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关于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前景的分析
关于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前景的分析
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其中最主要的能源之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国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
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前景以及相应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我国的石油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尤其是近年来国内石油产量不断创新高,
其中陆上油田已进入高产期,海洋油气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
同时,我国天然气资源储
量亦颇为丰富,自2000年以来以极快的速度连续9年增长,2019年达到了5,700亿立方米。
这再加上新形势下油气勘探和开发技术不断创新,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其次,我国政策的优惠和鼓励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的重要保证。
政府对于油气产
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投入油气开发业务,通过政策、税收、补贴等措施降低勘探和开发成本,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推动油气资源的高效勘探和
开发。
不过,面对资源的严重消耗以及环保要求上升等问题,我国需要加强石油天然气领域
的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能源结构的调整。
加大对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和利用的投入,积极推进低温天然气开发、增加页岩气开发投入,以提高海洋油气资源保有量和资源利用
水平。
同时,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环保技术创新,完善监管和执法体系,
遏制对环境污染的损害。
石油天然气产业中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石油天然气产业中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概述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资源的获取与利用一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资源开发与利用超越了人们的想象,推动着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不断发展。
资源类型石油和天然气是两种不同的化石能源,分别经过了不同程度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
由于地质构造的差异,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藏形态也有所不同,其储藏形态一般分为含油层和含气层。
在国内由于地质条件的原因,大部分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同时储藏。
对于这种储藏形态,针对性的资源勘探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资源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首先需要进行勘探与开发。
现代勘探技术普遍采用物探技术和地质分析技术。
其中,物探技术包括地震勘探、电磁法、重力法、磁法等多种技术。
而地质分析技术主要包括钻探、采样、地质勘查等技术。
在开发阶段,可以采用常规油气田开发和增产开发两种方式。
常规油气田开发利用传统油气开采技术,包括人工钻井、射孔、压裂等方法。
增产开发是在常规油气田上施加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其储层更加强劲,产出率更高。
增产技术包括水驱、气驱、聚合物驱、微生物采油等技术。
在资源勘探和开发阶段,高新技术开始得到应用。
在地震勘探中,人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大大提高了勘探单位的作业效率。
在常规油气田开发中,3G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动了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同时开展数字油田建设。
资源利用在资源利用阶段,石油和天然气主要用于能源和化工工业。
石油作为能源,主要用于发电、交通、钢铁、机械等行业。
其中,交通行业对石油的消耗最大,石油交通相当于石油消耗的一半左右。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主要用于城市居民生活和化工工业。
天然气在城市居民生活中,主要用于取暖和热水。
在化工工业中,天然气被用作制造氮肥、合成气、甲烷、乙烯等化学原料。
在资源利用过程中,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能源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采用的燃料能够转化为能源的比率。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及走势预测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及走势预测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进口国,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壮大,不断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1. 产量和储量目前,中国的石油储量已达到184亿桶,居全球第15位,是亚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国。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9年中国原油产量达到1914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3222亿立方米。
2. 企业和产业结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主要由3家国有巨头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组成,它们分别在国内石油天然气开发、加工、运输和销售等领域占有着绝对优势地位。
3. 进口和消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和天然气进口国,其中2019年石油净进口量为5065.8万吨,天然气净进口量为9705.3亿立方米。
中国的石油天然气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在2019年达到了6.9亿吨和3222亿立方米。
4. 技术和环保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勘探开采技术和工艺装备,不断推进行业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
同时,为了提高环保水平,中国也实施了一系列针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环保政策。
企业必须遵守环境法规和标准,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1. 石油天然气资源多元化随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需要多元化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供应渠道。
因此,未来中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同时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投资,推动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多元化。
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未来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推动行业向多元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在天然气行业,政府将继续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鼓励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参与,提高市场效率。
3. 技术升级和创新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升级,推进勘探开采技术、油气储存与运输技术、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天然气行业概况(1)天然气行业定义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
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
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2)天然气行业发展历程中国天然气从1949年到如今共历经了3个阶段的跨越式发展。
从1949年到1975年为我国天然气发展的起步期,由于中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落后,中国的天然气年产量从1000万立方米增长到100亿立方米,四川盆地多个小型气田是产量主体,初步建成川渝输气管网。
从1976年到2000年,中国天然气进入缓慢增长期,由于这段时间中国的主要精力都是投入在找油上,这个时期石油对于我国的用途远远高于天然气的需求。
中国天然气年产量从100亿立方米增长到300亿立方米,油气工业呈现“重油轻气”特点,发现了一些小型气田,油田伴生气(溶解气)产量增加,占总产量40%。
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天然气进入新时代,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年产量由300亿立方米快速增长到1300亿立方米以上,年均增速10.6%,建成以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和南海4大生产基地为代表的工业格局;油气工业呈现“油气并重”特点,即将进入“稳油增气”新时期。
在时代的进步下,发展低碳型的清洁能源将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
而对于中国来说,天然气又是我国清洁能源低碳度最低的过渡能源,因此天然气改革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供给方面来说,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因此能源基础好,而干线管网在全国的布局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管道建设方面,依然应该维持现在的发展模式不变,继续任重道远。
就需求来说,天然气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这三个领域,主要的增量也应该在这些方面,在现有的持续出现的供需宽松的局面下,这三个行业的概率相对较大。
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的能源资源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能源资源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资源,同时也具备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和新兴能源潜力。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中国正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加强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研发,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能源发展。
关键词:能源资源、发展趋势、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庞大的国家来说,能源资源的供应和利用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迫使中国必须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能源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
一、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一)主要能源资源的来源和消费情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能源资源的供应和消费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能源资源的来源和消费情况如下所示。
首先,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因此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
煤炭被广泛用于发电、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暖等领域。
其次,石油是我国能源消费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但相对于国内需求,我国的石油资源供应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大量的进口。
石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化工等领域。
此外,天然气也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较大,但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力度,并推动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二)能源结构和依赖程度的分析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相对传统,主要依赖于煤炭和石油这两种传统能源资源。
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消费的高碳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国正在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20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1、中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占全球比重低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对于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明显。
我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
根据BP数据,2015-2019年,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不断增长。
2019年我国石油查明储量为261.9亿桶,但是占全球比重非常低,仅为1.51%。
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也不断增长,增速波动变化,根据BP数据,2019年我国天然气查明储量为8.4万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长明显,但是在全球范围比较,仅占全球的4.23%。
石油天然气产量方面,随着我国开采设备与开采技术的发展,产量不断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原油产量 1.91亿吨,同比增长0.89%,其中,产量大于1000万吨的盆地有渤海湾(含海域)、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和珠江口盆地,合计1.67亿吨,占全国总量的87.6%。
2020年原油生产加快,加工有所放缓。
2020年1-11月,国内原油累计产量达1.8亿吨,同比增长1.6%。
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大陆的石油总开采量为2亿吨左右。
在天然气开发方面,2015-201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逐年递增,增速整体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天然气产量1761.7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其中,产量大于50亿立方米的盆地有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珠江口、柴达木和松辽盆地,合计产量达1352.68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89.7%。
2020年1-11月份,生产天然气17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3%。
注:2017年产量增速为-4.1%。
2、中国石油天然气需求旺盛石油天然气需求方面,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石油消费量逐年递增,增速波动变化。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2019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达6.96亿吨,同比增长7.4%。
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304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7%。
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1. 引言能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经济、环境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能源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介绍我国能源资源的现状,并分析未来发展的趋势。
2. 能源资源概况我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
其中,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等;核能则是指核电。
2.1 化石能源2.1.1 煤炭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拥有丰富的优质煤矿资源。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正逐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2.1.2 石油和天然气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之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加大了对海外油气资源的开发和采购。
2.2 可再生能源2.2.1 水力发电我国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发电国。
水力发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2.2.2 风力发电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国。
风能资源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具有巨大潜力。
2.2.3 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我国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市场。
2.3 核能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
我国在核电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并已建设了多个核电厂。
未来,核能将继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
3. 能源资源利用现状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工业和交通领域,其中煤炭在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我国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加。
同时,我国也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如燃气、核电和新能源汽车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4. 能源发展趋势4.1 能源结构调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将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我国天然气资源发展现状
我国的天然气资源现状我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都相对比较落后,已探明可采储量仅占世界的1.2%,目前年产量2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00年达到250亿立方米/年。
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估计超过38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前景看好,按国际通用口径,预计可采储量7-10万亿立方米,可采95年,在世界上属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陆上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海上资源集中在南海和东海。
此外,在渤海、华北等地区还有部分资源可利用。
1.四川盆地的天然气是我国开采较早、储量较丰富的资源,基本可在满足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需求的同时,通过管道外送部分剩余气量。
主要市场是武汉,预计可供气20-30亿立方米/年。
2.陕甘宁气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天然气整装资源,可采储量超过3000亿立方米,目前主要通过北京、西安和银川三条管线外送。
输气能力分别为:北京方向660mm900km,30亿立方米/年,供北京、天津、河北;西安426mm480km,8-9亿立方米/年,银川426mm300km,3-4亿立方米/年。
该资源已具备建设第二条东送管道的条件,今后市场主要可能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以及华东地区。
3.塔里木盆地和青海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预计可采储量与陕甘宁气田相当,今后主要靠管道经兰州、西安东送,主要市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4.南海天然气资源蕴藏品质最佳,气田储量集中,单井产量大。
现已通过海底管道年输香港29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发电。
还有部分天然气送海南岛三亚的一座100MW燃机电厂和化肥厂使用。
南海的资源开发前景看好,但海上天然气开发难度较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也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制约,因此,暂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
5.东海地区的勘探工作一度受一些政策的影响而比较迟缓,但从现在工作成果看,资源储量看好。
在钱塘江口以外的平湖气田发现的部分天然气资源正在供应上海,主要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气。
但东海资源的情况与南海情况相近,也暂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
全球及中国石油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石油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石油行业发展概述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
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
石油一词多用于说明油层渗透率、孔隙度及油藏品位。
而原油一词多用于国家统计的原油产量统计数字、评价原油理化性质及用于说明采收率、采出程度及采油速度。
石油作为矿产资源是指含水、含气的油,而原油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其中的水、气已从油中分离出来,是一种合格的工业产品。
二、全球石油行业发展现状全球石油资源总量丰富,勘探开发潜力较大。
截至2020年末,全球石油证实储量达17324亿桶,储量寿命为53.5年。
地质构造对盆地演化、油气藏形成条件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全球各地区地质构造情况不同,全球的石油资源分布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储量区域集中度较高。
全球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中南美洲以及北美洲,2020年分别占比48.3%、18.7%和14%。
全球石油产量过去十年与需求量变动基本一致,市场基本处于均衡状态。
据统计,2020年,全球石油产量达308亿桶,较2019年减少22亿桶;全球石油消费量达301亿桶,较2019年减少29亿桶。
三、中国石油行业发展现状中国石油资源较为丰富,2016年以来中国石油储量保持稳定,2020年,中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为36.2亿吨,同比增长1.7%。
中国石油消费需求远高于产量。
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不断加强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积极释放优质产能,石油产量总体保持稳定,2020年中国石油产量达1.9亿吨。
需求缺口呈逐步扩大趋势,2020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达7.4亿吨。
中国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且近年来加大开展石油储备,对外依存度逐渐增加,中国石油长期面临着资源约束和供需短缺的矛盾。
202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达5.4亿吨,对外依存度提升至73.4%。
据自然资源部数据,2011至2020年,我国海洋石油产量由4452万吨波动增长至5164万吨,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66%。
2023年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建设
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
市场需求也逐渐扩大,逐渐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油气市场之一。
目前,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财富石油、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石油天然气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在石油
天然气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实力也在不断壮大。
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在不
断增长。
关于农业、交通、汽车、工业、煤化工等多个行业的日益增长
对石化产品的依赖,也对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燃气市场也成为了石油天然气开
发行业的新增长点,市场需求潜力不断释放。
在技术水平方面,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虽然已经和国际先进水平
不相上下,但还存在人才不足、技术落后等问题,同时,特别是对于非
常规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我国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政策环境方面,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石油天然气资源保障体系。
总的来说,2023年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表现出需求旺盛、技术不断革新、政策力度加大等特点,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要着重解决行业内部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努力,促进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全面发展。
最熟悉的陌生“气”——我国主要油气资源现状概述
资源导刊 2013/9区1000米以浅的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量为2432.36亿吨,这些油页岩可回收资源量为120亿吨。
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及其南部山区油页岩资源最为丰富。
油页岩经干馏可形成生产页岩油,但是,这一过程会造成地表和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这样的环境代价就成为油页岩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性开发的主要障碍。
页岩气: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
在主要成分上,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差别不大,以甲烷为主,含有一定量的乙烷等多碳烃。
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源岩层系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
天然气在泥页岩中以吸附、游离为主,并以多种相态存在。
页岩气在分布上与页岩的分布基本一致,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同时是天然气的气源层、储集层和盖层,具有自生、自储、自保的特点。
产气的泥页岩有机质含量较高,一般含有4%~30%的有机质,其中有机碳含量一般大于2%,镜质体反射率一般在0.4%以上;泥页岩本身总孔隙度小,有效孔隙度所占比例较低,渗透率主要受裂缝的发育程度控制;页岩气的采收率较低;页岩气原生的地层压力为高异常;埋藏深度差别较大,从近地表到3000米以上都有页岩气存在;有一定埋深的页岩气资源丰度较高,但埋藏过深会增加开发难度和开发成本,埋藏过浅则单井产量偏低,经济效益不好。
美国投入开发的页岩气,埋深多数为180米~4000米,埋深最浅的只有8.2米,泥页岩累计厚度在30米以上。
页岩油:页岩油为一类以泥页岩为石油储层的油藏,储层的孔隙和裂缝为储集空间。
泥页岩通常也是生油岩层,有“自生自储”的成油特点。
页岩油作为烃源岩中残留的已生成的石油资源,也值得重视,国外的勘探开发经验值得借鉴。
相对页岩气而言,页岩油的研究还在发展之中。
目前国内外发现的绝大多数烃源岩油气都富集在优质烃源岩中。
近年来,国外在页岩油开发上进步很快,产量明显上升,其中美国威灵斯顿盆地Barken页岩层系中页岩油的开发取得明显进展,产量大幅度上升,已经达到美国石油产量的1.7%。
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现状与建议——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天 然 气 工 业Natural Gas Industry 第41卷第3期2021年 3月· 90 ·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现状与建议——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崔永平1 陈京元2 季丽丹3 郭建林3 庚勐31.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摘要:为了掌握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现状、推进油气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为样本开展了相关调查评估工作,梳理了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业务整体发展形势,分析了其下属12家油田公司的天然气“三率”(采收率、回收率、共伴生资源利用率)指标数据,进而得出评估结果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三率”指标总体较好;②2016—2019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采收率平均为59.02%,五类气藏平均天然气采收率均超过最低标准;③2016—2019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回收率平均为98.16%,各油田天然气回收率全部达标;④2016—2019年中国石油的共伴生资源利用率具有差异性,其中凝析油利用率平均为99.92%(全部达标),硫化氢利用率平均为96.21%,2018—2019年中国石油的硫化氢利用率达标,2016—2019年中国石油的二氧化碳利用率平均为66.97%,氦气利用率介于30%~50%。
对“三率”指标体系的建议如下:①调整特低渗透气藏为致密气藏,同时增加页岩气、煤层气两种类型;②将不活跃水驱气藏采收率最低标准降低10%,设置为60%,将低渗透气藏采收率最低标准提高10%,设置为40%,将特低渗透气藏(致密气藏)采收率最低标准提高10%,设置为24%;③将天然气回收率定义为商品量与自用气量之和占天然气工业产气量的百分比,更符合现场实际;④由于共伴生资源含量与利用价值不同,不宜“一刀切”追求所有共伴生资源的高利用率,建议取消共伴生资源利用率考核标准;⑤油田公司应该建立常态化、标准化的天然气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并将“三率”指标评估纳入天然气开发年度常规工作。
2023年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发展趋势分析:预计达67%方案模板
来源多样化
Diversified sources
能源安全
1. 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净进口国。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对外依存度逐渐上升,呈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以202年为例,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73.4%,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3.3%。在未来的2022年,预计中国的油气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增加。
3.技术创新推动中国油气行业向新能源转型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创新也推动了中国油气行业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发展。充分利用清洁能源的技术革新,中国逐渐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XX千兆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XX千兆瓦,分别较上年增长XX%和XX%。这些技术创新不仅减少了对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也推动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大力发展国内油气勘探和开采,提升国内油气资源开发能力。
加强油气勘探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探明率和采收率。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以替代部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加强能源管理,推广和应用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提高国内能源利用效率。
2023/9/2
REPORT-Bob
Analysis and Trend Prediction of China's Oil and Gas External Dependence
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分析与趋势预测
TEAM
目录
中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及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
中国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积极促进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在发展中实现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资源利用现状特征及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呈现出节节攀升的趋势,其中煤炭的消费占70%左右,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同时石油和天然气所占能源的消费比例也开始慢慢上升,出现了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步加大。
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2%。
煤炭是我国的一个主要能源供应,其次是石油,虽然我国的水利资源丰富,但水电也只占到6%,煤炭、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能源枯竭,势必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运行。
1. 中国能源在世界上中的比重: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只占世界的2.4%,天然气占1.2%,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比世界平均值要低,我国人均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0%和5%。
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比世界平均高41.5个百分点,石油低16个百分点,天然气低20.5个百分点。
2. 2009年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8.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77.5%、石油9.4%、天然气3.84%,其他(水电、核电、风电)占9.26%。
2009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30.5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比例为:煤炭70.1%、石油18.7%、天然气3.85%、其他(水电、核电、风电)7.35%。
通常,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水能开发利用可能造成地面沉降、地震、上下游生态系统显著变化、地区性疾病(如血吸虫病)蔓延、土壤盐碱化、野生动植物灭绝、水质发生变化等等;地热能的开发利用能引起地面下沉,使地下水或地表水受到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二氧化硅的污染,水质发生变化等等。
油气的增长和燃气现状与发展报告
油气的增长和燃气现状与发展报告一、当代油气增长情况: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新增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是改革开放前总和的3倍和36倍;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速分别高出同期全球平均水平1.5倍和1.1倍,令世界瞩目。
中国石油探明其中70.3%的当量储量,近20年生产了76.8%的当量产量。
持续解放思想,依靠科技进步,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石油油气储量和产量平稳较快增长,成就新的增长高峰的两条基本经验。
新油气田在地质家脑袋里,30年来,这句话不断被中国石油的实践所印证。
陆相石油地质理论、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勘探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前陆盆地、叠合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海相碳酸盐岩等领域勘探理论的突破,有力地指导了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实践,中国石油的勘探领域大大拓宽,推动了塔里木、吐哈、冀东、苏里格等油气田的发现。
2007年8月,冀东南堡油田4.451亿吨新增石油探明储量通过国家评审。
同年,中国石油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8亿吨,形成第二个储量增长高峰。
3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10年来,中国石油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比前50年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的总和还多60%。
2000年4月,克拉2大气田储量通过国家储委审核验收,奠定西气东输资源基础。
同年,中国石油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迈上4000亿立方米台阶,2008年有望第四次超过4000亿立方米。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石油新增石油探明储量占全国的64%、天然气占74%。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石油原油产量稳步提高。
30年科学高效开发,中国石油先后形成原油年产量上千万吨的油气田5个,年产油气当量上千万吨的油气田7个。
其中,大庆油田年产原油5000万吨稳产27年,创世界同类型油田高效开发的奇迹。
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2007年年底达到542亿立方米,30年翻了近两番,占当年全国天然气产量的78%。
资料显示,近20年来,中国石油原油产量占全国的76.7%、天然气占77.5%。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一、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特征(一)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在广袤的国土上各族人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两百多万年前开始的旧石器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巫山人(距今约200多万年)、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和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就已经能够使用一些用坚硬的矿物和岩石——燧石、石英与石英岩、板岩、石灰岩等制成的粗笨石器,砍伐树木,刮削木棒,切割兽肉,挖掘植物块根,扩大从自然界获取生活的来源。
到了距今1万年左右开始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我们的祖先,开始采用以矿物原料打制成的石镰和比石斧更薄的方形石器,在当地栽培植物、饲养役畜,并能够从事植物栽培、动物饲养供生活需要,同时也开始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的土地垦殖成为耕地,利用草原来放牧牲畜。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冶炼业成为社会生产发展重要物质基础。
距今约5970年,大约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我国便有了最早的用铜记录。
由于大量矿物采冶生产知识的积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中就曾留下关于我国矿物资源分布的丰富记载。
秦代秦始皇曾专设铁官管理全国的矿冶事业。
汉晋时期,我国已懂得用天然气煮盐、从硫化汞中提取汞,还曾有陕西延长地区石油可燃现象的记录。
到西汉时代(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用煤当燃料在我国已是相当广泛了。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海洋作为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基地。
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地利用海滩晒制海盐,并大力发展沿海捕捞。
西汉时代便发展了海洋运输,与日本等国开展了频繁的海上交通往来。
唐宋时代(618年~1279年),我国商船队已成为航行南海和印度洋海域最活跃的船队。
明代我国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航海船队,于1405年~1433年间,七下西洋,途经40多个国家,更为世界航海史增添了光辉篇章。
(二)各项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迅速。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行业市场现状分析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全球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开采业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市场现状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从全球范围来看,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持续上升。
这主要归因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交通运输、化工等行业对能源的强劲需求。
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费增长更为显著。
然而,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区,如中东、北美和俄罗斯等地,仍然在全球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技术方面,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
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本难以开采的页岩油和页岩气资源得以大规模开发。
这不仅增加了能源的供应,也改变了全球能源的格局。
同时,数字化技术在开采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提高了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市场价格是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际油价和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对行业的盈利和投资决策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近年来,油价的波动较为剧烈,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冲突、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产量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而天然气价格则受到供需关系、季节性需求变化以及替代能源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在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开采过程中的环境破坏、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行业内的企业纷纷加大了在环保技术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但油气资源的自给率相对较低。
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不断加大对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并积极推进海外油气合作。
同时,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深海油气、非常规油气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然而,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比如,国内部分老油田的产量逐渐下降,新的油气资源勘探难度增大;开采成本相对较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天然气开发技术的现状、挑战及对策
所蕴藏的天然气开发出来,并通过逐层运输的方法,将其运输到地面上来,这是天然气实际开发和应用过程中,较便捷、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天然气开发技术。
2 天然气开发技术发展中的挑战2.1 开发技术目标模糊天然气开发技术,虽然当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技术长期应用期间,如果始终按照某种单一模式进行实施,就会出现天然气开发技术应用与社会整体发展相互错位的状况。
同时,天然气开发技术在新阶段的发展,需要逐步向着可持续转变的趋向进行调整,否则就会出现技术运用成效性不佳的隐患,这些都是国内天然气开发技术具体应用中实践目标模糊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2.2 开发隐患处理不当天然气开发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具体实施期间的开发隐患处理不够合理,也是导致天然气开发技术实际应用挑战重重的主要状况。
比如,天然气开发运输期间,技术人员对于管道日常防护不够全面,经常出现管道受腐蚀、亦或者是局部衔接线路开裂等问题,这些隐藏在天然气开发技术运用实际环境中的隐患,也直接造成了天然气开发技术应用危机性重重。
2.3 技术运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天然气开发技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也是造成当前天然气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比如,技术人员可随时按照天然气开发技术的应用流程进行施工,亦或者是利用技术中的核心部分进行生产操作。
虽然此种天然气开发技术运用方法,能够满足天然气局部开发的需要,但非规范化的操作过程,极容易造成技术隐患,出现天然气开发爆炸等情况。
此状况不仅会危及到技术操作人员,还会等会区域范围内的天然气开发技术未来研究造成影响。
0 引言能源开发与供应,是社会文明得以延续的前提。
随着近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关于如何进行能源补给和运用方法的分析,已经成为了社会建设中的主导问题。
而以天然气为代表的,资源开发技术手段的不断调节和优化,不仅能够解决当前技术管理中的危机,更能够创建结构协调的资源规整调节结构。
1 天然气开发技术现状天然气,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天然性气体,这是从宏观层面对其概念进行定义;与之相对的,微观层面关于天然气的定义,是指储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1]。
天然气资源概况及储量分布
中国天然气储量排名
排名:中国天然气储量在全球排名第六 储量:中国天然气储量约为38万亿立方米 分布:中国天然气储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地区 省份:四川、新疆、陕西、内蒙古等地天然气储量较为丰富
中国天然气产量及消费量
中国天然气产量 逐年增长,已成 为全球最大的天 然气生产国之一
中国天然气消费 量也在逐年增加, 已成为全球最大 的天然气消费国
PART 01
天然气资源概述
3
天然气定义与性质
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 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
天然气的主要用途包括家庭用气、 工业用气和发电用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天然气的热值高,燃烧效率高, 是一种清洁能源。
天然气的储量分布广泛,但主要 集中在某些地区,如中东、俄罗 斯、北美等地。
天然气在许多国家 已经成为主要的能 源来源之一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 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要,被认为是未来 能源发展的重要方 向之一
天然气开发利用的优缺点
优点:清洁能源,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较少 优点: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可满足长期能源需求 缺点:开采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如土地沉降、水资源污染等 缺点:天然气价格波动较大,可能影响能源市场的稳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天然气消费结构:工业、发电、 民用和交通运输为主要消费领域, 其中工业和发电领域占比最大。
天然气贸易:全球天然气贸易量 逐年增长,主要出口国为俄罗斯、 美国等,主要进口国为日本、韩 国等。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 能源,燃烧后产生 的污染物较少
天然气在全球能源 消费中的比例逐年 上升
天然气储量增长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一、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关概念1.1 石油行业相关概念1、石油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
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
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2、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 县境内。
已累计找到14 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 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 平方公里。
1995 年年产原油192 万吨。
油(气)按按最终可采储量值可分成4 种:特大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大于7亿吨(50 亿桶)的油田。
天然气可按1137 米3 气=1 吨原油折算。
大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0.7-7 亿吨(5-50 亿桶)的油(气)田。
中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710-7100万吨(0.5-5 亿桶)的油(气)田。
小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小于710 万吨(5000万桶)的油(气)田。
2.2 天然气行业相关概念1、天然气地下采出的可燃气体称做天然气。
它是石蜡族低分子饱和烃气体和少量非烃气体的混合物。
天然气按成因一般分为三类:与石油共生的叫油型气(石油伴生气);与煤共生的叫煤成气(煤型气);有机质被细菌分解发酵生成的叫沼气。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2、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区别天然气是指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是低分子烷烃的混合物,可分为干气天然气和湿天然气两种。
干气成分主要是甲烷,湿天然气除含大量甲烷外,还含有较多的乙烷、丙烷和丁烷等。
液化石油气是指在炼油厂生产,特别是催化裂化、热裂化、焦化时所产生的气体,经压缩、分离而得到的混合烃,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3、可燃冰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万分是CH4•H2O。
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密切相关,是埋于海底地层的大量有机质分解形成石油和天然气时,其中的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形成一种类似冰的透明结晶。
1 立方米可燃冰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164 立方米的天然气。
目前国际上的公认全球可燃冰总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3 倍。
我国南海海底已发现可燃冰带,估计能量总量相当于我国石油总量的一半。
而对东海的调查也得出可燃冰蕴藏量可观的结论。
还为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二、我国石油天然气重点地区竞争格局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不少,但资源品质相对较差,勘探开发难度较大。
目前,石油勘探程度尚处于中等成熟阶段,存在较大潜力,石油储量仍将呈高基值稳定增长态势。
已获石油发现的大中型盆地拥有的储量占我国探明石油储量的大部分,它们今后仍然是待发现石油资源的主要阵地。
2.1 我国的石油资源及其分布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统计,石油地质资源量为765×108t、可采资源量为212×108t。
石油资源的分布呈极不均衡态势。
从地区上看,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西部和近海三个大区(下表),其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00.25×108t、47.87×108t和29.27×108t,合计177.39×108t,占全国可采资源量的83.7%;从分布的盆地上看,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等八大盆地(表2),其可采资源量182.31×108t占全国可采资源量的86%,而其他100多个盆地可采资源量都不多,合计起来也只占全国的14%。
图表常规石油资源量的区域分布单位:108t图表常规石油资源量的主要盆地分布单位:108t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拥有待发现的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约490×108t,待发现的常规石油地质可采资源量136×108t。
在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108t的15个盆地中,待发现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354×108t,待发现可采资源量104×108t,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2.3%和76.6%。
在这15个盆地中,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和珠江口盆地待发现的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超过15 ×108t 和5 ×108t,其中渤海湾盆地待发现的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最多。
2.2 探明石油储量状况到2007年年底,全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751705.23 ×104t,技术可采储量760468.28×104t,经济可采储量 687855.86 × 104t,剩余经济可采为205809.83×104t。
我国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石油资源勘探程度低,目前还没有页岩油、油砂油储量的系统数据。
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常规石油地质资源和可采资源的探明程度分别为36.0%和35.9%。
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108t的15个盆地的石油地质资源和可采资源平均探明程度分别为43.5%和42.1%;其中南襄盆地探明程度最高,石油地质资源和可采资源探明程度分别为69.7%和55.0%;塔里木盆地探明程度最低,石油地质资源和可采资源探明程度分别为14.4% 和8.0%。
2.3 各油公司占有的储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4%,技术可采储量占全国的69%,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占全国的67%;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拥有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5%,技术可采储量占全国的22%,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占全国的17%;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10%,技术可采储量占全国的8%,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占全国的1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凝析油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国凝析油总储量的79%,技术可采储量占全国的73%,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占全国的76%;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凝析油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国凝析油总储量的16%,技术可采储量占全国的18%,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占全国的19%;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凝析油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国凝析油总储量的 12%,技术可采储量占全国的 18%,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占全国的22%。
2.4 行业发展状况分析1、行业竞争状况分析中国的石油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垄断特征非常明显,三大寡头分别为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
目前,虽然国家允许民间资本进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但由于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非常复杂且长期的工程,进入门槛非常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有着资本、技术及政策方面的诸多限制,投资风险较大,而且国家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并不会完全放开这一领域。
由此看来,短期内民营企业进入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的难度较大,但从长远来看,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的民间投资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导向,随着未来民间资本的进入,行业竞争加剧将不可避免。
2、行业潜在威胁分析目前,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了上至各国政府,下至民间资本的关注重点,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了各国政府共同的选择,中国政策也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传统能源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未来发展方向上,传统能源将会更多地被新能源取代。
3、行业社会环境恶化行业对环境破坏主要包括对自然生态环境、野生动物的扰动影响,废弃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其中勘探阶段主要表现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劣化影响,开发阶段主要表现在废弃物排放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我国油气资源的后备可采储量少,特别是优质石油可采储量不足,缺乏战略接替区。
同时,油气前期地质工作具有探索性强、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对于投资者的资金和实力要求较高。
此外,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总体科技水平还不能适应当前增储上产的需要。
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的加大,对科技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系列关键理论和技术,如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理论和深水钻探,山地地震、难动用储量开发技术等亟待突破。
三、我国石油发展前景3.1 民营石油企业发展前景看好1.宏观政策的支持、立法的保障,民营石油企业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改善2005 年 2 月 24 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快民营企业参与石油、电力、电信等行业的步伐,这为民营资本进入能源行业吹响了号角。
同年 4月 17 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 2005年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抓紧提出落实相关重要举措的部门分工方案,研究制订和完善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等相关措施和配套方法,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加快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政策文件,加快完善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等各类产权的有关法律法规,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国家将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手段排除各种对竞争机制的干扰,保护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维护竞争的市场结构。
以上法律、法规、政策陆续“浮出水面”,说明国家已经开始在宏观层面上重视民营资本在国家垄断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尽管这些政策措施有些目前还处于试行或者征求意见的阶段,但这样的表述:“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说明了政府对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态度。
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解决了中国民营石油企业发展中的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市场准入问题,民营石油企业可以参与石油行业各个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公平竞争问题,民营石油企业可以获得与国有石油企业一样的政策待遇, 包括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
对于广大民营石油企业来说,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将会得到改善。
2.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开放,国有石油公司的海外战略,使民营石油企业有了较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目前,中国成品油市场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为主导,社会经营单位、地方炼化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市场。
2004 年 12 月 2日,商务部发布了《成品油市场暂行办法》。
该《办法》中没有明确限制申请设立成品油企业的主体资格,也就是说无论国企、外资,还是民营企业都可以设立成品油流通企业。
《办法》的出台无疑会推动我国成品油的市场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