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现代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转折,它结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动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创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将现代化意识与社会主义事业统一起来,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1949—1956年,照搬斯大林模式赶超型发展。向苏联学习,建设新中国。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这是第一份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规划。于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开展“一反三改”运动,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1956-1976年,在批判斯大林模式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的现代化道路。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国内形势,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经济方面,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在政治方面,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同时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影响,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运动,特别是“十年动乱”,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消极影响。

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从“三个面向”出发,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全面推行改革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巨大而辉煌的成就。综上所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步履艰巨,道路曲折,前途光明。中国现代化是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总体背景下开始的,资金、技术、人才、思想先天不足。主权的逐步丧失,使中国缺乏现代化的政治保障。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中国社会矛盾复杂化、长期化。从领导结构上看,未形成现代化的合力。列强的侵略、阻挠和破坏,封建专制与反动政府的统治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决定了现代化的阻力较大。长期的闭关自守、隔离于世界造成的思想观念、政治体制、科技文化的落后,对中国现代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长期的内乱、战争使现代缺乏安定的环境。解放初期与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相对稳定,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进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既包括经济模式,也包括政治模式,近年又包括生态模式,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这三大模式(尤其是经济和政治模式)的探索,使中国在改革道路上步履维艰,种种深层原因再

次折射了百年现代化过程中的一贯困惑。但不管怎么说,中国发展了,中国现

代化的程度提高了。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邓小平同志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

1.工业现代化

工业现代化就是用电子计算机等最新的技术装备来武装工业的各个部门,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来管理工业,使工业生产实现高度的自动化,使工业劳动生产率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蓝皮书介绍,2004年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为36.7,这意味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已经超过了国际上最先进水平的1/3。比较近年的工业现代化综合指数,蓝皮书认为,在21世纪40年代前后,我国将实现工业现代化。

2.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动态性;区域性;世界性和时代性;整体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在正常情况下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的状态,还有若干农产品则需进口补充,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农业必须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农产品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阶段。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处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这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2006年与1996年相比,我国城乡居民除口粮外,大多数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明显增加。

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科技进步。我国农业受到的自然资源制约日益突显,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增加农产品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不仅如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等投入品,还制约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600多万吨,氮肥当季利用率只有30%左右,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全国农药年使用量近130万吨,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1.36亿亩;地膜的大量使用也形成了新的污染源。要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实现农业的

持续稳定增长,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和40个百分点左右。我们要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在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的基础上,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3.国防现代化:

以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国家的防御体系。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包括武装力量、人民防空、国防科研、国防工业等的现代化。其核心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我国的国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国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种制约因素有机联系的整体,表现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涉及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军事思想的现代化

②军队的现代化

③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体系的现代化

④国防法规体系和战争动员制度的现代化

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完全是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周恩来总理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号召。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实现包括国防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经过不断的努力,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防科研与国防工业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由过去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的诸军种、兵种合成军队;武器装备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发展,掌握了导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进一步增强了遏制战争的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现代化取得了伟大成绩。

但是,我国的国防现代化面临着新军事变革及信息化战争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新军事变革要求军队实现数字化,要求把机械化军队的理念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化;另一方面,在未来战争中中国又面临着信息化战争的挑战。实现军队数字化,就要做到精确打击。今天的军队、国防、战争,实际上就是国与国之间整个综合国力的抗衡。新军事变革是新世纪实现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而新军事变革的根本动因就是新军事技术革命,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夜视技术、隐形技术、航天技术、核技术等六个高科技群上。

4.科学技术现代化

指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技术具有80年代水平,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发明的应用周期缩短,技术科学成为科学与生产技术之间的纽带。是实现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