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的分析

摘要:本文对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的案例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宏观层面分析其客观背景,了解到中美纺织品矛盾由来已久,且现今美国的纺织品行业不景气,而纺织品出口贸易对中方来说也十分重要,因此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困难极大。再利用局部均衡进行分析,证明中美纺织品对双方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其谈判进行有必然性。最后本文将建立简单的零和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分析,证明在谈判中双方只有都选择妥协退让,才能得到均衡解,是双方达成双赢局面。

一、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

2005年1月1日,全球取消正式取消了纺织品贸易配额。5月17日,美国以“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剧增、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先后对中国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衬衫、内衣、化纤制裤子、化纤制针织衬衫、男式梭织衬衫和精梳棉纱7种纺织品实施限制。同时,美国政府还对中国的合成纤维布、套衫、毛制裤子、针织布、胸衣和晨浴衣6种产品进行设限调查。为了解决双方的纺织品贸易摩擦问题,中美两国在6月17日举行了第一轮正式磋商,之后又进行了几轮谈判。终因双方分歧太大难以弥合至今没有产生令双方满意的协议。

二、宏观层面分析

1.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难度更大

此次中美谈判的难度将大于中欧谈判,因为中欧谈判是在欧盟对

中国实际设限之前,而中美之间的谈判则是在设限行动之后;此外,美国过多的将纺织品问题政治化,而欧盟的政治化色彩要弱得多,政策也比较务实;美国与中国贸易品争端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很大,去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占全年逆差总额的25%,而欧盟对中国的逆差则要小得多;欧盟政策比较灵活,欧盟更是与中国纺织品贸易中的受益者。

2.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由来已久

中美纺织品贸易方面的摩擦由来已久。而纺织品配额制度今年初取消以后,双边摩擦急剧升温。

从理论上说,随着今年1月1日起实施了几十年的全球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制度的寿终正寝,世界纺织品市场即可真正进入“自由贸易“时代。但是今年以来中美纺织品贸易的状况表明,配额制度的取消既为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更为中国出口提出了新的挑战。配额取消后,仅仅四个月,美国就从5月1日宣布对中国部分产品设限,随后采取了一些新的设限措施。

3.美国贸易政策与纺织品行业现状

主要是为了保护西方国家利益的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度早已

经实行了几十年,美国的服装和仿制品行业也是取得到政府保护最多的行业,但该行业仍在不断萎缩,就业人数大幅减少,近几年减员达百万人,目前的就业只有70万人左右。

美国纺织品行业在过去几十年的保护之下持续减少就业,这清楚地表明,配额、关税以及其他形式的进口措施在挽救美国纺织品和

服装行业方面根本不起作用。限制中国产品进口只会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而无助于保护美国的纺织品行业。

4.中国纺织品贸易现状

中国需要切实保护纺织行业的利益,纺织行业是我国能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一个重头行业,中国纺织业涉及到的直接就业人口大概有1900万,间接就业者更是累计上亿,其出口金额约占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20%。如果听任美国对纺织品设限,将严重损害中国纺织行业的利益。但是中国也不能通过发动贸易战来解决问题,因为如果一味的“坚持原则“不仅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好处享受不到,就连每年增长8%—12.5%的好处也沾不上边。

三、中美双方纺织品供求均衡分析

在其他一切条件都被控制的基础上,对中美双方纺织品进行局部均衡分析,以中国出口至美国的纺织品(t)为例。图中,在未对纺织品设限时,中国对美出口纺织品供求均衡点在e点,在对纺织品数额进行限制之后,使其出口数量减少,则在纺织品上需求大于供给,会造成美国纺织品市场供给不足。

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看,在设限之前,消费者剩余为

a+c+g,生产者剩余为b+e+f。对纺织品设限之后,消费者剩余为c,生产者剩余为g+f+e,而a + b部分则损失了,由此可见,若对中国纺织品设置进口配额,甚至禁止中国纺织品对美国出口,则可能会造成美国消费者损失惨重,而中国生产者可能从中获益,这要看b与g之间谁更大一些,另外还可能会造成无谓的损失。

因此,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美国对中国的纺织品贸易不应设置过多的配额,配额越大,对美国的消费者越不利,而随着配额的增加,中国的生产者也可能遭受损失,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这正印证了这次谈判的开始,因为双方都希望贸易可以继续,因为贸易会使双方获益,但对贸易配额问题不能达成共识,这是因为美国方面还要考虑到其生产者的利益,由于中国向美国出口纺织品而造成的对生产者的冲击。

四、零和博弈模型分析

中美双方纺织品贸易谈判的博弈主要集中在两个关键点上,一是双方对于合作的态度,

即是否选择退让合作;二是其配额的谈判,然而关于配额问题,双方在利益上不能达成一致,根据两层次博弈模型我们可以得出与现实相符合的结论,即中方期望配额小一些,而美方则希望配额大一些。

中美双方在谈判中的博弈,显然是一场非零和博弈的过程,中美双方在博弈中的收益或损失的总和不是零值,双方是存在双赢的可能的。

谈判中博弈的双方:中方、美方;双方分别可能采取两种可能的策略,即对对方的条件妥协,或是不妥协;假设双方在谈判之前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即相互沟通充分,信息充足。由此,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可见下表:

其共有四种可能的结果:

a .中美双方各自妥协退让: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既可以达成谈判的目的(进行合作,并继续双方的纺织品贸易),双方各自可以得到4单位效用。这是因为贸易的继续对双方都有好处:中方需要利用纺织品的出口赚取外汇,并获得国外资本,以满足本国人民的就业需求,同时也需要进口美方的纺织品;而美方则需要中国价格较为低廉的纺织品,像行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并向中国出口纺织品。

b.中美双方均不妥协:则双方的合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的贸易将终止。而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不能从中获得收益,各自获得4单位的负效用。

c.美妥协而中方不妥协(中方妥协而美方不妥协):则此时妥协一方将获得损失,而不妥协一方将获得收益,然而对于妥协方来说,贸易达成,将比不达成损失的要少,则效用为-3,而对不妥协一方,虽然可能会在贸易中占有优势,然而对于双方长久的贸易或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不利,则所获得的收益并没有双方均妥协时大,效用为2。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双方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就是使得双方的贸易可以继续下去,因为只有在双方合作的时候,双方的博弈模型才能获得均衡解,没有人能够从不合作当中获得好处。这也可以解释双方的谈判一共进行了七轮,尽管前六轮双方没能达成统一意见,但是谈判并没有终止,而是一次一次的进行下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场谈判的博弈中,双方都是抱着合作的态度进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