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摘要:智能建筑是集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传感及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结晶。
其涉及专业非常广泛,本文主要表述电气设备技术在现代智能建筑中的技术要点及其重要意义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备;施工技术
智能建筑系统中电气设备自动化是一个重要系统,随着建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它作为强弱电系统工程的延伸和发展,其综合性强,专业涉及面多。
电气施工技术人员需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最优化的技术和管理,达到节省人力、物力和能源,降低设备运行费用,随时掌握设备状态及运行时间、能量的消耗及变化,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本文对现代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安装的主要技术要点及其意义进行分析。
一、施工前期准备
由于bas管、槽、布线的工程量较大,与装修方面配合点较多,施工存在相对难度。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配合现场实际情况明确弱电竖井设置及重要公共场的位置。
施工中,垂直线槽敷设要和装修注意事项配合,充分考虑美观和检修方便。
水平金属线槽从弱电竖井出来后在电梯间、走廊吊顶内敷设,一般采用镀锌钢管进入室内。
工作区使用按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活动地板,导线进入室内后在活动地板下金属线槽内敷设,引到工作区。
二、安装管槽线
1 钢管暗敷设线管要求无变形及裂缝,内部光洁、无毛刺,尺
寸准确;弯线管要求弯成的角度≥90°,明敷设的弯曲半径应大于或等于管外径的6倍,埋于混凝土内应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弯处无明显的弯扁及裂缝;管、槽安装位置满足施工符合图纸、工艺要求;遇以下情况需加装1个接线盒:线管在8m内有3个弯时、线管在15m内有2个弯、线管在20m内有1个弯、线管直线长度30m;明敷管之间的连接其管端螺纹长度须不小于管接头的1/2;埋设管道选择最短的途径且离地面不小于15mm;管排列须整齐,使固定牢固,管卡间距设置均匀;引出地面的埋设管管口高出地面200mm,或高出落地柜地面50mm;在绝热高温管道上方不宜敷设线管,相对间距不小于200mm,与其他管道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50mm;管路遇建筑物的伸缩或沉降缝时,在工艺上要采取相应措施。
2 安装金属线槽
金属线槽要求施工平整,其内部光洁、无毛刺,加工牢固、尺寸准确,不应有明显变形;线槽要求横平竖直,整齐排列,弯曲度一致,使用半圆螺栓连接,线槽的外侧螺母紧固;直接从线槽内引出电缆须用开孔器开孔,线槽的直线长度大于50m时,遇建筑伸缩缝,采用热膨胀补偿措施;充分利用弱电竖井空间,箱体布置在对门的位置,把门外空间作为维护和操作空间。
布置顺序为:布置主干线槽—支线槽-支管;主干线槽与竖井内垂直线槽相接,先敷设吊顶内线槽,主干线槽顺着廊道布置。
主干线槽敷设后,各分支线槽从主干线槽引出,再从分支线槽引出支管至各设备和控制点,线路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三、布线施工
敷设电缆(线)前,检查电缆(线)外观及导通,测试绝缘电阻;进行放线时,清理管槽内积水及杂物,导线的型号、数量和质量须符合设计要求,线缆布置保持平直,避免在槽内和管内接头;布放线缆前,标明金属线槽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须清晰、端正,并粘贴牢固,拉线过程避免对标签的损伤;线缆布放中保持一定冗余,在交接间及设备间预留3-6m,工作区预留0.3-0.6m,便于弱电设备的端接;布放线缆的牵引力小于线缆允许张力的80%,避免线缆的内部结构损坏,影响其传输性能;为降低线缆自身的挤压及自身重量的影响,水平线槽内的线缆在每隔3-5m段进行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内的线缆每2m进行绑扎固定;线缆穿过线管时,使用细钢丝绳缓慢牵拉,转弯时先牵引过转弯处的拉线盒,一次穿过线管的距离不大于6m,线缆进管要保持平直,以避免在拉线时受到损伤;不同型号及用图的电缆分类布置,并按图纸要求及时进行线路编号。
四、控制室设备及现场控制器的安装
控制室尽量靠近控制负荷中心,距离会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15m以上,控制室应选择无用水和无潮湿的机房或房间;室内控制台前留有1.5m的操作距离,控制台离墙布置时,台后应有lm左右的检修距离,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中央控制器及网络通信设备的安装应垂直、平正、牢固。
现场控制器的设置原则是考虑系统管
理方式、安装调试维护方便和经济性。
现场控制器须远离输水管道,
避免管道、阀门跑水致殃及控制盘;还应避免电磁的干扰或采取可靠屏蔽和接地措施;现场控制器箱安装在弱电竖井(房)或主要设备房中,在墙上用膨胀螺栓安装,安装高度参照配电箱高度,进出线采用金属线槽敷设,确保线路敷设;现场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数量及种类应与所控制的设备要求相匹配,并留有10-20%的余量。
五、机电设备施工
1 安装传感器
室内温度传感器在通风、暖气和空调系统中用于室温测量和遥控设定值调整。
其安装与ddc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规范,在高电磁干扰区域采用屏蔽线;安装在采暖或空调房间的内墙,远离门窗和热源及可能暴露在阳光的地方;导管开口要密封,防止由于导管因吸风引起虚假温度数值;传感器导线与电源之间距离大于150mm;安装的高度为1.4m。
在主体施工时预埋直径为20mm的钢管及接线盒。
风管式温度传感器在通风和空调系统中用于排风、回风或室外空气温度测量。
先在风管上按要求尺寸开孔,然后根据感温管的长度选择适当的安装部位进行安装。
导线敷设可选用直径为20mm的电线管及接线盒,并用金属软管与传感器相连接,在高电磁干扰区域采用屏蔽线,传感器导线与电源之间距离>150mm。
管道温度传感器用于对空调系统的冷却水管和冷冻水管测量水温,通过管接头与水管相连接,导线敷设可选用直径为20mm的电线管及接线盒,并用金属软管与传感器相连接,进入传感器的接线
口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水汽进入。
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并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安装在室外应加防护罩,远离窗、门和出风口,距离≥2m。
2开关安装
压差开关用于感应空气流量、空气压力或空气压差。
当空气流量变化时,压差开关能够检测压差变化(动压或通过固定调节圈的降压)。
应有用于检测暖风或通风管内空气的质量以及变风量系统的最大空气流量的控制器等。
压差开关垂直安装时,如需要可使用l形托架进行安装;开孔尺寸、连接软管的长度根据现场安装位置而定;高、低压管位置不能接反,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风管型压差开关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进行安装,安装在风管的直线部位;导线敷设选用直径为20mm的电线管及接线盒,并用金属软管与压差开关相连接,水管型的压差开关的安装离地面的高度<0.5m。
液体流量开关用于测量流经管道内液体流量的开头状态,使用在需要有连锁作用保护的场所。
流量开关避免安装在测流孔、直角弯头或阀门附近:安装时液体流量开关要旋紧定位,使叶片与水流方向成直角,开关体上标志的箭头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液体流量开关导线敷设可选用直径为20mm的电线管及接线盒,并用金属软管与传感器相连接,进入传感器的接线口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水汽进入。
3安装执行器
3.1安装电动阀
电动阀体上的箭头指向与水流方向一致;风机盘管上的电动阀安装在风机盘管的电水管上;空调器的电动阀旁边一般装有旁通阀,同时电动阀的口径不应低于管道口径的两个等级;执行机构牢固固定,手轮便于操作,阀位指示观察方便:电动阀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对大口径电动阀不能有倾斜;电动阀一般安装在电水管上;电动调节阀的输入电压、输出信号的接线方式符合产品说明要求,安装后进行模拟动作。
3.2安装电磁阀
电磁阀体上的箭头指向与水流方向一致;空调器上的电磁阀与管径不一致时,采用渐缩管件,同时电磁阀的口径不低于管道口径的两个等级;执行机构应牢固固定,手轮便于操作;阀位指示观察方便;安装前进行模拟动作。
3.3安装电动风门驱动器
风门驱动器装设有一个内置定位继电器和两个电位器以调节零点和工作范围。
先将风门移至关闭的位置,利用按钮手动卸载齿轮,将电机夹子反转至关闭前一挡的位置,并使齿轮重新安装,将电机校正到与风门轴呈90°,把螺帽拧紧在v型的夹子中。
开闭箭头的指向与风门开闭方向一致;风阀控制器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85°;导线敷设可选用直径为20mm的电线管及接线盒,并用
金属软管与风门驱动器相连接。
调试
1 机电设备调试过程
机电设备在出厂时的拆卸、搬运和再次安装,使之无法改变原始安装状态,所以,安装好的机电设备进行系统的调试尤为重要。
系统调试前,为了调试工作顺利、安全需再检查设备装配的完整、合理、安全与渗漏痕迹等性能。
调试时,主要试验其工作质量、操作性能、可靠性能经济性能等,考核时,进行现场空负荷和负荷试验,检验其性能是否达到技术条件要求。
调试中,所有相关人员必须到位,不能离开,以主动了解设备的现实技术状况、调试程序、操作控制方法等,现场须有技术人员笔录调试过程,这是原始记录,重要依据,为日后操作设备撰写技术报告解决遗留问题。
2 撰写报告
安装调试技术报告,是一项必须做好的工作,关系到机电设备初次安装调试后进行技术、资产及财务验收。
此类报告作为一种科技文件,其内容比必须专业深刻、具体,还需在报告的结尾上向曾给安装调试工作以帮助支持或指导的人及部门致以谢意,此做法关系到安装、调试过程中有关部门及人员的工作内容或成绩的证明。
3 技术验收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生产考核合格,经济与技术性能均符合定货合同规定指标, 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才是机电设备安装调
试成功的标志。
在调试结束后,应进行技术验收和总结经过对安装
调试技术报告、设备有关文件、单证、资料的审查及现场地考察,才能决定能否通过技术验收。
通过技术验收后,才准予办理资产、财务手续,交付使用;如果没有经技术验收,就不得入帐和投入使用,否则会造成责任不清。
对于机电设备安装,若在调试过程中出现失误,技术人员要认真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要分清责任,及时处理、有关索赔事宜,须在有效期内妥善解决。
七结语
总之,在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安装中,要求技术人员深刻理解各工程特点,把握电气工程安装理念,掌握全局策划及局部考虑,协调全局与局部的工作关系,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正确的施工流程。
只有这样,才能安装出稳定可靠、运行效率高以及便于维护的现代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果,取得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