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到智慧,印刷包装或将率先成就“智慧工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8796530.html,

从无人到智慧,印刷包装或将率先成就“智慧工厂”

作者:余堃

来源:《今日印刷》2017年第07期

如果有心去各大印刷包装展会走一走,或者去了解一下目前主流印刷包装设备厂商所主推的设备及解决方案,你会发现,“全自动”和“无人”这样的修饰词已经成为了目前的标配,视觉定位、机械手、人工智能这种可能仅仅是在高精尖行业出现的黑科技,早已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企业。我曾看到仅仅是为了满足中国人对白酒包装盒整体包裹金卡的需求,有设备厂商生产出了全自动的设备,内附视觉定位系统,几个灵巧的机械手便轻松把金卡这样的厚纸覆在酒盒上。更不要说最基本的胶装、骑马订、折页了,已经可以做到一键生产成品。

用全自动化的设备去规避人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消除了因为人的疲倦感、不精准所带来的质量问题,当然日夜无休的高效率生产也是人所无法企及的。让机器的归机器,人归人,让机器完全听从人的指令来完成标准动作,这便是智慧印刷的第一步。

记得马云在德国汉诺威演讲时指出,未来的商业是C2B,人们不再接受大规模工业生产出来的千篇一律的工业品,而是希望能够根据客户的独特需求,去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于是,早在21世纪之初,印刷行业就在寻找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的生产形式,数字印刷成为了区别于胶印工业生产的另一种有益的补充.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印刷行业已经依靠数字化印

刷与传统印刷相结合的形式,同时满足工业化生产高效率和低成本,又能实现“一个起做,各个不同”的高度定制服务,这又成为了智慧印刷的第二步。

站在需求方的角度,智慧印刷的构架实际已经初步形成,而站在印刷企业本身的角度来看,智慧印刷还仅仅在萌芽状态,首先印刷依然需要和外界不断勾连,而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封装模块,无论是纸张、油墨、版材等耗材,资源匹配和消耗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做到无人操控。不过伴随自动裁切系统、油墨分装系统、免处理版材等技术的不断出现,在印刷现场需要的人会越来越少,从订单到成品的过程将逐步实现真正自动处理的“智慧生产”。

而目前“智慧生产”有一种新的形态,就是在各种传统设备商加装各种感应器以及网络互连装置,使得所有设备的运行可以基于一条完整的生产流程,而通过大数据分析,任何数据的异常可以起到生产预警作用,也可以科学分配规划生产,这种基于为设备增加感官装置的“智慧化”方法,已经在国内有多家科技企业去尝试开拓。而更多的印刷设备企业则在自己新款的设备中增加各种智慧模块,并开发基于自己品牌设备的控制系统,希望印刷企业能够采用全套基于其系统的设备,增加用户采购的黏性。这非常像目前的智能生态市场,苹果有基于自己系统的一系列产品:手机、平板电脑、手表、音乐播放器,增加客户黏性的是其完善的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小米也在不断打造自己的智能生态系统,小到一个运动手环,大到电视、洗衣机、冰箱,都能用小米实现智能化。只是这种在印刷行业的智慧混战可能不会那么轰轰烈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