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遂宁市高中2022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
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据史书记载:关羽兵微将寡屡战强大的曹军而不克,于是改用水攻而淹曹七军,一战成名;盛名之下,关羽渐骄,最后败走麦城。关羽的一生,暗合了先秦时期某思想家的观点。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C.墨子 D.韩非子
2.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孔子释‘礼’为‘仁’,把这种外在的礼仪改造为文化——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人的自觉即自我意识,使人意识到他的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与他人的一般交往之中即现实世间生活之中;在这种日常现实世间生活的人群关系之中,便可以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体人格的完成、心灵的满足或慰安。”据此对儒家思想分析正确的有
①“礼”与“仁”两者相辅相成,要把外在形式的“礼”内化为人的精神自觉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③其主张贯穿讲求实际功利精神
④教导人不仅要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有社会责任感
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出现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与儒家伦理相抵触B.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4.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A.“理”是世界构成的本原
B. 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衡量标准ﻭC.“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D.“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
5.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
断的是
①《雨霖铃·寒蝉凄切》②赵孟頫《汉汲黯传》③《梦溪笔谈》④胶泥活字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6.《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这些作品都是
A.明末清初异端思潮的载体B.适应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
C.正面刻画商人的群体形象ﻩD.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片小说
7.《诗经》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有学者指出《诗经》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
彩,它站在社会公认原则立场上表达了人民对现存社会秩序的不满。可证明此观点的内容集中在
A.《风》 B.《雅》C.《颂》D.《九歌》
8.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了起来 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9.以下是中国各政治阶层在那一时期的政治言论,其共同诉求是
A.实现中国工业化B.实行民主政治
C.启蒙与救亡并重D.推动中国近代化
10.据统计: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中国民族危机的困境B.文学革命的直接影响
C.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11.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在1902~1906年期间,其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D.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12.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A.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
B.要求中国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C.赞扬殖民统治推动社会进步 D.认识到西方社会治理的先进
13.1901年10月,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提出,“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
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下列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的是ﻫA.契约立国 B. 以法治国
C. 君主立宪D.人民主权
14.在近代西方共和观念传入中国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共和”必须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宪政约束。据《新青年》中“共
和”、“民主”两词的使用频率统计,“民主”一词的使用次数在1918年时还远远少于“共和”一词,而从1919年1月开始反超“共和”。上述变化反映
A.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深入人心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D.先进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失望
15.1921年陈独秀在《青年的误会》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
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的成分
16.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
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17.新三民主义在实践方面的主要意义是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