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气资源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油气资源概述》

课程考查作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年月日

中国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油气资源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把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证油气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和有效利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因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随后,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义和阐释。有人将可持续发展总结为3个特征: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使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同时又是石油利用效率低、不合理用油比较严重的国家。与国际通行的石油消费强度比较,我国石油消费强度为0.19,大体相当于日本的4倍,欧洲的3倍,美国的2倍。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预测显示,我国自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的10年间,石油净进口量已达9741万吨,对进口油的依存度超过三分之一。到2020年,我国对进口油的依存度将达到60%左右。显然,国际油价的波动会对我国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较快,但油耗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2年,我国汽车发动机每百公里油耗的设计值比发达国家要高10%至15%,而平均单车年耗油的实际值是2.28吨,比美国高10%到20%,比日本高1倍。

我国油田开采的损失率也较大,石油加工过程中的浪费严重。据测算,我国石油资源的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等于增加2亿多吨的可采储量。

―由此看来,我国油气节约潜力十分巨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飞说,―在今后国内油气产量不可能大幅度增长,对海外资源的依存度又需要控制在一定限度的情况下,必须把节约放到优先的地位,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在努力挖潜节约的同时,还必须合理使用油气资源。当前,我国油气资源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十分普遍。根据有关部门调查,2002年我国农业柴油用量为2570万吨,占全部柴油消费量的33%,其中相对固定的动力设备用油约占农用柴油的20%,用量约500万吨。若其中的一半能用电力替代,便有望节约农业用柴油250万吨左右。

专家建议,应尽快制定石油法和切实可行的节油政策,将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加工和销售纳入法制化轨道。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必要的立法来促进节油、代油措施的落实,把鼓励节约用油作为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节约石油资源的石油消费模式。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汽车产业政策,鼓励和促进汽车厂家生产高燃效汽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油型汽车,鼓励车用替代燃料的使用。要大力提高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形成像节约粮食和水一样节约油气资源的社会氛围。

油气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和实施立足国内、开拓海外、节约优先、鼓励替代、保障安全、保护环境这一符合我国国情的油气资源战略,坚持走节约和合理使用的道路,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概况

能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没有能源任何现代文明都将无从谈起。我国煤资源丰富,但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石油稳产难度增大。统计表明,到2000 年底,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约为1021亿吨,其中,陆上775亿吨,沿海海域246亿吨;最终可采资源量约为

138-160亿吨。

我国是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由于天然气的勘探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已探明量仅占世界的1.2%,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140万亿m3,可采68年。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估计超过38万亿m3,按国际通用口径,预计可采储量7-10万亿m3,可采95年。我国的天然气陆上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海上资源集中在南海和东海。

国内石油供应已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需求,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在石油净进口状态,2004年石油进口突破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40%,石油消费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虽然专家对油气资源供需前景预测有所差别,但总的趋势一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GDP年均增长率7.2%,石油消费年增长5%~6%,产量年增长1% ~2%;天然气消费增长略高一点,增长率7%~8%。

我国沉积盆地广阔,适宜于进符油气勘探的盆地500多个,沉积岩面积约670万km2,其中陆上面520万km2,近海大陆架面积150万km2,。在这些盆地中,既有发育在古生代稳定地台上的海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50万km2,又有中新生代陆相断-坳陷沉积盆地,二者常形成叠合-复合沉积盆地。从已发现的油气储量来看,靳生界的石油占石油总储量的44.3%,中生界占44.7%,古生界占8%,前古生界占3%。新生界的天然气占天然气总储量的33.7%,中生界占20.3%,古生异占41.6%,前古生界占4.4%。由此可知,中新生界共占油、气储量的89%和54%,其产层以白墨系和第三系为主,三叠系、侏罗系次之。因此,中新生代陆相地层的生油和储油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油气地质的一大特色。

三、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后备可采储量不足,供需缺口大。随着中国GDP的高速增长,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国内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勘探难度大,导致中国油气资源的后备开采储量少,特别是优质可采储量不足,缺乏战略接替区。

第二,油气资源缺乏战略储备的安全保障机制。中国总体上资源储备和原油及成品油储备还比较缺乏,尚未形成国家级油气资源战略储备体系,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因而很难适应国际石油市场变化和调控国内石油市场的需要。

第三,对国外石油资源的利用程度还有待于提高。中国石油工业―走出去‖分享世界油气资源力度小、份额少,特别代表西方国家的跨国石油公司占据垄断地位,使建立境外能源基地难度加大。

第四,油气资源浪费严重。已探明石油资源的采收率平均不足30%。直接燃烧原油现象仍然存在。综合回收利用率低,一方面表现为炼油工艺落后、装置规模小,原油炼制效率低;另一方面资源使用配置不合理,高耗能产品比重过大。

第五,油气资源宏观管理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统一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投入政策和鼓励政策有待于加强。特别在局部地区,乱开滥采现象严重,破坏油层,大量油气资源无法回收,既造成了大量浪费和损失,又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

第六,技术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的勘探技术还难以适应对油气储量增长、降低开采成本、提高采收率等方面的需要。现代开发技术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一系列关键理论和技术,如深水钻探、山地地震及低渗透、稠油油气田开发技术亟待突破。

第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从早期的区域性调查、普查到地震施工、钻探、测试以及大量开发井的钻探和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油气长距离运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带来了破坏和影响。

第八,天然气基础设施和市场开发滞后,制约了天然气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输气管线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