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中国的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也发展迅速。银行业的结构是否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如果有,又有怎样的影响?这是许多经济学家都在研究的问题。对此不仅分析了银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研究了经济结构与银行结构之间的匹配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并不是银行业的集中程度越高就越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银行业结构的匹配程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银行业结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070-04

引言

近年来关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广大经济学家所

研究的重要领域,而金融结构中重要的银行结构也受到很多的关注。理论界关于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关系的相关研究己经有了很多。著名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在早期就研究过这一理论,而后人在他的研究成果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虽然对金融结构的研究很多,但是对金融结构中银行结构的研究却很少。关于经济发展和银行结构中的储蓄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但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发展史中,经济发展与银行结构之间肯定存在某种必然联系。

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我们还面临着经济建设资金

匾乏,而储蓄率却居高不下的尴尬局面。因此研究经济发展与银行结构之间的关系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中国的分省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经济结构和银行结构的匹配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

关系,从而为储蓄结构的合理安排,提高银行储蓄的使用效率,提供浅薄的建议,从而使经济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最优配置。

一、文献综述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一直以来就是学术界研究

的热点。在相关金融研究理论中最早且最有影响力的就是金融结构理论,经济学家对金融结构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肖和约翰·g.格利在20世纪50年代共同出版了《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一投资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1],书中重点阐述了金融结构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指出在投资—储蓄过程中,金融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60年,肖和格利合作发表了《金融理论中的货币》[2]。书中指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是外部融资的主要形式。而真正为金融结构理论奠定了基石的是1969年美籍经济学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goldsmith)《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发表[3]。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与金融结构的流量和存量指标,对影响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戈德史密斯没有分析这种变动的内在机制是什么。为了克服金融发展可能存在的内生性,la portaetal(1997,1998),levine (1998,1999),loayza和beck(2000)[4],levine和beck(2003)[5]等用法律

起源作为工具变量,来研究金融的发展,研究分析了经济发展与金融结构之间的关系。但上述研究大多数都有一个假设前提,即竞争性市场,但金融中介在现实经济中的常态是非完全竞争。此时,就不能确定经济增长与银行结构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家们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关注经济发展中银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schumpter(1912)[6]早在1911年就认识到银行可以担任社会代理人的角色。但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与银行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步却很晚,在已有的研究中也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7]。例如,鞠源与于良春(1999)[8]用产业经济学方法研究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结构。他们认为中国银行业是寡头垄断,中国银行业存在着国有垄断的低效率以及过度集中的问题。但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增长与银行集中程度之间的关系。刘明兴、林毅夫和章奇(2002)[9]研究分析了各国的银行结构。同时指出:在研究银行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中,大家都没有考虑到银行分工的差异,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对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优势不同,指出银行部门的多元化发展将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但上述文献中都没有对经济增长与银行业集中度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王红(2005)[10]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银行集中程度有关,但结果并不显著。同时也表明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作用。但研究中并没有提到银行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问题,因此林毅夫、姜烨(2006)[11]关于《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中对于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假说,他们认为,

银行业结构、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之间如果匹配程度高,将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否则,将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并利用中国分省的面板数据,对提出的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但其中的一些结果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并没有与预期相符。因此本文在他们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加入了新的变量,利用中国的分省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经济结构与银行业结构的匹配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

二、模型和数据

(一)研究假设

我们做如下假设:

假设1:经济增长与银行业结构之间有必然联系,经济结构与银行业结构之间的匹配程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假设2: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占有比重高的地区,银行集中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假设3:在非国有中小企业占有比重高的地区,若银行集中程度很高,将阻碍经济的增长。

(二)模型及变量的设定

我们设定模型的目的在于:研究经济增长与银行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证明我们的假设,即并不是银行业的集中程度越高就越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银行业结构的匹配程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用银行集中度与企业结构指标的乘积来表示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匹配程度[12]。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的生

产函数为基础,将利用中国2002—2004年各省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

1.基本模型

2.被解释变量

rgdpit是被解释变量,表示的是各省实际的人均gdp,因为我们考察的是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因此经济的增长我们用人均gdp来表示。其中,下标t表示时间,i表示省份。

3.解释变量

kit为资本投入,用各省市全社会总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表示。模型中我们取其自然对数lnkit。lit表示为劳动投入,用各省总就业人数来表示,在运算中取其自然对数。

bsit表示银行业结构指标,我们将银行结构定义为:商业银行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垄断竞争程度以及银行分工形式。而从垄断竞争的角度而言,则指银行的效率是否受到银行市场垄断竞争的影响,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从银行分工的角度来看,则是指不同类型的银行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各自的比较优势,为各类银行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文中我们用所有制集中度和市场份额集中度来衡量银行结构,即银行存款集中度,因此,文中我们选取各省市辖区内国有四大银行(中、农、工、建)各年年末的存款余额在所有金融机构年末的总存款余额中所占的比重来作为银行存款集中度的度量值[13]。bsit表示银行结构本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esit和nonit都是经济结构指标。esit表示各省市大型企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