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篇小说尤为令人费解之处在于它的叙事结构,它由“重复”构成类似埃舍尔怪圈的系列圆圈:第一个圆圈,许多 年前我蛰居在一个叫水边的地方,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叫棋的少女来到我的公寓,她说与我认识多年,我与她讲了一 段我与一个女人的往事;许多年之后,我看到棋又来到我的公寓,但是她说她从来没有过我。第二中圆圈,许多年 前我追踪女人来到郊外;许多年之后我又遇见那个女人,她说她从十岁起就没有进过城。第三个圆圈,我在追踪女 人的路上遇到的事与女人和我讲述的她丈夫遇到的事之间构成相似。这三个圆圈之间存在相互否定(矛盾)与肯定 (相似)的多重关系。存在还是不存在?在这里,一切都难以确定。
国人比较重视内心感受到的时间。比如《世说新语》里,一个人看
到自己种的树,长得很大很粗壮了,泪流满面说“木犹如此,人何
以堪”,这里强调的就是一种内在的时间,感叹时间流逝,体现悲
悯情怀。格非形象地比喻,西方小说里,蝴蝶飞啊飞,最后一定会
落在一只白手套上;中国的小说里的蝴蝶最后一定会落在草丛里。
格非感慨地说:“中国古典小说的高明与伟大之处是值得我们终生
没有狂放之气,谈何中庸之道?最后只能成为老好人,成
不了好作家。格非说,现在有些人过于聪明了,比如做出
版的,天天在书店里买进自己出版的书,每天买200本,
把自己做的书买成“畅销书”,这跟做股票庄家吃进好有
一比。等到大家都注意到这本“畅销书”,都去买了,发
行量上到几万几十万本;他再把自己买的书卖出去,或者
主要作品:
• 《人面桃花》、 • 《山河入梦》、 • 《春尽江南》等
• 他的中篇小说 《褐色鸟群》曾 视为当代中国最 玄奥的一篇小说, 是人们谈论“先 锋文学”时必提 的作品。
《褐色鸟群》
• 《褐色鸟群》是一篇众说纷纭的小说,当然也是一篇可以从不同角度读解的小说。这类小说对于传统小说理论无疑 是公然的拒绝,所谓主题,典型人物和典型坏境之类的观点,无助于理解这种小说。1988年发表时,华东师大中文 系部分师生曾召开讨论会对这篇小说展开多方研究,结果众说纷纭。没有人搞得清这篇小说到底在讲些什么,也没 有人否认这是一篇非常奇妙的小说。
羡慕这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他说“相比之下,我国古典文学传统,
作为一个体系的价值显然还没被中国人认识到。张爱玲曾经说过:
‘几十年后中国可能没人能读得懂《红楼梦》。’这位有才气的女作
家,读过很多西方作品,被问到最喜欢哪一部时,说的还是中国小说
好看,《红楼梦》最好看。而依我看,现在就连一些学者也读不懂
《红楼梦》。”格非说,自己也是到30岁才知道中国的传统小说的好,
• 格非的成名作当推1987年发表的《迷舟》。这篇具有浓郁抒情风格的小说, 因为故事的关键性部位出现空缺,而令人惊奇。传统小说的“完整性”被这 个“空缺”倾刻瓦解,十分写实的叙事因为这个“空缺”而变得疑难重重。 显然,这个“空缺”来自博尔赫斯的影响,格非运用得颇为娴熟自如,它使 格非的小说具有谜一样的气质。格非并不多产,但他的小说一篇是一篇,颇 值得读解。《褐色鸟群》也许可以称得上是当代中国最费解的一篇小说, 1988年发表时,华东师大中文系部分师生曾召开讨论会对这篇小说展开多方 研究,结果众说纷纭。没有人搞得清这篇小说到底在讲些什么,也没有人否 认这是一篇非常奇妙的小说。事实上,它始终诱惑各种读者,从最激进的取 业批评家到普通的文学爱好者。
开始猛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推崇。他说,“五四”新文
化运动时,主张向西方文化看齐,“西方中心论”的思想现在仍在许
多小说家的头脑中作祟,他们的作品迫切需要走出西方文化的视野,
进入真正“中国化”的写作
• 古典小说值得终生体味

虽然自己被媒体称为“先锋派作家”,但格非对此并不太在意。
在演讲中,他一再强调,好的小说家一要精通现实、二要精通“魔
写作思想
• “西方中心论”思想作祟

我国古典文学传统,作为一个体系的价值,显然还没被中国人认
识到。格非说,几年前,他曾受邀旅居在法国南部一个小村庄,专心
写作《人面桃花》。那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小村庄,但令格非惊讶的是,
那里的农民都非常尊崇自己国家的文化,绝大多数农民对福楼拜、普
鲁斯特等本土小说家的经典文学作品格外熟稔,津津乐道。格非非常
看待农村的变化。现在很多人只不过是把农村、
民间当做题材来写,致使有一部分描述乡土的文
学已经变成一种空洞的东西。任何一种基于社会
现实的写作,都需要通过作家个人的经验才能产
生,作家不可能只是一个农民的代言人
• 贵在开风气或挽救风气

格非说,历史上所有伟大的作家,在文学史上留得下
来的作家,无非两种,一是开风气之先,二是挽救风气。
体味的,这些传统才应该成为我们当代小说创作的真正出发点。”
• 民间文学不能狭窄化

格非说,文学不管表现什么题材,它本身总
是指向人的处境,这一点是不会变的。现在的民
间文学存在很大问题,好像一提民间、一提底层
就是好,写知识分子就不好,这其实是把写作狭
窄化。鲁迅写《故乡》这样的作品,你也可以看
出是写乡土的,可是鲁迅是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
• 与小说的叙事结构相适应,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被称为“棋”——她是故事的引发者和倾听者。“棋”与“镜子”是 格非对博尔赫斯的习惯挪用。在博氏那里,“棋”是作为谜和无限可能性的象征来使用,它表示了一种规则与变化 的游戏;而“镜子”是对实在的反映之物,博尔赫斯在存在的虚幻之中融入一种时间的自在之流,镜子表明重复出 现的不可洞见的神秘——一种没有实在本质的虚幻存在,它没有时间的流向却可以随时重现。“棋”开始夹着一个 画夹,后来却拿着一面镜子,画与镜子一样不真实,并且是人的制作物。画的出现具有某种隐喻的功能,它喻示着 叙述的开始和叙事话语的非实在性,“画”作为一种艺术仍然不失其观看的实在性,它是对实在世界的一次亲切回 忆。然而,以“画”开头,以“镜子”结尾,回忆或叙述的结果却是使历史和现实一道坠入虚幻境界。“棋”在小 说中与其说是作为人物,不如说是作为象征代码来起作用,“棋”喻示着一个虚构的规则,一个时间的迷宫,一种 不存在的“在场”。“棋”的出现替代了对时间的抽象思考,“棋”作为时间的某种标志而使叙事得以发生、进行, 然后中断。是“棋”触发了这次回忆,而后“棋”断然否定了它。“棋”作为历史的起源和生活的见证,“她”表 明整个存在的不确定性。
• 也许人们有理由把它看成是一篇关于“性诱惑”(或者逃避诱惑)的小说;也许在讲述男人成年的困难经历(性经 验);也许是关于“生存论”的纯粹形而上学的思考:关于“时间”、“回忆”“重复”构成的生存 迷宫……在我 看来,这篇小说不妨简要看成是在讲述怀疑存在确实性的经验。在“回忆”与“现实”之间没有可供辨认的确定标 志,那些重复出现的事实,不是使存在变得可靠,而是变得似是而非。
打进成本。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巨大转折的时期,为什么
没有出狄更斯、司汤达这样反映社会深刻变革的大作家?
反而出现了这样的一些所谓“文化人”,真是值得深思。
人物评价
• 他是个有学者风度的小说家。他喜欢在 小说结构上做文章,他像营造迷宫一样建 构他的小说,以此获得一种智力的乐趣。 他的作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趣味,优雅、 精致而纯粹,还有一种难得的矜持。他小 说的诗性,更多的是来源于创造本身,而 非社会人生。借鉴和引进在他那里似乎是 一种责任,或者说是一种命定的选择。博 尔赫斯、普鲁斯特等西方大师在不同方面 给了他不同程度的影响。
格非在渤海大学讲座
个人经历
• 格非于1986年发表处女作《追忆鸟攸先生》。他在给自己作的小传里曾写道: “小说写作是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给我带来了一个独来独往的自 由空间,并给我从现实及记忆中获得的某种难以言传的经验提供
• 了还原的可能 。……在写作中,岁月的流逝使我安宁。“足可见格非一直是 今“纯文学”的追求者,文学写作并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在于它 构成精神超度的乌托邦。
格非简介
• 格非,原名刘勇,1964年出生,江苏 丹徒县人。 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 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曾先后访问过德国、瑞典、日本等国。 主讲写作、小说叙事学、伯格曼与欧洲 电影等课程。1986年发表处女作《追 忆鸟攸先生》。1987年发表成名作 《迷舟》,从此以“叙述空缺”而闻名 于“先锋作家”之中。而1988年发表 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更是曾被视为 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成为人们 谈论先锋文学时引以为例的一部。迄今 著有《格非文集》(三卷)、《小说叙事 面面观》等。
法”,还有就是必定是以自己的方式对传统文化作出回应甚至推进。
格非说,西方小说在故事和场景的关系上,常常是停下叙事,描绘
场景,比如《巴黎圣母院》停下来描写环境,但是这个叙事中断的
问题在中国的小说艺术中很早就被解决了。《红楼梦》的故事完全
没有中断,而大观园已经通过元妃省亲、刘姥姥的登场出现了。还
有,西方小说的结构基本是开始——发生——高潮——结束,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