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中国地理(青藏高原区的自然区域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
(1)湖泊众多:
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湖泊 众多。青藏高原全区湖泊面积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 一半。高原上有两组不同走向的山岭相互交错,把高 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宽谷和湖泊。这些湖泊主要靠周 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立门户,独 成“一家”。这些湖泊大多是内陆咸水湖,盛产食盐、 硼砂、芒硝等矿物,有不少湖还盛产鱼类。在湖泊周 围、山间盆地和向阳缓坡地带分布着大片翠绿的草地, 所以这里是仅次于内蒙古、新疆的重要牧区。
(2)气候高寒,形成高原农牧业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冬寒夏凉、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冬季 气温一般比同纬度的东部平原低18~20℃,夏季 气温一般在8~18℃,是我国盛夏气温最低的地 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节变化明显,每 年的4-9为雨季,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 减少。10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降水量非常少, 不及全年降水量的1%。形成了 典型的高原河谷农业和高寒畜牧业。
3、主要山脉
在青藏高原之上,纵横延展着许多高耸山系,构 成了高原地貌骨架。近东西向山系从南而北有喜马拉雅 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 昆仑山等。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往东延伸发生转折 变向,形成了藏东南近于南北向排列的横断山:从东向 西分别有芒康山、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在这些平行 的山脉之间,分别挟持着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深切 峡谷,构成世界上有名的平行岭谷地貌。此外,在东西 向和南北向山脉之间,还有许多次一级的山脉存在,如 阿隆冈日等。
3-5月 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7-8月,是西南季风带来 的大量雨水补给
(6)加强我国西北内陆干旱
青藏高原隆起,阻挡南亚西南季风的 深入,使印度洋水汽难以到达我国西北地 区,形成了我国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的最 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例题1: 读右图回答下列 各题:
(1)图示的①②③ 三大河流中,流经国 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是 ②(填序号), 其发源地在我国的 青海省(填省区),
(5)加强东亚季风势力: 青藏高原隆起,与其周围大气的热力差 异形成了冬夏相反的盛行风(或高原季 风);即冬季高原面上出现冷高压,气流 从高原向四周流动;夏季高原面上出现热 低压,气流从四周流向高原;高原季风环 流方向与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季风环流方向一致,两者叠加,使得东亚 季风势力特别强盛。
5、高大的青藏高原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冰川广布,并直接影响亚洲河流
①成为河流发源地: 高原上的巨大山岭普遍发育着现代冰川。 冰川的融水是长江、雅鲁藏布江、怒江、澜 沧江、印度河等主要大河的源泉。
②影响水系特征: 在高原面以下,交织着内外流水系。藏 北高原以内流水为主,并形成一些以湖盆 为中心的向心状水系。在高原的东、南、 西外围地区,主要是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外 流水系。 ③周边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 青藏高原东、南、西外围河流水流湍息,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著名湖泊: ①青海湖: 位于青海省境内,为断层陷落湖,面积 为4456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3175米,最 大湖深达38米,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②纳木错湖: 其次是西藏自治区境内的纳木错湖,面 积约2000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4650米, 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
③西藏的三大圣湖: A、玛旁雍错、B、羊卓雍错、 C、纳木错。 西藏自治区约有1500多个湖泊,像一 颗颗晶莹的蓝宝石,镶嵌在绿茸茸的草原 上,蓝湖静褴,瑰丽迷人。源远流长的宗 教文化和美丽的传说,仿佛女神的面纱, 给湖泊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令人心醉神迷。 其中的玛旁雍错、羊卓雍错、纳木错被称 为西藏三大圣湖。

(2)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
青藏高原东西长30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 跨15个纬度,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3)青藏高原的周围及内部有许多山脉:
它们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 高原外的地面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 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许多山峰名列世界前十位,珠 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8米)。 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
(4)图中乙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小麦、青稞 ; 该地地势高、气温低,但农作物单产量较高,请 分析其主要原因。
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或日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 强;昼夜温差大(或夜间气温低),植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少,有 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
Biblioteka Baidu
(5)印度河一年有两次汛期,一次发生在3—5月, 一次发生在7-8月,试分别说明导致该河两次汛 期最主要的河水补给方式。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有关研究机构和学者专家率先提出了 该河区域经济开发的设想,你认为该河区域经济有哪些项目可 供开发?
湄公河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上通航 旅游观光 边境贸易等
(2)图示的①②③河流中,河流 ③ (填序号)穿越了 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圈,近年来该经济核心 圈的经济结构逐渐向轻型化转变,主要原因是: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3)2005年10月8日,在图中甲地发生7.6级强烈地震, 并引发大范围的滑坡,使该地区遇难人数超过7万人之 多。甲地板块边界类型是(生长或消亡)消亡 边界, 简述该地地震发生的原因。 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的碰撞带;地处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 山沼泽: (5)亚洲许多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 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 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因 此,亚洲许多主要河流的源头在这里。
2、内部地区差异-三个不同自然区


青藏高原大体可分为3个不同的自然区。 (1)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 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占全自治区 面积的三分之二。具有“远看成山,近看成 川”的特点 (2)藏南谷地: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 之间,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 是西藏的主要农业区。

(1)地形上: 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次一级地形区主 要包括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 江谷地(藏南谷地)和一系列山脉。 (2)政区上: 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貌特征
读图,熟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 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 喀拉山,雅鲁藏布江,黄河,三江源(黄河、 长江、澜沧江),三江并流(金沙江、怒江、 澜沧江),柴达木盆地,青海湖。
(3)形成我国最丰富太阳能资源
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洁净、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使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 的地区。
(4)形成丰富的食盐、钾盐、石膏等 矿产。

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地区还是海洋,随着青 藏高原的隆起,形成了许多内陆咸水湖,并随气 候变干,湖水蒸发,形成丰富的食盐、钾盐、石 膏等矿产。
《青藏高原区 的自然区域特征》
一、位置、范围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 74 º E-104 º E, 25º N-40 º N (2)地形上: 位于横断山区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 和阿尔金山以南。 (3)邻国: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2、范围:


(1)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青藏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北纬25°~ 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 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地势高峻,平均海拔为4000~5000米 (4000米以上),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 高逾6000(或7000)~8000米的山峰, 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3)藏东高山峡谷区: 是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 的高山深谷,系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一部分。 西藏地面以辽阔的高原作基础,高原面是 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的共同组合体。总 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从平均 5000米以上渐次递降至4000米左右。因高 差大,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对面可对话,握手要一天”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