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海防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海权意识的演进研究
作者姓名:。
(南京理工大学。。。。。。。。。。会计2 班。。。。。。。。)
指导教师:。。。。。。。
1. 引言
我国的海洋格局具有易守难攻的战略性和资源丰富的多样性。我国海洋邻国众多,海防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由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海相连,有着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多达7个。我国也具有众多进入大洋的通道,其中在黄海和东海有对马海峡和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吐葛喇海峡、冲绳海峡等,南海具有东北部的巴士海峡、和巴林塘海峡,东部有民都洛海峡和巴拉巴吉海峡可进入太平洋,南部的卡里玛塔海峡和加斯帕海峡沟通爪哇海。
1.1 秦汉南北朝时期海权意识萌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的伟大功绩。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完成,这表明秦时期中国不但控制了大片广袤富庶的土地,还拥有了一条漫长的海岸线。秦帝国建立不久即发动了平定岭南的战争,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在此役中秦帝国正是依靠强大的楼船水军,才最终平定了中国岭南地区。秦始皇在位期间还大肆鼓励民间开展对海洋的探索,并鼓励沿海广大居民出海渔猎,并多次派遣使臣出海从事探险活动,显示他对海洋探索的重视。秦始皇自己也曾亲自巡视了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等地的沿海地区,并在会稽(约今江苏苏州)立有“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的石碑,这也是中国政府最早关注沿海一带安宁的开始。
西汉建立后,继续加强对海洋的探索。西汉一朝曾多次派人巡海,其中以汉武帝时期最为突出。汉武帝在位的54年间,曾七次巡海,并将中国的活动海域扩展到了今天的南洋一带。西汉时期的船舶制造业也发展很快,据《史记·平淮书八》所载“楼舡,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其中珠崖郡就在今天的海南岛,其余各郡之交通也多取道于海上。
汉武帝时期还出现了中国“海权意识”的萌芽,具体表现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上。按《史记·地理志》中:“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都甘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厓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杀人又苦蓬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大珠至围二
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辅政,欲耀威德,厚遗黄支王,令遣使献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的记载,这条路线应为西汉时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具体航线。而这一说法今天也已经被学术界多数学者认可,如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启臣先生在他的《海上丝路与广东古港》就认为:“陆、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发祥地在中国,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则在广东省。”【1】
1.2 古代中国早期战舰
有着“四大发明”的中国,同样也是古代战船建造的先驱者,浆帆战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代战船一般可分为大、中、小三型。据史料记载,中国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时曾用木板船运兵春秋战国时期用于水战的大型战舰“大翼”已经出现,为上下两层浆船。三国时期,有高三、四层的“楼船”以及“蒙冲”、“走舸”等多种类型。【2】
最初人们运用脚踏木轮推进,称之为车船,到了公元11世纪,我国开始将指南针用于航海。木制战舰发展的最高水平出现在唐、宋时期当时已经采用画“船样”的方式来设计施工、铁钉连接、船渠修造、滑道下水等方法。木质舰船建造技术已经达到比较成熟水平。到了明代,我国为了宣扬国威,当时就有了郑和下西洋。当时中国的舰船已经成为世界上体积最大、适航性最好的船舶。
由此可见,我国的海上防御和维护意识在很早就已经产生,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其运用的技术也是在不断更新中。
2. 现代海防推进
2.1 北洋海军的历程
19实际中期以后的中国,从广西金田燃起了太平天国起义的星星之火。清王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清政府感受到这一严峻的形势压迫之后,以恭清王奕 为代表的一批中高层官僚,运用各自的权能,大声呼吁,决策抢先向西方国家购买新式军舰,以加强水师力量,争取主动权,克制太平军,最终实现扑灭太平军的战略目标。
虽然清政府中有些人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对当时的局势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并开始了自力更生、自行建造近代化军舰的尝试,但是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受到技术起点低,专业人才匮乏,以及指导思想上存在误区等因素桎梏,这一阶段中国自行建造的军舰普遍存在舰型低等问题,对内的镇压起义反叛尚且能应付,不过远远无法满足远洋作战的需求。
2.2 近代海防论基本思想
中国近代海防论的发端及海防思想的形成,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倡导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第二阶段为发展时期,以冯桂芬、丁日昌为代表;第三阶段为高潮期,以李鸿章、李元度为代表。他们都以建立新式海防为目的,提出自己的思想,为中国近代海防建设做出了应该肯定的贡献。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提出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战略技术。他们训练一支有素的海军,改革旧制,组编新水师,强调搞好沿海陆地设防。海防论者深刻认识到:只有建
立一支强大的水军,才能遏制敌军的嚣张气焰,迫使其不敢接近我沿海,更不敢离船登陆。海防论者把坚船利炮作为最佳海防之物。林则徐说:“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3】
近代海防论的提出,有力地推动了晚清军事思想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海军的建立,推动了海军教育的发展,创建了中国近代化的海防工业,同时也推动了近代兵学著作的编纂。
3.现代海防的发展
3.1 现代化海军建设
面对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人一度茫然失措,洋务运动、维新自强、辛亥革命一系列的救国探索,或中途夭折、或功败垂成,强国之梦陷入迷途。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不仅睁开眼睛看世界,也开始审视世界了,思考如何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发展和强大自己。但是,我们也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经济的触角不断伸向世界,而军力却无法保护和支撑国家利益向海外的拓展。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军力保护和支撑的利益拓展是虚弱的,没有军力保护和支撑的经济发展是软弱的。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展的基础依赖于海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呼唤航母之声随之强烈。
中国发展以不称霸为政治理念。如果说林则徐发出的“睁眼看世界”还只是一种懵懂的意识,今天拥有航母是中国清醒地、有意识地“睁大眼睛看世界”的战略意识所为。
多年来由于我们只限于在欧亚大陆东端一隅生存与发展以及反对某些国家的全球霸权主义行为,全球战略曾是中国人十分忌讳的一个话题。由于这种多年来形成的思维定势,人们总以为搞全球战略就是搞世界霸权。其实,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有全球观念,因为中国与全球越来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融合在一起了。
全球战略,其政治含义已经不是仅仅意味着称霸,其发展出的另一层意义就是一个发展的理念。因为,没有强大的军力保护和支撑,无法实施全球战略。这种军力必须是能够保护海外国家利益的军力,必须是能够全球延伸的军力,必须是能够与我国的海外利益相匹配的军力。不论从历史看还是从现实看,不论是战时还是平时,人们发现,以航母为核心代表的军力是满足这种需要的重要因素。
3.2 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思考
必须面对的是,我国的海洋形势异常严峻,周边多个国家在海洋划界上对我国专属海域和岛屿提出领土要求,并且时常以此为借口挑起争端,我国海洋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十分严重。南海菲律宾、越南等国从七十年代起开始蚕食占据我国的南沙群岛中的岛屿,并长期侵夺我国专属经济区海域利益,现在并且越演越烈。中国的海洋权益全面受到损害,而传统的近海岸防御和沿海要塞体系立足于近海和海岸防守,对于稍微远一点的海洋上的事情毫无办法。
当代战争的多次实践早已反复证明:现在海防,必须建立在海空军在海岸线以外的远海进行积极有效的防御、掌握控制海权基础上,而不是指望消极被动近海近岸防御、依靠地面守备部队在海岸线和离岸小岛或群岛上进行防御。所以,海权和空权是中国当前海洋形势的必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