的学生约占30%,具有较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约占10%,具备创业潜质、具有创业兴趣、拥有一定创业条件的学生约占5%左右,而对毕业1—3年的学生调查,创业成功率约在1%左右。

因此,要依据不同需求的大学生群体,开展不同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学大纲

创新创业教学大纲

《创新创业训练》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提出的“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事业成功”要求,我们院将开设《创新创业训练》课程。

根据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将“创新创业训练”课程设置为“课堂(必修)+线上自由学习(选修)”,旨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创新创业训练》课程,通过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学习创新创业知识,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达到以下目标:1、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认知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新、创业活动的特殊性,掌握创新、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的基本知识与要求,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2、使学生具备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方法以及创新计划的撰写方法,提高创新水平。

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使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科学创业观。

指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立业创业能力,突出创新能力的应用。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教学目的《创新创业训练》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共安排共28(4,24)个学时。

构建_四位一体_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构建_四位一体_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单位,下设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孵化园管理室和创业咨询室。 关人员到校做创业讲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各教学系
分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校领导兼任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 院每学期至少开设一次创业教育讲座,讲座开设情况报大学生
可与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合署办公。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备案。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的主要职能是:
行项目开发。
上必须将上述四个方面有机结合,作到“四位一体”,形成合力。
4.2 基金使用范围。使用范围是:(1)学生创新、发明创造资 助;(2)学生创业团队的项目孵化支持;(3)孵化园新创企业的经 营资金扶持;(4)学生创业团队的培训。
4.3 基金管理。 4.3.1 基金使用限额:学生创新发明最高为 3000 元,以资助 形式使用;项目孵化最高为 5000 元,以贷款形式使用;新创企业
1.2.3 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扶持大学生 强的教学能力外,还必须拥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或创业经验;(4) ○
自主创业的政策主要包括: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措施;设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安排教师参
一 一
立和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指导;项目 加学术交流、企业考察、调研和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 年
Magnificent Writing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不同形式和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师绩 时间、担保人签字(创新发明申请由系院主任签字,项目孵化和
效考评标准及办法。
新创企业经营资金申请由创业导师担保);(2)创新创业项目管
3.2 组建指导团队。项目指导团队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 理团队对使用方提交的申请进行论证和审批,同意后由创新创
负责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经费的落实,为此项工作的 机融合,专业实践教学要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效衔接,

高校“专创融合”教育研究进展

高校“专创融合”教育研究进展

高校“专创融合”教育研究进展作者:马有才孙铭来源:《高教学刊》2024年第15期摘要:“专创融合”是教育部关于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大要求,也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该文以2013—2023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1 416篇“专创融合”主题论文为样本,借助CiteSpace对数据进行时空分布、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的文献计量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专创融合”相关研究正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研究热点集中于“专创融合”的内涵特征、改革建议以及教学模式探索三个方面。

研究前沿包括“课堂教学”“融合路径”“实践平台”和“教学模式”等。

发文作者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发文机构多分布在广东等地职业院校。

关键词:专创融合;CiteSpace;文献计量;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5-0001-06Abstract: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instruc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new period, and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to further deepen. This paper takes 1416 papers on the topic of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tegration" from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Database) from 2013 to 2023 as samples, and makes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data in term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research hotspots and research frontiers with the help of CiteSpac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evant research of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Integration" is in the preliminary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research focuses on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reform suggestions and teaching mode explora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tegration". The research frontiers include "classroom teaching", "integration path", "practice platform" and "teaching mode". The authors have not yet formed a stable core group of authors, and the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are mostly distributed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dong and other places.Keywords: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tegration; CiteSpace; bibliometric;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universities; cultivation of talents所謂“专创融合”,就是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培养的人才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成为复合型人才。

刍议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实效的途径——对《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

刍议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实效的途径——对《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

21 0 2年 0 4月第 2期
刍议提 升大 学 生创 新创 业工 作 实效 的途 径
2 7
转变 ,高校 毕业 生包 分配 的时代 结束 。全 国普 通 高 校
毕业 生从 八年 前 的不 足 3 0万 ,逐 年 上 升 到 2 1 0 0 0年
的有 关 内容 ,笔者认 为应 当从 以下 几个 方 面人 手 ,积 极 开展大 学生创 新创 业教 育 ,提升 大学 生 自主创业 的
自上 世纪 九 十年代 高校招 生人 数上 升 以来 ,客 观 上推进 了 高 等 教 育从 “ 英 教 育 ” 向 “ 众 教 育 ” 精 大
作者 简介 :李 卫宏 (9 1 ,男 ,福建南平人 ,中级经济师 、中级就业指导师 。研 究方 向:招生 ,就业 ,创业 。 17 一)
E —m al 2 49 33 i : 4 44 4@ q .c r q o n
展对创 业 教育 的研究 和实 践操 作 。近年来 ,面对 日益
严 峻 的高校 毕业 生 的就业 形势 ,在 校大学 生 表现 出了
空前的创业热情并勇于付诸实践 ,自主创业 已经成为
当代 大学 生不可 或缺 的价 值观 和择 业观 。 二 、开展创 新创 业教 育 的必要 性及 其存 在的 问题
年 ,国 内首个 高校 创 办 的大 学 生 创 业 教 育 研 究 机 构
— —
派欣 欣 向荣 的局 面 。


国 内外高 校开展 创 新创 业教 育的基本 情况
“ 中国创 业 研 究 中 心 ” 在 清 华 大 学 挂 牌 ,着 力
大学 生 的创 新 创业 能力 是社会 发展 的原 动力 ,在 推动 社会 发展 、催 生技 术创 新和 生产率 的提 高 以及 提 供就业 机会 等方 面 都具有 无 可替代 的作 用 。为此 ,西 方 国家 的一 些 教 育 机 构 和 学 者 最 早 开 始 探 索 创 业 教 育 ,并 从 学术 意义 上研 究创业 活动 。 自上世 纪八 十年 代 以来 ,欧美 国家将 创业 教育 的课 程体 系融入 从 中学 到高 校 的国 民教育 系统 中 ,掀起 了一波 全 民重视 创业 教育 的高 潮 ,且 持续 至今 。在上 世 纪 九 十 年代 中期 ,

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为切实做好我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教高厅[2012]4号)等文件要求,学校着力构建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课程设置目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掌握科技创新和创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依托科技创新成果自主创业和为石油石化企业建功立业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课程设置原则本着“面向全体、融入专业、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类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鼓励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积极开设行业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学校着力建设通识类、行业类、实践类课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一)通识类课程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由学校统一组织建设,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大学生创新理论与实践”、“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向学生介绍创新创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重点建设“创业基础”理论课程(教育部发布的教学大纲见附件1),围绕创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流程进行课程设计,系统介绍创业的基本含义、创业精神的内涵、创业者应具备的能力、创业过程的一般模型、创业机会的识别和评估、创业团队的建立等内容。

(二)行业类课程行业类课程由各院(部)开设,鼓励各专业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特点,开设相关课程,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当中,向学生介绍本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基本方法,以及本行业创业的基本理论、方法、流程、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摘要】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它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为目的。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三平台+六模块”模式的实践表明: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中,一要科学建立课程体系,二要创新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28-02教育部于2010年5月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文件,要求各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

根据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高职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具体可界定为:改变知识导向为能力、素质导向,提高和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向社会输送敢于和善于把握时机自主创业的人才。

使学生不仅成为接受给定知识和给定技能的主体,同时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主体。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是2010年12月份被江苏省教育厅列为“江苏省第三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为此,学院确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与时俱进的一种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使大学生尽快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大学生创业教育可增强大学生对未来世界的适应性。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形成了基于“三平台+六模块”课程体系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1.总体目标创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应以专业为依托,坚持技术技能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并行,改革现有的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的创新,加强技术技能教育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形成创业人格,掌握创业的本领、方法,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结构得到优化,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增强,从而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创业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部属各高等学校,各国家大学科技园: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

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为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1.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

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编写适用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3.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

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高校要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培训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或相应的研究机构。

4.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对创新创业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5.建立质量检测跟踪体系。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要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反馈指导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体系。

6.加强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

教育部成立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加强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组织编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经验材料汇编和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集。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调研活动,总结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推广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成果。

逐步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形成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思路,指导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二、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打造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7.全面建设创业基地。

教育部会同科技部,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并制定出台相关认定办法。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建立省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同时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推动本地区有关地市、高等学校、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并按其类别、规模和孵化效果,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

8.明确创业基地功能定位。

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是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实践平台,主要任务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9.规范创业基地管理。

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主体,要把基地建设作为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确定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强与依托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联动,共同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实践。

有关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科技园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出台有利于大学科技园开展学生创业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

10.提供多种形式的创业扶持。

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要结合实际,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实训等多方面的支持。

要开辟较为集中的大学生创业专用场地,配备必要的公共设备和设施,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至少12个月的房租减免。

要提供法律、工商、税务、财务、人事代理、管理咨询、项目推荐、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创业咨询和服务,以及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要为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实训;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相关政策、创业项目和创业实训等信息。

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11.切实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5号)要求,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并切实落实以下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初创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

允许高校毕业生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对应届及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贷款规模可适当扩大。

完善整合就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12.积极争取资金投入。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支持,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天使基金”等资助项目,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

要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鼓励吸引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

13.积极开展创业培训。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高校学生,普遍开展创业培训。

要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把成熟的创业培训项目引入高校,并探索、开发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培训项目。

同时,高等学校要加强对在校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14.全面加强创业信息服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加大服务力度,拓展服务内涵,充分利用现有就业指导服务平台,特别是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广泛收集创业项目和创业信息,开展创业测评、创业模拟、咨询帮扶,有条件的要抓紧设立创业咨询室,开展“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和咨询,增强创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5.高等学校要出台促进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措施。

高校可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普遍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依托大学科技园、创业基地、各种科研平台以及其他科技园区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

同时,有条件的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和科研项目的特点,积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成果、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

四、加强领导,形成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合力16.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

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地制宜地出台并切实落实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

要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在经费、项目和基金等方面给予倾斜。

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项目,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小额经费支持。

根据工作需要,可评选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创业示范基地。

17.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要理顺领导体制,建立健全教学、就业、科研、团委、大学科技园等部门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协调机制。

统筹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服务等工作,明确分工,切实加大人员、场地、经费投入,形成长效机制。

18.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宣传各地和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

通过组织大学生创业事迹报告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

教育部二〇一〇年五月五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