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u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城阙: 指长安,送别之地。
五津: 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叙述了两人一留长安,一往蜀州, 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huà 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位姓杜的朋友也是位不得志的知识 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很得意。 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时,彼此的感 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作者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作 者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 无须,不要。 岐路: 分手的路口。 沾巾: 沾湿手巾,指哭。
此两句就前句的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 固然是悲伤的,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 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 巾。
小结: 首联:长安送别,风烟迷茫 颔联:惜别之情,彼此相同 颈联:情深谊厚 ,天涯若邻 尾联:歧路饯行,乐观豪放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扬子江头杨柳春, 淮上与友人别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郑谷
春天里的 离别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杨花愁杀渡江人。 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二字,将友 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
虽写的都是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但《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 对将要离别的友人是宽勉和劝免,特别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 度,格调比较昂扬。而《淮上与友人别》就近写境, 情景交融,表达的是分别上路、愁上心头的惜别, 诗风比较细腻、哀婉。
五、当堂达标
自由朗读,背诵。

一字 之师
郑谷(公元848—909年),字守愚,袁州宜春 (今江西宜春)人。其父郑史,其兄郑启,均为唐代诗人。 受父兄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 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 为一代风骚主”。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郑谷 考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他写的一首《鹧 鸪》诗声名远播,因而又有“郑鹧鸪”之称。他与许棠、 张乔、任涛等九位同辈人经常唱和往还,诗名颇盛,被誉 为“芳林十哲”。唐乾宁年间,郑谷“独守义命之戒,而 不牵于名利之域”,毅然归隐故乡的仰山,过着“好句未 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的隐居生活。郑谷一生作诗 不下千首;因曾“寓居云台道舍”,故称诗集为《云台 编》,一名《宜阳集》,又叫《郑守愚文集》,共分上、 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阳外编》、《国风正误》等书籍, 有的著作已失传。《全唐诗》收入郑谷的诗歌共有三百多 首。
依依惜别的 几声风笛,带着凄清怨慕,飘入离亭宴上正要 分别的友人耳中,更是显出千钧愁情。 深情 君向潇湘我向秦。
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我 却要往长安而去。 互道一声珍重,各奔前程
数声风笛离亭晚,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
合作探究
《淮上与友人别》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意: 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 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 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中国。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 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 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 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合作探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写了什么内容?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诗人与友人握别于淮上渡口情景的叙述和描 写,表现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淮上与友人别
诗歌主题:通过对诗人与友人握别 于淮上渡口情景的叙述与描写,表 达了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 人。“初唐四杰”之一(“初唐四 杰”:王勃、卢照临、杨炯、骆宾 王),有《王子安集》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打 破了送别诗的悲伤情调, 以乐观语调结束。 本诗押韵的字有:秦、 津、人、邻、巾
合作探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写了什么内容?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了 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精讲点拨
这两首诗写的都是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比较 一下,说说它们表达的情怀有什么不同?
你 成语故事: 知 一字之师 道 吗?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 他以文会友,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 当地有个叫 齐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他早就仰慕郑谷 的才名,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 把诗稿一首一首地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 这首诗时,不由得沉思起来。郑谷吟道:“前村 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面对齐已说:“梅 开数枝,就不算早了。”郑谷又沉吟了一会,说: “不如把‘数’字改为‘一’字贴要。”齐已听 了,惊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 向郑谷拜了一拜。文人们知道了,就把郑谷称为 齐已的“一字之师”。 成语“一字之师”是指能 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芳林十哲”又称咸通十哲
郑谷、许棠、任涛、张口、李栖远、 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杨花愁杀渡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