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的难点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3期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V ol.17 No.3 2004年06月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n. 2004 民营企业融资的难点与对策

杨春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通过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针对难点进行系列分析,提出

突破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融资方式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60(2004)-0096-03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制约,其中,融资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试图通过对民营企业的地位、融资难点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突破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相应对策。

1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民营企业是相对国营企业而言的。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与2000年相比,2001年中国民营企业产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6%,注册资本总额增长30%。2002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国内GDP增量的80%以上来自民营企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企改革力度的加大,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职工人数逐年下降。而1996年到2001年,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由2144.9万人增加到6998.51万人,5年增加了2.3倍;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国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1.76%上升到42.41%,5年上升了近3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2 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点

2.1 银行贷款难

业内人士普遍反映,我国目前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多流于形式。金融扶持不到位,民营企业贷款难成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2003年国家统计局在浙江省对民营企业进行的一次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有45.7%的企业认为制约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是融资困难,有66.4%的企业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很不容易。著名的民营企业家孙大午也是因为贷款难而采用非法集资来解决资金缺口.

2.2 企业担保难

目前,全国建有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地方凤毛麟角,现有的少数几家担保公司实力也较为薄弱。同时,担保中心往往设在大中城市,县以下几乎未设,也使得企业寻求担保困难。

2.3 上市融资难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发育很不完全,缺少一个多层次的、能够为广大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国内的主板市场由国有大中企业占绝对地位,二板市场千呼万唤始不出来。从现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上看对民营企业不利,民营企业很难通过债权和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的渠道

收稿日期:2004-03-05

作者简介:杨春(1973-),女,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第3期 杨春:民营企业融资的难点与对策 97

获得资金。

2.4 风险投资难

由于没有通畅的退出机制,少了高额的利益回报,风险投资在我国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风险投资想投不敢投,民营企业想要要不到。

3 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3.1 企业方面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第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目前较多的民营企业,产权单一,基本上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第二,持续经营能力弱。部分民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盲目性大,创新能力不强,市场一旦风吹草动,经营就发生亏损。第三,信用等级不高。在我国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中,其经营规模所占比重在15%左右,这就造成在信用等级评定上民营企业信用等级偏低。并且,民营企业管理人员文化偏低,存在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的现象。据调查,湖北省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下文化的人数占8成以上,技术人员占13.4%,高层管理人员占2.66%。企业总经理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的占1/3,大专及以下文化的占2/3。

3.2 银行方面为民营企业服务动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银行信贷被赋予了为国有企业服务的特定功能,发放贷款唯“成份”论,绝大多数信贷资金被用以支持国有企业。但对民营企业,因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其不良贷款的风险将由银行自身承担,银行由于怕担风险,对民营企业普遍采取歧视态度。目前我国允许利率上浮的幅度很小,导致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收益与风险不对称,限制了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热情。再者,民营企业资金需求额度小频率高,银行出于节约成本和规避风险考虑,实际上仍不愿主动贷款给民营企业。近些年,许多商业银行实行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贷款出了问题,由第一责任人负责清收,多放有效贷款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因此,银行信贷人员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更不敢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

3.3 政策方面: 未形成良性的宏观环境

首先,资本市场直接筹资空间狭小。事实上,银行信贷资金仅仅是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一部分,还应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民营企业发展较好的广东省为例,2002年广东省上市公司有136家,其中民营企业仅有19家。在这19家上市企业中大多数是买壳上市,首发上市只有3家,仅占广东上市企业的2%。与股票市场类似,我国债券市场也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其次,金融法制不够完善。贷款出现市场性风险或信用风险时,对债务人的惩罚没有,而对债权人特别是贷款签批人的责任追究实行贷款终生制。再次,政策取向有失偏颇。近年来,为配合国家在宏观经济发展上“抓大放小”政策的实施,多数银行资金优先支持大企业和大项目,而对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却无暇顾及。

4 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民营企业素质,提高对外部市场资源的利用能力

各级政府要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过程中引导企业建立起合理的产业分工链,成为大企业的协力企业,主要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的生产与服务,并通过充分利用大企业的商业信用取得社会融资。继续推进民营企业改革,加快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提高财务的透明度;培育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管理和技术水平,促进其规范运作,降低管理和财务风险,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4.2 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优化民营企业融资条件

(1)建立社会化中介机构,建立独立的社会征信组织和信用评估机构,对企业,包括对经营者的信用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小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2)加强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小企业融资渠道。可推广实物融资服务和担保融资服务,并逐步尝试更多地运用商业票据。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有关部门可为小企业贷款设立担保机构,再由财政和商业保险机构共同出资设立再保险机构,为贷款担保机构再保险。(3)央行要增强“窗口”指导的约束力,加大对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并继续增加金融机构的再贷款限额,扩大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的承贷范围;中小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应当更多倾向于民营企业。(4)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建立和完善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