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腹泻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犊牛腹泻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旷天扬
(云南省麻栗坡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麻栗坡县 663600)
犊牛腹泻是指哺乳期犊牛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在麻栗坡县董干镇发病率较高,几乎占到了犊牛病的60%左右。患病犊牛出现脱水、酸中毒等严重病理反应,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全镇的养牛业造成严重打击。经统计,3年来,疫病控制中心诊治此病达66例,治愈59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11.9%。
1 病因
1.1 细菌性犊牛腹泻
这种类型临床最为常见,约占总治疗数的50.6%。主要由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健康犊牛肠道内大量存在,但因厩舍卫生条件差或寒冷因素作用使犊牛抵抗力下降时发病。麻栗坡县的广大农户经济比较落后,牛舍非常简陋,卫生条件普遍差,所以,细菌性犊牛腹泻的经常发生。
表1 犊牛腹泻病例统计表
1.2 消化不良性腹泻
牛冻精改良技术在董干镇得以普遍实施,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使相当一部分群众把养牛当做了一条发财致富之路。对犊牛的爱护倍增,又缺乏养牛知识,所以,给犊牛单独喂饲大量的精料,导致犊牛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如2009年5月山后村李庆文家的母牛产了一头可爱的杂交犊牛,本来这头母牛的奶水就足,但因其爱牛心切,从出生第5天就开始用葡萄糖拌奶粉来强行灌给犊牛,结果第2天犊牛就开始出现腹泻,兽医人员及时制止并给予适当治疗后,犊牛得康复。据统计,此类腹泻约占整个犊牛腹泻34.9%。
1.3 寄生虫性腹泻
由于养殖户养牛知识欠缺、厩舍卫生条件差及没有预防性驱虫等,使犊牛因感染寄生虫而导致腹泻。其中,以感染线虫(蛔虫)最为多见,此类腹泻占整个犊牛腹泻的14.5%。如2010年10月12日寨子村赵某家的母牛生产1头杂交犊牛,在近2月龄时逐渐消瘦并排出灰白色带有黏液性糊状粪便,经诊断后认为是新蛔虫所引起,用盐酸左旋咪唑片300
mg灌服后病牛拉出形似蚯蚓长约15~20 cm的蛔虫10余条,第2天重复用药1次,后逐渐恢复。
2 流行特点分析
2.1 品种
据统计黄牛的发病率比水牛多,黄牛的发病率占饲养量的3%,水牛的发病率占饲养量的2.5%。
2.2 发病年龄
各个发病年龄时段见表2。
表2 犊牛腹泻发病年龄统计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犊牛的发生以15 d以内最多,16~30日龄次之。60日龄后很少发病。
2.3 发病季节:见表3。
表3 犊牛腹泻发病月份统计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犊牛腹泻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6月,1~3月份次之,10~12月份再次之,7~9月份很少。
3 临床症状
3.1 基本症状
不管是哪种犊牛腹泻,其共同表现主要就是腹泻,粪便稀薄呈水样,有异味,颜色呈黄色或白色,尾根部有粪便污染,有的粪便带血;厌食或食欲差;精神状态欠佳,体质虚弱,怕冷,起立迟缓并有困难;都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眼睛塌陷、皮毛粗糙,弹性降低。
3.2 鉴别诊断
细菌性犊牛腹泻多有体温升高1~2 ℃的表现;粪便中多带血,呈黑色;精神沉郁明显。消化不良性犊牛腹泻则体温一般不升高,年龄稍大者粪便中常有乳凝块及未消化饲料颗粒。寄生虫引起者腹泻程度稍轻。
4 病例报告
4.1消化不良性腹泻
2008年4月6日,董干镇冯某家6日龄犊牛患病,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至39.8 ℃,精神沉郁,四肢无力,心跳加快,脉搏125次/min,肠音高亢,粪便中有未消化的乳凝块及饲料,粪便恶臭。随病情发展,病犊牛开始排黑色稀便。经临床综合分析,诊断为消化不良性腹泻。通过灌服鞣酸蛋白1.5 g,同时用硫酸庆大霉素(20万U/5 ml)10 ml肌肉注射,早晚各1次,2 d后病情有所好转,连续治疗,5 d后病牛痊愈。
4.2细菌性腹泻
2009年5月23日,董干镇韦某家5日龄犊牛发病,病初犊牛体温39.9℃,脉搏120次/min,排绿色恶臭粪便,
精神不振、腹痛、鼻镜干燥、口腔黏膜潮红,头低耳耷,喜卧,眼窝深陷,脱水,口腔干燥,四肢及全身皮肤发凉。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腹泻,随即给病犊牛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同时灌服补液盐(氯化钠1.75 g、碳酸氢钠1.25 g、氯化钾0.75 g、葡萄糖10 g ),次日病情有所好转,改用硫酸庆大霉素(20万U/5 ml)10 ml肌肉注射,早晚各1次,4 d后病牛痊愈。
2010年6月18日,董干镇旷某家12日龄犊牛发病。病犊精神沉郁,被毛粗乱,体温39.8 ℃,呼吸35次/min,心跳105次/min,脉搏125次/min;粪便中有少量纤维性粘液性物质。随病情发展,病犊牛开始排黑色稀便,并带有血液。诊断为细菌性腹泻,用诃子5克、白头翁2 g、草乌叶5 g、苯草2 g、银朱1 g、甘松1 g、黑冰片2 g,水煎汁灌服180 ml,每天1次。连续治疗3 d,病牛痊愈。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5.1.1 做好母牛的饲养管理
(1)合理供应饲料,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养水平,以保证初乳的质量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对妊娠母牛要合理供应饲料,饲料配比要适当,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勿过饥或过饱,保证产后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母牛乳房要保持清洁。
(2)牛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母牛要适当运动。
(3)消毒工作应经常持久,特别是对母牛产犊过程中的排出物和产后母牛排出的污物要及时清除,如条件许可,牛舍地面每日还要用清水冲洗,每隔7~10 d用碱水冲洗食槽和地面,用消毒药对母牛后躯进行喷洒消毒,使牛体清洁。
5.1.2 做好犊牛的饲养
(1)做好哺乳。要及时给犊牛吃上初乳,增强其抵抗力。同时补充维生素A、D及其他脂溶性维生素。
(2)补喂干草。犊牛出生后第8天,开始饲喂干草。早期补喂干草,能促使瘤胃早期发育,也防止了犊牛舔食脏物。
(3)合理补喂精料。犊牛出生后15 d左右,开始训练吃精料。初喂时可磨成细粉,与食盐、骨粉等矿物质饲料混合,涂擦犊牛口鼻,教其舔食。喂量由最初的每次10~20 g,增加到数日后的80~100 g,一段时间后,再喂混合好的湿拌料。
(4)注意补喂多汁饲料。一般犊牛出生后20 d开始饲喂。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或甜菜、幼嫩青草等。最初每天20~25 g,以后逐渐增加,到2月龄时可增加到1.0~1.5 kg。
(5)注意补喂抗生素。犊牛出生后3~30日龄,可每天补喂一定量的抗生素,也可以取到防止下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