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摘要】
自2014年以来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普遍建立,在个别地区亦获得了优良的成效,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在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和家庭结构中,对于政府或个人,养老都成为了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回顾养老保险发张过程的基础上,分析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意义、透视合并养老保险后的不合理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和研究解决方法。
关键字: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发展合并后的效应与问题
目录
一养老保险的发展 (1)
1.1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1)
1.2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1)
1.3农村养老模式的构成 (1)
二统一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2.1营造新型模式 (2)
2.2打破传统观念 (2)
2.3 完善保障体系 (2)
三统一养老保险后存在的问题 (2)
3.1合并之后城乡差别仍然存在,制度的激励效果有限 (2)
3.2“退役”农民工养老 (3)
3.3土地使用权流转存在不规范操作影响传统养老模式 (3)
3.4养老保险资金管理、运作存在的问题 (4)
3.5资金的单一性与需求的多样性 (4)
3.6现期资金收益与未来消费水平脱节 (4)
3.7部分地区养老金发放困难 (5)
四对上述问题的合理建议 (5)
4.1明确问题所在,有针对的解决问题 (5)
4.1.1优化缴费机制,激励居民参保 (5)
4.1.2鼓励养老资金入市,在规避风险同时提高收益 (5)
4.1.3专业的分配投资,使其收益最大化 (6)
4.2建立整套的完善的体系化的制度 (6)
4.2.1 成立完备的立法组织 (6)
4.2.2完善市场的经济制度 (6)
4.3不断地提升和增强制度与国情的联接 (6)
参考文献 (7)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一养老保险的发展
1.1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职工养老保险又称退休金或退休费,是指劳动人员在退休后,为保障其基本生活所给予的经济补偿。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逐步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这决定职工保险主要是由单位缴费(20%和个人缴
费(11%两部分组成。自2006年之后,全部由个人缴费构成(119縮减为8%,单位缴费不在划入个人账户。
1.2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覆盖城镇非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为基本原则,居民自愿和国家引导为手
段,达到城镇居民全面参保的目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个人缴费是以自主选择档位、多交多得的方式。
1.3农村养老模式的构成
以往我国农村人口养老方式基本是依靠土地和家庭,在此条件下政府加以补贴。2009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
见》,新型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运行,2014年李克强总理主持会议决定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
并,又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其保险费用主要有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模式基本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升华而来。
二统一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为了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提高民众的精神文化,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养老保险是体现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且直接的体现,而统一城乡居民
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正是体现了公共服务的平等化。
2.1营造新型模式
统一合并城居保和新农保是制度上的创新,两者在制度的设计上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参见城居保数量较少,两者都设立了个人账户和集体账户, 在缴费模式上设置的档位相同数额不同。因此合并后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能够提高效率。2.2打破传统观念
制度的更新与变革可以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在普遍大众的认知中缺乏对养老保险的了解。传统的以地养老和以家庭为中心的养老方式为农民所熟悉,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体家庭单一的农业收益不足以为养老提供完全的保障。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亦须打破观念上的禁锢,从根本上认识到养老问题。
2.3完善保障体系
职工养老保险与后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是完全不同的待遇模式其需要更加合理的分配制度来改善,统一的变革有利于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贫富差距是历史遗留问题,这个问题在城乡人口上又进一步放大。随着农村人口的转移,养老保险成为了利益问题的焦点。体系的改变成为了改善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统一养老保险后存在的问题
3.1合并之后城乡差别仍然存在,制度的激励效果有限
统一合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户籍制度对养老的影响,但是就城乡差别而言依然存在着问题。在收入来源上,相对于城镇居民老说,农村居民(农民工和纯农民)的收入较少。在支出资金上,城镇居民能够有所盈余,而大部分农村居民仅够基本生活支出。所以,在养老保险的选择上二者会出现较大不同。
多缴夺得的制度效果不明显,由于参保人群的收入限制,大多数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选择的是较低的缴费档次,这会致使未来领取养老金数额不对
等。其次是缺乏对未来经济风险的判断,保守的投资意识导致参保人员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
3.2“退役”农民工养老
第一批农民工多已步入老龄化,农民工养老逐渐成为问题。一、农民工养老属于城市问题还是乡村问题,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乡村又没有能力承担农民工养老。二、大多数农民工在工作时并未购买养老保险,现处于养老体制之外。其次农民工养老体制还存在诸多缺陷,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虽然现行的市民待遇能够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以及子女教育问题,在养老问题上,农民工可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是,由于制度施行的较晚且在身份的认定上存在滞后性,对当下的农民工养老问题并未实质解决。
3.3土地使用权流转存在不规范操作影响传统养老模式
对于纯农民来说,土地是其唯一的经济来源。由于农业收入变得越来越低,大部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剩余人口又无能力耕种土地,农民用于养老的资金受到压缩。另一方面土地使用权在转让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的操作,这使得农民的利益受到侵犯,加重了农民养老的负担。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主要在于土地流转主体不适格和土地流转合同的不规范。地方村民组织在未经村民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农户承包的土地出租给第三
方,而且签订的合同又不明确,内容模糊。其次土地在个体户之间的流转又过于简单,基本上是口头约定,少有书面协议。
3.4养老保险资金管理、运作存在的问题
养老保险资金通过管理的方式进行保值增值是其主要目的,如何管理现有资金来应对市场的风险和价值的预期波动是重中之重。
目前养老保险资金只能被用来购买国债和存款,单一的投资方式决定了基金的风险规避性弱。另一方面,已收缴的养老资金有县级财政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