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当代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90年代末开始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过剩,就业压力增大;今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式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
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
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
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
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
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
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
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3.自身原因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
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
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
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
因为他们只
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
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
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
二、当代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
看清问题是必要的,然而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就要求相应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这就要求以下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1.政府方面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
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同时减轻能扩大就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税负,大力支持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第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健全市场法制建设维护企业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规范就业市场;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2.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
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
也许他们也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也面临过就业的问题,也许这些大学生就是他们的师弟师妹,他们难道就不念同门之情,就不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自己的母校。
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
各高校均成立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内设专门的办事处室。
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常设市场。
3.大学生方面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
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
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结语: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
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
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
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
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
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大学生创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创业论坛:创业受挫几大原因形势分析
•2008年10月23日10:51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年我国高校迎来了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四年前让学生兴奋的“扩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却显得格外严峻,就业人数的增加让高校感到很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就业面临难题。
教育部公布的首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表明,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呈现剧增之势,到2008年将达到1.24亿人。
因此,大学生迫切需要转变到现成的行业中就业的观念,与社会力量合作,与家庭合作,与同学合作创造属于自己的产业或社会的新产业,开辟一条新的就业之路。
大学生创业问题之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条件
当今社会为自主创业者提供了诸多的创业条件和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条件自主创业,其所创之业很大部分是个体或私营企业,这在改革开放之前是制度禁区,即使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这里仍是“雷区”,我们一直走得很小心,先是保住自留地、自留山,到允许个体经济作为公有经济的有益补充,再到允许私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直到党的十五大非公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步都很谨慎,但终于走出了雷区。
尽管仍有少数人不理解,但十五大已从根本上为非公有经济打开绿灯,并在随后全国人大对宪法的修改中确立了其合法地位。
这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一切公民的自主创业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政策条件国家鼓励大学生、研究生和科技人员兴办科技民营企业,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予以支持。
1999年底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若干意见》,文件规定:大学生、
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大学生创业没有资金,允许以其技术成果和其他智力资本折股参与创业。
1999年,北大学生张明、戚文敏发明了一种名为EPOST的新软件,预计可取代EMAIL。
北大校方出资100万注册北大天正公司,两人一分未掏,即拥有20%和10%的股份,成为大学生老板。
此外,清华、北大等学校还建立了帮助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科技人员创业的科技创业园区。
2004年上海推出的大学生优惠政策更是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希望。
这些政策或措施为大学生等知识型人才自主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时代条件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的资源,知识资本化将成为独立的更具影响的经济增长要素,知识拥有者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潜在力量。
大学生是或将是主要的知识资本拥有者,他们投身创业又将成为知识资本的营运者,他们虽然在创业时货币资本等有形资本不足。
但是他们可以凭借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无形资本——知识资本来实现创业,因为,第一,现有政策允许知识资本折合成相当比例的有形资本,以股权占有形式参与投入,创办实业;第二,还可以通过吸引风险投资等途径募集创业资金;第三,网络经济、虚拟经济等经济形态的出现,为大学生自主创办小型知识型企业创造了条件。
大学生创业问题之二: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
应该说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一定的优势,譬如年轻、激情,而且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也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提供了诸多条件,但也会面临许多问题,那么,问题是什么呢?
(一)大学生创业问题之心理准备不足
顽强的意志是创业的脊柱。
在创业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如果无好的意志品质、不懈追求的精神,就不会取得成功。
意志包括:坚韧不拔的毅力、敢冒风险的果断性和胜不骄败不馁的自制性。
然而从对近几年曾涉足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情况分析来看,不少创业者往往缺乏这样的意志,他们对创业的艰苦性心理准备不足。
由于家庭对学生创业的不理解和不宽容,家长供孩子读书已属不易,自主创业是笔额外的风险投资,与工薪家庭的投资回报期望相去甚远,从而导致家庭矛盾,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由于创业之初人手少,无严格分工,创业者不得不同时担任多种角色,既疲劳不堪,又常常不能适应,这容易使人烦恼;由于创业要与社会各方面打交道,这又常常是初涉社会的大学生创业者所不擅长的,遭到碰鼻子办不成事的情形是常有的,这容易使人灰心;由于缺乏挫折承受准备,稍遇失败就心灰意冷,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承担风险,这容易使人半途而废等。
这些都要求创业者事前就预见到创业的艰辛、风险和可能的失败,并做好面对的心理准备,以顽强的意志承受这一切。
(二)大学生创业问题之资本筹措困难
资金不足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研究生创业的首要难题。
创业需要资金,对于某些领域的创业甚至需要大量资金。
对创业者来说资金有三个渠道,一是自筹,二是借贷,三是风险投资。
自筹数量有限;借贷一则资信不足贷款不易,二则有期限要求,不能满足创业的长期投资需要;风险投资是最好形式,特别适合大学生创业者。
但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市场还
很不成熟:一是投资者少,资金有限;二是管理不规范,投资风险大;三是上市条件高,投资不能及时抽出,继续其他项目的投资。
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投资者很少,数量也有限。
为此,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风险投资的发展。
另外,在当前风险投资市场很不成熟的情况下,针对大学生创业问题,国家应专门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但是作为意欲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不能等靠国家的扶持,而应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业。
(三)大学生创业问题之企业管理经验缺乏
首先,从一份抽象的创业计划书到成功的市场运作,整个操作过程还需要借助长时间积累的管理经验加以磨合,这不是啃一啃纲常条目的书本理论就能达到的。
如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某同学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因为你本身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仅仅是依靠在校园里面学到的一点皮毛的东西,一知半解的,就自己去搞创业,既搞技术、又要管理,我觉得不太现实。
”其次,在成立了公司之后对于如何建立财务制度、人事制度、行政制度等等,学生创业者并不很清楚“设想一下,要自主创业办一家公司,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自己打理,工商、税务等等部门都要进行沟通、打交道。
这个面特别得广,对于一位刚刚跨出校门的学生来说很难,即使有这样的学生,也是极少数的。
但是,如果学生本身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资金的话,作为学校来说,应该是支持、扶持这些大学生的。
”
大学生创业问题之三:如何克服自主创业中的问题
(一)有效筹措资金
企业由人才、产品和资金所组成,资金不足,往往会导致创业者支付负担过重,无法成就事业。
学生刚刚踏上社会,很少有足够的资金积累,学生创业者应更多地具有“多少实力做多少事”的观念。
资金来源可以借于亲朋好友,也可以借贷于银行,如果企业拥有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成果,还可以寻求风险投资商的资金支持。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首期资金,如果没有企业的信任和投入,一般往往由团队成员共同出资。
(二)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
自主创业要处理的事情面广、量重,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有效地应对各类情况。
组建创业团队则能有效进行创新与经济管理的互补。
如果具有有效的管理,还能保证创业团队形成最大的合力,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在组建创业团队时,应注意创业团队成员的性格搭配、角色分工及对公司远近期目标、策略制定、股权分配的认同等等,因为这些都是与企业成长相关的创业团队建设问题。
(三)建立广泛有效的社会关系
一个初期开办的公司往往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帮助才能得到发展,创业者需要在社会环境中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
对于学生创业者,建立广泛有效的社会关系,是摆脱在与社会创业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因素。
(四)要有长期规划
创业者要选择自己熟悉又专精的事业,初期可以小本经营或找股东合作,按照创业计划逐步拓展。
企业应先求生存再求发展,扎好根基。
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企业尤其注意勿好高勿远,必须重视经营体制,步步为营以求创造利润。
同时作为创业领头人要在企业发展中逐步形成好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发挥企业全体成员的力量,求得企业的发展。
在未来社会,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成材的重要模式。
在上世纪末,国际教育界曾做过这样的预测:就世界范围而言,21世纪有50%的中专生和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
早在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就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为了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要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人们说,没有学生创业就没有美国硅谷。
高校毕业生创业不仅应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更应当作为一种文化来塑造。
(青岛理工大学的胡艳芳、苏霞)
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及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促进汽车工业的转型和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中央政府一直试图努力依靠行政力量推动汽车工业在短期且高效率地进行整合。
不过,现实中行政手段对市场干预所遇到的阻力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各地方诸侯的“阻挠”,这种力量的介入首先在政府系统内部就已经困难重重。
中国汽车工业正在以独具特色的方式开始演变。
上周四(24日),通用中国在杭州萧山索菲特酒店举行了一场雪佛兰Volt的媒体试驾会,巧合的是,当天浙江台州的永源汽车也在该酒店举办其2011年度的经销商年会。
这两家国籍身份各异,毫无交集可言的企业,在3月阳光初泄的这一天在同一个场合碰面,没有任何可交流的话题,甚至连到场的几十家汽车主流媒体亦未对偏居一隅名不见经传的永源有任何一丝要去关注一下的冲动。
永源被冷落了,在通用竭力推广其最新电动车型的这一刻。
不过,这一刻却非常恰如其分地将中国汽车工业的“两极”现状折射到我们面前:国际汽车巨头的叱咤风云以及本土弱小企业的无力争食。
在与上汽集团的彼此依附中,通用借助上海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一汽通用尚在培育期,对通用的贡献暂且难以明计)这两个整车生产平台,2010年在中国市场取得了230万辆的销量,占到其全球销量的近三成,利润贡献超百亿元人民币。
与此形成的反差是,在过去的一年永源仅收获了7164辆(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其市场表现非常不错的一年)的销售业绩,并且这一数据甚至未被乘联会这样的统计机构统计在内,其中原因不宜猜测,不过过低销量对最终统计结果的“误差”影响较小,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如今的现实是,像永源这样的企业至今存活的仍有几十家,其中更有甚者一年的销量仅以百计或十计,半死不活者过半。
这是一部悲喜交错的工业发展史。
中国市场在0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销售市场,然而,中国依然是全球汽车工业最分散的国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的整车企业仍接近200余家,远远超过欧、美、日三大区域的数量之和。
但对于1800万辆的市场规模,年销量突破50万辆的企业仅区区几家,苟延残喘的企业不在少数。
欧美日韩等区域的汽车工业从发展到腾飞,在历经二三十年或四五十年不等的时间后便逐渐形成寡头竞争的格局,而中国汽车工业在经过60余载的推进后,本土真正可以与通用这样的巨头相抗衡的旗舰型企业依旧身形朦胧。
换言之,中国汽车工业的整合进程过于缓慢,汽车巨头的成型之路过于漫长。
受制于体制问题,尽管中央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便尝试通过授权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方式,促成以一汽、东风等少数几家央企快速成长,但最终反而让这几大企业陷入一场经营浩劫。
据资料记载,当时一汽和东风等企业通过大搞兼并重组,将众多的中小规模的整车企业变为参股、控股以及全资子公司,各家旗下的成员企业均超过500家,其中一些被收编的成员企业还背负着巨额债务。
这种通过企业间资产上简单行政划拨的整合,由于无法真正实现内部人员管理、渠道整合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一汽和东风难以消化整合后的庞然大物,致使企业效益连年下挫,像东风一度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因此,“散、乱、差”这三个形容词戴在中国汽车工业头上多年,时至今日依然不能摘除。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体制缺陷造成的产业窘境。
但是,政府关于促进汽车工业整合的努力一直在继续。
在90年代,一汽、东风的兼并重组策略被证明无效后,1998年国家计委通过不再审批轿车项目的政策试图将企业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不过,确保留了地方政府审批“准轿车”项目(没有轿车生产资质的企业)的行政特权。
伴随着千禧年后轿车(尤其是经济型轿车)需求的增大,除去一汽和东风等正规军团,一些原来生产轻型客车的非轿车定点企业,以及以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自主品牌轿车生产企业开始进入历史舞台,永源也正是在这一波浪潮中开始扮演其中的一份子,这在很大程度将中国汽车工业的集中度再次稀释。
尽管当时业界也有很多专家呼吁盲目上马目录外的“准轿车”项目存在种种弊端,但各地方诸侯出于对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的狂热追捧,“准轿车”项目开始如春笋般兴起,并通过各
种手段最终获得准生证(如奇瑞通过加入上汽集团获得了准生证),成为具备合法地方的正规军。
当然,奇瑞、吉利以及比亚迪现在的成就取得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发展自主品牌的希望,但始终无法挤入主流阵营的“永源们”却成为了汽车工业“散、乱、差”格局的新成员。
对于通用这样的领跑者,“永源们”甚至不能扮演追赶者的角色,他们更多只是在市场整体不断向上的现实背景下分得其中一杯羹,一旦市场趋向饱和增幅回落,它们便难以为继,极有可能又迅速地成为最早一批的没落者。
这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汽车产业怪像: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汽车巨头悉数登陆中国,而最弱小无力的本土企业无力与之抗衡但却可以各顾各地在市场中觅食,没有被吞食的风险。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我们担忧真正有谋求做大欲望的自主品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否已经很难让其有更好发展的空间?
有观点认为,金融危机中美国三大巨头的没落其中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能够在本土市场站稳脚跟,导致欧亚军团有机可乘,瓜分市场。
而在欧美日韩等汽车品牌在中国鱼贯而入,大量充斥后的当下,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立足?相比这些区域,尤其是同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中国自主品牌在本土的生存空间显得那么狭窄,况且是在这些外资品牌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投入以及“合资自主”兴起的背景下。
在整个汽车工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很多“永源们”将会逐渐失去微小的领地,其中的绝大多数将在工业史上永远消失,这是工业向前发展的必然。
不过,我们该怎么预期真正完全具备中国血统的自主品牌是否可以以及何时能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旗帜?这一疑惑,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