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小学生计算能力薄弱原因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论文之小学生计算能力薄弱原因浅析
作者:胡立明胡宅乡中心小学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各类错误,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这是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其实是多方面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忽视不得,因为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
[问题分析]
教师因素:
1、作业布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心理排斥计算。
首先,作业量大、难,易使学生大脑出现超限抑制,导致计算错误。从生理上看,小学生缺乏耐力,易疲劳,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处于逐渐平衡的时期,有意注意的时间具有局限性。长时间、高难度的计算违背了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不但不能保证计算的质量,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其次,题目设计单调、机械重复,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计算错误。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动力。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才能提高作业和学习的质量。从形式到内容都是雷同的熟面孔,学生容易产生反感心理,无法激发兴趣,不但不能保证学生计算的
质量,而且,不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
2、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课堂剖析不透,导致学生产生知识性计算错误。
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认识理解不清楚,导致判断错误是计算、推理不合乎逻辑的主要原因。如:学生产生诸如2/3 +1/2 =3/5 的错误,表面原因是学生对分数加法计算法则掌握的不准确,根本原因在于对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以及相同分数单位求和的理解模糊。反映出教师在教学时对基本的东西教学时有欠缺,分析不够透彻,起码是对学生的要求不够。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水平,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了计算上面。
3、对比教学不够,导致学生产生方法性计算错误。
计算过程中,学生往往把一种运算方法套用到另外一种运算之中。如套用加减法的模式,将54÷9的竖式写成54-9竖式的形式;将1.5小时与1小时50分划等号。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对比教学组织不利,对比性联系较少,不能消除负迁移的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在学生的计算错误中,教师有着很大的责任。解决的根本方法一是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二是加强概念教学、对比教学,只有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清晰的、完整的概念,才能使其掌握好基础知识,提高运算技能技巧,减少计算错误的发生。
学生因素:
在计算练习中,学生的计算错误经常发生: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当成了除法,小数点忘了或点错了一位;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等。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概念、法则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则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而引起的。如:624÷6=14、780÷3=26。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以下概念不够清晰:计算除法时,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能一位不够1,就对着那一位商0,这里学生对0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0占位这一知识点没有掌握。对“商的最高位确定后,不够商1的就商0”理解不清,因此出现跳位商和空位的错误。
2、受思维负迁移的影响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思维的负迁移对数学计算有消极的影响。
例如:7.68-2.75+1.25=7.68-4=2.68。错误原因是学生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而造成思维负
迁移。对计算顺序理解不够。又如:4.9+0.1-4.9+0.1=5-5=0错误原因是学生把凑整作为思考的唯一方法,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
3、学生对于计算题兴趣不浓
学生对计算缺乏兴趣也是造成学生错误重要原因。首先学生对学习重要性和正确性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解题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这样必然会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结果导致出现计算错误。其次是耐心不足,在计算时学生希望很快能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