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数据库启动

00数据库启动
00数据库启动

内部文档版权所有

oracle 启动三步骤

一、nomount 阶段

nomount 阶段,可以看到实例已经启动。oracle进程会根据参数文件开创共享内存池。Oracle启动时,默认先根据spfile文件来启动,找不到时,然后再找pfile文件,pfile文件格式为:INITorcl.ORA,可以根据show parameter spfile 来判断,value不为空时,是spfile启动

SQL> startup nomount;

ORACLE instance started.

Total System Global Area 1653518336 bytes

Fixed Size 2213896 bytes

Variable Size 956303352 bytes

Database Buffers 687865856 bytes

Redo Buffers 7135232 bytes

SQL>

可以看到共享内存已经开辟

查看参数配置文件位置

SQL> show parameter spfile

NAME TYPE VALUE

------------------------------------ --------------------------------- ------------------------------

spfile string /u01/app/oracle/product/11.2.4

/db_1/dbs/spfiletest.ora

二、mount 阶段

mount阶段,oracle会根据nomount阶段的参数文件来寻找控制文件的名称和位置,查找到立即锁定该控制文件,控制文件里记录了数据库中的数据文件、日志文件、检查点信息等非常重要的信息。启动mount时,会先自动启动nomount

mount阶段可以看到,比nomount阶段多了一个database mounted的提示。

SQL> startup mount;

ORACLE instance started.

Total System Global Area 1653518336 bytes

Fixed Size 2213896 bytes

Variable Size 956303352 bytes

Database Buffers 687865856 bytes

Redo Buffers 7135232 bytes

Database mounted.

查看控制文件位置

SQL> show parameter control

NAME TYPE VALUE

------------------------------------ --------------------------------- ------------------------------

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 integer 7

control_files string /u01/app/oracle/oradata/test/c

ontrol01.ctl, /u01/app/oracle/

flash_recovery_area/test/contr

ol02.ctl

三、open阶段

open阶段会根据控制文件记录的信息,定位到数据库文件、日志文件等,正式开启实例和数据库之间的桥梁。如果数据文件或者日志文件缺少,那么open失败。

open之后,如果有使用归档日志功能,便可看到归档日志的进程。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Database altered.

查看日志文件和日志文件的位置

SQL> select file_name from dba_data_files;

FILE_NAME

------------------------------------------------

/u01/app/oracle/oradata/test/users01.dbf

/u01/app/oracle/oradata/test/undotbs01.dbf

/u01/app/oracle/oradata/test/sysaux01.dbf

/u01/app/oracle/oradata/test/system01.dbf

SQL>

SQL> select group#,member from v$logfile;

GROUP# MEMBER

-------------------------------------

3 /u01/app/oracle/oradata/test/redo03.log

2 /u01/app/oracle/oradata/test/redo02.log

1 /u01/app/oracle/oradata/test/redo01.log

总结

我们可以使用statup来启动oracle数据库,如果使用startup启动,其实已经经过了三个过程。

总的来说,没有参数文件(spfile、pfile),实例无法创建,数据库无法nomount成功,

没有控制文件(control),数据库无法mount;

没有数据文件(datafile、logfile),数据库无法打开使用,以上文件缺一不可,关于备份可以参考rman备份章节。

Oracle数据库的启动

Oracle数据库的启动要经历3个阶段。

阶段一:启动实例(Start An Instance)--nomount

阶段二:装载数据库(Mount The Database)--mount

阶段三:打开数据库(Open The Database)--open

1.启动实例

①读取参数文件(Initialization Parameter File, PFILE或者Server Parameter Files, SPFILE)

②Oracle根据参数文件中的参数,分配系统全局区(System Global Area,SGA)

③启动后台进程(DBWR:数据库写入进程,LGWR:日志写入进程,CKPT:检查点进程,SMON:系统监控进程,PMON:进程监控进程,ARCH归档进程等)。

这些内存和后台进程组合起来组成实例(Oracle Instance)。

参数文件(PFILE或者SPFILE)还指定了控制文件(Control File)的位置。

2.装载数据库

打开控制文件(Control File),从控制文件中获得数据文件(Data File)和联机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的名字和位置。这时候,Oracle已经把实例和数据库关联起来。对于普通用户,数据库还是不可访问。

3.打开数据库

Oracle打开数据文件(Data Files)和联机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这时候,数据库可以使用。普通可以登录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4.分步启动Oracle

STARTUP NOMOUNT;

ALTER DATABASE MOUNT;

ALTER DATABASE OPEN;

5.直接启动Oracle

STARTUP (相当于上面三个过程依次进行)

6.使用特定初始化参数文件(Initialization Parameter File, FILE)启动数据库

STARTUP PFILE='C: \oracle\product\10.2.0\db_1\dbs\PFILEORCL.ORA';

7.把数据库启动到限制模式(RESTRICT)

在限制模式下,只有CREATE SESSION和RESTRICTED SESSION权限的用户可以访问数据库。

①如果数据库是关闭的

STARTUP RESTRICT;

②如果数据库是开启的

ALTER SYSTEM enable restricted session;

8.以只读模式(Read Only)打开数据库

①如果数据库是关闭的

STARTUP open read only;

②如果数据库是开启的

ALTER DATABASE OPEN read only;

在直读模式下,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都禁止写操作。整个数据库是只读的。

但是允许数据库恢复(Database Recovery)及其他不会产生回滚的操作。

9.把数据库启动到回复模式(RECOVER)

STARTUP OPEN RECOVER;

10.重启数据库(RESET)

STARTUP FORCE

这个命令先调用SHUTDOWN ABORT来关闭数据库,然后在用STARTUP命令,按照正常方式启动数据库。STARTUP把数据库的关闭和启动两个过程合二为一。

11.如何知道数据库处于何种状态

①如果数据库处于NOMOUNT状态

1) SELECT open_mode FROM v$database;

SELECT open_mode FROM v$database

*

第1行出现错误:

ORA-01507: ??????

2)SELECT status FROM v$instance;

STATUS

------------------------

STARTED

②如果数据库处于MOUNT状态

1)SELECT open_mode FROM v$database;

OPEN_MODE

----------

MOUNTED

2)SELECT status FROM v$instance;

OPEN_MODE

----------

MOUNTED

③如果数据库处于OPEN状态

1)SELECT open_mode FROM v$database;

OPEN_MODE

----------

READ WRITE

2)SELECT status FROM v$instance;

STATUS

------------

OPEN

数据库的关闭

Oracle的关闭也要经历三个阶段:

阶段1:关闭数据库(Close The Database)

阶段2:卸载数据库(Unmount The Database)

阶段3:关闭实例(Shut Down The Instance)

1.关闭数据库

Oracle首先把SGA中的数据写到数据文件和联机日志文件中。然后,Oracle关闭所有的数据文件和联机日志文件。这时候,数据库已经不可以访问。

这个阶段完成后,控制文件仍然处在打开状态。

2.UNMOUNT数据库

数据库完成之后,Oracle将分离数据库和实例之间的联系,这个阶段叫做“卸载数据库”或者叫“UNMOUNT数据库”。

这个阶段仅仅是卸载数据库,实例仍然存活在内存中。

这个阶段完成后,控制文件被关闭。

3.关闭实例

这是关闭数据库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Oracle将从内存中移出SGA和终止正在进行的后台进程(Background Processes)。至此,数据库关闭已经完成。

4. SHUTDOWN NORMAL

使用NORMAL方式关闭数据库时,

(1)允许新的用户注登录数据库。

(2)要等所有的用户自动退出Oracle以后,Oracle才关闭数据库。所以,如果数据库存在一个用户,那么,Oracle就一直等待,直到这个用户退出,Oracle才关闭数据库。

(3)SHUTDOWN NORMAL是最慢的一种数据库关闭方式。

5.SHUTDOWN IMMEDIATE

使用IMMEDIATE方式关闭数据库时,

(1)新的用户不能登录数据库;

(2)未提交的事务将会被回滚(ROLLED BACK)

(3)Oracle不会等待所有的用户(连接)退出数据库。

特点:

(1)以IMMEDIATE方式关闭数据库不需要实例恢复(Instance Recovery);

(2)SHUTDOWN IMMEDIATE是最安全的关闭方式;

注:推荐使用这种方式关闭数据库。

6. SHUTDOWN TRANSACTIONAL

以TRANSACTIONAL方式关闭数据库时,会发生下面的事情:

(1)不允许新的用户登录数据库;

(2)不允许建立新的事务(New Transactions);

(3)所有的事务(transactions)完成以后才关闭数据库;

(4)一个用户(会话)执行完手里的事务(transactions)后将被强行断开与数据库的联机。特点:

(1)这种关闭方式不会使客户端的数据丢失。

(2)这种关闭方式不需要实例恢复(Instance Recovery);

7. SHUTDOWN ABORT

以ABORT方式关闭数据库时,

(1)不允许启动新的连接(New Connections)和新的事务(New Transactions);(2)客户端的SQL语句(Client SQL Statements)立刻终止;

(3)未提交的事务不被回滚(Rollback);

(4)Oracle立刻终止所有连接(会话)。

特点:

(1)只有数据库出现问题时候,才使用这种方式关闭数据库;

(2)这是一种最不安全的关闭方式,数据库重启时需要实例恢复(Oracle后台进程);(3)以ABORT方式关闭数据库使最快的一种方式。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原理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原理 1.为E-R图中的每个实体建立一张表。 2.为每张表定义一个主键(如果需要,可以向表添加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字段作为该表的主键) 3.增加外键表示一对多关系。 4.建立新表表示多对多关系。 5.为字段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6.定义约束条件(如果需要)。 7.评价关系的质量,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数据库是存储数据库对象的容器。MySQL数据库的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创建、选择当前操作的数据库、显示数据库结构以及删除数据库等操作。成功创建choose数据库后,数据库根目录下会自动创建数据库目录。使用MySQL命令show databases;即可查看MySQL服务实例上所有的数据库使用MySQL命令show create database choose;可以查看choose数据库的相关信息(例如MySQL版本ID号、默认字符集等信息)执行“use choose;”命令后,后续的MySQL命令以及SQL语句将自动操作choose数据库中所有数据库对象。删除student 数据库,使用SQL语句 drop database student 表是数据库中最为重要的数据库对象MyISAM和InnoDB存储引擎设置默认的存储引擎创建数据库表显示表结构表记录的管理 MySQL提供了插件式(Pluggable)的存储引擎,存储引擎是基于表的,同一个数据库,不同的表,存储引擎可以不同。甚至同一个数据库表,在不同的场合可以应用不同的存储引擎。 表记录的插入表记录的修改表记录的删除MySQL特殊字符序列 向数据库表插入记录时,可以使用insert语句向表中插入一条或者多条记录,也可以使用insert….select语句向表中插入另一个表的结果集。 本章详细讲解select语句检索表记录的方法, select语句概述使用where子句过滤结果集使用order by子句对结果集排序使用聚合函数汇总结果集使用group by子句对记录分组统计合并结果集子查询选课系统综合查询 使用正则表达式模糊查询全文检索 视图与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视图也是由若干个字段以及若干条记录构成,视图也可以作为select语句的数据源。甚至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视图对表进行更新操作。视图中保存的仅仅是一条select语句,视图中的源数据都来自于数据库表,数据库表称为基本表或者基表,视图称为虚表。 1.使操作变得简单 2.避免数据冗余 3.增强数据安全性 4.提高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如果某个视图不再使用,可以使用drop view语句将该视图删除视图分为普通视图与检查视图。通过检查视图更新基表数据时,只有满足检查条件的更新语句才能成功执行

ORACLE数据库启动过程祥解

ORACLE数据库启动过程祥解及错误排除 本文目的 在ORACLE数据库管理中,启动数据库遇到问题较多。而且多数ORACLE的使用者在数据库启动过程中遇到错误提示,无从下手使用了错误的方法修改数据库的相关文件,而从造成了不必要的数据损失。通过本文使读者对ORACLE数据库的启动过程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遇到启动过程的错误不至于手忙脚乱造成更大的损失。 一、数据库启动方法 1、UNIX平台数据库启动方法 使用oracle用户登录服务器 $>sqlplus ‘/ as sysdba’(使用sys用户登录数据库) Sql>(系统提示连接到一个没有启动的实例) Sql>startup(正常启动数据库) 2、WINDOWS平台数据库启动方法 使用手工方式启动数据库。

?打开DOS窗口 ?C:\>ordim –startup –sid ora9i(其中ora9i为实例的名称) 在WINDOWS平台启动ORACLE时经常遇到如下错误: 以上错误是由于,没有启动ORACLE数据库在WINDOWS平台中的服务。 正确启动过程如下:

(DESCRIPTION=(ADDRESS=(PROTOCOL=tcp)(HOST=dba)(PORT=1521)) )正在连接到 (DESCRIPTION=(ADDRESS=(PROTOCOL=IPC)(KEY=EXTPROC0))) LISTENER 的STATUS ------------------------ 别名LISTENER 版本TNSLSNR for 32-bit Windows: Version 9.2.0.1.0 - Produc tion 启动日期28-7月-2006 22:24:16 正常运行时间0 天0 小时0 分 4 秒 跟踪级别off 安全性OFF SNMP OFF 监听器参数文件c:\oracle\ora92\network\admin\listener.ora 监听器日志文件c:\oracle\ora92\network\log\listener.log 监听端点概要... (DESCRIPTION=(ADDRESS=(PROTOCOL=ipc)(PIPENAME=\\.\pipe\EXT PROC0ipc))) (DESCRIPTION=(ADDRESS=(PROTOCOL=tcp)(HOST=dba)(PORT=1521)) ) 服务摘要.. 服务"PLSExtProc" 包含 1 个例程。 例程"PLSExtProc", 状态UNKNOWN, 包含此服务的 1 个处理程序... 服务"oracle" 包含 1 个例程。 例程"ora9i", 状态UNKNOWN, 包含此服务的1 个处理程序... 命令执行成功 C:\>sqlplus "/ as sysdba" SQL*Plus: Release 9.2.0.1.0 - Production on 星期五7月28 22:24:47 2006 Copyright (c) 1982, 2002, Orac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连接到: Oracle9i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9.2.0.1.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OLAP and Oracle Data Mining options JServer Release 9.2.0.1.0 - Production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C 5. D 6. B 7. A 8. B 9. D 10. B 11. C 12. D 13. D 14. D 15. B 16. C 17. D 18. A 19. D 20. A 21. D 22. D 23. C 24. A 25. C 二、填空题 1. 数据库系统阶段 2. 关系 3. 物理独立性 4. 操作系统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6. 一对多 7. 独立性 8. 完整性控制 9. 逻辑独立性 10. 关系模型 11. 概念结构(逻辑) 12. 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和递归 13. 宿主语言(或主语言) 14. 数据字典 15. 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6.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数据的特点: A、数据不保存。 B、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C、数据不共

享。D、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 A、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 B、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C、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D、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E、数据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特点: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底。 C、数据独立性高。 D、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数据管理的规模日趋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管理系统已不能适应要求,数据库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更高的数据独立性,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余度,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操作使用接口。数据库系统对数据的管理方式与文件管理系统不同,它把所有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汇集起来,以记录为单位存储,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监督和管理下使用,因此数据库中的数据是集成的,每个用户享用其中的一部分。 3、简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概念的含义和联系。答:数据库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软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借助操作系统完成对硬件的访问,并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存取、维护和管理。 数据库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它主要由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几部分组成。 三者的联系是: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主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 4、数据库系统包括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画出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层次结构图。 答: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数据库主要是来保存数据的。 数据库用户是对数据库进行使用的人,主要对数据库进行存储、维护和检索等操作。 软件系统主要完成对数据库的资源管理、完成各种操作请求。 硬件系统主要完成数据库的一些物理上的操作,如物理存储、输入输出等。

数据库原理作业

数据库原理作业 客观题预算成绩:100 分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 )的任务 A、A)需求分析阶段 B、B)概念设计阶段 C、C)逻辑设计阶段 D、D)物理设计阶段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存取方法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 )阶段的任务。 A、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B、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n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C、一个m: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D、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实体间的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数据流图属于数据库设计的哪个阶段的工具?( ) A、需求分析阶段 B、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C、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D、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 A、需求分析阶段 B、逻辑设计阶段 C、概念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在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描述数据与处理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A、ER图 B、业务流程图 C、数据流图 D、程序框图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建立索引属于数据库的() A、概念设计 B、逻辑设计 C、物理设计 D、实现与维护设计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____的任务。 A、需求分析阶段 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从E-R模型向关系模式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码是 A、A)m端实体的码 B、B)n端实体的码 C、C)m端实体码与n端实体码的组合 D、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

数据库常用命令

oracle常用命令 命令解释 $Ps –ef|grep oracle 查看oracle进程是否启动 $ sqlplus "/as sysdba" 以sysdba角色登陆oracle数据库 SQL>startup 显示当前系统中已登录的人员。 SQL>shutdown immediate 关闭数据库 SQL>select * from v$version; 查看oracle数据库版本 SQL>select name from v$database; 查看数据库SID SQL>truncate table table_name 快速清空一个表 SQL>select * from all_users;查看数据库中所有用户 SQL>alter tablespacename offline;将表空间offline SQL> alter tablespacename online ;将表空间online $oerr ora 2236 查错误 alert_{ORACLE_SID}.log 数据库告警日志文件 *.TRC 数据库跟踪文件 Oracle说明 1、数文件:SPFILE不能直接阅读是二进制文件,需要转为文本 2、oracle数据库后,可以查看数据库状态是否open,如果open会显示open字样 SQL> select status, instance_role from v$instance; 3、PFILE:SQL> connect / as sysdba 从spfile创建pfile:SQL> create pfile from spfile; 从pfile创建spfile:CREA TE SPFILE FROM PFILE='/home/oracle/admin/pfile/init.ora'; 4、names是客户端或应用程序需要连接数据库时必须配置的,使用$tnsping service_aliasname可以测试出tns配置的是否正确 5、要文件listener.ora、Tnsnames.ora、Sqlnet.ora,这三个位置在$ORACLE_HOME/network/admin目录下。 6、库启动时要先启动listener Network配置:监听程序lsnrctl

数据库原理索引、视图的定义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题目:索引、视图的定义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题目】 索引、视图的定义 【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T -SQL语句创建视图的方法,包括视图的建立、删除、修改;了解如何应用视图有选择地查看所需数据,并熟悉通过视图更改数据表中数据的方法。掌握创建索引的方法。 【实验内容】 1、据库TestDB中,基于表"项目数据表"和"员工数据表"创建视图,要求为: (1)视图名为"员工项目"。 (2)包含字段"编号"、"姓名"、"名称"和"开始日期"。 (3)字段别名分别是"员工编号"、”员工姓名"、"项目名称"、"项目开 始日期"。 2、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ransact-SQL语句在实验二的数据表"员工数据表"中基于"姓名"创建索引,要求索引名为"IDX_Name",索引类型为非聚集索引。 【实现方法】 1、视图 (1)打开查询分析器。 在查询窗口书写CREATE VIEW语句创建视图,并指定字段别名: USE TestDB GO CREATE VIEW员工项目(员工编号,员工姓名,项目名称,项目开始日期) AS SELECT a·编号,a·姓名,b·名称,b·开始日期, FROM员工数据表AS a INNER JOIN项目数据表AS b ON a·编号=b·负责人 WHERE a·编号=b·负责人 GO (2)使用INSERT语句通过视图向员工数据表中添加一条记录,要求"姓名"字段值 为"马中兴"。 USETestDB GO INSERTINTO 员工项目(员工姓名) VALUES('马中兴') GO (3)使用UPPDATE语句通过视图将第二步中插入记录的员工姓名改为"马中新"。 USETestDB GO UPDATE员工项目 SET 项目负责人= '马中新’, WHERE 项目负责人=’马中兴’

Oracle索引原理

Oracle数据库中的索引详解 一、ROWID的概念 存储了row在数据文件中的具体位置:64位编码的数据,A-Z, a-z, 0-9, +, 和/,row在数据块中的存储方式 SELECT ROWID, last_name FROM hr.employees WHERE department_id = 20; 比如:OOOOOOFFFBBBBBBRRR OOOOOO:data object number, 对应dba_objects.data_object_id FFF:file#, 对应v$datafile.file# BBBBBB:block# RRR:row# Dbms_rowid包 SELECT dbms_rowid.rowid_block_number('AAAGFqAABAAAIWEAAA') from dual; 具体到特定的物理文件 二、索引的概念 1、类似书的目录结构 2、Oracle 的“索引”对象,与表关联的可选对象,提高SQL查询语句的速度 3、索引直接指向包含所查询值的行的位置,减少磁盘I/O 4、与所索引的表是相互独立的物理结构 5、Oracle 自动使用并维护索引,插入、删除、更新表后,自动更新索引 6、语法:CREA TE INDEX index ON table (column[, column]...); 7、B-tree结构(非bitmap): [一]了解索引的工作原理: 表:emp

目标:查询Frank的工资salary 建立索引:create index emp_name_idx on emp(name);

[试验]测试索引的作用: 1. 运行/rdbms/admin/utlxplan 脚本 2. 建立测试表 create table t as select * from dba_objects; insert into t select * from t; create table indextable as select rownum id,owner,object_name,subobject_name, object_id,data_object_id,object_type,created from t; 3. set autotrace trace explain 4. set timing on 5. 分析表,可以得到cost 6. 查询object_name=’DBA_INDEXES’ 7. 在object_name列上建立索引 8. 再查询 [思考]索引的代价: 插入,更新 三、唯一索引 1、何时创建:当某列任意两行的值都不相同 2、当建立Primary Key(主键)或者Unique constraint(唯一约束)时,唯一索引将被自动建立 3、语法:CREA TE UNIQUE INDEX index ON table (column); 4、演示

数据库启动及监听

近段时间很多网友提出监听配置相关问题,客户终端(Client)无法连接服务器端(Server)。本文现对监听配置作一简单介绍,并提出一些客户终端无法连接服务器端的解决思路,愿对广大网友与读者有一些帮助。 一、监听器(LISTENER) 监听器是Oracle基于服务器端的一种网络服务,主要用于监听客户端向数据库服务器端提出的连接请求。既然是基于服务器端的服务,那么它也只存在于数据库服务器端,进行监听器的设置也是在数据库服务器端完成的。 二、本地服务名(Tnsname) Oracle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是通过客户端发出连接请求,由服务器端监听器对客户端连接请求进行合法检查,如果连接请求有效,则进行连接,否则拒绝该连接。 本地服务名是Oracle客户端网络配置的一种,另外还有Oracle名字服务器(Oracle Names Server)等。Oracle常用的客户端配置就是采用的本地服务名,本文中介绍的也主要是基于本地服务名的配置。 三、Oracle网络连接配置方法 配置Oracle服务器端与客户端都可以在其自带的图形化Oracle网络管理器(Oracle Net Manager)里完成(强烈建议在这个图形化的工具下完成Oracle服务端或客户端的配置)。在Windows 下,点击“开始/程序/Oracle - OraHome92/Configuration and Migration Tools/Net Manager”启动Oracle网络管理器工具,在Linux/Unix下,利用netmgr命令来启动图形化Oracle网络管理器,如:$ netmgr。 Windows下启动Net Manager图形窗口如下图示: 1、 Oracle监听器配置(LISTENER): 如图(一)示,选中树形目录中监听程序项,再点击左上侧“+”按钮添加监听程序,点击监听程序目录,默认新加的监听器名称是LISTENER(该名称也可以由任意合法字符命名)。选中该名称,选中窗口右侧栏下拉选项中的“监听位置”,点击添加地址按钮。在出现的网络地址栏的协议下拉选项中选中“TCP/IP”,主机文本框中输入主机名称或IP地址(如果主机即用作服务端也作为客户端,输入两项之一均有效;如果主机作为服务端并需要通过网络连接,建议输入IP地址),端口文本框中输入数字端口,默认是1521,也可以自定义任意有效数字端口。 选中窗口右侧栏下拉选项中的“数据库服务”,点击添加数据库按钮。在出现的数据库栏中输入全局数据库名,如myoracle。注意这里的全局数据库名与数据库SID有所区别,全局数据库名实际通过域名来控制在同一网段内数据库全局命名的唯一性,就如Windows下的域名控制器,如这里可以输入 myoracle.192.168.1.5。Oracle主目录可以不填写,输入SID,如myoracle。完整的数据库服务配置如下图示: 保存以上配置,默认即可在Oracle安装目录下找到监听配置文件 (Windows下如 D:\oracle\ora92\network\admin\listener.ora,Linux/Unix下 $ ORACLE_HOME/network/admin/listerer.ora)。至此,Oracle服务端监听器配置已经完成。 2、本地服务名配置(Tnsnames):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完整版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 设计 《图书馆管理系统》 数据库设计报告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班级:09级二班 姓名:谢泽勇、彭广川、彭圆圆、肖玲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公共信息资源,面对成千上万的图书和众多的借阅者,妥善的管理图书 和借阅者的资料是及其重要的,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可大大减 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根据《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要求而做。 课程作业要求如下: 1、严格按照数据库设计步骤,完成该系统的需求分析、概念模型设计、逻辑结 构设计; 2、需求分析分需求调查和需求分析两部分。其中需求调查应首先明确调查对象 (即,图书馆)。然后按照课程讲授的需求调查内容、步骤与方法,对图书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通过需求分析得到“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并严格按照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的标准格式与图符进行描述。 3、在得到的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基础上,通过概念模型设计方法,得到“图 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E-R图。 4、将“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E-R图转换为SQL Server2000支持的关系模式, 并按标准关系模式格式描述。 5、通过SQL Server2000对数据库物理结构进行设计;组织数据入库,利用SQL 语言进行简单、连接、嵌套、组合、统计等查询操作,将SQL代码及其运行结果保存;利用SQL语言对数据进行更新、删除和修改操作。 一、功能分析 (1) 读者信息的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种类、性别、借书数量、 借书期限、备注。 (2) 书籍基本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类别、关 键词、备注。 (3) 借书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读者编号、借 书日期、借书期限、备注。 (4) 还书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读者编号、还 书日期、还书期限、备注。 (5) 有条件、多条件查询各种信息.

文摘索引型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区别

通过对文摘索引型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的现状进行比较, 总结出两类数据库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两类数据库检索系统的相同特征 1,网络检索 无论是国外引进还是国内购置及自我开发,网络版数据库检索。网络检索方式有很多优势优势,读者可直接在任意具有权限的连接的计算机上利用通用的浏览器便捷地检索。可同时检索同一若干年代的累积数据或相关数据库的相关数据。 2,资源整合和集成检索 用户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跨库检索,读者可在多个数据库的基础上跨库检索。 3,融菜单检索和高级检索于一体 文摘索引型和全文数据库都是直接面对大众读者,所以都能提供简单的菜单式检索,读者通过点击和选择菜单命令和利用检索窗口的功能键或功能词实现简单的检索。为了读者解决对复杂一点的检索往往无能为力的情况,两类数据库一般都提供了高级检索形式来实现。4,综合运用布尔检索、截词检索和位置检索等检索技术,这些传统检索技术功能就是在文摘索引型数据库检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数据库检索人性化,用户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非专业人士,对检索界面、检索过程、检索帮助、个性检索、结果输出等方面一目了然。 两类数据库检索系统的不同特征 文摘索引型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的最大差别就是前者结果只提供题录和文摘等二次文献信息,后者除可提供二次文献信息外,还能提供作者原文的一次文献信息。 1,检索途径存在着差异 检索途径有主题,分类及除此之外的作者、号码等其它辅助途径, 通过数据库设置的检索字段反映检索途径的实现。不同的数据库根据检索的实际需要设置检索字段。全文数据库设置的检索字段一般较文摘索引型数据库少 2,收录文献的原则和目的不同,数据库所起的作用不同。文摘索引型数据库一般收录特定时期的综合学科领域或某一学科分支的相同或不同出版类型的文献。文摘索引型数据库能反映某一段时间内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的进展及技术与手段的应用。全文数据库以为用户提供利用一次文献为主要宗旨,其数据库商必须和着者或出版单位商谈着作使用权问题,只有双方达成协议签署合同,并履约支付着作权报酬才能使用文献原文而收录数据库。因此全文数据库不可能存在收录文献全面性问题。相对而言,全文数据库很难像文摘索引数据库那样从宏观上反映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学术进展情况, 更不可能充当学术评价的工具。 3 ,检索技术的运用不尽相同 检索原理的不同,文摘索引型数据库是以记录组织文献, 处理每一条记录依据基于文献内容的特征属性和文献外表的特征,体现传统的布尔检索、截词检索和位置检索等功能。全文数据库主要通过运用对整个文本信息的分析,利用将全部文本划分为主题紧凑的不同子段,用不同的关键字特征标注各子段的文本切分技术和计算机自动进行全文自动抽词标引来处理原始文献的。全文检索技术能体现关键词在子段和全文出现的频率和分布,处理的是典型的非结构化的非线性的数据。 4,主题检索特征不同 文摘索引型数据库在提供自然语言的同时,一般都有自己的主题词表反映数据库中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依据主题词表对文献进行主题标引,对每篇文献给出若干个主题词。全文数据库一般没有自己的主题词表, 主题检索依靠不加规范的自然语言实现。使用自然语言主要是基于检索最终用户的大众化, 最大好处就是避免了人工标引的随意性、繁琐性,提高了处理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_Server试题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 Server 期末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 __。 2.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______来表示的。 3.设关系模型R(A,B,C),F是R上的函数依赖集,F={A→B,C→B},则R的候选码为_________。 4.层次模型用“树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网状模型用“_________” 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5.SQL Server2005中,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可以只有一个_________文件和一个日志文件。6.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的存储结构都采用____________索引结构。 7.一个事务必须具有的四个属性是原子性、一致性、__________和持久性。 8.在T-SQL中,查询表中数据时,可用___________关键字滤掉重复行。 9.调用标量函数时必须提供至少由两部分组成的名称,即________. 函数名。 10.触发器是当数据库服务器中发生数据操作语言事件时会自动执行的存储过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数据管理的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阶段() (A)文件系统(B)数据库系统 (C)人工管理(D)统一管理 2.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书,一本书只能由一个学生借阅,学生和图书之间是什么样的联系() (A)一对一(B)一对多 (C)多对多(D)以上全不是 3.如果事务1将数据库中的A值从200改为300,事务2读A值为300,事务1又将刚才的操作撤销,A值恢复为200,那么事务2读取了“脏”数据。这种情况是由于数据库保护中的那方面不当而引起的() (A)并发控制 (B)完整性约束 (C)安全性控制(D)数据库的恢复 4.在关系模型中,“元组”是指() (A)表中的一行(B)表中的一列 (C)表中的一个数据(D)表中的一个成分 5.有学生、选修和课程三个关系,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课程C(课程号,

陶宏才《数据库原理及设计》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解答题 1、解释术语:数据、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视图、数据字典。P19-20 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可存储并具有明确意义的信息。 数据库:是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数据管理系统:是一个通用的软件系统,由一组计算机程序构成。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用户的应用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环境。 数据库应用系统:主要指实现业务逻辑的应用程序。 视图:指不同的用户对同一数据库的每一种理解称为视图。 数据字典:用于存储数据库的一些说明信息的特殊文件。 2、简述数据抽象、数据模型及数据模式之间的关系P26 数据模型是数据抽象的工具,是数据组织和表示的方式; 数据模式是数据抽象利用数据模型,将数据组织起来后得到的结果; 总而言之,数据模式是数据抽象的结果。 3、DBMS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有哪些?P9 数据独立性、安全性、完整性、故障恢复、并发控制 4、数据库中对数据最基本的4种操作是什么?P24 增加、删除、修改、查询 5、评价数据模型的3个要素是什么?P12 1)能够真实地描述现实系统 2)能够容易为业务用户所理解 3)能够容易被计算机实现 6、数据模型的3个要素是什么?P24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 7、简述SQL语言的使用方式。P13 一般有两种方式:SQL的交互式使用;用户通过开发应用系统与RDBMS交互。 8、在数据库设计时,为什么涉及到多种数据模型?P12 因为目前商用化DBMS没有一个能够同时满足3项要求,为此,人们不得不走折中路线,设计一些中间的数据模型。 9、数据库系统中的用户类型有哪些?P28-29 最终用户、数据库应用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员、其他与数据库系统有关的人员。11、简述OLTP与OLAP间的区别。P42-43 OLTP(联机事务处理)主要面向日常的业务数据管理,完成用户的事务处理,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通常要进行大量的更新操作,同时对响应时间要求比较高。 OLAP(联机分析处理)注重数据分析,主要对用户当前及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辅助领导决策,通常要进行大量的查询操作,对时间的要求不太严格。 二、单项选择题 1、( A )不是SQL语言的标准。P156 A.SQL-84 B.SQL-86 C.SQL-89 D.SQL-92 2、( D )数据模型没有被商用DBMS实现。P26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E-R模型 3、( C )不是数据模型应满足的要求。P12 A.真实描述现实世界 B.用户易理解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四-视图与索引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题目:实验四视图与索引学号班级日期 2016.10.20 一、实验内容、步骤以及结果 1.在Student数据库中,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创建一个选修了“数据库原理”课程并且是1996年出生的学生的视图,视图中包括学号,性别,成绩三个信息。(5分) 2.用两种不同的SQL语句创建第五版教材第三章第9题中要求的视图(视图名:V_SPJ)(10分,每种方法5分)。 --第一种方法 CREATE VIEW V_SPJ AS SELECT sno,pno,qty FROM SPJ WHERE jno=( SELECT jno FROM J WHERE jname ='' ); GO --删除建好的视图 DROP VIEW V_SPJ; GO --第二种方法

CREATE VIEW V_SPJ AS SELECT sno,pno,qty FROM SPJ,J WHERE J.jno=SPJ.jno AND J.jname=''; 3.用SQL语句完成第五版教材第三章第11题中的视图查询(10分,每小题5分)。 11.请为三建工程项目建立一个供应情况的视图,包括供应商代码(SNO)、零件代码 (PNO)、供应数量(QTY)。 针对该视图VSP完成下列查询: (1)找出三建工程项目使用的各种零件代码及其数量。 (2)找出供应商S1的供应情况。

4.用SQL语句完成视图的数据更新。(15分,每题5分) (1)给视图V_SPJ中增加一条数据。 提示: -SPJ表中JNO允许为空时,数据可以插入基本表,此时JNO为NULL,由于JNO 为NULL,所以视图中没有该条数据。 -SPJ表中JNO不能为空时,可以使用instead of触发器实现。 (2)修改视图V_SPJ中的任意一条数据的供应数量。

oracle启动的三个阶段

oracle启动的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1. 启动到nomount状态,这个阶段数据库读取spfile/pfile文件中的参数,启动数据库实例。 1-1读取初始化参数文件.注意读取顺序.主要是指定控制文件及数据库实例名1-2分配系统全局区 1-3启动后台进程 1-4打开alertSID.log文件和跟踪文件 补充说明: 在nomount阶段,oracle 会查找参数文件,启动实例,参数文件的查找顺序为spfile.ora,init.ora,init.ora如果以上三个文件均查找不到oracle 在此时就会报错,同时在此阶段oracle会查找alter文件,如果没有找到alter 文件会自动创建;启动相应的后台进程至少包括五个 pmon,DBWn,ckpt,smon,LGWn。总之,这个阶段主要就是启动一个实例,并为加载数据库确定必要的参数。 2. 启动到mount状态,这个阶段数据库打开控制文件,验证控制文件。 2.装载数据库--startup mount,读控制文件等 2-1将数据库与一个已打开的实例相关联 2-2打开控制文件 2-3获取数据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的名称和状态.

补充说明: 在mount阶段,oracle会打开控制文件,加载数据库,此时数据库的基本结构信息都能够查询了,但是还不能查询用户表的内容。 3. 启动到open状态,这个阶段数据库打开控制文件里描述的文件。 3.打开数据库--database open 3-1打开数据文件 3-2打开联机重做日志文件. 补充说明:

在open阶段,就是打开数据库,在这个阶段SMON会对数据文件的检查点进行一致性检查,不一致时smon会介入进行恢复。 Oracle中数据库实例和数据库是独立实体,可以独立存在。因此启动过程分成多个阶段:首先在内存中构建实例,然后通过安装数据库启用到数据库的连接,最后打开数据库来使用它。Oracle数据库有四种状态:SHUTDOWN:所有数据库文件都关闭,不存在实例 NOMOUNT:实例在内存中创建(SGA已经被创建,根据参数文件指定启动某些后台进程),但没有连接到任何数据库。 MOUNT:实例定位并读取数据库控制文件。 OPEN:所有的数据库文件都被定位和打开,终端用户可以使用数据库。 数据库的启动可分为三个阶段: 1、nomount:在这一阶段,只需要读取initSID.ora文件,启动数据库实例,创建后台进程。在initSID.ora文件中,可以定位SPFILEORAC.ora文件,这是参数文件,通过它可以初始化SGA和启动后台进程。并可以定位控制文件位置。在此阶段,可以执行的操作有:重建控制文件,重建数据库。 2、mount:在nomount阶段,可以通过读取控制文件来转换到mount阶段。在数据库加载阶段(mount),所有的数据文件和联机日志文件的名称和位置都从控制文件中读取,但是并没有真正查找这些文件。在此阶段,可以执行的操作有:数据库日志归档、数据库介质恢复、使数据文件联机或脱机、重定位数据文件和联机日志文件。

数据库原理设计心得体会

数据库原理设计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的设计与制作,给了你怎样的一些心得体会呢?那么记录下来吧!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数据库原理设计心得体会(一) 在我看来,数据库课程设计主要的目标是利用课程中学到的数据库知识和技术较好的开发设计出数据库应用系统,去解决各行各业信息化处理的要求。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可以巩固我们对数据库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当我们这组决定做大学生就业咨询系统时,我们并没有着手写程序。而是大家一起商量这个系统概述、系统目标、系统需求、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和数据词典。当这些都准备好了之后,我们进行模块的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块设计,而且写出来的代码要求可以实现相应模块的功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分工做好了,最后会由一个人把这些全部组合搭建在一起。我们使用的是和php相互嵌套使用,当一个系统做好了之后,我会好好地把程序都看一遍,理会其中的奥秘。 我所负责的是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还有一些界面的实现。还记得自己刚接触的时候,觉得很感兴趣,所以有一段时间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然而Php是我刚接触不久的一种编程语言。不过

觉得它的功能真的很强大,可以开发出很多大型的系统。但是在做备份和还原的时候,要考虑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当我遇到错误的时候,感到很受打击。值得欣慰的是,在同学的帮助和大量参考书的查阅下,我把自己的模块做好了。这就是我收获最大的地方。而且,我明白了遇到困难永不放弃的重要性,我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领悟了只有坚持不懈才会取得胜利。 知识的获得是无止境的,只要你想学,只要你行动,没有什么会难倒我们的。回首这一个多星期的课程设计,我很欣慰。因为我有了动力,有了勇气。谢谢老师对我们的不懈帮助,谢谢学校给了我们这一次实践的机会,也谢谢组员们的关怀。这些美好的回忆美好的东西将永远伴随着我。 数据库原理设计心得体会(二) 两个星期的时间非常快就过去了,这两个星期不敢说自己有多大的进步,获得了多少知识,但起码是了解了项目开发的部分过程。虽说上过数据库上过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的课程,但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相关的设计工作细节。这次实习证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发现这其中需要的很多知识我们没有接触过,去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我们前边所学到的仅仅是皮毛,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掌握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知道。同时也发现有很多已经学过的东西我们没有理解到位,不能灵活运用于实际,不能很好的用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大量的实践,通过

SQL索引详解(优化数据库)

SQL索引一步到位 SQL索引在数据库优化中占有一个非常大的比例,一个好的索引的设计,可以让你的效率提高几十甚至几百倍,在这里将带你一步步揭开他的神秘面纱。 1.1 什么是索引? SQL索引有两种,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索引主要目的是提高了SQL Server系统的性能,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与减少系统的响应时间 下面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图书馆的例子:一个图书馆那么多书,怎么管理呢?建立一个字母开头的目录,例如:a开头的书,在第一排,b开头的在第二排,这样在找什么书就好说了,这个就是一个聚集索引,可是很多人借书找某某作者的,不知道书名怎么办?图书管理员在写一个目录,某某作者的书分别在第几排,第几排,这就是一个非聚集索引 字典的例子:字典前面的目录,可以按照拼音和部首去查询,我们想查询一个字,只需要根据拼音或者部首去查询,就可以快速的定位到这个汉字了,这个就是索引的好处,拼音查询法就是聚集索引,部首查询就是一个非聚集索引. 看了上面的例子,下面的一句话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聚集索引存储记录是物理上连续存在,而非聚集索引是逻辑上的连续,物理存储并不连续。就像字段,聚集索引是连续的,a后面肯定是b,非聚集索引就不连续了,就像图书馆的某个作者的书,有可能在第1个货架上和第10个货架上。还有一个小知识点就是:聚集索引一个表只能有一个,而非聚集索引一个表可以存在多个。 1.2 索引的存储机制 首先,无索引的表,查询时,是按照顺序存续的方法扫描每个记录来查找符合条件的记录,这样效率十分低下,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将字典的汉字随即打乱,没有前面的按照拼 音或者部首查询,那么我们想找一个字,按照顺序的方式去一页页的找,这样效率有多底,大家可以想象。 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的根本区别是表记录的排列顺序和与索引的排列顺序是否一致,其实理解起来非常简单,还是举字典的例子:如果按照拼音查询,那么都是从a-z的,是 具有连续性的,a后面就是b,b后面就是c,聚集索引就是这样的,他是和表的物理排列顺序是一样的,例如有id为聚集索引,那么1后面肯定是2,2后面肯定是3,所以说这样的搜索顺序的就是聚集索引。非聚集索引就和按照部首查询是一样是,可能按照偏房查询的时候,根据偏旁‘弓’字旁,索引出两个汉字,张和弘,但是这两个其实一个在100页,一个在1000页,(这里只是举个例子),他们的索引顺序和数据库表的排列顺序是不一样的,这个样的就是非聚集索引。 原理明白了,那他们是怎么存储的呢?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聚集索引就是在数据库 被开辟一个物理空间存放他的排列的值,例如1-100,所以当插入数据时,他会重新排列 整个整个物理空间,而非聚集索引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含有聚集索引的表,他只仅包含原表中非聚集索引的列和指向实际物理表的指针。他只记录一个指针,其实就有点和堆栈差不多的感觉了

Oracle数据库的启动与关闭

以下资料来自Oracle数据库精讲与疑难解析,仅供学习 一、Oracle数据库的启动 Oracle数据库的启动要经历3个阶段。 阶段一:启动实例 (Start An Instance)--nomount 阶段二:装载数据库 (Mount The Database)--mount 阶段三:打开数据库 (Open The Database)--open 1.启动实例 ①读取参数文件(Initialization Parameter File, PFILE 或者 Server Parameter Files, SPFILE) ②Oracle根据参数文件中的参数,分配系统全局区(System Global Area, SGA) ③启动后台进程(DBWR: 数据库写入进程,LGWR:日志写入进程,CKPT:检查点进程,SMON: 系统监控进程,PMON:进程监控进程,ARCH归档进程等)。 这些内存和后台进程组合起来组成实例(Oracle Instance)。 参数文件(PFILE或者SPFILE)还指定了控制文件(Control File)的位置。 2.装载数据库 打开控制文件(Control File),从控制文件中获得数据文件(Data File)和联机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的名字和位置。这时候,Oracle已经把实例和数据库关联起来。对于普通用户,数据库 还是不可访问。 3.打开数据库 Oracle打开数据文件 (Data Files) 和联机日志文件 (Redo Log File) 。这时候,数据库可以使用。 普通可以登录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4.分步启动Oracle STARTUP NOMOUNT; ALTER DATABASE MOUNT; ALTER DATABASE OPEN; 5.直接启动Oracle STARTUP (相当于上面三个过程依次进行) 6.使用特定初始化参数文件 (Initialization Parameter File, FILE) 启动数据库 STARTUP PFILE='C: \oracle\product\10.2.0\db_1\dbs\PFILEORCL.ORA'; 7.把数据库启动到限制模式(RESTRICT) 在限制模式下,只有CREATE SESSION 和RESTRICTED SESSION权限的用户可以访问数据库。 ①如果数据库是关闭的 STARTUP RESTRICT; ②如果数据库是开启的 ALTER SYSTEM enable restricted session; 8.以只读模式(Read Only)打开数据库 ①如果数据库是关闭的 STARTUP open read only; ②如果数据库是开启的 ALTER DATABASE OPEN read only; 在直读模式下,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都禁止写操作。整个数据库是只读的。 但是允许数据库恢复(Database Recovery)及其他不会产生回滚的操作。 9.把数据库启动到回复模式 (RECOVER) STARTUP OPEN RECOVER; 10.重启数据库(RESET) STARTUP FOR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