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源学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祖望《晋开运用兵论》考
一、简繁体字、格式统一。
二、规范版本、注释格式。
1、文献版本使用的一般原则:
(1)保证用普本(足本、校本、整理本;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
(2)争取用善本(宋元刻本、影印刻本)
《辽史》,商务印书馆百衲本。
(3)摒弃用劣本(排印本、删节删改本、全译本、节录本)
2、(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建炎元年正月辛卯条,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92年,第325册,第15页。
3、《资治通鉴》卷283,齐王开运元年正月辛丑条,中华书局,1976年,第??页。
4、《新五代史》卷9《晋本纪第九》,中华书局,1974年,第??页。或《新五代史》卷9《晋出帝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页。
5、《新五代史》卷51《杨光远传》/《新五代史》卷51本传。
6、耶律德光:见《辽史》卷3《太宗一》,
卷4《太宗二》;或《辽史》卷3、卷4本纪
7、(宋)张方平:《张方平集》卷17《南北正闰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17页。
8、(宋)欧阳修:《居士集》卷一六《正统论下》,载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六,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69-270页。
三、考释规则与格式
1、目的:追溯第一史源。
(1)《中国历史大辞典》、今人著作等不可视为史料;地名、朝代等解释可用专用辞典。其它考释必须用史料,且标清来源,凡引用原文必标“”。
(2)尽量用更早、更可靠的史源。
①《全唐文》《陔余丛考》(二手史料)与《新五代史》;
《读通鉴论》(史论性书籍,不可用作史料,可作为学术史或学术观点加以引用)与《资治通鉴》。
②《扬州画舫录》(清人笔记)与《清史稿》;
③《资治通鉴》(编年体,详于记事)、新旧《五代史》(纪传体,详于记人)、《宋史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
(3)标示清楚史源
如,(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4,宣和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条后,引马扩《茆斋自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第30页。
又,《旧五代史》卷64,史臣曰:“晏球之伐中山也,著戡定之功。”
2、引用原文的目的是什么?
①不要没头没脑,应用简短的一句话说明你引用史料的目的。
②引用的长度要恰到好处,能说明问题即可。
③时间概念必须清晰。
④分清楚人名、地名、事件的考释。
秀容:今山西省忻县西北。按,《资治通鉴》卷283,齐王开运元年正月辛丑条云“辛丑,太原奏破契丹伟王于秀容。”胡三省注曰:“容秀,汉汾阳县地,隋自秀容故城移于此,因更县名;唐带忻州。”忻州,今山西省忻县西北。
文中云刘知远有秀容之捷,见《新五代史》卷9《晋本纪第九》:“(开运元年正月)辛丑,刘知远及契丹伟王战于秀容,败之。”
3、出现多种解释时,学会辨析。
(1)泰州:今河北省清苑县。按,民国《河北省清苑县志》卷1《地理·沿革》云:“晋高祖天福元年割幽燕十六州贿契丹。契丹于此置泰州。隐帝开运二年,杜威等伐契丹,泰州降之,清苑复属晋。”
(2)阳城:今河北省清苑县境内。按,民国《定县志》卷17《兵事篇》云:“敬瑭死,晋与契丹失和,复连年入寇,大举南下。或南至贝州,或北掠深、冀,或围镇州,或战阳城(今清苑境)。”则文中的阳城在今河北省清苑县境内。
中山??、马家渡、狼山、
(3)“干父之蛊”:出于易经六十四卦第18卦蛊卦卦辞,见《周易·蛊卦》:“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四部丛刊
按,(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云:“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虞翻曰:……父死,大过称考,故有子考变而得正,故无咎,厉终吉也。”即子改父过之意。文中以太宗平突厥,为改乃父之过。
三、正误
1、白从珂:说“白从珂有七里烽之捷”,
误,应为“白文珂有七里烽之捷”。按,《旧五代史》卷83《少帝纪三》载:开运元年九月壬辰,太原奏,“代州刺史白文珂破契丹于七里烽,斩首千余级别,生擒将校七十余人。”《新五代史》卷9《晋本纪》与此同。
3.申度:误,当为中渡,即中渡桥,亦称中度,或中度桥。
按,《旧五代史》卷85《少帝纪五》载:(开运三年十二月)“己未,杜重威奏驻军于中渡桥。辛酉,出帝诏泽潞、邺都、邢洺、河阳运量赴中渡。己巳,邢州方太奏,此月六日,契丹与晋军战于中渡,晋军不利,奉国都指挥使王清战死。丙寅,契丹游骑涉滹水而南,至栾城县,自是中渡寨为契丹军隔绝。壬申,始闻杜威、李守贞等以此月十日率诸军降于契丹。”此即为文中所言“申度之降”,亦见申度乃中渡之误。
四、读后
《王安石传》《王安石研究》
《宋太祖传》《宋太祖研究》
以问题为中心。
每个观点都必须有相应的史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