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渣的综合利用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
中药药渣的综合利用与处理
吴纯洁 王一涛 雷佩琳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610075)
近年来,中药及其制剂的研究开发受到国内外各方面人士、团体、组织及国家政府的极大重视,研制出许多中药新药品种。与此同时,中药新药、新建药厂或公司剧增,随之产生大量的中药药渣,给生产厂家、社会、环境带来急需解决的难题,即药渣处理问题。为解决好此问题,必须了解、分析中药药渣的来源、污染危害、处理现况等,继探讨、寻求处理该问题的策略、方法及措施。
1 中药药渣的来源及其污染危害
中药药渣来源于中成药生产、原料药生产、中药材加工与炮制、以及含中药的轻化工产品生产等,以中成药生产带来的药渣量最大,约占药渣总量的70%。
中药药渣一般为湿物料,极易腐坏,其味臭异,在夏季更为严重。所以,药渣应及时运出生产厂区,否则易导致生产药品和厂区环境污染。运出厂区后的药渣,如处置不当,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2 中药药渣的综合利用与处理现况
中药药渣一般由生产单位运出厂区,采取堆放、填埋、焚烧处理,其中堆放为主要形式。由于药渣多堆放在田野、山区、边远地带处,因雨水冲淋,造成堆放处周围环境污染,尤其对水质的影响更为严重。
中药药渣一般被视为废物抛弃,未充分利用药渣自身的资源。事实上,中药药渣尚保留许多成分。经测定,药典方藿香正气水的药渣含粗纤维23193%,粗脂肪1136%,粗蛋白4185%,粗多糖8108%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吉林枸杞制药废渣中多糖蛋白体含总多糖18116%,半乳糖醛酸6194%,17种以上氨基酸及16种以上微量元素;用60%乙醇提取人参后的药渣,每100g干燥品中仍含有人参总皂甙196mg,17种以上氨基酸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这些“丰富成分”极有开发利用价值;而现今中药药渣的研究报道甚少,成功范例更少,并多属探索性初步研究。
3 中药药渣的研究思路
中药药渣的研究概括为3个方面:①中药药渣的污染问题;②中药药渣的综合利用问题;
③中药药渣的处理问题。三方面问题相互关联,研究药渣污染问题,有助于药渣的利用与处理研究;在研究药渣的利用与处理时,应注意既要充分利用药渣资源,又要防止二次污染。研究重点在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因为药渣开发利用好了,处理问题不存在,污染问题也解决好了。
311 综合利用 考虑到中药及其制剂多为植物类、动物类药材组成,提取有效成分后的药渣,一般含大量的粗纤维、粗脂肪、淀粉、粗多糖、粗蛋白、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药渣开发利用侧重于:制成饲料,特别是把药渣转变成高蛋白饲料,如利用生物技术,通过微生物发酵将药渣转化为菌体蛋白饲料,可大幅度提高药渣的利用价值,增加附加值;提取活性成分,如采用酶技术,从药渣中分离可利用的多糖;发酵制备酒精,制成有机肥料,如药渣用微生物处理或与家禽粪便混合处理,用作药源种植肥料,实现药渣生态循环消化。
总之,中药药渣综合开发利用具多样性,需根据其所含成分,实际情况等确定,同时注意投入成本,简化生产工艺,便于技术推广应用,并防止二次污染。
312 处理方面 明确中药药渣的性质,确定先利用再处理或直接处理,尽量做到充分利用药渣资源。至于处理药渣的方式方法,应是简而可行,并注意中药药渣给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毒性药渣的危害。笔者所在课题组采用微生物技术处理药渣,再堆放,这样可使药渣尽快腐化回归自然。
4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中药药渣的研究前景十分广阔,研究不仅在于消除或减少中药药渣对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是旨在使其成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生经济效益。但从目前看,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本文的发表望再次引起同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对中药药渣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与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笔者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订规划,有组织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中药新药研制或技术改造的同时,开展对中药药渣的研究,中医药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污的老路。
1996—10—04收稿
静滴双黄连粉针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
武晓青(山东省肥城市中医院 肥城271600)汪秀华(山东省肥城市计划生育服务站 肥城271600)
王爱春(山东省肥城市棉麻纺织总公司卫生所 肥城271600)
患者男,37岁,因高热、咽痛伴咳嗽2天,于1997年3月24日在我科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治疗给予双黄连粉针剂316g加入5%GS 500ml中静脉滴注。滴速为每分钟60滴。当输液3min后,患者自述输液之手腕处痒痛。检查无鼓针,局部无皮疹,遂减慢滴速为每分钟30滴。患者痒痛稍减,但渐见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即令停止静滴双黄连。此时患者已神志不清,无抽搐、呕吐及二便失禁。检查:T 3912℃,P114次/min,R29次/min,BP8/ 4kPa。患者唇绀气促,胸腹及四肢内侧肌肤有散在的不规则暗红色丘疹,心音低钝、遥远,A2 =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无干、湿罗音。临床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15mg,针刺人中穴,吸氧,开通静脉输液通路,用多巴胺40mg,间羟胺20mg加入10%GS500ml静滴以维持血压,50%GS40ml 加氟美松10mg静推,非那根25mg肌注。经以上抢救处理,30min后患者病情缓解,神志清醒,呼吸平稳,血压回升,留观2h病情稳定,皮疹渐消,收住内科病房。
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也未用过双黄连粉针剂。本病例提示我们,纯中药制剂并非绝对安全。建议今后在应用中药静脉制剂时,亦应严密观察病人,以便及时发现其过敏反应及时处理。对有过敏史及老幼患者要慎用,静滴时药物浓度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
1997—04—15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