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一览表

传染病一览表
传染病一览表

传染病一览表

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 50725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 学校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 一、常见传染病 1、呼吸道传播为主: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2、消化道传播为主: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类似)、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 3、接触传播为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二、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一)普通感冒VS流行性感冒 ①普通感冒:成人:鼻病毒为主,儿童: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有时有发热,较轻,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接种流感疫苗,无效。 ②流行性感冒: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常有发热,可达39-40℃,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其中接种疫苗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二)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婴幼儿和青少年。冬春两季多发。前期症状:头痛、发热、食欲下降、全身乏力等;

继而全身皮肤粘膜分批次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丘疹、水疱、结痂直至痂皮脱落。水痘潜伏期一般10-16日,最长24日,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极易在学校内引起聚集爆发。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流腮病毒(Mu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人是流腮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潜伏期平均14-21天,最长30天。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腮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都具有传染性。 (四)手足口病 先出现发热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3-7日,自发病开始直至症状消失后一周内均有传染性,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五)诺如病毒 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经呕吐时产生的带病毒喷沫传播,接触受污染的物品。

什么是传染病,该如何防治 什么是传染性疾病?传染病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传染性,人畜之间或人与人之间均可造成感染传播。认识一些常见的传染病非常有必要,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识地防范。那么,传染性疾病有哪些?如何预防传染病?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传染性疾病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称为传染。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传染病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 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按类型分 1、甲类传染病 鼠疫霍。 2、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按传播途径分 1、水与食物传播 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3、虫媒传播 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由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传播。病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如菌痢、伤寒等。 4、接触传播 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 哪些人容易得传染病 易感人群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手足口。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常见的传染病 (一)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除少数起病急骤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长期表现为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1.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以空气传播为主,即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肺结核患者排菌量越多,其对其他人群造成的危害性也越大。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而被感染。飞沫直径1~5μm最易沉积于肺泡。痰干燥后结核杆菌随尘埃吸入也可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起病多为缓慢,表现为长期午后或傍晚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2)呼吸系统症状通常为干咳或带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发热、剧烈头痛、全身酸痛、周身无力,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为特征。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经空气和飞沫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同流感病毒亚型间无交叉免疫力。病毒变异后,人群重新易感而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流感病毒具较强传染性,加之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方式,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一般多发生于冬季。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

教室消毒记录表 班级:班主任签字: 消毒方式:1、84消毒液1:50 2、84消毒液1:100 3、84消毒液1:200 4、紫外线灯 5、开窗通风 6、其他 消毒范围: 应包括楼道、教室、厕所等学生出现频繁地方。 注意事项:教室消毒后30分钟用清水擦拭、适量通风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校要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班主任和教师发现疫情应该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发现疫情要在1 小时内上报学校疫情管理小组,2小时内,学校疫情管理小组应该立即报告金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金寨县教育局。 学校要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学校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学校由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为报告人)。 1、法定传染病 (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4、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1、组织领导:分管副校长为组织领导,校医务室和班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2、工作任务

传染病的危害: 一、共同点 1.危害儿童健康,可造成生长发育的滞后,严重可造成死亡。 2.影响儿童的生活水平和和生活质量。 3.可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社会安定),引起家长的恐慌。 4.对家长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不同点 1.手足口病: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 肌炎等,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2.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苗仅适用于3岁以上人群,3岁以下的儿童暂不能接 种。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3.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该病一般表现为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 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4.麻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恢复期3天,皮 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5.水痘: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容易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 6.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男童可并发睾丸炎、女童可 诱发卵巢炎等。 7.风疹:可引起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8.猩红热: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 正确治疗是关键。 9.充血性结膜炎:眼睛磨痛,怕光流泪,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 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溃疡。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学习材料 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常见的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及职责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针对传染病防控的实施工作落到实处,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发展的需要,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校区域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的危害,规范和指导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经我校研究决定,成立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 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疫情报告员: 成员: 各班班主任 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职责分工情况 1、组长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校长负责全面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总务处: (1)负责学校教学建筑等环境质量及设备、设施达国家卫生标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 (2)负责开展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 (3)按照饮食、饮水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负责学校食堂、校园饮水卫生管理工作和安全工作。 3.教导处和德育处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1)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和教学卫生工作,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 (2)按照有关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3)负责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和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4)负责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做好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工作。 4、值周教师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值周教师负责每天对学校室内外卫生的督促打扫、检查评比工作。 5、班主任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1)每天加强晨检,发现学生缺课,及时与家长联系,确认学生缺课原因。 (2)旦发现班级内有传染病发生,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并与家长联系,做好教室消毒工作。 (3)每天到校后提醒学生开窗通风。 (4)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各部门要按照分工要求,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检查督促,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组长亲自指并做好工作。 2019年2月18日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1、基于GIS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地理信息管理系统需要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而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地理空间位置信息与传染病的种类、性质、 强弱等以及人口密度、分布等的数据库。所以地理信息系统的价值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系统中数据库数量、质量等。GIS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据库一般包含两个,即地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地理空间 位置数据就比如是地图(当然,现在的空间信息数据库所包含的量要 比地图大很多),它是描述真实地理空间坐标、几何形状、方向等, 一般是由点、线、面组成,例如地图、卫星遥感影像等。还有一类是 属性数据库,该数据库一般包括描述一定空间现象的特征,比如某地 区的温度变化、湿度、降雨量、人口密度与分布以及其他一些公共设 施分布的坐标等。 所以要建立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系统我们首先要具备能实现该能力的 计算机硬、软件系统,在此我们认为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我们已经具 备而且能力完全足够。图1是该系统的逻辑结构图。由图1可知,为 了构建这一系统,需要建立很多相关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立即 由GIS技术来实现。通过GIS强大地理空间信息采集、管理与分析能力,实时采集当地居民生活状况、传染病人的病情资料、医疗机构资 料并建立实时数据库。与此同时还应该有一份非常详细的地图(假定 相关部门可以提供),之后运用相关的数学方法建立各个数据库之间 的联系。具体来说,就比如基础地形数据库的建立。我们需要医疗机 构分布状况图(主要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等;传染病人的分布), 居民居住地图(各类大小居民的空间位置坐标),交通网络分布图, 环境状况分布图(水源、污染物的位置等),各类生活设施分布图 (学校,政府部门,娱乐场所等)。以此类推建立各个需要的数据库,这样就能用建立的数学模型与数据库寻找规律,进而来控制、预防传 染病。

吉山老年公寓传染病预防制度及流程养老院原则上拒绝接收感染传染病的老年人,本措施针对老年人住院期间突发感染传染病的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发现及时转上有传染病病房的上级医院治疗。现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隔离办法: 将传染病的老人或带有传染性病菌的老人在传染期间,安置在指定的隔离病室,与健康的老人分离开,防止病原体扩散。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蔓延、保护易感人群。 二、隔离别类及流程: (一)、严密隔离 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非典型肺炎也须采取严密隔离。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A、老年人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门上挂有明显隔离标志,禁止探视、陪护及老年人出病室。 B、接触老年人时必须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密。 C、.老年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须严格消毒处理。 D、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进行焚烧处理。 E、病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 (二)呼吸道隔离 呼吸道隔离适用于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百日咳、流脑等。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A.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住同一病室,有条件时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B.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老年人离开病室时需戴口罩。 C.护理员进入病室时需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D.为老年人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

E.病室内空气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 (三)肠道隔离 肠道隔离适用于由老年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隔离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A.不同病种老年人最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离,每张病床应加隔离标记,老年人之间不可互换物品,以防交叉感染。 B.接触不同病种老年人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时戴手套。 C.病室应有防蝇设备,并做到无蟑螂、无鼠。 D.老年人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食物及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 吉山老年公寓

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的预防制度 1、做到六早: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预防工作把好三关: 1)晨、午检关。早发现、早报告,幼儿缺勤三天内的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2)入园体检关。不合格者坚决不得入园。 3)消毒、隔离、检疫关。坚持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常规,按传染病的规定执行隔离期,对密切者实行检疫期,检疫期内不得与其他班接触,并暂停办理入托、转托手续。 3、抓好三个环节: 1)控制传染源: a、检疫期内不混班,不串班,单独管理; b、针对传染病的接触者投放预防药,增强抵抗力; c、患者隔离期痊愈后持医院医生证明,经保健医检查登记后方可入园。 2)切断传播途径: a、切断呼吸道传播途径; b、室内保持通风,使用排气扇,保证空气新鲜; c、采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对空气消毒; d、对特殊病症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法消毒到每一个角落。 3)切断消化道传播途径: a、坚持做到入园时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b、坚决不吃生冷、腐烂、变质、不清洁的食物。 c、做好地面、餐桌、水杯、毛巾、玩具、卫生间的彻底消毒,用“84”消毒液浸 泡三十分钟; d、对餐具消毒、消毒柜30分钟; e、消灭蚊、蝇、老鼠、蟑螂等传染病的媒介。

4)保护易感人群: a、保健医应掌握园内易感儿的情况,并登记专项管理。易感儿:经常感冒发烧者; 得过肠道传染病者;有过其他病史者。 b、加强易感儿的体格锻炼,合理安排饮食,提高抗病能力。 c、根据不同流行病、不同季节及时投服预防药,降低发病率。 d、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e、家长不许进入幼儿活动室,防止疾病传染。 二、预防隔离制度 1、幼儿园是幼儿密集的地方,帮助加强传染病的管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确保每个幼 儿的健康。 2、隔离室要远离幼儿活动区,便于保健医的护理与观察。 3、隔离室备有专门物品,各项设施齐全,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平时不能挪做他用,设 有资产管理档案。 4、发现传染病患儿立即隔离,及时按传染病报告程序上报保健科及防疫部门,并进行登 记管理。 5、对传染病患者立即隔离,及时送医院诊治,同时通知家属。 依据病种安排对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彻底做好消毒处理,保健医要直接指导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做到无爆发、无续发。 6、

2.2各部门职责 区政府办公室:组织制定全区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相关政策文件;组织召开部门协调会议,协调各部门做好突发传染病事件处置工作;检查督导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负责向上级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宣传部:统一宣传报道口径,及时对新闻宣传报道提出指导性意见;组织新闻媒体采访,做好宣传报道和安全科普知识的传播工作。 公安局:负责现场管制、安全区域封锁和事件发生地交通管制及安全保卫工作;妥善处置突发传染病事件引起的群体性治安事件;打击利用突发传染病事件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巡逻防范力度。公安局经文保、交警、消防、特警、刑警、治安等部门依据工作职责制定相应的现场警戒、交通管制、抢险救援、打击各类趁机破坏的违法犯罪活动等违法犯罪工作应急预案。 市经委: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社会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所需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物资的生产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财政局:制定经费保障相关政策及方案;建立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储备基金,保证人员伤亡、紧急救治体系建设和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的药械、医疗救治等所需配套经费的落实;将突发传染病事件处置和预警的日常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水务局:负责突发传染病处置中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饮水。 卫生局:负责组织突发传染病事件患者的现场救治,同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及时收集、上报突发传染病事件人员伤亡情况。 环保局:负责组织突发传染病事件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的危害情况的监测并提出处置措施。 工商局: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伪劣食品的经营及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食品药品监管局:加强应急救援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督工作,严厉打击伪劣药品及器械的经营流通,维护正常的药品及器械市场秩序。 发改委:加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相互串通、操纵市场、哄抬价格和趁机乱收费的违法行为;当药品和医药用品价格出现波动时,采取价格干预措施,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 城乡规划建设局:加强对建设工地安全管理,协助卫生部门落实建设工地各项突发传染病事件防控措施。 安监局:协助突发传染病事件处置单位建立有毒有害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运输信息数据库;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急性突发传染病事件调查处置。 民政局:协助应急指挥部做好民族地区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团区委、区妇联:负责做好团员、青年及妇女、儿童的突发传染病事件宣传教育工作。

施工工地针对传染性疾病的特殊措施施工工地针对传染性疾病的特殊措施 "XX"是一种极度危险的传染性疾病,对人体身体健康有极大危害同时影响地方形象,"XX"的传染性极高,项目工地人流集中,空气相对没有外面流通,一旦出现感染,后果非常严重,虽然目前XX病例已经没有,但在政府没有明确解除XX警告以前,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认真学习体会政府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主动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关于"XX"防治的决定和要求。 二、公司总部由Z1副总经理直接负责"XX"的防治指挥工作,办公室主任曾镇江负责"XX"防治物资的供应。项目上由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工长班组为各班组直接责任人。 三、针对"XX"管理相关制度 1、王副总代表公司管理层对本工地"XX"防治负责,曾主任对本项目"XX"防治物资供应负责,唐正东项目经理对本项目"XX"防治直接负责。 2、所有工人进场前必须经过身体健康检查,在进行其它教育的同时应进行"XX"防治一般情况和相关制度教育,并在教育档案上签字。 3、工程实行封闭式管理,工人及相关管理人员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上下班统一由公司中巴接送,中巴司机应佩带口罩,施工人员擅自不经批准外出罚款500元/次,连续两次则开除。

4、供应商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材料采购员由公司办公室负责每天测量体温,并做记录,测量人员签字认可。非施工人员未经批准进入施工场地,保安员罚款500元/人.次。工地食堂、宿舍、厕所及其它相关场所每天消毒。工人及管理人员每周3、6 下午7 点在宿舍等候公司办公室派人测量体温。 7、工地施工人员生活区禁止外来人员探望。如必须因故探望须项目经理批准,探望人员应填写健康卡。 8、项目发生开工后传染的"XX"病情,项目经理罚款5000 元,该班组长罚款2000 元,公司责任副总罚款3000 元。 9、发生项目瞒报感染情况,项目经理开除,公司责任副总撤职。 10、施工现场利用大型风扇随时保持良好通风。 五、针对"XX"的应急方案 1、测量体温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体温异常人员,应立即送院检查,同时工地立即封闭,禁止人员外出和进入,等医院结果出来后才可解禁,在封闭的过程中不应停止施工。 2、一旦发生感染病例,应迅速向公司管理层报告,并立即停止施工封闭施工现场,将工人撤离施工现场后进行封闭管理,等候政府相关部门处理。并通知业主和相关配合方。保安人员在施工人员生活区实施安全保卫,公司派保安人员和业主配合封闭施工现场。 3、旦感染病例,则现场必须在政府部门彻底消毒并允许后方可继续施工。工人按政府相关部门相关程序确定健康后方可继续参与施工。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措施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为有力地保障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订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1、成立常见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李华 副组长:蔡敬庆胡艳梅 成员:杜婷婷刘伟冯艳张辉彭宗梅冯欣 2、职责: (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必要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2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 作。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2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做好检查落实。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8、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9、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要按照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把预防常见传染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务室诊治,对需送县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述评讲座 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染病 中医药防治实践的预测预警研究方法与思路探讨* 童佳兵彭波杨程李泽庚刘健张国梁张念志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在中医传统“温病学”、“五运六气”等理论指导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重大传染病防治实践,采用多因子综合和动态变化分析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对照和前瞻性预测研究,利用数据库挖掘技术寻找新的关联,归纳出可能导致传染病的“高危”指标,揭示其证候规律,结合“天人相应”、“三因制宜”等理论,构建传染病中医药预测预警诊治智能辅助系统,形成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应急预案,促进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的提高。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药传染病防治预测预警方法思路 研究现状与必要性 1研究现状 传染病预测是指根据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有关因素,用分析判断、数学模型等方法对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趋势进行预先估计,从而协助管理者掌握情况,选择对策。 当前,传染病预测已经成为国际医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构建传染病预测模型已经成为当前传染病疾病预测的重要研究内容。模型是实际原形的模拟,而不是原形本身。利用各种数学模型探讨某个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到符合实际的好模型。随着对模型研究的深入,会有更多的预测经验上升到理论并模型化,会有更多的预测方法渗透到对传染病未来流行趋势的预测中,为更好地防治传染病和制定各项卫生管理决策服务。 传染病预警则是指利用预测方法,及早发现传染病异常变化的苗头,发出警示,提醒流行病学专家和工作人员及时调查核实,以达到早发现早处理的目的,从 *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安徽中医学院科研项目(编号:2010LC-027A)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造成的损失的行为。现代医学疾病监测预警模式的建立,基本上都是从监测信息做起,然后观察、汇总信息,对比、分析信息,预警、发布信息,最后是掌握、控制信息。纵观国内外的监测预警体系,其基本组成框架为信息收集、预警分析、信息发布及预警反应系统四部分。 中医学早在《内经》时代,就对疾病发生及衍变的过程进行预测,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除此之外,根据脉象、症状、体征、气血津液盛衰、胃气有无联系,阴阳气化、五行生克、五运六气变化,进行疾病发展趋势的预测屡见不鲜。再如《伤寒论》对六经病欲解时的预测、《金匮要略》对“见肝之病”的预测等等,都是中医学对疾病预测的例证,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基本体现。然而,这些疾病预测方法仍然处于临床经验总结的原始阶段,对于中医疫病预测预警方法的系统性科学研究,目前基本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2研究的必要性 尽管现代医学在疾病预测预警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是由于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复杂、发展趋势的可能性多样,加之全国乃至全球性疾病监测预警网 寒性病此敷贴或有效果,可是对于热性病,此敷贴疗法就百害而无一益。所以胡老多次强调敷贴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去贴敷,敷贴要做活做全,要做到辨证施贴,不能一概而论。笔者认为如果敷贴不能做好做全,无效者抑或伤害者定会丧失对中医敷贴冬病夏治的信心,那么中医就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时候最不受益的还是中医本身。 参考文献 1潘远根.古今名医方论.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06 2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414 收稿日期:2011-09-27责任编校:张玉琴 “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基地规划 200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了“全国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程,2007年审核确定了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河南南阳医圣祠、湖北蕲春李时珍陵园等6家为第一批建设单位。据悉,“十二五”时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文化基地建设工作,打造中医药文化基地的品牌,到“十二五”末将确定50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基地(包括中医药博物馆、遗迹遗址以及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有关企业的中医药文化科普馆等),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 506 ·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7月第24卷第7期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需要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们疾控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就是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并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针对传播的主导环节,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而防止传染病的继续传播。 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依赖于三点: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是适用于各种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1.鼠疫;2.霍乱。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 常见的乙类传染病有: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狂犬病、肺结核、淋病、疟疾等,城镇要求发现后6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 常见的丙类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等。要求发现后24小时内上报。

值得注意的是水痘不在甲乙丙三类传染病中,但也需要疾控中心对其进行监测管理. 对传染病的接触者,应分别按具体情况采取检疫措施,密切观察,并适当做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例如,在麻疹疫情出现后对病例所在小区内的目标人群进行麻疹类疫苗的应急接种。 应尽可能地在人群中检出病原携带者,进行治疗、教育、调整工作岗位和随访观察. 二、切断传播途径 对各种传染病,尤其是消化道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通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其主要措施包括隔离和消毒。 (一)隔离 隔离是指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妥善地安排在指定的隔离单位,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病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的医疗措施。对由病人的飞沫和鼻咽分泌物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感、麻疹、流脑、肺结核等,应做呼吸道隔离,常见的呼吸道隔离方式包括:戴口罩,对室内空气用紫外线或消毒液消毒。对由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食具而传播的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应做消化道隔离,具体隔离措施包括:不同病种最好分室居住,同居一室时须做好床边隔离;常用治疗器械,应固定专用;护理人员须按病种分别穿隔离衣,并消毒双手。病室应有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 学校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 一、常见传染病 1、呼吸道传播为主: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2、消化道传播为主: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类似)、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 3、接触传播为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二、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一)普通感冒VS流行性感冒 ①普通感冒:成人:鼻病毒为主,儿童: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有时有发热,较轻,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接种流感疫苗,无效。 ②流行性感冒: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常有发热,可达39-40℃,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其中接种疫苗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二)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婴幼儿和青少年。冬春两季多发。前期症状:头痛、发热、食欲下降、全身乏力等;继而全身皮肤粘膜分批次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丘疹、水疱、结痂直至痂皮脱落。水痘潜伏期一般10-16日,最长24日,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极易在学校内引起聚集爆发。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流腮病毒(Mu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人是流腮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潜伏期平均14-21天,最长30天。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腮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都具有传染性。 (四)手足口病 先出现发热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3-7日,自发病开始直至症状消失后一周内均有传染性,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五)诺如病毒 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经呕吐时产生的带病毒喷沫传播,接触受污染的物品。

传染病及其预防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重难点) 2、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重难点) 3、列举常见的寄生虫传染病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非 典、禽流感)。 4、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5、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 重点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 2、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学习过程 一、预习内容w w w .x k b 1.c o m 自学课本P68-P72页的内容,并回答: 1、传染病是指由引起的,能够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 、等。 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是指:,包括患者和携带 者。)、___________ (是指: __ 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后所经过的途径,例如、 _______ 、等)和__________(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三个环节。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____ 、切断 _和保护。 4、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采取,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 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和相结合。 5、艾滋病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它的病原体是(英文缩写),主要通过 ,,等传播。 二、班内活动 (一)阅读P69页有关流感和肝炎的知识,讨论以下问题: 6、分析流感的传播途径,说一说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 更易患流感。 7、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二)身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8、小组讨论P71页图的这些预防措施,它们分别属于预防的哪些环节?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青少年学生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甲流感: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 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0天。 2、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3、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

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无肝炎症状和体征,但血清感染指标呈阳性者)。粪-口途径是甲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人群对甲肝病毒普遍易感。 症状: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呕吐、恶心、腹痛、部分病人出现黄染现象,如眼睛巩膜、皮肤和尿发黄。 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适当休息。 预防:甲肝的预防主要是以切断粪-口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通过接受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水平,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避免到无证经营的饭馆就餐,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源。预防甲肝最好的办法是对甲肝易感者接种甲肝疫苗。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食)用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的生活用品传播;戊肝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以传播病毒。人群对戊肝普遍易感,以大龄儿童和青壮年为主,幼儿少见,孕妇易感性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自然感染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不长。一般的免疫球蛋白对此病预防无效。 症状:临床上表现为明显的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半数患者出现发热,一般38℃~39℃。老年人患戊肝,常有明显的黄疸且黄疸期长,恢复期的残留黄疸不易消退,常

发生胆管炎、胆囊炎等合并症。戊肝患者肝脏损害较甲肝明显,恢复缓慢,病程也较长,至少2个月,多为3~4个月,甚至超过半年。孕妇感染戊肝病毒,病死率高于一般人,可高达20%~40%。 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适当休息。 预防:全国戊型肝炎抗体调查显示,感染率在7%~15%,感染率随年龄而增长,20岁左右达到高峰,发病者主要为青壮年,孕妇病死率可高达10%~25%,是一种全国普遍流行、危害比较严重的疾病。在高危人群中或在戊肝流行开始时应急接种戊肝疫苗是防止戊型肝炎有效措施。接种对象适用于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推荐用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点高风险人群,如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学生或部队官兵、育龄期妇女、疫区旅行者等。 乙型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源为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人群对乙肝普遍易感。 症状:乙肝临床上表现为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尿黄如茶水样等。 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症,且条件允许,就应到专科医院和专科门诊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目前国家对新生儿实行免费乙肝疫苗接种。在切断传播途径上应大力推广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