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解读背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绍振:《背影》的解读
父亲时任徐州榷运局长。

在徐州纳了几房妾。

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的淮阴籍潘姓姨太得知,她赶到徐州大闹一场,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

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空五百元。

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补上窟窿。

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

祖母的死亡的性质,是“不堪承受”朱父亲如此不堪的行径的打击。

此事发生在1917年。

八年后所写《背影》大体记实,但是也有所隐晦。

文章前半部分所写对父亲的百般关爱,颇不领情,且有所顶撞。

表面上说是觉得父亲“迂”,说话不漂亮。

实质上隐含着,内心对父亲的不满,这种不满不仅来自于现场,而且来自于父亲的放任导致的后果,不但是祖母逝世,而且是经济的破产。

《朱自清年谱》这样说:朱自清从北京先到徐州会合,然后一道回扬州,父亲借钱才办了丧事。

经此变故,朱家彻底破产。

朱家原本相当殷实,怎么惨到“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的程度。

朱自清在《背影》中,对此采取了淡化、虚化的手法,只是说: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说父亲交卸了差事,似乎是职业上的交接,并无多少不正常。

但是,在字里行间却留下了矛盾:给朱自清的感受却是与祖母的过世一样是“祸不单行”?交卸差事,怎么成了“祸”?在一般情况下,再转任或者再找别的差事就是,怎么给朱父造成面临“绝人之路”的感觉?朱自清此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交卸差事,怎么会“满院狼藉”?想起祖母流下了眼泪,当然会想到祖母是怎么会死的?祖母是享受过荣华富贵生活的。

“祖父朱则余曾任海州承审官,主管全州民刑案。

”“退休时积蓄颇丰,父亲的宝应厘捐局又是一个肥缺。

”但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原扬州镇守使徐宝山,成立军政分府,自任司令,以逮捕和杀头作要挟进行敲诈,以‘协饷’为名勒索钱财。

祖父为了家人的安全,为也自己的‘老面子’,只得捐出大半家财。

但终因心力交瘁而辞世。

经此变故,朱家家道由此中落。

”虽然如此,还算小康,尚能供自己到北京上大学。

朱父(鸿钧)闯下如此大祸,弄到破产的境地,十九岁的大学生朱自清对祖母去世的原因是了然于心的。

《背影》里写亲子之爱,隐含着矛盾,正是因为矛盾,所以才深刻。

作品中所写之事,发生在1917年,当时朱自清还是北京大学哲学系预科生。

朱父失业(《背影》的开头“赋闲”二字,用得很优雅),不但给家庭生活,而且给朱自清大学生活带来极大困窘。

《朱自清年谱》这样记载:读大学期间,朱自清家境每况愈下,为他读书负了不少债,妻子武钟谦也卖掉了她陪嫁的首饰来补贴他的学习费用。

因此朱自清尽量节衣缩食,把生活用品减到最低限度。

朱自清的续弦陈竹隐说:他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是相当贫苦的。

‘五四’运动前后,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那几年,冬天晚上睡觉,只有一床破棉被,要用绳子把被子下面束起来。

正是因为家庭经济困窘,朱自清不能不提前于1920年毕业,8月到杭州任师范国文教师。

月薪大洋七十元。

汇寄三十五元回扬州养家。

但是家中仍然入不敷出。

为了节约开支,次年8月乃回扬州一中学任教务主任。

校长乃朱父朋友,朱父乃嘱将朱自清薪金全部上交。

仅仅一个月后,9月下旬,正是开学期间,朱自清辞职,赴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任教。

在此一个月中,朱自清、生母、妻、女儿与朱父及其妾处于一屋檐下,从欢聚到决计离开,个中缘由定
有种种难言之隐。

后来的现象说明矛盾主要集中在朱自清与父亲之间,而且并未因离去而解决。

1922年朱自清将自己的妻子武钟谦和两个孩子带出扬州到杭州自组“小家庭”。

这一点,在《背影》中有所透露:“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说明父亲虽然东奔西走,却没有谋得相当的职业。

弄得“老境”“颓唐!”其实,父亲交卸差事时是48岁,《背影》为文为八年后,56岁。

“颓唐”有之,“老境”则谈不上。

个中透露了朱自清与父亲的矛盾: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父子矛盾严重:
第一,“家庭琐屑”弄到“触他之怒”的程度;
第二,这种怒还和“我的不好”有很大关系;
第三,“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就不是一时之怒,而是父子亲情的消解;
第四,后果是父子“两年”不见面。

作为教师,明明有四个寒暑假,而执教之地就在浙江、上海一带,并不遥远,朱自清不回家,显然是因为父亲的种种行为而不想回家。

许多问题都与双方经济生活拮据有关。

扬州景况每况愈下,朱自清的小家庭也艰难竭蹶:1924年,朱自清在温州浙省立第十中学,每月“三十多元的薪水也也要经常拖欠两三个月才能领到。

一个学期常常只能拿到两三个月薪水。

”而此时朱自清家已经有自己、妻子、四个儿女和时时来帮忙的生母,一共七口。

到了1925年8月,经俞平伯介绍,朱自清到刚刚开办的清华大学部任国文教授。

其时大学教授月薪在二百银元以上。

客观条件改变了,经济上的矛盾缓和了。

更主要的是,父亲变化了,“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父亲对自己爱的宽宏,还延及自己的儿子。

这是让朱自清感动得流泪的根本原因之一。

之二是,朱自清意识到“自己的不好”。

朱自清惭愧了。

正是在这种心情下,朱自清有了写作《背影》的动机。

八年之后,回想起来,父亲的形象和当年的感受就很不一样了。

自己的“不好”当然是很多方面的,但是,那些家庭琐屑,父亲之怒,自己的顶牛,等等等等,不便下笔,行文也不集中,都舍弃了,只取当时印象最深刻的一点,那就是父亲爬月台的“背影”。

那是父亲对自己的爱的聚焦。

故叶圣陶先生说:“在眼见这个背影的当儿,作者一定想到父亲一定不让自己去买橘子,仍旧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待”。

这样的爱,是当时自己不理解的,而且公然顶撞。

而这时,却由衷地自我责备:“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在《‘背影’爱的隔膜和难言之隐》中这样分析:
朱自清面对的父亲,是一个由于道德缺陷而导致不光彩失业的家长。

父亲面临家庭经济破产,生存的绝路,以至于生母死亡,这一切后果都是自己造成的。

这样一个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的家长,在19岁的大学生儿子面前,精神负担的沉重自不待言。

但是,对儿子关照时,却似乎将一切都忘却了,自己的荣辱得失也全不在感觉中,一心只为儿子尽心尽力。

买了橘子以后,“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完全没有在意儿子领不领情,更没有在意儿子对自己丢掉职业有什么负面的感觉。

在儿子看来,他那艰难攀爬月台的行为,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难能可贵,而且是精神上的忘我境界。

相比起来,自己当时的不领情,后来的“不好”,实在是内疚之极。

这种愧疚是秘密的,不能讲出来,是无声的。

而眼泪正好就是无声的,独自的,不足为外人道的。

《背影》里写亲子之爱,隐含着矛盾,正是因为矛盾,所以才深刻。

《背影》之所以不朽,就是因为写出亲子之爱的丰富和复杂。

在朱自清笔下,亲子之爱并不完全是像冰心所写的那样纯净,水乳交融,诗化的,而是有隔膜的,散文的。

在父亲是无
条件的,儿子在当时却是不领情的。

过了八年才意识自己的“不好”,对父亲的爱的不尊重,甚至麻木。

当时也隐隐意识到了,被感动了,流泪了,却瞒着父亲。

以后一想起来,就要流泪。

朱自清的眼泪有一种忏悔的性质。

《背影》中的亲子之爱最为独特深邃之处,乃是写出了爱的错位,爱的惭愧,爱的后悔,爱的沉重。

朱自清的爱升华了:就是摊上一个有缺点,有毛病的父亲,就不能够爱吗?爱是一种情感,不是冷冰冰的理性。

因为有了爱,对父亲的感觉就发生了变化,当年的不检点造成的后果就略而不计了,很朴素地说:“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干了许多大事”。

更重要的是,将父亲对自己的爱,自己对父亲的爱定格在爬月台的“背影”,用诚挚的笔墨,为现代文学散文史留下了一个亲子之爱的经典。

《背影》不但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经典,而且也感动了他父亲。

当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把《背影》拿给他父亲,父亲读得泪流满面。

这里有个美学问题。

美学的感受是要有距离的,时间的距离是其一。

故中国古典诗歌中,诗意往往在回忆中强化,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风骤”,李后主的“小楼昨夜又东风”。

郑愁予在《相望》一诗中说“回忆是希望的蜜”,说的是感受力,不但蕴含着以往的记忆,而且溶汇着未来的希望。

八年的时间距离,在回忆中消解了爱的隔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