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战场抢修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备战场抢修浅析
王健;邸云鹤;贾建超
【摘要】本文对装备战场抢修的意义、难点和提升装备战场抢修能力的措施进行
了分析,对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装备战场保障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中国设备工程》
【年(卷),期】2016(000)014
【总页数】2页(P100-101)
【关键词】装备;战场抢修;原件保障
【作者】王健;邸云鹤;贾建超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65183部队,辽宁辽阳 111200;中国人民解放军65183部队,辽宁辽阳 111200;中国人民解放军65183部队,辽宁辽阳 1112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075
现代战争要求在战斗进程中,要尽一切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在装备发生故障或受损的地点或附近,对战损装备进行战场抢修,使其恢复或部分恢复战技术性能。

装备战场抢修是保持和恢复装备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现役装备在战时或训练时遭受战伤和意外事故的一种快速维修技术。

着眼信息化条件下装备战损特点,发展先进、便捷、高效的装备战场抢修技术,是提升战时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的根本保证,其重要性已被多次战争事实所证明。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战场抢修能力极大地保证了装备的完好性,其各型飞机的
完好率平均达到92%,舰船达90%。

陆军装备司令部组建的“陆军保障大队”也在作战期间修理了3.4万件武器装备。

近年来发生的多场高技术局部战争都表明,战场抢修是提高装备完好率、保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意义重大。

装备战场抢修受多重因素影响,既有装备种类、损伤机理、人员素质、器材保障等方面的自然条件,又有战略意图、战役进程、战场态势等作战条件。

2.1 装备种类多,抢修难度大
未来作战,大量高新技术装备的运用,增加了维修保障的难度。

高新技术装备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使用简单,维修复杂。

如:美军装备的某新型雷达,采用了计算机智能控制、激光测距和电视跟踪等多种技术,其电路板多达19层;同一型号的可编程逻辑电路,由于写入的程序不同,可以变成十几种不同功能的器件。

再比如:简易指挥系统、火控系统等,这些技术先进、结构复杂装备的维修保障,对维修人员的素质和维修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损伤机理杂,技术要求高
装备的损坏包括作战损坏和非作战损坏两大类,非作战损坏包括寿命、磨损、使用管理不当和自然环境等造成的装备损坏。

作战损坏又有“硬”杀伤和“软”杀伤之分。

目前“硬”杀伤手段的威力越来越大,装备的物理损坏在程度上更为严重,在形态上更为多样。

不仅某些部件可能产生穿孔、破裂、变形等,而且装备主体、甚至整体都可能出现严重的损坏。

“软”杀伤手段以全新的破坏机理作用于各种装备,它不仅可以使电子元器件烧毁、控制程序紊乱失灵、数据被“病毒”吞噬,还可能使装备的材料出现结构性的质变等。

“软”、“硬”两种破坏机理相互结合、综合作用,使装备损坏的特征复杂多样,损坏的程度更为严重,大大增加了修理难度。

在战时,由于战场环境复杂,对维修人员的心理影响较大,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不在平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完成预定抢修任务的可能性不高。

2.3 器材消耗多,补给要求急
战场修理,由于其特殊的环境,有时不可能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场,或时间不允许进行精确检测时,只能进行换件修理。

如:电子设备的损伤,按平时的规定,一般应由级别较高的后方维修机构,通过各种检测设备进行维修,但战时的情况千变万化,通常不允许这样做,只能由技术人员将损伤部件整体更换,进行换件修理。

另外,由于战场损伤随机性大,有些部件的损坏或许从未遇见过,部队没有此类备件,或是由于某一部件损坏率较高,备件已用完,这时的情况也与平时不同,不能等标准备件,只能千方百计解决备件需求或替代问题。

3.1 立足原件保障
利用单兵便携式维修器材,对装备实施原件或功能替代修理,使其能够部分或全部恢复技术性能,保持装备完好率。

原件抢修的技术性质要求抢修工具设备和材料应轻量化,方便单兵携带和操作,以便灵活高效的对装备进行快速维修,恢复部件技术性能。

3.2 注重伴随保障
利用抢救牵引车、维修工程车等机动维修平台对战伤装备实施伴随维修,实现机动保障,弥补原件修理保障能力较弱的不足。

由于受战场环境、器材保障、维修条件等因素制约,在进行伴随保障时应以维持性修理为主,即主要采用换件修理和拆拼修理等维修方式,使受损较重的装备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全部或部分技术性能。

3.3 加强信息共享
在战场抢修中,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依托各种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实现技术侦察、损伤评估、维修力量、器材保障等资源的优化管理与共享。

网络信息系统能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存储、传送装备战场实时信息,维修人员通过信息系统
对数据的汇总评估,可以实现快速获取战损装备的最佳抢修方案和疑难问题远程会诊。

还可以对维修设备和器材的需求特点、规律进行分析,提高零部件及维修设备周转速度,提升保障效率。

3.4 搞好军民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区别越来越小,关联性和替代性越来越高,实行军民融合发展对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有着积极意义。

为了更好发挥军民融合的优势,要切实找准战时装备维修保障工作中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抓手,配套融合法规,落实融合保障措施,为搞好战时装备维修保障提供持续的战略支撑。

【相关文献】
[1]宋华文,孟冲.装备维修保障经济学[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7,1.
[2]张景臣.军事装备维修保障概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6,1.
[3]赵明.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系统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8,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