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桐城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整理】桐城歌
桐城歌是由山歌、民谣、小调组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而深远。
桐城歌---民间文学史家关德栋曰:“《桐城歌》是起于安徽桐城地方的一种曲调,以后流布于吴语地区,所以清乾隆九年(1744)刊《万花小曲》收有一曲人于《吴歌》类。
”
简介
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组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而深远。
黄梅戏史论家陆洪非先生也说:“安徽的《桐城歌》也是很早就传到黄梅(湖北——引者按)一带。
”因此,“起于安徽桐城地方的”《桐城歌》非局囿于桐城一隅,是借安庆传递,向“吴语地区”、“黄梅一带”等更大空间扩散,以及外地歌谣源源融入安庆沿江开放共融的文化品貌。
明人笔记《万历野获编》中,沈德符(1578—1642,字景倩,又字虎臣、景伯,明浙江秀水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中举人。
著有《清权堂集》、《敝帚轩剩语》三卷、《顾曲杂言》一卷、《飞凫语略》一卷,《秦玺始末》一卷)论述了嘉靖时流行的“桐城歌”发展过程,提供了明代桐城歌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起源
桐城歌,起源应上溯至唐以前的历史时期。
到了明代,桐城歌开始编印成书,《明代杂曲集》里采集桐城歌25首。
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山歌》辟专卷“桐城时兴歌”,录桐城歌 24首,并谓之:“乡俚传诵”。
桐城歌,起源于“桐城派”的故乡——安徽桐城市的一种地方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又是一种融词、曲、表演为
孔雀东南飞、一体的综合艺术。
桐城歌,民间歌谣之一种。
桐城民间文学类有“鞭打芦花、桐城歌、六尺巷传说、徽州民谣、徽州楹联匾额”等6项;民间音乐
类有“五河民歌、皖西大别山民歌、寿州锣鼓、金寨古碑丝弦锣鼓、繁昌民歌、铜陵牛歌、贵池民歌、石台唱曲、九华山佛教音乐、潜山弹腔。
著名辞赋家---锡东刀客说:“桐城歌,是民间文化向辞赋进化的惟一特殊文化现象。
”。
桐城歌--接江趋淮,河埠陆驿自古车水马龙,素有“七省通衢”之称。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造就了享誉文坛300年的桐城派文学,还孕育出象民间文学《桐城歌》、民间故事《六尺巷》和民间音乐《十番锣鼓》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民族文化。
《桐城歌》自明代就刊布成帙,冯梦龙的《明清民歌时调集》收录桐城歌25首,它是载入中国文学史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歌,是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值得注视的文化现象,独创的七言五句式歌体和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情歌更是影响广远。
桐城歌地理环境: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宜秀区。
全市国土面积16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3万亩,其中水田47万亩,旱地5.3万亩,湖泊水面16.7万亩桐城地处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
境内矿藏丰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矾、花岗石、大理石、铜、铁等10余种,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金钱豹、穿山甲、水灵猫、水獭、江豚、白鹤、巨蜥等,珍稀植物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等,药用植物多达200余种。
学者张友茂先生评价道:“桐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桐城民歌人文灵气所在。
”。
桐城歌社会条件:桐城市系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商品粮基地,国家级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市)和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市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设有国家星火密集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桐城日益成为海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热土。
安庆作为安徽沿江城市,实质上处在“两淮以至
江南”的中心,借长江的沟联,其与苏、浙、赣、鄂等省的沿江地区联系极密,文化面貌呈开放态势。
在明、清之际,安徽所
出的歌谣可由此传播到外省外地,外省外地所产生的歌谣也可传人此地,并由此发散至皖中各处。
故,史载明清之际民歌盛行,桐城歌是那个特定地区的独有现象,以安庆为中心、“两淮以至江南”为范畴---“明清之际开放的民间歌谣文化带”。
桐城歌历史悠久:因桐城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
早在春
秋时代,即称桐国;公元757年正式建县,历时1200余年。
其间人文勃兴,代有英才。
特别是明末以来桐城文化更是异峰突起,声誉高涨,域内产生了一大批影响卓著的大家名流,有被誉为“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派”大学者方以智,有以方苞,刘大魁、姚鼐为代表,拥有600 人之众,称霸文坛200多年的作家集团??桐城派; 近代又诞生了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清末大儒吴汝伦,中国美学的奠基人朱光潜,新儒家代表方东美,辛亥革命滦州起义军总司令施从云,前国家文化部长黄镇,围棋大师刘棣怀,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等杰出人物。
桐城也因此而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
桐城歌:早期只是一种“手捧唱本”“边看边唱”,属于一种音乐形式。
当其
发展到一定时期,则自然萌发了一种文学需求---桐城辞赋。
清桐城散文派,引发桐城歌文学求取的欲望,网络时代来临,桐城歌得到了全方位创造。
作为音乐形式的“桐城歌”则向文学形式---辞赋嬗变。
桐城歌:据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明清民歌时调集》[山歌]中就有大量的桐城、安庆一带的方言用字及词汇,如把“他”说成“咦”、把“哪”说成“罗”、把“睡”说成“困”、把“玩”说成“耍”、把“哪里”说成“罗里”、把“卷口”说成“转口”,以及“家主
公”(男性长辈)、“家主婆”(女性长辈)、“泪直铺”(泪直流)、“门角落
里”(门后)等,就有“自江淮以至江南”的歌谣一体化特征。
正如辞赋大师---潘承祥先生云:“桐城歌,是孕育桐城赋派最丰厚的人文土壤。
”。
桐城歌文学基因延续:桐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发祥地,著名黄梅戏表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故乡。
历代英杰名士群星璀璨,素称文化之乡。
桐城境内,绵延百余里的龙眠山,峰峦叠翠,风光旖旎。
历史胜迹,瑰丽多姿。
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是人们旅游观光的胜地。
交通便利,合(肥)九(江)铁路,206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纵贯全境。
桐城歌:明中叶以后,“自两淮以至江南”民间歌谣之盛行。
桐城歌汇入这股洪流的安徽本土民歌,桐城歌在“两淮以至江南”一带风靡,势必给江淮文化注入一种新的活力,造成一种“共有”格局。
以使得此一地域的文化具有一种整体风范,具有最大可能的相通与兼容,较少排它性,在一定意义上,使得黄梅(采茶)调流人安徽不仅不遭拒斥,反而能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受到最大限度地接纳,并且最终造就了黄梅戏。
同时作为民间歌谣本身,其广泛流传,“刊布成帙”、“举世传诵”。
桐城歌,成为黄梅调良好的文学矿床,打破了音乐范畴的黄梅调迅速找到文学依附,交合碰撞互补再造,桐城歌产生了属于严格意义的品种——黄梅戏。
桐城歌:桐城自古人文蔚起,号称“文都”。
由于文化底蕴浓厚、重教传统源远流长,即便是山村野夫、小脚老太、幼稚小儿,也能哼得几段歌谣。
摇篮曲、纳凉曲、逍遥曲,粗俗中带着几分真实,调侃中带着几分劝导。
“桐城歌”风格独特,体式结构自由活泼,方言和土语叠现,节奏扬抑疾徐,内容饶有情趣,真切地反映出黄梅戏的“原生态”:1、《火亮虫,夜夜飞》:火亮虫,夜夜飞,爹爹叫我捉乌龟。
乌龟没有长毛,爹爹叫我扯毛桃;毛桃没有开花,爹爹叫我扯黄瓜;黄瓜没有落地,爹爹叫我唱戏;唱戏没有搭台,爹爹叫我爬柴;爬柴不够爹爹烧,爹爹把我头上打一个包。
2、《小麻鸡,上草堆》:小麻鸡,上草堆。
爹爹驮棍子打,奶奶烧水泡麻鸡。
爹爹吃(七)肉(育),奶奶啃骨,儿子喝汤,媳妇闻香。
小伢小伢你莫
哼,锅里还有一块小鸡肫,拿去和你(恩)小姑俩个人分。
吃半边,留半边,留给奶奶床里边。
老猫含(扛)到踏板上,老鼠含(扛)到屋檐边,老哇叼到树头尖。
奶奶好吃(七)哭三天,眼(俺)睛哭之灯盏大,嘴吧哭之歪半边(踏板:床前放鞋的隔板;老哇:乌鸦)。
3、《肚子痛》:肚子痛,找老盛;老盛不在家(ga),找老张;老张家(ga)里起着
火,不找旁人就找我。
4、《小女伢节韶撩撩》。
5、《八角树》:八爷门。
桐城歌,入选世界民歌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07年申报国家级):安徽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桐城歌入选其中的民间音乐类。
桐城素有“民歌之乡”的美誉。
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特征多样丰富多彩的桐城歌。
内容丰富,有生产劳动类、日常生活类、情歌类、颂歌类等,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裁多样,有山歌、号子、小调、秧歌、风俗礼仪歌等;语言以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为多,大多是口耳相传,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有少部分唱词典雅,比较讲究音韵;繁昌民歌虽然长短不一,但基本结构都比较完整;繁昌民歌曲调丰富,唱法独特,无论从文学的角度或音乐的角度来审视,都极具珍贵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申遗”是千秋大计。
桐城歌,随着“徽剧”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末清初,徽戏形成于安庆石牌、枞阳及桐城,其基础是青阳腔、昆山腔,并由“桐城歌”产生梆子乱弹腔。
康熙年间,“新奇叠出”吸引观众。
乾隆年间产生“二黄调”。
“四大徽班”,充分说明桐城歌与江淮戏曲文化、地方剧种存在着血缘关系。
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云:“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绞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媒情态,略具抑扬而已。
比年以来,又有《打枣干》、《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
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
”。
桐城歌:乡户田间村头老人哟喝声,是属于桐城歌的范畴。
桐城歌,是桐城的历史文化遗产。
老子辈的东东,似乎经我们触摸不到了。
但,安徽省公布首批“非遗”名录曰,纳入了桐城歌。
桐城歌经批准,已进入安徽省文化厅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02个项目,包括已公布的国家名录19项。
全省17个市都有项目入选,入选项目最多的市是黄山市)。
桐城歌入选省级名录项目在同一类型中最具代表性;在某一区域内最具影响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都处于濒危状态亟需保护,有的已处于灭绝的边缘。
桐城歌:属于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国家名录。
存在许多桐城歌“民间艺术大师”,并且有“民间艺术之乡”(不含国家级19项:民间文学类有“鞭打芦花、孔雀东南飞、桐城歌、六尺巷传说、徽州民谣、徽州楹联匾额”等6项)。
桐城歌,是十分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精神财富,是祖先们留给后人的重要国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桐城地方特色的要数桐城歌谣。
“桐城歌”作为一种歌种,早在明代就跻身于中国歌坛。
《中国文学史》中对于“桐城歌”的地位作了明确的肯定,还引用、评述了“桐城歌”《素帕》卓有成就的桐城作家们的艺术实践。
桐城歌,是桐城民间文学中的一枝奇葩。
其歌体、艺术风格及其具有的鲜明地方特色,《明代杂曲集》里收录桐城歌25首,冯梦龙的《山歌》里收24首,清乾隆九年刊《万花小曲》也收有多首桐城歌。
“桐城歌”,为明清民歌时调在更大范围内兴盛发达埋下了遥远的伏笔,打下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据调查,时至今日,安庆怀宁及潜山一带仍将“折磨媳的婆婆喊作…焦八叉?”即“焦母”,“将受折磨的媳妇叫作…苦枝子?”---流传下来的桐城歌。
桐城市文化馆介绍
桐城歌:桐城市文化馆,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性任务:《六尺巷》虽说是民间故事,但确实是清代中期发生在桐城的真人真事,并广为流传。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宽容礼让的传统美德,几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956年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接见前苏联驻华大使尤金
时,引用了《六尺巷》故事中“万里长城今犹在,哪见当年秦始皇”的两句诗。
《十番锣鼓》自明清以来就在桐城生根生长;这种民间流传的吹打音乐形式,长期为当地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
20世纪90年代我们还将其搬上了舞台,曾参加中国安庆第一、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其艺术价值和表演形式,深受广大观众和专家的好评。
桐城歌的保护
一、保护桐城歌的紧迫性。
桐城歌文化抢救与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范围。
文化部在1992年颁布施行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中,明确了搜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是文化馆的工作任务和重要职能。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
二、拓展桐城歌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桐城歌,由专家、传承人和群众文化工作者组成的工作小组,摸清桐城歌文化遗产亟待抢救的重点对象,选取本地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桐城歌》作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重点,组织座谈,深入边远乡村,走访民间艺人,掌握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
开展以“申遗”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组织当地民歌手举办“桐城歌”演唱会。
三、建立长效机制,做好桐城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保护工作必须坚持的方针。
选择一批有能力、有事业心的人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工作;注重对传
承人的保护,深入基层同民间艺人交朋友,资料搜集和档案的建立,包括民间艺人、实物及相关器具等档案的建立。
四、克服浮躁思想。
利用音像、图片等形式将其实录并刻制光盘保存下来;成立重点文化遗产项目研究会,出版研究专著;建立展览馆,开辟文化遗产网,吸引民众参与;培训民间文化遗产队伍;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注重培养青年民歌手;选取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民间民族文化遗产,如传统儿歌、民间故事、民间文学作为乡土教材编入乡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