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叶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叶斑病类的防治
![叶斑病类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906a329941ea76e59fa04d5.png)
主要由真菌门中半知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中的部分真菌危害所致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选用无病植株栽培;合理施肥与轮作,种植密度要适宜,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注意浇水方式,避免喷灌;盆土要及时更新或消毒。
消灭初侵染来源,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病死植株并集中烧毁。
休眠期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药剂防治,特别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菌剂,如代森锌、福星乳油、世高水分散粒剂、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乐比耕可湿性粉剂。
选育或使用抗病品种霜霉病类(疫病)的防治该病典型的症状特点是叶片正面上产生褐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斑,叶背相应部卷曲,萎蔫苍白。
1. 消灭越冬病菌,秋冬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弱枝,并清除枯枝落叶等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来源。
2.休眠期喷洒波美2~3度的石硫合剂,消灭病芽中的越冬菌丝或病部的闭囊壳。
3.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环境条件。
栽植密度、盆花摆放密度不要过密;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
增施磷、钾肥,氮肥要适量。
灌水最好在晴天的上午进行。
灌水方式最好采用滴灌和喷灌,不要漫灌。
生长季节发现少量病叶、病梢时,及时摘除烧毁,防止扩大侵染。
4. 化学防治5. 生物制剂:6. 种植抗病品种1. 在园林设计及定植时,避免海棠、苹果等与桧柏混栽。
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性。
2. 结合园圃清理及修剪,及时将病枝芽、病叶等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
3. 3~4月在桧柏上喷洒1∶2∶100倍的波尔多液,抑制冬孢子堆遇雨膨裂产生担孢子。
4.化学防治叶畸形病是由子囊菌亚门中的外子囊菌及担子菌亚门中的外担子菌引起,症状明显。
一般情况下,病菌侵入寄主后刺激寄主组织增生,使叶片肿大、加厚、皱缩;果实肿大,中空呈囊果状物。
防治措施(1)及时摘除病叶和幼芽,并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改善通②茎叶腐烂型发生在幼苗出土期。
刚出土的幼苗茎、叶被病菌侵染,导致茎、叶腐烂,并常生出白色丝状物。
③幼苗猝倒型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的未木质化阶段。
叶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叶斑病的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7aed5e9767f5acfa0c7cd65.png)
叶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 任务分析 二 任务实施 三 检查评价 四 复习思考
精品课件
工作任务分析
任务 提出
❖ 通过在园林植保综合实训室、各公共绿地、校内外 生产基地了解叶斑病的基础知识,识别其为害状及 标本,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付诸实施,达到识病治 病的目的。
能力 目标
❖ ①能进行显微镜的操作。 ❖ ②能识别叶斑病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 ❖ ③能调查叶斑病的发生情况并选择适当药剂。 ❖ ④能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实施。 ❖ ⑤能对防治效果进行统计并分析。
其他特点
发病严重时会引起大量落叶。第2年新叶展 开前叶片基本落光,至11月底以后,病 害才停止蔓延。风雨多的年份发病早且 重,树势衰弱,生长不良发病重。
精品课件
君子兰炭疽病
1.症状识别
❖ 成株及幼株均可受害,多发生在外层叶基部,最初 为水渍状,逐渐凹陷。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淡褐色 小斑,随着病害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或椭圆 形,病部具有轮纹,后期产生许多黑色小点。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君子兰炭疽病
精品课件
2.病原识别
半知菌亚门,腔孢纲, 盘长孢属。
精品课件
3. 发病规律
越冬状况
以菌丝在寄主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传播方式 其他特点
分生孢子靠气流、风雨、浇水等传播,多从 伤口处侵入。
翌年4月初老叶开始发病,5~6月22~28℃ 时发展迅速,高温高湿的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植株在偏施氮肥,缺乏磷钾肥时发病重。
挂
病
金 钟
炭
疽
黛 粉 病叶 褐 斑
鹅 掌 病柴 炭 疽
精品课件
龙 血 树 叶 斑 病
精品课件
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手册
![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f92881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6.png)
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手册第一章: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概述 (2)1.1 果园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2)1.2 果园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3)第二章: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方法 (3)2.1 生物防治方法 (4)2.2 化学防治方法 (4)2.3 物理防治方法 (4)2.4 综合防治策略 (4)第三章:果园种植基地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 (5)3.1 果树真菌性病害 (5)3.1.1 叶斑病 (5)3.1.2 霜霉病 (5)3.1.3 白粉病 (5)3.1.4 根腐病 (5)3.2 果树细菌性病害 (6)3.2.1 细菌性叶斑病 (6)3.2.2 细菌性果腐病 (6)3.3 果树病毒性病害 (6)3.3.1 花叶病 (6)3.3.2 黄化病 (6)第四章:果园种植基地常见虫害识别与防治 (7)4.1 果园害虫分类及特征 (7)4.2 常见害虫识别与防治方法 (7)第五章: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药物使用 (8)5.1 常用农药的种类与作用 (8)5.1.1 农药的种类 (8)5.1.2 农药的作用 (8)5.2 农药的安全使用与注意事项 (8)5.2.1 农药的安全使用 (8)5.2.2 农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9)5.3 农药残留与防治 (9)5.3.1 农药残留的危害 (9)5.3.2 农药残留的防治措施 (9)第六章: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器械使用 (9)6.1 常用防治器械介绍 (9)6.1.1 喷雾器 (10)6.1.2 喷粉器 (10)6.1.3 热雾机 (10)6.1.4 诱捕器 (10)6.2 防治器械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0)6.2.1 喷雾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0)6.2.2 喷粉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0)6.2.3 热雾机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0)6.2.4 诱捕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1)第七章: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时机与周期 (11)7.1 防治时机的选择 (11)7.2 防治周期的制定 (11)第八章: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记录与管理 (12)8.1 防治记录的填写与保存 (12)8.1.1 记录填写的重要性 (12)8.1.2 记录填写内容 (12)8.1.3 记录保存与管理 (12)8.2 防治效果评估与管理 (13)8.2.1 防治效果评估 (13)8.2.2 防治效果管理 (13)第九章: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与新方法 (13)9.1 现代生物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13)9.2 精准防治与智能监测技术 (14)第十章: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培训与推广 (14)10.1 防治培训内容与方法 (14)10.1.1 培训内容 (15)10.1.2 培训方法 (15)10.2 防治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15)10.2.1 推广措施 (15)10.2.2 应用实践 (16)第十一章: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16)11.1 典型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16)11.1.1 案例一:柑橘黄龙病 (16)11.1.2 案例二:苹果轮纹病 (16)11.1.3 案例三:桃树梨小食心虫 (17)11.2 案例总结与启示 (17)第十二章: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未来发展展望 (17)12.1 果园病虫害防治发展趋势 (17)12.2 果园病虫害防治创新策略与建议 (18)第一章:果园种植基地病虫害防治概述1.1 果园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果园种植基地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病虫害的发生对果园的生产安全和果实品质具有极大的影响。
叶斑病防治(真菌)什么药效果好
![叶斑病防治(真菌)什么药效果好](https://img.taocdn.com/s3/m/7e15c041be23482fb4da4ced.png)
叶斑病防治(真菌)
叶斑病属于统称,包含很多病症。
有真菌性病害,也有细菌性病害。
本套餐复配对真菌细菌性病害都有较好效果。
病害重在预防,发病就意味着植物抵抗力变弱,喷施接种本疫苗治疗预防叶斑病的发生!
产生以下两种效果:
1: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灭病菌,能控制治疗丝
核菌、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白粉菌科,锈菌目、卵菌纲等真菌引
起的病害。
对叶斑病特效!
2:抑制病菌孢子新陈代谢,控制细胞再次分裂和分化,同时螯合离子被萌
发的病源菌孢子吸收,直接在病源菌内部杀死孢子细胞。
对植物表面形成一层
严密的保护药膜,与植物亲和力较强,耐雨水冲刷;药膜缓慢释放杀菌的因子,有效抑制病菌的萌发和侵人,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品萃疫苗套餐:包含2瓶植物疫苗+3瓶治菌疫苗。
对叶斑病有特效!一次见
效!
使用方法:
*每套5瓶兑水稀释90公斤后整株喷淋。
*需要先进行2次稀释,使药液充分融合。
*苗期根据苗情减少使用量。
十大功劳叶斑病防治
![十大功劳叶斑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78bd86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c.png)
十大功劳叶斑病防治叶斑病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植物上的病害,它能够导致植物叶片上产生小的黑褐色斑点,有时会导致叶片变黄掉落,严重的话会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叶斑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病害,每年经济损失惨重。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防治叶斑病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十大功劳叶斑病防治的措施。
1. 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是防治叶斑病的首要任务。
农民应该树立正确的病害观念,明确叶斑病的危害性和防治方法。
同时,农民要学会病害发生的规律,提高预防、防治和排查的能力,通过发现和及时处理感染的叶子,防止病害扩展,减轻经济损失。
2. 加强环境治理加强环境治理,让植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叶斑病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正确浇水、施肥、修剪等措施,保持植物整洁、清新,减少叶片受到外力干扰的可能性,同时加强通风,促进水分蒸发等方面都是有效的防治叶斑病的措施。
3. 精密栽培精密栽培是指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细节控制,使植物生长更加科学、更加健康。
通过精密栽培,植物能够充分地生长,增强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叶斑病发生的可能性。
4. 选择抗病优良品种选择抗病优良品种可以有效地减少叶斑病的发生。
现在已经有很多抗病优良品种,这些品种都经过了应用研究和验证,可以帮助农民在生产中有效地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产量和产值。
5. 核实病害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发现病害后,要及时核实并采取对应的措施。
常见的措施包括手动采摘感染的叶子、清除死亡的叶子和枯萎的植株、使用杀菌剂等。
6. 经济防治经济防治是指通过人工措施和生物防止发生叶斑病。
例如,在植株未感染的情况下进行喷洒药水或病毒,在植株茂密的情况下进行生物喷洒,或集中放置绿色隔离带等等。
7.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采用化学杀菌剂等物质进行治疗。
化学药剂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杀菌效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药效期短,容易产生抗性等。
园林植物常见叶斑病的防治技术
![园林植物常见叶斑病的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d81c5a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b.png)
园林植物常见叶斑病的防治技术叶斑病是叶组织受到局部侵染,导致各种斑点病的总称。
叶斑病种类很多,可分为褐斑病、黑斑病、角斑病、轮纹病、圆斑病等。
叶斑上往往着生各种点粒或霉层,叶斑病可引起叶片穿孔,早落,植株生长不良,降低园林植物的观赏性。
叶斑病主要由真菌门中半知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的一些真菌以及细菌、线虫等病原菌所致。
下面分绍园林植物中几种常见叶斑病及其防治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樱花褐斑穿孔病樱花褐斑病又称樱花褐斑穿孔病,该病是樱花叶部的一种重要病害,除危害樱花外,还危害桃、榆叶梅、杏等多种植物。
1、症状病害主要危害较老的叶片,有时也侵染嫩梢,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
发病初期,叶片开始产生针头状紫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1~4毫米的圆斑,不久产生同心轮纹,有时周围有黄色晕圈。
后期病斑产生灰褐色霉状物,边缘产生离层,病斑干枯脱落,形成边缘整齐的穿孔。
有时几个病斑愈合,穿孔较大而不规则。
受害严重时,叶片布满穿孔,引起落叶。
2、病原菌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尾孢霉属的核果尾孢菌。
3、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或病枝梢中越冬。
翌春随气温回升和降雨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和新梢。
一般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下旬病情迅速发展,7~8月发病重。
通风不良,植株密度大,树势衰弱,雨水多时,病害发生严重。
4、防治方法①加强养护管理,冬前结合修剪,彻底清除病枝落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菌源。
雨季注意排水,合理密植,使植物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湿度。
增施有机肥料,使樱花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②避免与核果类植物混栽樱花,尤其是樱桃的感病性很强,往往成为绿地内的发病中心,而传染给樱花。
园林规划设计时,应将樱桃、桃、李、杏等植物远离樱花栽植。
③在樱花萌芽前,可喷施波美2~4度的石硫合剂,或1:1:120的波尔多液。
6月份开始发病时喷施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可有效防治。
彩叶草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彩叶草常见病虫害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86484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d.png)
防治
及时清除病叶并销毁,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加强水肥 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使用药剂防治,如喷洒 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连续喷洒2-3次。
案例二:蚜虫的识别与防治
识别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寄生在植物的嫩叶、嫩芽和花蕾上,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萎缩、花朵枯萎。 蚜虫的排泄物还会滋生霉菌,影响植物的健康。
防治方法
加强彩叶草的养护管理,定期修剪,增强通风透光性。在发病初期,可以喷洒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 天喷一次,连续喷洒3-4次。
锈病
症状识别
锈病主要危害彩叶草的叶片和茎部,表现为叶片和茎部出现黄褐色的病斑,病斑 上有明显的黄色小颗粒,这是病原菌的夏孢子堆。
防治方法
加强彩叶草的养护管理,定期修剪和清理枯枝落叶,降低植株的湿度。在发病初期,可以喷洒50%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洒3-4次。同 时要注意通风透光,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02
彩叶草常见虫害及防治
蚜虫
症状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附着在彩叶草的叶片上,吸取叶 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萎缩,严重时甚至会枯萎。
彩叶草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2023-11-10
contents
目录
• 彩叶草常见病害及防治 • 彩叶草常见虫害及防治 • 彩叶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 彩叶草常见病虫害防治案例分享
01
彩叶草常见病害及防治
叶斑病
症状识别
叶斑病主要发生在彩叶草的叶片上,表现为叶片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 斑边缘呈红褐色,中央呈灰白色,湿度大时,病斑上会产生灰黑色的霉层。
绿萝细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绿萝细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f457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7.png)
06
绿萝细菌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评 估与展望
防治效果评估方法
对比评估法
将采取防治措施的绿萝与未采取防治措施的绿萝进行对比,观察其细菌叶斑病的发病情 况,评估防治效果。
数据分析法
对采取防治措施后的绿萝生长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叶片数量、生长速度等,评估防治效 果。
防治效果实例展示
实例一
某绿萝种植基地在采取了细菌叶斑病的 防治措施后,绿萝的发病情况得到了有 效控制,叶片颜色正常,生长速度加快 ,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与其他细菌病害的区别
细菌叶斑病与其他细菌病害在症状上 也有相似之处,但可以通过观察叶片 是否有黄色或黄褐色斑点、触摸斑点 部位是否有凸起感等方法进行区别。
03
绿萝细菌叶斑病的防治策略
农业防治措施
种植管理
选择健康无病的种苗,避免从有病植 株上采集插条或种子。
田间卫生
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和残余物,保持 田间卫生,减少细菌的传播和扩散。
轮作制度
避免连作,采用轮作制度,减少病原 菌的积累和繁殖。
生物防治方法
引入拮抗菌
通过引入对绿萝细菌叶斑病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或放线菌等,抑 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增强植物免疫力
通过加强绿萝的养分供应,提高其抗病能力。例如,合理施肥、浇水、光照等, 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化学防治手段
药剂预防
清洁工具
03
修剪过程中使用的剪刀或刀片,需及时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
感染。
使用药剂涂抹或喷洒病部
选择药剂
根据绿萝细菌叶斑病的病菌种类,选择相应的杀菌剂。例如,可以 使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药剂。
涂抹或喷洒
将选好的药剂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配制,用毛笔或喷雾器将药剂涂 抹或喷洒到绿萝的病部。涂抹时要均匀,确保药剂能够充分覆盖病 斑。
叶斑及叶枯病
![叶斑及叶枯病](https://img.taocdn.com/s3/m/75dd63c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4.png)
针对病原菌的抗药性,开展新型药剂的研发和筛 选,提高防治效果。
综合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多种 手段,实施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保障环境和植物的生态安全。
研究价值
01
叶斑及叶枯病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植物病害的发生机制和传播途径,为有效 控制病害的传播和扩散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显微镜检
通过采集患病叶片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情况,可以进一步确 诊。
实验室检测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等,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菌,提供更准确的诊断 结果。
识别技巧
01
了解植物常见病害
叶斑病和叶枯病是植物常见的病害之一,了解不同植物的常见病害有
助于识别和诊断。
02
叶斑及叶枯病的危害
1 2
植物生长受阻
叶斑和叶枯病的发生会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受 阻,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植物产量下降
长期病害会导致植物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可 能导致植物死亡。
3
植物品质下降
病害会导致植物叶片受损,降低植物的品质和 观赏价值。
02
叶斑及叶枯病的病因
病原菌种类
尾孢属
该属的病原菌广泛分布在全球 范围内,可侵染多种植物,如 玉米、谷子、小麦等,造成叶
症状
叶斑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而 叶枯病的典型症状则是叶片逐渐黄化、枯萎和脱落。
叶斑及叶枯病的分类
叶斑病的分类
根据病原菌的不同,叶斑病可分为细菌性叶斑病、真菌性叶斑病和病毒引起 的叶斑病等。
叶枯病的分类
同样根据病原菌的不同,叶枯病可分为细菌性叶枯病、真菌性叶枯病和病毒 引起的叶枯病等。
绿豆常见病害的症状及主要防治措施
![绿豆常见病害的症状及主要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4b89e1c4a7302768e993965.png)
2 绿豆轮纹病
2.1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 出苗后即可染病,后期发病多。 叶
片染病,初生褐色圆形病斑,边缘红褐色。 病斑上出现 明显的同心轮纹, 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褐色小点,即 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斑干燥时易破碎,发病严重的 叶片早期脱落,影响结实。
2.2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重病地于生长季节结束时要彻底收
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 理。
药剂 防 治:在 发 病 初 期,可 用 10%甲 基 托 布 津 可 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或百菌清 600 倍液,或 70% 敌可松 1500 倍液喷洒植株基部,每隔 7~10d 喷 1 次, 连续喷 2~3 次。
8 绿豆病毒病
8.1 症状 称花叶病、皱缩病。 绿豆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被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 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 剂 800 倍液或 12%绿乳铜乳油 600 倍液、47%加瑞农 可 湿 性 粉 剂 700 倍 液 、77%可 杀 得 可 湿 性 微 粒 粉 剂 500 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2% 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000~4000 倍液、 新植 霉 素 4000 倍 液 、抗 菌 剂 “401”800~1000 倍 液 , 隔 7~ 10d 喷 1 次,连续喷 2~3 次。
叶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叶斑病的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226cad6b307e87101f6969e.png)
常见花卉病虫害介绍——叶斑病
![常见花卉病虫害介绍——叶斑病](https://img.taocdn.com/s3/m/123993d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6.png)
常见花卉病虫害介绍——叶斑病常见花卉病虫害介绍——叶斑病叶斑病是花卉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它通常表现为在叶子上出现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斑点或斑块,这些斑点颜色不同,可能为黄色、棕色、黑色等,同时叶子会出现变形、枯萎等现象。
叶斑病是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它们侵入植物叶子内部,繁殖生长,导致植物叶子的变质和死亡。
叶斑病的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黑斑病、白粉病和斑点病等,它们主要发生在花卉的叶子上,而且在不同季节和环境下,病症的表现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这些叶斑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方法。
1.黑斑病黑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叶斑病,它主要发生在玫瑰花、百合花、月季花和菊花等植物上。
它的病斑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大小为0.5-1.5 cm,表面呈黑色或褐色;病斑周围的组织比较硬,颜色为暗绿色;病叶不易自然脱落,长期感染会导致花卉的凋谢和死亡。
防治方法:(1)选用具有抗病性的品种种植;(2)定期对植物进行松土、排水和施肥等工作,保持土壤湿润;(3)病叶及时剪除并焚烧,避免病菌传播;(4)使用对症治疗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蒙多等。
2.白粉病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叶斑病,它主要发生在玉兰花、牡丹花、茉莉花和丽格花等植物上。
它的病斑呈白色或黄白色,表面带有一层粉状物质,一般呈现为叶子的上表面出现病斑,而下表面则很少感染。
防治方法:(1)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环境的产生;(2)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干旱;(3)松土、施肥和修剪植物等措施是预防白粉病的有效手段;(4)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百菌清、灭霉灵等。
3.斑点病斑点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叶斑病,它主要发生在向日葵、海棠花、鸢尾花和银叶草等植物上。
它的病斑大小和形状不规则,边缘清晰,呈现为叶子表面出现淡黄色斑点或褐色坑洼。
防治方法:(1)选择稳健、生长良好的植物品种,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菌能力;(2)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适度施肥、松土、修剪等;(3)清除感染了斑点病的植物,及时处理以防止病菌传播;(4)使用有效的防治药剂进行处理,如苯酚丙酮、氧氟沙星等。
古树名木管护技术规范(试行,办生字〔2024〕211 号印发)
![古树名木管护技术规范(试行,办生字〔2024〕211 号印发)](https://img.taocdn.com/s3/m/abed378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9.png)
古树名木管护技术规范(试行)(办生字〔2024〕211 号印发)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古树名木管护的技术措施及要求,包括管理、健康诊断、日常养护、专业养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古树名木管理和养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1168 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T 23476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规程QX/T 231 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LY/T 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LY/T 1830 红脂大小蠹检疫技术规程LY/T 2494 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LY/T 3073 古树名木管护技术规程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古树ancient tree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3.2名木notable tree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3.3古树群ancient tree group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生长、形成特定生境的古树群体。
在操作过程中,古树个体数量达20株,且密度不小于20株/hm2,可认定为古树群。
3.4生长环境habitat直接或间接影响古树名木生长发育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
3.5生长势growth potential树木生长发育的旺盛程度和潜在能力。
3.6树洞修补repair and fill hollow对腐朽的树洞采取防腐、加固等措施。
3.7支撑brace用硬质材料对不稳固树体采取的加固保护措施。
3.8拉纤drawing用柔性材料对不稳固树体和大枝采取的加固保护措施。
4 基本规定4.1 保护范围单株保护范围为树冠垂直投影以及外延5m范围内;古树群保护范围原则上不小于其边缘植株树冠外侧垂直投影以及外延5m连线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鹅掌柴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鹅掌柴常见病虫害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cceec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b.png)
2023-10-28
目录
• 鹅掌柴常见病害的防治 • 鹅掌柴常见虫害的防治 • 鹅掌柴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 鹅掌柴病虫害防治常用药物和使
用方法
01
鹅掌柴常见病害的防治
叶斑病
症状识别
叶斑病主要发生在鹅掌柴的叶片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 褐色斑点,病斑边缘颜色较深,病健部分界线明显。
要点二
定期修剪
定期修剪鹅掌柴枝叶,保持植株通风透光,有助于减少 病虫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
根据鹅掌柴病虫害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 农药进行防治,如杀虫剂、杀菌剂等。
合理使用农药
遵循农药使用说明,正确配制和使用农药, 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植物药害。
04
鹅掌柴病虫害防治常用药 物和使用方法
02
鹅掌柴常见虫害的防治
蚜虫
症状识别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常在鹅掌柴的幼 嫩部位吸取汁液,造成叶片卷曲、生长缓 慢等问题。
VS
防治方法
定期检查鹅掌柴的嫩叶和嫩枝,发现蚜虫 及时用清水冲洗或使用吡虫啉、蚜虱净等 药剂防治。
红蜘蛛
症状识别
红蜘蛛是一种常见的螨类害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鹅掌柴的汁液,造成叶片出现黄白色小点,严重时会导致叶 片脱落。
使用农药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避免与药物 直接接触,特别是在操作过程中要戴手套、
口罩和眼镜等防护用品。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中毒和污 染环境。
在使用农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 明THANKS
常用药物
氧化乐果
一种高效、广谱的有机磷杀虫 剂,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 内吸作用,常用于防治蚜虫、 粉虱、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09c2b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f.png)
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方法——在叶片上形成为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褐色或紫褐色斑点,其明显特征是斑点为油渍半透明状斑,但它们的症状有所不同。
一是有的边缘出现浅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边缘组织产生离层,病斑脱落则形成穿孔。
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出现大量臭味溢脓。
枝梢和果实受害后,表现黑色凹陷,易产生龟裂(桃细菌性穿孔病)。
另外,桃树还有一种穿孔病是由尾孢真菌(Cercospora)所侵染,初期为紫褐色小点,后期扩大并出现灰褐色霉点,病斑枯干脱落造成穿孔。
二是有的病情则发展很快,引起整株萎蔫(丁香细菌性疫病)。
三是有的形成木栓化突起的溃疡状斑,病斑中心凹陷,灰褐色而形似火山口状(柑橘溃疡病)。
综合防治
1、防治虫害及时防治蚜虫等刺吸性害虫,以减少伤口。
2、加强管理如增施磷、钾肥,剪除病叶,及时排水,注意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95%细菌灵500倍液,或52%克菌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叶枯双(敌可双)1000倍液防治。
烟草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2部分:烟田病害叶斑类
![烟草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2部分:烟田病害叶斑类](https://img.taocdn.com/s3/m/1176778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d.png)
烟草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第2部分:烟田病害叶斑类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烟草叶斑类病害绿色防控的防控靶标、防控原则及其主要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烟区赤星病、白粉病和野火病等叶斑类病害的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221烤烟栽培技术规程GB/T23222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YC/T341.1烟草病害预测预报调查规程第1部分:赤星病YC/T341.6烟草病害预测预报调查规程第6部分:野火、角斑病YC/T341.7烟草病害预测预报调查规程第7部分:白粉病DB52/T1714.1烟草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第1部分:总则3术语和定义DB52/T1714.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防控靶标贵州烟草叶斑病害已知种类有10余种。
主要防控靶标为赤星病(Alternaria alternata)、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和野火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
3种重要病害的田间症状及发生规律见附录A。
5防控原则按DB52/T1714.1的规定执行。
6主要防控技术基础技术6.1.1预测预报按照YC/T341.1、YC/T341.6、YC/T341.7和GB/T23222的要求开展系统调查与普查,并重点针对发病始期进行全面监测,及时指导防治。
6.1.2农业措施6.1.2.1清洁田园。
烟地翻耕前清理并销毁前茬作物残体、上年烟残体及杂草,生产过程中及时清除重病叶、烟花、烟杈等烟残体,采收结束后30d内拔除烟杆并集中处理。
6.1.2.2协调烟株营养。
通过合理施肥、适时打顶、合理留叶、彻底抑芽等措施平衡烟株营养。
具体技术按GB/T23221执行。
关键技术6.2.1栽培调控烟苗移栽后50d~55d摘除下部不适采烤叶4片~6片;提早5d~7d采收下部叶。
菠菜叶斑病的防治和治疗
![菠菜叶斑病的防治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e1388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c.png)
菠菜叶斑病的防治和治疗引言菠菜(Spinacia oleracea)是一种常见的绿叶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健康食品。
然而,菠菜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叶斑病的侵害,这会导致菠菜产量下降和质量下降。
本文将阐述菠菜叶斑病的防治和治疗措施,帮助农民和园艺爱好者更好地管理菠菜种植。
1. 菠菜叶斑病的病因菠菜叶斑病主要由真菌和细菌引起。
其中,真菌属于最常见的病原体,如褐斑病(Alternaria spp.)、白粉病(Peronospora effusa)和锈病(Uromyces betaekii),细菌引起的病害较为罕见。
2. 菠菜叶斑病的症状菠菜叶斑病的症状常常在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下迅速发展。
以下是常见的菠菜叶斑病症状:•黄褐色或黑色斑点出现在菠菜叶片上;•斑点逐渐扩大,并可能融合成大片的斑块;•受感染的叶片可能逐渐枯黄和干燥;•严重感染的植株可能表现为叶片凋落和整体生长受阻。
3. 菠菜叶斑病的防治措施为了防止菠菜叶斑病的发生和传播,农民和园艺爱好者可以选择以下防治措施:3.1. 合理肥料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肥力是预防叶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菠菜生长需要适量的氮、磷和钾元素,过多或过少的肥料都可能导致叶斑病的发生。
因此,使用平衡的肥料配比,并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施肥管理是关键。
3.2. 良好的田间管理良好的田间管理有助于减少叶斑病的传播和侵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田间管理措施:•定期修剪和清理田间杂草,以减少叶斑病菌源的存在;•避免菠菜植株过于密集,保持适当的通风和日照,以减少潮湿环境的形成;•定期翻耕和松土,促进土壤通气和排水。
3.3. 种植耐病菠菜品种选择抗性强的菠菜品种是有效预防叶斑病的方法之一。
农民和园艺爱好者可以向当地的农业机构或商业种子供应商咨询,选购具有抗性或耐病性的菠菜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在感染菌源存在的环境中表现较好。
4. 菠菜叶斑病的治疗方法当菠菜叶斑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有必要采取治疗措施来减轻病害的损失。
十大功劳叶斑病防治
![十大功劳叶斑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0f2f7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19.png)
2023-10-30•十大功劳叶斑病概述•十大功劳叶斑病防治方法•十大功劳叶斑病的预防措施•十大功劳叶斑病的治疗措施•十大功劳叶斑病的预防与治疗注意事项目•十大功劳叶斑病防治案例分析录01十大功劳叶斑病概述十大功劳叶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一种名为“Septoria sp.”的病原菌引起。
该病害主要侵染十大功劳的叶片,导致叶子上出现各种类型的斑点。
十大功劳叶斑病的定义十大功劳叶斑病在各地都有分布,特别是在气候湿润、雨水较多的地区更为常见。
该病害对十大功劳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叶片枯萎、脱落,甚至整株死亡。
十大功劳叶斑病的分布与危害病因主要由真菌“Septoria sp.”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温度适宜时,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组织。
症状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或黑色斑点,边缘清晰,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出现同心轮纹状皱纹。
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导致叶片枯萎、脱落。
十大功劳叶斑病的病因与症状02十大功劳叶斑病防治方法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适量添加微量元素肥料,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科学施肥强化管理种植抗病品种及时排水、除草、修剪枯叶和病枝,以增强植株通风透光能力,减少病害发生。
选择对叶斑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030201在发病初期及时使用药剂进行预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预防为主选用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以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
选择有效药剂严格按药剂说明书使用,避免浓度过高对植株造成药害。
注意药剂浓度通过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和控制病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选用一些生物制剂,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来防治叶斑病的发生。
使用生物农药通过施用一些生物肥料,如酵素菌肥、EM菌肥等,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增强植株抗病性03十大功劳叶斑病的预防措施通过加强植物检疫,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原菌的入侵和传播,从而降低叶斑病的发病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兰炭疽病
1.症状识别
❖ 成株及幼株均可受害,多发生在外层叶基部,最初 为水渍状,逐渐凹陷。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淡褐色 小斑,随着病害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或椭圆 形,病部具有轮纹,后期产生许多黑色小点。
君子兰炭疽病
2.病原识别
半知菌亚门,腔孢纲, 盘长孢属。
3. 发病规律
越冬状况
以菌丝在寄主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选用抗病品种
选育或使用抗病品种。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菌剂,如47%加瑞农可湿性 粉剂600-8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 、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10%多抗 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6%乐比耕可湿 性粉剂1500-2000倍液。
检查评价
品种抗性差异
月季不同品种间,其抗病性也有差异, 一般浅色黄花品种易感病。
大叶黄杨褐斑病
1.症状识别
❖ 病斑多从叶尖、叶缘处开始发生,初期为黄色或 淡绿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2~3mm近圆形褐色斑 ,病斑周缘有较宽的褐色隆起,并有一黄色晕圈 ,病斑中央黄褐色或灰褐色,后期几个病斑可连 接成片,病斑上密布黑色绒毛状小点。
我们的共同目标!
工作任务实施
准备工作
❖ 1.地点:园林植物保护综合实训室、各公共绿地 、校内外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 2.材料:月季黑斑病、君子兰炭疽病等各种病害 为害状、盒装标本及病原玻片标本。
❖ 3.工具:显微镜、扩大镜、解剖针、镊子、培养 皿,各种防治病害的器具、药剂等。
一、叶斑病认知
叶斑病概述
❖ 叶斑病是叶片组织受局部侵染,导致出现各种形状 斑点病的总称。但叶斑病并非只是在叶片上发生, 有些病害则既在叶片上发生,也在枝干、花和果实 上发生。叶斑病的类型很多,可因病斑的色泽、形 状、大小、质地、有无轮纹等不同,分为黑斑病、 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等。
大叶黄杨褐斑病
2.病原识别
分生 孢子盘
分生 孢子
坏损尾孢菌,属半知菌亚门, 尾孢属。
3. 发病规律
越冬状况
病菌以菌丝或子座组织在病叶及其它病残 组织中越冬。
传播方式
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等传播。
发病高峰
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7月为侵染盛期,89月为发盛病期。
其他特点
发病严重时会引起大量落叶。第2年新叶展 开前叶片基本落光,至11月底以后,病 害才停止蔓延。风雨多的年份发病早且 重,树势衰弱,生长不良发病重。
序 号
重点考核环节
1 叶斑病认知
2 叶斑病的识别
3 标本的采集及制作
4 发生为害情况调查
考核标准
标准 分值
了解叶斑病的一般症状及为害特点 10
能正确识别常见种类,指明各种病 害病原的形态特征
15
制作规范,病害症状典型完整
15
调查方法正确,结果能反映病害发 生的实际情况
15
得分
5 防治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方案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
鱼鳔状的 分生孢子
3. 发病规律
越冬状况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枝和病落叶上越冬。
传播方式 发病高峰
病菌借风雨、浇水等传播。温度适宜、叶面有水滴时 即可侵入危害。
在长江流域一带,5~6月和8~9月出现两次发病高峰 期。在北方一般8~9月发病最重。
发病条件
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低洼积水 、通风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当、卫 生状况不佳等都利于发病。
20
6 防治效果的分析 7 实训报告
统计方法符合要求,分析有针对性 10
能按时、认真完成报告,能在报告 中认真分析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5
复习思考
复习思考
❖ 秋季园林植物叶斑病危害重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堂 活动建议
❖ 通过对校园、各大公园进行调查,观察不同园 林植物上叶斑病的危害特点。
追求人生的美好!
叶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叶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 任务分析 二 任务实施 三 检查评价 四 复习思考
工作任务分析
任务 提出
❖ 通过在园林植保综合实训室、各公共绿地、校内外 生产基地了解叶斑病的基础知识,识别其为害状及 标本,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付诸实施,达到识病治 病的目的。
能力 目标
❖ ①能进行显微镜的操作。 ❖ ②能识别叶斑病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 ❖ ③能调查叶斑病的发生情况并选择适当药剂。 ❖ ④能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实施。 ❖ ⑤能对防治效果进行统计并分析。
含
芋
笑
叶
炭
斑
疽
病
病
花 烛 炭 疽 病
夹 竹 桃 褐 斑 病
凤 梨 叶 斑 病
黄 金 葛 叶 斑 病
佛
栀
手
子
炭
褐
疽
斑
病
病
米
茉
兰
莉
炭
炭
疽
疽
病
病
十
大
肉
功
桂
劳
炭
炭
疽
疽
病
病
蔓
万
绿
寿
绒
菊
炭
斑
疽
点
病
病
金 盏 菊 炭 疽 病
袖 珍 叶 子 褐 斑 病
贴
木
梗
槿
海
褐
棠
斑
褐
病
斑
病
梅 花 褐 斑 穿 孔 病
巴 西 木 叶 斑 病
倒 紫挂 藤金 灰钟 斑炭 病疽
病
黛
鹅
粉
掌
叶
柴
褐
炭
斑
疽
病
病
龙 血 树 叶 斑 病
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
加强养护
选用无病植株栽培;合理施肥与轮作,种植密 度要适宜,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注意浇 水方式,避免喷灌。
铲除病源
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病死植株并集中烧毁。休 眠期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盆土要及时 更新或消毒。
月季黑斑病
1.症状识别
❖ 主要危害叶片,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 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斑点,边缘呈不 规则的放射状,病部周围组织变黄,病斑上生有 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病斑连 片,甚至整株叶片全部脱落,成为光杆。
2.病原识别
分生 孢子盘
蔷薇盘二孢菌, 属半知菌亚门,
盘二孢属。
传播方式
分生孢子靠气流、风雨、浇水等传播,多从 伤口处侵入。
其他特点
翌年4月初老叶开始发病,5~6月22~28℃ 时发展迅速,高温高湿的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植株在偏施氮肥,缺乏磷钾肥时发病重。
❖ 其他常见的园林植物叶斑病有: 桂花赤叶枯病
桂花赤叶枯病
八仙花炭疽病
菊花褐斑病
兰花炭疽病
兰 花 炭 疽 病
叶斑病概述
❖ 叶斑上往往着生有各种粒点或霉层。叶斑病聚集发 生时,可引起叶枯、落叶或穿孔,以及枯枝或花腐 ,严重降低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有些叶斑病还会 给园林植物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 如月季黑斑病、杜鹃角斑病、大叶黄杨褐斑病、香 石竹叶斑病等。
鸡冠花炭疽病
兰 花 炭 疽 病
二、叶斑病的识别
兰 花 炭 疽 病
金叶女贞炭疽病(初期)
金叶女贞炭疽病(后期)
牡 丹 叶 斑 病
龙柏叶枯病
荷花黑斑病
草坪草褐斑病
典型的
“蛙眼”症 状
大叶黄杨疮痂病
丁香叶斑病
凤尾兰叶斑病
广玉兰炭疽病
腊梅叶斑病 文殊兰叶斑病
万年青炭疽病 鱼尾葵炭疽病
苏
一
铁
串
叶
红
斑
黑
病
斑
病
牡
袖
丹
珍
红
椰
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