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水利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清市闽江调水工程概况
【摘要】
福建省福清市是个闻名遐迩的侨乡,要满足工农业发展需要,福清缺水 1.37亿方。1992年,福清闽江调水工程筹建领导小组成立,11月10日,福清市闽江调水工程动员誓师大会在融城华侨影剧院召开。闽江调水工程建成后,它将彻底改变福清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历史,对保证福清21 世纪的工农业和城乡居民用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福清缺水、闽江调水工程、工农业和城乡居民用水
一
福建省福清市是个闻名遐迩的侨乡,但也是个缺水的县市。福清淡水资源来自于降水,虽然年降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不足全国的一半,全省的四分之一。但是降水经流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内变化大,境内江浅流短,近百条大小河流总长仅280公里,且属单独入海河系,“一天大雨哗啦啦,三天无雨干巴巴”,旱涝灾害频繁。尤其是占福清人口和土地面积各一半的龙高地区,农田无水灌溉,甚至人畜饮水也十分困难,农民只好种植耐旱的地瓜为粮,因为这个原因,福清以“地瓜县”称号名闻遐迩。
福清兴建水利的历史可追溯到盛唐时期。早在唐天宝年间,福清先人就在融城西郊修建天宝陂引水工程,史载天宝陂历经时代风雨,屡圮屡修,“五泽25墩数万人咸被其泽”。明万历年间,时任内阁首辅的福清人叶向高在《重修天宝陂记》写道:“自古循吏为民造命,莫不以导水兴利为第一义。”
共和国成立以后,福清进入大规模兴修水利的历史阶段。从50年代开始,福清先后兴建了大中小型水库、塘坝8600多座,总库容量2.88亿立方米,引水、提水工程总装机容量1.25万千瓦,基本建立起蓄、引、提三大水利工程体系,有效灌溉面积42多万亩,其中旱涝保收28多万亩。
1957年11月,福清动工兴建东张水库,动迁安置54个自然村、1.2万多农民,淹没地1.48万亩。1958 年12月,一个总面积15平方公里、库容量1.85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在福清落成,水库建成后,受益耕地达26万亩。高峡出平湖,东张水库不仅改写了福清缺水的历史,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水利不兴,福清无福”。经过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30多年的艰苦奋斗,福清虽然拥有星罗棋布般的水库、塘坝等水利设施,但在大旱之年,龙高地区沙埔、三山等地种植晚薯,还喊着这样的口号:“千里百担一亩苗”,即走千里路,挑百担水,插一亩苗。
水,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1983年,福清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年的农业资源大普查,其中对水资源盘点后发现,按正常年份,要满足工农业发展需要,福清缺水 1.37亿方。这个数字是根据当时福清定位为主产粮油糖测算的。进入90年代,福清已成功锻造了农业综合开发和外向型经济“两翼”。特别是随着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元洪投资区的创办,元载、洪宽、福耀、友精等工业村以及乡镇工业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在福清大地崛起,福清大大加速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正当人们惊呼“福清速度”和“福清效益”的时候,水的问题正如瓶颈一样,严重制约福清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当时有关部门预测,到2000年福清缺水2.8亿方,到 2015年,福清缺水将达到4.17亿方。
二
1990年12月,福清撤县建市,揭开了福清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纪元,水利建设也走进了新篇章。1992年,福清在东张水库以西10多公里的一都溪,实施凿山引水工程,总投资2300万元,其中财政筹资 800万元,印尼林氏集团捐资1500万元。一都溪引水工程仅仅为东张水库增加了一条水源补给线,对于缺水的福清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何处调水成了一个大难题。
福清河流大都发源于西北部山区,而西部的永泰境内大樟溪等河流因为水流量太小及无法实施的各种原因,西线引水方案只能放弃,于是闽江调水入融方案别无选择地又搬上了福清决策层的案头。
闽江,集八闽之水,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水流量是黄河的14倍,而且永不枯竭。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关于闽江调水入融的方案。当初,这个方案还只是“纸上谈兵”。1976年,福清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2亿元,财政收入不足5 千万元,人均年收入刚爬过贫困线,无论民办公助还是公办民助,都不可能撑起这个闽江调水工程。
改革开放创造了许多人们意想不到的变化。最初,不少人为福清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翻两番半达16亿元而担忧;结果到1992年,福清的工农业总产值已经突破了50亿元。
1992年,福清闽江调水工程筹建领导小组成立,由市五套班子主要领导加上方方面面头头共49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调水办”,具体负责筹建工程。1993年,福清闽江调水工程指挥部成立,第一任福清市长邱玉清任总指挥。
领导小组决定了一个方案:在闽江南岸乌龙江大桥东侧530米处建提水站,把闽江之水提到48米高程,通过一条直径4米的压力隧道,沿长乐、闽侯交界直抵太顶山西侧,过兰圃岭到玉鸡潭角西,铺设长170米管道至眉毛岭,穿过双奶峰、塔仔尾、南京底农场,到达福清境内阳下的酒店村。然后水分三路,一路至岸岩兜,向海口、城头两镇和50平方公里的元洪投资区供水;一路接东张水库高干渠,输往龙高地区;一路在五马山再次抽水后送往江阴半岛。输水线路跨越两个县市、福清境内18个镇,全长111.81公里,其中隧道 53.55公里,各种管道41.94公里,明渠6.38公里。调水设计规模最大每秒15方,年调水量4.5亿方;近期规模拟每秒10方,年调水量3亿方。总投资概算为8.2亿元。
无疑,福清闽江调水工程无论规模还是投资额,都是福建水利建设之最。8.2亿元投资对一个百多万人口县级市来说,委实是一个天文数字。
三
1992年11月10日,福清市闽江调水工程动员誓师大会在融城华侨影剧院召开。1993年,海外乡亲认捐人民币4亿元,次年即到位2亿多元。工程建设所需资金是这样解决的,一是纳入国家计委项目笼子,获得国家扶持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专项建设资金1亿元;二是福建兴业银行发行5000 万元工程债券;三是加大财政收入,不足部分由国家银行贷款解决。值得一提的是,在工程管理上坚持项目招投标,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
首先,工程招标委员会成员来自省市有关部门专家,并在工程发包过程中有设有三关,为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第一关,资质审查。第一次报名有39个工程人,第二次报名有60个工程队,取得参加投标资格的工程队各14个,报名的工程队中70%没有获得投标资格。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业务不对口,二是等级不够格,三是公司法人代表不到位。把这些工程队拒之门外,就等于截住了工程层层承包的源头。当然,也有可能出现个别混过第一关不合格的工程队。第二关,“投标”。投标在公证部门监督下公开进行,标底保密如同高考试卷,条件是凡低于底标5%,或高于底标10%,均为超标。投标不是买福利彩券靠碰运气,而是一次科学的工程造价测算和诚实的考试。第一次投标有两个工程队放弃参加。放弃的原因不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把握。第一次12个工程队参加投标,中标9个;第二次14个工程队参加投标,中标6个。没有中标的工程队绝大数是因为测算的工程造价超出底标10%,自然,中标的工程队不能排除偶然的成份在其中,也不排除个别工程队有通天本领,如同高考作弊一样的事情发生。第三关“议标”。议标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在高于底标 10%和低于底标5%中议出最低价;二是各中标工程队发表如同总统竞选一样的施工措施演讲,包括投入设备,采用先进技术,以及施工方案。经过专家评议,最后确定工程发包给哪几个工程队。结果,发包的工程队都是国家队“中央军”。如:水四局、铁四局、隧道局等。
1997年12月8日,国际工程咨询分公司副董事长罗西北偕同专家对工程项目评估时,形象地称闽江调水工程为“抓机遇工程”、“老乡工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指出这是福清区域性综合水利工程,对福清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