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能改善功率因数吗

变频器能改善功率因数吗
变频器能改善功率因数吗

变频器能改善功率因数吗?又是怎么改善的?

一、先确定几个概念:

1、无功功率,是负载与电源之间交换能量的快慢;

2、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2、电容的电流超前电压90度;

二、变频器产生高次谐波,又使功率因数下降。到底变频器是提高还是降低功率因数?为什么?

1、变频器的输入侧是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2、由于整流二极管只是在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处导通,主要是电容的充电脉冲电流;

3、所以变频器产生了高次谐波电流;

4、由于整流管导通时,电流、电能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是单方向的,所以电源功率是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没有交换能量的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是1;

5、所以变频器产生高次谐波,但功率因数没有下降,因为变频器只吸收了能量;

6、所以变频器产生高次谐波,功率因数也没有提升,因为变频器只吸收了能量,没有给电网提供无功功率

三、有些资料说变频器有电容器能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

1、如果测量电压与电流的相位角,确实是容性角;

2、如果功率因数表是根据此容性角计算功率因数,则功率因数低于1;

3、依此功率因数计算得出的容性无功功率,认为是给电网提供的无功补偿功率,并得出“变频器有电容器能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

4、这是测量原理上造成的错误!

5、如果实测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6、变频器与电源之间就不存在无功功率;

7、也没有电容为电源提供的容性无功功率;

8、也不会出现变频器提高电网功率因数的错误说法;

四、从变频器输入端看,能量实际传递的过程和方式:

1)当交流电压大于滤波电容的电压时,整流二极管导通,滤波电容充电;

2)当交流电压经过最大值开始减小,小于于滤波电容的电压时,整流二极管反向截至,滤波电容充电结束并向负载测逆变电路供电;

3)这样没有电能不断的由电源输入到电容器,电容器不断的将电能输入到负载;

4)电流、电能是单方向流动或传输,没有逆向电源的无功功率;

晶闸管整流装置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这种整流装置简单、便宜、可靠,而且无需换相电路。由于它显示出的极大优越性,使它成为弱电控制与强电输出之间的得力桥梁。但是这种装置不是完美无缺的。其缺点是当它输出的电压低于它的最大值.亦即在开通角较大时,功率因数低。而低功率因数运行,浪费电能,这在大功率应用中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变频器运行改善其输入侧的功率因数较低的问题一、变频器的无功功率与功率因数

由于变频器输入侧功率因数偏低的原因,与工频电动机的运行功率因数低有着重要的区别。由于电动机是感性负载,运行电流的相位滞后于电压,功率因数的高低取决于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而变频器功率因数低是由其电路结构造成的。变频器通常是“交一直一交”式结构,即三相交流电源经三相整流桥和滤波电容器变为直流,再经控制电路和逆变管转换为频率可调的交流电。在整流过程中,只有当交流电源的瞬时值大于直流电压UD 时,整流二极管才会导通,整流桥中才有充电电流,显然,充电电流总是出现在电源峰值附近的有限时间内,呈不连续的脉冲波形。这种非正弦波具有很强的高次谐波成分。高次谐波的瞬时功率一部分为“ + ”,另一部分为“一”,属于无功功率。这种无功功率使得变频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较低,约为O .7 ~0 .75 。

二、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

由于变频器输入侧功率因数较低的原因。不是电流波形滞后于电压,而是高次谐波电流造成的,所以不能通过并联补偿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而应设法减小高次谐波电流接入电抗器。交流电抗器,接在三相电源与整流桥之间;直流电抗器,接在整流桥与滤波电容器之间。使用其中一种就有明显效果,两种共同使用可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 .95 以上。直流电抗器除了提高功率因数外。还能限制接通电源瞬间的充电涌流。另外,不允许在变频器输出端,即与电动机的连接端并接电容器。因为变频器输出的所谓正弦波,实际上是脉冲宽度和占空比的大小按正弦规律分布的脉宽调制波,这个脉冲序列是变频器中逆变管不断交替导通形成的,如果在输出端接入电容器,则逆变管在交替导通过程中,不但要向电动机提供电流,还会增加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会导致逆变管损坏。

三、电抗器的选用

电抗器对大部分变频器来说不是标准配置,是选配件。可根据需要选用。

四、交流电抗器的相关应用

有时为了降低设备投资的成本而不接交流电抗器,容忍变频调速系统在低功率因数下运行。但在下列运行环境中连接交流电抗器则是必需的:

1 .如与变频器在同一供电系统中的电子设备较多,变频器的高次谐波将影响电子设备正常工作,这时应在变频器输入侧连接交流电抗器,同时用1000V 、100nF-220nF 的电容器进行滤波,尽量减小高次谐波的干扰。

2 .同一供电系统中有容量较大的可控硅设备,由于可控硅设备也会导致电压波形的畸变,与变频器相互产生影响,因此,两种设备的输入端都应接入交流电抗器。

3 .多台变频器运行于同一供电系统中,除了变频器之间互相影响外,还会导致相邻设备工作失常,这时每台变频器输入端都应接入交流电抗器。

利用晶闸管提高功率因数的例子;

通常的晶闸管整流装置,随控制角“的增大(整流输出电压减小)则牛角增大,使得位移因数减小。而交流侧的电流波形为方波或梯形渡,所以电流畸变因数也不等于l。可见整流装置对电网的不良影响是由电流畸变因数和位移因数造成的。所以改善功率因数也应从改善这两方面的特性入手。即一方面要尽量减小电流与电压问的相角差;另一方面应使电网侧电流波形尽量接近正弦渡。从电路构成的形式上看,可把整流装置进行适当地组合,使它们成为一个系统,通过这些装置运动状态的相互配合。使其对电网侧所呈现的功率因数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整流装置的主回路进行改革,使之在同样的电压调整范围内,获得功率较高的因数。如图所示:

d.2 采用三相四线制电路

改进的三相四线制整流电路如图3所示。它与一般三相桥相比,是在零线上接入了辅助晶闸管、P|。P 、^ 并非随时都可以被触发导通。若把它们能够被触发导通的开始时刻设为d— O,则辅助触发角d定义为线电压与相电压的交点向右的角度,如图所标。

件,KP,、KP。不导通,装置工作情况与一般三相桥式电路相同当在( /6,5 6)间,在a时刻触发KP-、KP。,则KP。、KPs导通,输出电压为U ,导电途径为一一负载一P?一6—0。在辅助触发角d时,触发KPs,则KP。通,受反压关断,输出电压为。导电途径为一P 一负载一一0。接着相应时刻,KP:被触发导通,KPs被关断,输出电压。在相应的d时刻,触炭导通KP ,输出电压,KP-被关断。其它管子的通断情况依此类推。其整流输出电压,靠辅助晶闸管KPt、KPs交替导通,使主可控硅KP- ?提前关断,以减小每相导电时间,导致电流波形前移,使位移因数提高,从而使功率因数得到改善。

几乎所有的无效功都是电感性,电容性的非常少见,例如:变频器就是容性的,在变频器电源端加入电抗器可提高功率因数。...

首先说变频器提高功率因数的问题,因为有直流母线的存在,所以变频器输出的功率因数对变频器输入侧影响就大大降低了,而输入侧采用的是不可控的二极管整流,所以功率因数不会很低。这样说,变频器可以提高功率因数的说法是可以的。

其次,说电抗器的作用,如果加电抗器(输入侧),他可以抑制谐波,而谐波的存在,会影响功率因数的下降。因此说,加了输入电抗器,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也是可以理解的。

变频器的结构和电抗器的使用,是说两个不同的问题,他们都与功率因数连在一起,这也许是一种技术与商业挂钩的一种炒作。反正电力电子电路的原理在那摆着,怎么有利怎么联系呗。

谐波的产生以及谐波对功率因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与具体体统的结构、技术路线、安装等等都有关联,真要是分析谐波和产生以及消除的问题,一定要联系现场的实际来谈,才能有的放矢。当然,大型系统不允许不加输入电抗器的。这点是肯定的。

1、补偿电容器只能提供超前电流,以弥补感性负载的滞后电流,但不能削弱变频器输入侧的谐波电流,所以不起作用。补偿电容量大了,容易和某一谐波电流发生谐振,因而容易损坏。

2、目前使用的变频器,绝大多数是交-直交变频器,在变频器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隔着一个直流回路。因此,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并不能提高变频器输入侧的功率因数。实际上,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3、滞后电流的功率因数,则cos ≈1。然而,这并不是功率因数的全部。事实上,变频器由于输入电流中含有十分丰富的谐波电流,其畸变因数较低,故总功率因数是不高的。

通用变频器一般是AC-DC-AC型,逆变器多为VSI,整个变频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主要取决于变频器输入电流。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差是一种功率因数的典型定义,即功率因数等于电压与电流相角差的余弦函数。功率因数可以反映有功、无功和视在功率的比例关系。只有阻性负载功率因数才是1,任何电抗,不论是电感或是电容,都会造成输入电流相对于输入电压的相位改变。感性负载会造成功率因数降低,如异步电机直接接在电网上运行。不控整流器的运行特点是只在输入交流电压的峰值附近才有输入电流,导致产生了很大的电流谐波含量,造成输入电流的谐波失真,因此这样一个非线性的负载将会导致功率因数比较低。

(1) 功率因数偏低的影响

a) 对电动机的影响

对于电动机来说,功率因数低,将会降低电动机的效率。如图3所示,功率因数低,意味着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较大,故在有功电流i1a相等的情况下,有:

图1功率因数与电流

可见,功率因数低的最终结果,是电动机的铜损增加,故效率降低。

电动机效率的降低,虽然是用户应该考虑的问题,但却并不是供电系统考虑的主要问题。

b) 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供电系统在为用户提供电源时,要受到电流大小的制约。因为电流太大了,会使导线发热严重,损坏绝缘。

如果供电线路里无功电流太多了,则有功电流必减小,影响了供电能力。对于供电系统来说,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所以,供电系统总是通过进线处的无功电度表来考察用户的功率因数的。

(2) 变频器的功率因数问题

a) 电动机侧的功率因数

对于交-直-交变频器而言,电动机侧的无功电流将被直流电路的储能器件(电容器)吸收,反映不到变频器的输入电路中。因此,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并不是供电系统考察的对象。

图2 交-直-交变频器的框图

b) 变频器输入电流的功率因数

变频器的输入侧是三相全波整流和滤波电路,如图3(a)所示。显然,只有当电源线电压的瞬时值ul大于电容器两端的直流电压ud时,整流桥中才有充电电流。因此,充电电流总是出现在电源电压的振幅值附近,呈不连续的冲击波状态,如图5(b)和(c)所示。显然,变频器的进线电流是非正弦的,具有很大的高次谐波成份。有关资料表明,输入电流中,高次谐波的含有率高达88%左右,而5次谐波和7次谐波电流的峰值可达基波分量的80%和70%,如图3(d)所示。

如上述,所有高次谐波电流的功率都是无功功率。因此,变频器输入侧的功率因数是很低的。有关资料表明,甚至可低至0.7以下。

图3输入电流波形分析图

因此,变频调速系统需要考察的是输入电流的功率因数。

(3) 功率因数测量的误区

a) 输入电流的位移因素

因为变频器输入电流的基波分量总是与电源电压同相位的,所以,其位移因数等于1。

b) 功率因数表的测量结果

功率因数表是根据电动式偶衡表的原理制作的,其偏转角与同频率电压和电流间的相位差有关。但对于高次谐波电流,则由于它在一个周期内所产生的电磁力将互相抵消,对指针的偏转角不起作用。功率因数表的读数将反映不了畸变因数的问题。如果用功率因数表来测量变频器输入侧的功率因数,所得到的结果是错误的。

3 变频器功率因数的改善

根据以上的分析,改善变频器功率因数的基本途径是削弱输入电路内的高次谐波电流。因此,不能用补偿电容的方法。恰恰相反,目前较多地使用电抗器法。

3.1 电抗器法

(1) 交流电抗器法

如图4(a)所示,在变频器的输入侧串入三相交流电抗器al。

串入al后, 输入电流的波形如图4(b)所示,高次谐波电流的含有率可降低为38%;功率因数pf可提高至0.8~0.85。

图4 交流电抗器连接示意图

除此以外,al还有以下作用:

a) 削弱冲击电流

电源侧短暂的尖峰电压可能引起较大的冲击电流。交流电抗器将能起到缓冲作用。例如,在电源侧投入补偿电容(用于改善功率因数)的过渡过程中,可能出现较高的尖峰电压;

b) 削弱三相电源电压不平衡的影响。

(2) 直流电抗器法

直流电抗器dl接在整流桥和滤波电容器之间,如图5(a)所示。

图5直流电抗器连接示意图

接入直流电抗器后,变频器输入电流的波形如图5(b)所示,高次谐波电流的含有率可降低为33%;功率因数pf可提高至0.90以上。由于其体积较小,故不少变频器已将直流电抗器直接配置在变频器内。

直流电抗器除了提高功率因数外,还可削弱在电源刚接通瞬间的冲击电流。

如果同时配用交流电抗器和直流电抗器,则可将变频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至0.95以上。

(3) 注意事项

电路中串入电抗器后,变频器的最高输出电压将降低2~3%。这将导致电动机运行电流的增加和起动转矩的减小。因此,当电动机的裕量较小,或要求高起动转矩的情况下,应考虑加大电动机和变频器的容量。

异步电机在启动时,转差率S接近1时,转差大时,无功率大,功率因数低异步电机在额定运行时,转差率S

接近0时,转差小时,无功率小,功率因数高而变频器在启动电机时,输出频率低,就可以保证异步电机转差在额定转差范围内,所以保证电机始终工作在高功率因数状态所以可以这样说,变频器改变输出频率,控制异步电机转差在额定转差范围内,从而保证电机的运行功率因数高如果变频器输出频率f与输出电压U的比值一定时,电机磁通Φ是个定值,即励磁电流(NIo)不变只有电机磁通Φ减小时,励磁电流(NIo)减小所以变频器提高功率因数的主要方式是控制异步电机转差率来实现的当异步电机处于大马拉小车时,变频器可调整频压比,减小电机磁通Φ,有降低无功电流,提高功率因数的作用所以,简单说,“低频时,输出电压低,无功电流小”的结论是错误的,降低频率,降低电压,但频压比恒定,是保证电机铁心磁通Φ不变,等于电机设计磁通Φ,即工频时的磁通Φ 当大马拉小车时,可以降低电机磁通Φ,也就是改变频压比的值,也就是在相同频率下,适当降低电压,降低励磁电流降低频率,降低电压,不降低磁通Φ,励磁电流不变,无功功率不变改变频压比,降低电机磁通Φ,降低励磁电流,降低了无功功率,提高了功率因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包括合理选择电器设备.避免变压器轻载运行,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同步电动机;通过人工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最常用的是并联电容器补偿。并不是经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越高越好,因为补偿装置消耗有功发出无功,随着补偿容量的增加,其有功损耗也增加,初投资增大。就经济运行角度而言,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过高或过低均会使总功率

损耗增加;若补偿功率因数恰当,能使总有功损耗最小,此时的补偿容量及功率因数称为按经济运行原则确定的补偿容量及功率因数。采用并联电容器补偿。

下面是我找的2篇文章

浅谈交流变频传动对功率因数的提高作用

1 引言

在工业生产和工具中通常都需要用到交流异步电动机,然而与其他类型的负载相比较,它的功率因数相对较低,从而导致更高的线电流,这将最终导致线路电缆和变压器额外的发热。在特大型电机轻载运行的应用场合,其功率因数尤其低。

如果你使用交流传动的变频器(vsd)来控制电机的速度则能够提高功率因数,因此也能降低变压器和线路上的电力损耗。这样,交流传动就能够帮助管理者省去投资功率因数补偿器设备的投资。

本文将主要介绍使用变频器后进线电流能小于出线电流现象的原因,同时比较了交流传动与定速传动或直流传动等其他调速方式的异同点。

2 功率因数与变频传动

2.1 功率因数与cos φ的区别

功率因数(pf)是电气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测量指标,它定义为实际消耗功率(以kw为单位)与总装置的视在功率(以kva为单位)的比值。

功率因数是大部分人比较关心的话题,但是有时却经常与cosφ(phi)发生混淆。这里要注意一点,功率因数pf只有在系统电压u和系统电流i是正弦波的时候才等于cosφ(phi),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在同一个频率时二者才是等同的。但是实际上,电气系统中的电压和电流都包含谐波,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功率因数pf都不等同于cosφ(p hi)。

为理解功率因数pf的概念,下面以矢量形式来表示。图1为电气线路图,电压u(一个固定的频率)在该线路将产生一线路电流i。根据欧姆定理,每个器件上的电压降都由电流与电阻相乘,其矢量图见图2。

在图1中,电压u由三部分产生,即电阻r产生的压降ur=ir、电感xl产生的压降ul=ixl和电容产生的压降uc=ixc 组成。其电压和电流可以由图2的矢量方式分解出来。本回路中,电流i都是相同的,电压则在矢量表现方式上不同,有超前和滞后。根据图2,我们可以得出cosφ的定义。

为了更进一步地解释,功率因数pf可以更加形象地用“一匹马在沿轨道拉有轨电车”来比方,因为轨道接头是不平的,必须要在边上才能拉。这样一来,马拉的方向与实际有轨电车的方向有一个角度。马实际所做的功只有一部分是用来拖动车子的,其余的就浪费掉了,这之间的关系可用图3来表示。

总而言之,有下面几个结论:

(1) 功率因数pf是实际功率除以视在功率;

(2) 当线路电压和电流都是正弦波的时候,功率因数pf= cosφ;

(3) 功率因数的表示可以从0到1或是从0到100%;

(4) 实际中功率因数pf受谐波和其他非线性波形影响;

(5) 实际中功率因数pf比正弦波时的功率因数低。

2.2 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因

电站的功率因数通常是被设计成pf=0.8到0.9,如果实际的用户端功率因数是比0.8还要低的话,要么发电机电流比额定值要增加,要么用户端实际的功率必须降低。基于这样的原因,一般电力公司都把用户消耗的无功功率设定一个限值。该限值通常是只为大工业用户或公用用户设定的。

如果用户端的功率因数低于一个设定值时不得不交罚款,通常该限值从0.8到0.97左右。由于电动机的作用,往往会导致功率因数的下降。通常电机的额定功率因数是依赖于额定功率,典型的pf=0.85,但当电机处于轻载运行时,问题就出来了,以下就讨论这个问题。

2.3 电机功率因数低的分析

在工业和装置中大量使用的电动机通常需要消耗大约工业生产的50%左右的能量,但跟其他负载相比,其产生的功率因数低得多。为防止由此产生的对电力变压器和电力电缆的损耗,必须要提高功率因数。

为了产生额定的转矩和速度,电动机通常会产生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电机转矩的产生是由有功电流部分和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磁场则是由无功电流分量产生的。电动机轻载时只需要更小的有功电流,而励磁部分的无功电流则保持不变。这就意味着一旦负载下降,功率因数也随之下降。图4为55kw电机在不同的负载电流时其不同功率因数的比较数据。在全负荷工作时,电流基本都是有功的,而轻载时电流主要是无功的。

2.4 功率因数提高的方式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式有很多种。在电站,可以通过提高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来补偿过多的无功,也可以启用独立的同步旋转补偿器。在电力传输或变电站,通过无功补偿电容组来实现无功补偿,该电容组可以考虑单一负载或整个系统的无功来安装以提高功率因数。

在工厂一级,可以选用无功补偿电容组,也可以使用变频调速装置。二者不能共同使用,一方面没必要,另一方面传动电机的谐波会损伤电容组。

2.5 应用交流变频调速时的功率因数

对一个带整流桥的pwm变频器而言,到交流线路上的功率因数基本是一致的,而输出则会产生一个电感的功率因数,这主要是由于电机的感应线圈产生的。但是,电动机的无功电流是在电机和变频器的直流电容组之间循环的,而不会到电网上去。图5为pwm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它包括整流桥(交变直)、支路电容和igbt(直变交)三部分。

由于电力器件的快速开关,导致电磁辐射的产生,它可以在线路中传导,也会在空间传播,国际组织为此都制定emc标准。同时制造商也通过使用滤波器、屏蔽电缆以及合适的机械装配,以最终满足emc标准。

2.6 变频调速提高功率因数的解析

先来看一下55kw/400v电机和变频器的电流:

(1) 电动机端

额定功率55kw,89.5a,u=400v,效率=94.4%,功率因数pf=0.89

电动机输入功率=55kw/0.944=58.3kw

电动机输入视在功率=55kw/0.89=65.5kva

(2) 变频器端

额定输出p=58.3kw,94.5a,u=400v,效率=98%,功率因数pf=0.96

变频器输入功率=58.3kw/0.98=59.5kw

电动机输入视在功率=kw/pf=62.0kva

从这里看出,变频器的输入电流比从变频器输出到电动机的输出电流还要小5a(94.5-89.5a),而有功功率从输入端的59.5kw降至电机输出端的58.3w。

变频器输入和输出功率因数差就表明了变频调速系统是怎样能够提高功率因数的,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变频器输出电流可以比输入电流高的原因,而这就会帮助工厂降低损耗和节省费用。

(3) 估算

在电力线路、变压器和电缆上的能量损耗大约等同于电流的平方。因此我们可以这样估算:

a) 假定55kw电机上的平均负载是35kw;

b) 由图4可以看出,电机电流在35kw时是65a,在此条件下交流变频器的输入电流是60a;

c) 使用了交流变频器之后电流从65a降至60a;

d) 如采用交流变频供电时,电机的能量将可以节省15%

如果在输入端的能量损耗为5%的话,那么交流变频的能量损耗为4%。在总电能损耗降低1%的情况下,同样也可以在费用上节省相同的量。

当然,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安装和使用变频器并不单单为了提高功率因数,而是为了在工艺过程控制、节能以及降低机械损耗,功率因数的提高则是安装变频器之后的一个附带作用。

3 结束语

上面讲的是交流传动变频对功率因数的影响,那同是调速的直流传动又会是怎么样呢?

标准的直流传动和交流传动的区分在于,交流变频器采用的是二极管整流回路,而直流调速器则是晶闸管scr整流回路。scr整流的控制是相位控制,因此会产生电压和电流间的相位差。速度越低,移相角越大,则直流传动

的功率因数pf就越低。图6所示为不同速度区间中交流传动与直流传动的pf特性,很显然,直流在低速其pf很低,而交流传动则基本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总而言之,功率因数这个话题是比较有趣的,同时对于众多的电站和用电大户来说也非常重要。工业、商业和家庭消费者都希望使用最有效率的用电设备和电力设施,来为他们的机器服务。功率因数的低下不仅意味着额外的浪费,也意味有可能遭受罚金。在另外一方面,电力公司都想把更多的电能卖给他们的用户群,如功率因数一低,则必须降低发电和传输容量。

功率因数补偿器的制造商都非常愿意把电容器组和自动化设备卖给用户以提高他们的功率因数,社会咨询机构也有兴趣来帮助电力公司、用电户和其他成员提出更好的计划和方案来提高功率因数、获取更高质量的电能。而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工厂的电机拖动中采用交流变频技术将解决困扰功率因数的难题,最终提高过程控制的有效性,降低机器损耗、节约电力资源。

变频器运行时其输入侧的功率因数一般较低,通常都要采取一些措施于以改善。一、变频器的无功功率与功率因数变频器输入侧功率因数偏低的原因,与工频电动机的运行功率因数低有着重要的区别。由于电动机是感性负载,运行电流的相位滞后于电压,功率因数的高低取决于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如图 1 所示。而变频器功率因数低是由其电路结构造成的。变频器通常是“交一直一交”式结构,即三相交流电源经三相整流桥和滤波电容器变为直流,再经控制电路和逆变管转换为频率可调的交流电。在整流过程中,如图 2 所示,只有当交流电源的瞬时值大于直流电压UD 时,整流二极管才会导通,整流桥中才有充电电流,显然,充电电流总是出现在电源峰值附近的有限时间内,呈不连续的脉冲波形。这种非正弦波具有很强的高次谐波成分。高次谐波的瞬时功率一部分为“ + ”,另一部分为“一”,属于无功功率。这种无功功率使得变频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较低,约为O .7 ~0 .75 。二、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由于变频器输入侧功率因数较低的原因。不是电流波形滞后于电压,而是高次谐波电流造成的,所以不能通过并联补偿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而应设法减小高次谐波电流,具体措施就是接入电抗器,见图3 。图中AL 是交流电抗器,接在三相电源与整流桥之间。DL 是直流电抗器,接在整流桥与滤波电容器之间。使用其中一种就有明显效果,两种共同使用可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 .95 以上。直流电抗器除了提高功率因数外。还能限制接通电源瞬间的充电涌流。另外,不允许在变频器输出端,即与电动机的连接端并接电容器。因为变频器输出的所谓正弦波,实际上是脉冲宽度和占空比的大小按正弦规律分布的脉宽调制波,这个脉冲序列是变频器中逆变管不断交替导通形成的,如果在输出端接入电容器,则逆变管在交替导通过程中,不但要向电动机提供电流,还会增加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会导致逆变管损坏。三、电抗器的选用电抗器对大部分变频器来说不是标准配置,是选配件。应根据需要选用。常用的直流电抗器规格见表 1 。交流电抗器规格见表2 。四、交流电抗器的相关应用有时为了降低设备投资的成本而不接交流电抗器,容忍变频调速系统在低功率因数下运行。但在下列运行环境中连接交流电抗器则是必需的: 1 .如与变频器在同一供电系统中的电子设备较多,变频器的高次谐波将影响电

子设备正常工作,这时应在变频器输入侧连接交流电抗器,同时用1000V 、100nF-220nF 的电容器进行滤波,尽量减小高次谐波的干扰,如图4 所示。 2 .同一供电系统中有容量较大的可控硅设备,由于可控硅设备也会导致电压波形的畸变,与变频器相互产生影响,因此,两种设备的输入端都应接入交流电抗器。 3 .多台变频器运行于同一供电系统中,除了变频器之间互相影响外,还会导致相邻设备工作失常,这时每台变频器输入端都应接入交流电抗器。

电机功率因数

什么是电机的功率因数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属于既有电阻又有电感的电感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量间存在着一个相位差,通常用相位角φ的余弦cosφ来表示。cosφ称为功率因数,又叫力率。功率因数是反映电力用户用电设备合理使用状况、电能利用程度和用电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cosφ——功率因数; P——有功功率,kW; Q——无功功率,kVar; S——视在功率,kV。A; U——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V; I——用电设备的运行电流,A。 功率因数分为自然功率因数、瞬时功率因数和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1)自然功率因数:是指用电设备没有安装无功补偿设备时的功率因数,或者说用电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用电设备的负荷性质,电阻性负荷(白炽灯、电阻炉)的功率因数较高,等于1,而电感性负荷(电动机、电焊机)的功率因数比较低,都小于1。 (2)瞬时功率因数:是指在某一瞬间由功率因数表读出的功率因数。瞬时功率因数是随着用电设备的类型、负荷的大小和电压的高低而时刻在变化。 (3)加权平均功率因数: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功率因数的平均值.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改善自然功率因数,另一种是安装人工补偿装置。 功率因数是交流电路的重要技术数据之一。功率因数的高低,对于电气设备的利用率和分析、研究电能消耗等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功率因数,是指任意二端网络(与外界有二个接点的电路)两端电压U与其中电流I之间的位相差的余弦。在二端网络中消耗的功率是指平均功率,也称为有功功率,电路中消耗的功率P,不仅取决于电压V与电流I的大小,还与功率因数有关。而功率因数的大小,取决于电路中负载的性质。对于电阻性负载,其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为0,因此,电路的功率因数最大();而纯电感电路,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为π/2,并且是电压超前电流;在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则为-(π/2),即电流超前电压。在后两种电路中,功率因数都为0。对于一般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就介于0与1之间。 一般来说,在二端网络中,提高用电器的功率因数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减小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二是可以充分发挥电力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等)的潜力。因为用电器总是在一定电压U和一定有功功率P的条件下工作。 可知,功率因数过低,就要用较大的电流来保障用电器正常工作,与此同时输电线路上输电电流增大,从而导致线路上焦耳热损耗增大。另外,在输电线路的电阻上及电源的内组上的电压降,都与用电器中的电流成正比,增大电流必然增大在输电线路和电源内部的电压损失。因此,提高用电器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小输电电流,进而减小了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 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充分利用供电设备和线路的容量,减小设备、线路中的损耗,电机的有效功率会提高。 1) 提高用电质量,改善设备运行条件,可保证设备在正常条件下工作,这就有利于安全生产。 2) 可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的电费开支。例如:当cos?=0.5时的损耗是cos?=1时的4倍。 3) 能提高企业用电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企业的设备潜力。 4) 可减少线路的功率损失,提高电网输电效率。 5) 因发电机的发电容量的限定,故提高cos?也就使发电机能多出有功功率。 在实际用电过程中,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是最有效地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的方式。 在现今可用资源接近匮乏的情况下,除了尽快开发新能源外,更好利用现有资源是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的唯一办法。而对于目前人类所大量使用和无比依赖的电能使用,功率因数将是重中之重。 高功率因数,可提高电机设备出力。 对于3相电动机:P=√3UIcosφ所以功率因素从0.8提高到0.9,出力提高0.1UI√3其它: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有两种,即自然功率因数和总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就是设备本身固有的功率因数,其值决定

实验2、功率因数的提高(含数据)

功率因数的提高 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用功率表法测量电感阻抗参数的方法。 2.通过实验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意义。 3. 熟悉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和单相自耦调压变压器的主要技术特征,并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 电感阻抗参数的测量,按图5-1接线。 分别测量40W 白炽灯(R),电感线圈(L) 的等效参数。 2. 电感阻抗两端并联电容,接线如图5-2。逐渐加大电容量每改变一次容值,都要测量端电压U (调节自藕变压器使其保持90V 固定值),测量总电流I ,电感阻抗电流IRL ,电容电流IC 以及总功率P 之值,记录于表5-2。 图5-2 表5-2 电感阻抗L 两端并联电容C 测得数据 Z

表5-3 电感阻抗L与两个灯泡R串联后两端并联电容C测得数据 三.注意事项 1. 本实验直接用市电220V交流电源供电,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不可用手直接触摸通电线路的裸露部分,以免触电,进实验室应穿绝缘鞋。 2. 自耦调压器在接通电源前,应将其手柄置在零位上,调节时,使其输出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升高。每次改接实验线路及实验完毕,都必须先将其旋柄慢慢调回零位,再断电源。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安全操作规程。 四.实验设备 (1)功率表1只 (2)数字万用表1台 (3)电量仪1台 (4)白炽灯1只40W /220V (5)电感线圈1只 (6)电容器5只0.5μF ,1μF ,2μF,4μF ,8μF /500V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完成表格中的数据计算。 2. 以电容C的值为自变量,绘制cosφ曲线。此处cosφ是指负载端的功率因数,包括电容器。 3. 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4.讨论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改善功率因数的实验(华电版)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改善功率因数的实验 课程名称:电路实验 专业班级: 学生: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2012.11.12

1.感性负载及功率因数 一般在电力系统中,总希望负载能够尽可能运行在较高的功率因数下。实际中,往往通过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的方法来适当提高功率因数。本实验呢以灯管、镇流器和启辉器组成的日光灯电路作为负载,由于镇流器是一带铁心的绕组,因此整个电路时感性负载,其功率因数较低,一般在0.5一下。 2.日光灯工作原理 日光灯的镇流器在启动时产生高电压以电离灯管气体使日光灯导通,而在正常工作时又能限制灯管的电流。启辉器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其部有两个电极,两电极间并联一个小容量电容器。启动过程中较低的电压加在启辉器两端,产生辉光放电,双金属片因放电而受热伸直,与固定片接触,之后停止放电,双金属片冷却复位,两电极分离。 日光灯电路开关接通或升高电压时,电压加在镇流器、灯丝电阻和启辉器上,灯管两端的电压不足以使其产生弧光放电。启辉器两电极间产生辉光放电,随后动片受热变形与固定片接触,辉光放电停止,动片冷却收缩复位,断开所接电路。由于此时回路突然断开,镇流器上产生较高的自感电压,高电压加在灯管两端,使管产生弧光放电、激发荧光粉辐射出可见光。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灯管两端的电压低于启辉器的动作电压,启辉器不再动作。实际上,日光灯电路时电阻与电感的串联电路。 3.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适当的电容可以提高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如下图: (a)电路原理图(b)相量图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 日光灯电路功率因数提高 (1) 选定接线图并依其接线,将相电压调到220V ,日光灯正常工作后开始实验测量。 (2) 电容器为零的情况下,测量I 、P 、 、I HW 、I C 。 (3) 投入并联电容,找到电流I 最小值且功率因数最高的一点,此时即为近似的谐振点, 测量并记录数据。 (4) 取几个小于谐振电容的不同C 值,测量对应数据,其中应有将功率因数提高到 0.8~0.85之间的一组。 (5) 取几个大于谐振电容的不同C 值,测量对应数据。 2. 接线图 改善功率因数实验接线图如下: 六、 实验注意事项 1、 日光灯回路一定要接镇流器,否则极易烧坏日光灯; 2、 发现接线错误,必须先将电压调到零,断开电源、改线后再送电 3、 当电容值较大时,电容支路电流较大,应适当调节电流表的量程。 4、 接线完毕,老师检查后,再通电做实验,签字完毕后再拆线; 5、 相电压220V ,注意安全。 W V C 相线(用黄/绿/红) N(零线 用蓝或黑) 0—220V I L I c I I U **(I 灯) 镇流器 日 光灯 启辉器 调压器

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

现场找不到功率表,要求以钳式电流表代替。即用电流表套住一根主电缆,测量其交流电流值,并换算为功率。 ※工人师傅的经验公式为:P=0.5*I 其中:P为电机有功功率,单位千瓦;I为实测电流,单位安培。 然则问题是,何以证明此经验公式? 三、问题的研究 电机是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Y型接法。额定电压380V,额定功率7.5KW,额定电流15.2A。 通过经验可知,三相电机总功率等于3乘以每相的功率,即p=3*u*i,其中: p为三相电机总功率,单位瓦 u为相电压,单位伏 i为相电流,单位安注:暂用字母大小写区分相电压与线电压 又查阅资料知,线电压等于1.732倍相电压,线电流等于相电流,即p=3*(U/1.732)*I,其中:p为三相电机总功率,单位瓦 U为线电压,即380伏 I为线电流,即钳式电流表实测电流,单位安 故:得到公式p=1.732*U*I 四、问题的解决 综上,P=1.732*U*I*cosφ/1000,其中: P为三相电机有功功率,单位千瓦 U为线电压,即380伏 I为线电流,即钳式电流表实测电流,单位安 cosφ为功率因数,针对电机通常取0.8 故:P=0.52*I≈0.5*I(KW),公式得证。 五、问题的补充 1 三相四线制 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即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TN-C方式,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NPE表示。故三根相线、一根中性线。 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即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TN-S方式,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故三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 单相三线制是三相五线制的一部分,即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国家标准而定的TN—S系统,在配电中出现了N线和PE线。故相线、零线、接地线。 三相三线制一般常用于电力输送和工厂强力电源供电,它不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方式。 2 Y型接法 采用三相三线制的三角形接法,为三组线圈头尾相接,适用于4.5KW以下电动机 采用三相四线制的Y形接法又称星形接法,为三组线圈的三个尾相接,形成一个Y形,适用于4.5KW 以上电动机 3 线电压,线电流 相电压是指一相负载对地的电压,在三相四线制中,也就是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 线电压是相与相的电压,在三相四线制中,也就是各相线之间的电压。 故在采用三相四线制的Y形接法中,线电压等于1.732倍相电压,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另外,在采用三相三线制的三角形接法中,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等于1.732倍相电流。 4 功率因数 电感性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量间存在着一个相位差,通常用相位角φ表示,而功率因数就是cos φ。 空载时,定子电流基本上用来产生主磁通,有功功率很小,功率因数也很低; 随着负载电流增大,输入电流中的有功分量也增大,功率因数逐渐升高;

功率因数的提高及其效果

功率因数的提高及其效果 在供电过程中,用户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和电压波动,而且关系到节约电能和整个供电区域的供电质量。对广大厂矿企业来说,功率因数的高低是关系到电能质量和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应予以充分重视。本文集中讨论了影响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几个重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对利用并联移相电容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进行了探讨。 在电力网的运行中,我们所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如能做到这一点,则电路中的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以减少无功功率的消耗。用户功率因数的高低,对于电力系统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有着显著的影响。适当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不但可以充分地发挥发、供电设备的生产能力,减少线路损失,改善电压质量,而且可以提高用户用电设备的工作效率。若能有效地搞好补偿,不但可以减轻上一级电网补偿的压力,改善提高用户功率因数,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电能损失,减少用户电费。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都会是非常显著的。 一、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 首先我们来了解功率因数产生的主要原因。功率因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交流用电设备在其工作过程中,除消耗有功功率外,还需要无功功率。因此提高功率因数问题的实质就是减少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需要量。影响功率因素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

(一)异步电动机和电力变压器是耗用无功功率的主要设备 我矿绝大部分动力负荷都是异步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转子与定子间的气隙是决定异步电动机需要较多无功的主要因素,而异步电动机所耗用的无功功率是由其空载时的无功功率和一定负载下无功功率增加值两部分所组成。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因此,在选择异步电动机时,既要注意它们的机械性能,又要考虑它们的电气指标,合理选择异步电动机的型号、规格和容量,使其处于经济运行状态,若电动机长期处于低负载下运行,既增大功率损耗,又使功率因数和效率都显著恶化。故而从节约电能和提高功率因数的观点出发,必须正确的合理的选择电动机的容量。其次,要提高异步电动机的检修质量,因为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数变动和电动机定、转子间的气隙变动时对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 电力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消耗,是由于变压器的变压过程是由电磁感应来完成的,是由无功功率建立和维持磁场进行能量转换的。没有无功功率,变压器就无法变压和输送电能。变压器消耗无功的主要成分是它的空载无功功率,提高变压器的功率因数就必须降低变压器的无功损耗,避免变压器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其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 (二)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

电动机的效率 功率因数及其影响因素

电动机的效率、功率因数及其影响因素一、什么是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是衡量在异步电动机输入的视在功率(即容量等于三倍相电流与相电压的乘积)中,真正消耗的有功功率所占比重的大小,其值为输入的有功功率P1与视在功率S之比,用cos ψ来表示。cosψ=P/S 电动机在运行中,功率因数是变化的,其变化大小与负载大小有关,电动机空载运行时,定子绕组的电流基本上是产生旋转磁场的无功电流分量,有功电流分量很小。此时,功率因数很低,约为0.2左右,当电动机带上负载运行时,要输出机械功率,定子绕组电流中的有功电流分量增加,功率因数也随之提高。当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功率因数达到最大值,一般约为0.7-0.9。因此,电动机应避免空载运行,防止“大马拉小车”现象。 二、什么是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电动机从电源吸取的有功功率,称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一般用P1表示。而电动机转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称为输出功率,一般用P2表示。在额定负载下,P2就是额定功率Pn。 电动机运行时,内部总有一定的功率损耗,这些损耗包括:绕组上的铜(或铝)损耗,铁芯上的铁损耗以及各种机械损耗等。因此输入功率等于损耗功率与输出功率之和,也就是说,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

三、什么是电动机的效率 电动机内部功率损耗的大小是用效率来衡量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电动机的效率,其代表符号为η 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效率:η=P/(√3*U*I*COSφ) 其中,P—是电动机轴输出功率 U—是电动机电源输入的线电压 I—是电动机电源输入的线电流 COSφ—是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指的是电动机轴输出的机械功率 3、电动机的输入功率:指的是电源给电动机输入的有功功率: P=√3*U*I*COSφ(KW) 其时,这个问题有些含糊,按说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应该指的是电源输入的视在功率:S==√3*U*I这个视在功率包括有功功率(电动机的机械损耗、铜损、铁损等)、无功功率。 效率高,说明损耗小,节约电能。但过高的效率要求,将使电动机的成本增加。一般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其效率为75~92%。异步电动机的效率也随着负载的大小而变化。空载时效率为零,负载增加,效率随之增大,当负载为额定负载的0.7~1倍时,效率最高, 影响电动机功率的因素 电动机的损耗包含各种形式,有与负载电流大小基本无关的铁损、由励磁电流产生的定子铜损以及机械损耗,还有与负载电流大小有关的定、转子铜损、杂散损耗等。即使在电动机空载情况下,电动

电动机功率因数的意义

电动机功率因数的意义 来源:湘潭电机厂 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988058.html,/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确接线 大多数电工都知道,三相电动机的三相定子绕组每相绕组都有两个引出线头。一头叫做首端,另一头叫末端。规定第一相绕组首端用D1表示,末端用D4表示;第二相绕组首端用D2表示,末端用D5表示;第三相绕组首末端分别用D3和D6来表示。这六个引出线头引入接线盒的接线柱上,接线柱相应地标出 D1~D6的标记。三相定子绕组的六根端头可将三相定子绕组接成星形或三角形,星形接法是将三相绕组的末端并联起来,即将D4、D5、D6三个接线柱用铜片连结在一起,而将三相绕组首端分别接入三相交流电源,即将D1、D2、D5分别接入A、B、C 相电源。而三角形接法则是将第一相绕组的首端D1与第三相绕组的末端D6相连接,再接入一相电源;第二相绕组的首端D2与第一相绕组的末端D1相连接,再接入第二相电源;第三相绕组的首端D5与第二相绕组的末端D6相连接,再接入第三相电源。即在接线板上将接线柱D1和D6、D2和D1、D5和D6分别用铜片连接起来,再分别接入三相电源。一台电动机是接成星形还是接成三角形,应视厂家规定而进行,可以从电动机铭牌上查到。三相定子绕组的首末端是生产厂家事先设定好的,绝不可任意颠倒,但可将三相绕组的首末端一起颠倒,例如将三相绕组的末端D1、D5、D6倒过来作为首端,而将D1、D2、D5作为末端,但绝不可单独将一相绕组的首末端颠倒,否则将产生接线错误。如果接线盒中发生接线错误,或者绕组首末端弄错,轻则电动机不能正常起动,长时间通电造成启动电流过大,电动机发热严重,影响寿命,重则烧毁电动机绕组,或造成电源

电机效率与功率因数

什么是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是衡量在异步电动机输入的视在功率(即容量等于三倍相电流与相电压的乘积)中,真正消耗的有功功率所占比重的大小,其值为输入的有功功率P1与视在功率S之比,用cosψ来表示。 电动机在运行中,功率因数是变化的,其变化大小与负载大小有关,电动机空载运行时,定子绕组的电流基本上是产生旋转磁场的无功电流分量,有功电流分量很小。此时,功率因数很低,约为0.2左右,当电动机带上负载运行时,要输出机械功率,定子绕组电流中的有功电流分量增加,功率因数也随之提高。当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功率因数达到最大值,一般约为0.7-0.9。因此,电动机应避免空载运行,防止“大马拉小车”现象。 什么是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电动机从电源吸取的有功功率,称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一般用P1表示。而电动机转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称为输出功率,一般用P2表示。在额定负载下,P2就是额定功率Pn。 电动机运行时,内部总有一定的功率损耗,这些损耗包括:绕组上的铜(或铝)损耗,铁芯上的铁损耗以及各种机械损耗等。因此输入功率等于损耗功率与输出功率之和,也就是说,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 什么是电动机的效率 电动机内部功率损耗的大小是用效率来衡量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电动机的效率,其代表符号为,常用百分数表示,即: 效率高,说明损耗小,节约电能。但过高的效率要求,将使电动机的成本增加。一般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其效率为75~92%。异步电动机的效率也随着负载的大小而变化。空载时效率为零,负载增加,效率随之增大,当负载为额定负载的0.7~1倍时,效率最高,运行最经济。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日光灯功率因素改善实验

实验题目: 日光灯电路改善功率因数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2、通过测量日光灯电路所消耗的功率,学会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验装置; 3、学会日光灯的接线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用P 、S 、I 、V 分别表示电路的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总电流和电源电压。按定义电路的功率因数IU P S P = = ?cos 。由此可见,在电源电压且电路的有功功率一定时,电路的功率因数越高,它占用电源(或供电设备)的容量S 就越少。 日光灯电路中,镇流器是一个感性元件(相当于电感与电阻的串联),因此它是一个感性电路,且功率因数很低,约0.5—0.6。 提高日光灯电路(其它感性电路也是一样)功率因数的方法是在电路的输入端并联一定容量的电容器。如图7-1所示: 图7-1 图7-2 图7-1 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电路 图7-2 并联电容后的相量图 图7-1中L 为镇流器的电感,R 为日光灯和镇流器的等效电阻,C 为并联的电容器, 设并联电容后电路总电流I ,电容支路电流C I ,灯管支路电流RL I (等于未并电容前电路中的总电流),则三者关系可用相量图如图7-2所示。由图7-2知,并联电容C 前总电流 为RL I ,RL I 与总电压U 的相位差为L ?,功率因数为L ?cos ;并联电容C 后的总电流为I ,I 与总电压U 的相位差为?,功率因数为?cos ;显然?cos >L ?cos ,功率被提高了。并联电容C 前后的有功功率??cos cos IU U I P L RL ==,即有功功率不变。并联电容C 后的 总电流I 减小,视在功率IU S =则减小了,从而减轻了电源的负担,提高了电源的利用率。 三、实验设备 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验装置一台,型号:TH-DT 、导线若干 四、实验内容 1、功率因数测试 按照图7-3的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7-3所示,将三表测得的数据记录于表7-1中。 图7-3 日光灯实验电路 W 为功率表,C 用可调电容箱。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 表7-1 感性电路并联电容后的原始数据 C (μF ) P(瓦) V (伏) I (安) Cos ф 0 44.7 220 0.410 0.42

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电动机知识 随着起重机的不断发展,传统控制技术难以满足起重机越来越高的调速和控制要求。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起重机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如采用PLC取代继电器进行逻辑控制,交流变频调速装置取代传统的电动机转子串电阻的调速方式等。在选型对比基础上,本项目电动机调速装置采用了先进的变频调速方案,变频器最终选型为ABB变频器ACS800,电动机选用专用鼠笼变频电动机。在众多交流变频调速装置中,ABB变频器以其性能的稳定性,选件扩展功能的丰富性,编程环境的灵活性,力矩特性的优良性和在不同场合使用的适应性,使其在变频器高端市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ACC800变频器是ACS800系列中具有提升机应用程序的重要一员, 它在全功率范围内统一使用了相同的控制技术,例如起动向导,自定义编程,DTC控制等,非常适合作为起重机主起升变频器使用。本文结合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设备分公司所负责维修管理的宝钢集团梅钢冷轧厂27台桥式起重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详细介绍ACC800变频器在起重机主起升中的应用。 1DTC控制技术 DTC(直接转矩控制,DirectTorqueControl)技术是ACS800变频器的核心技术,是交流传动系统的高性能控制方法之一,它具有控制算法简单,易于数字化实现和鲁棒性强的特点。其实质是利用空间矢量坐标的概念,在定子坐标系下建立异步电动机空间矢量数学模型,通过测量三相定子电压和电流(或中间直流电压)直接计算电动机转矩和磁链的实际值,并与给定

转矩和磁链进行比较,开关逻辑单元根据磁链比较器和转矩比较器的输出选择合适的逆变器电压矢量(开关状态)。定子给定磁链和对应的电磁转矩的实际值,可以用定子电压和电流测量值直接计算得到。在计算中,只需要一个电动机参数―――定子电阻,这一点和几乎需要全部电动机参数的直接转子磁链定向控制(矢量控制)形成了鲜明对比,极大地减轻了微处理器的计算负担,提高了运算速度 。直接转矩控制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实现快速的转矩响应(不大于5ms)。 2防止溜钩控制 作为起重用变频系统,其控制重点之一是在电动机处于回馈制动状态下系统的可靠性("回馈"是指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时通过逆变桥向变频器中间直流回路注入电能),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主起升机构的防止溜钩控制。溜钩是指在电磁制动器抱住之前和松开之后的瞬间,极易发生重物由停止状态出现下滑的现象。 电磁制动器从通电到断电(或从断电到通电) 需要的时间大约为016s(视起重机型号和起重量大小而定),变频器如过早停止输出,将容易出现溜钩,因此变频器必须避免在电磁制动器抱闸的情况下输出较高频率,以免发生"过流"而跳闸的误动作。 防止溜钩现象的方法是利用变频器零速全转矩功能和直流制动励磁功能。零速全转矩功能,即变频器可以在速度为零的状态下,保持电动机有足够大的转矩,从而保证起重设备在速度为零时,电动机能够使重物在空中停止,直到电磁制动器将轴抱住为止,以防止溜钩的发生。直流制动励磁功能,即变频器在起动之前自动进行直流强励磁,使电动机有足够大的起动

功率因数提高实验报告结论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功率因数提高实验报告结论 篇一:功率因数提高实验报告 功率因数提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荧光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对感性负载提高功率的方法及意义。 二、实验原理 荧光灯管A,镇流器L,启动器s组成,当接通电源后,启动器内发生辉放电,双金属片受热弯曲,触点接通,将灯丝预热使它发射电子,启动器接通后辉光放电停止,双金属片冷却,又把触电断开,这是镇流器感应出高电压加在灯管两(:功率因数提高实验报告结论)端使荧光灯管放电,产生大量紫外线,灯管同壁的荧光粉吸收后辐射出可见光,荧光灯就开始正常的工作,启动器相当一只自动开关,能自动接通电路和开端电路。 伏在功率因数过低,一方面没有充分利用电源容量,另一方面又在输电电路中增加损耗。为了提高功率因数,一般

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伏在两端并联一个补偿电容器,抵消负载电流的一部分无功分量。三、实验内容 1、按图二接线,经老师检查无误,开启电源。 2、用交流电压表测总电压u,镇流电路两端电压ul及灯管两端电压uA,用交流电流表测总电流I,灯光支路电流Ia及电容支路电流Ic,用功率表测其功率p。 四、实验结论 随着功率因数的提高,负载电流明显降低。 五、实验心得 1注意电容值,以免接入大电容时,电流过大。2不能带电操作。 篇二:实验十.功率因数因数的提高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 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10日内。 篇三:功率因数提高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网络分析实验指导老师:姚缨缨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功率测量和功率因数提高实验类型:研究探索型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保持日光灯两端电压不变的条件下测定电流I、功率p与电容c的关系; 2、通过实验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 3、作出I2、p、cosφ和电容c的关系曲线; 4、用p-c曲线求单位电容的等效电导g; 5、求I^2-c曲线的有理经验公式 6、由测量数据计算灯管以及镇流器的等效参数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 三、主要仪器设备 1.数字万用表 2.电工综合实验台 3.Dg10互感线圈实验组件 4.Dg11单向变压器实验组件

水电站发电机功率因数的调整

水电站发电机功率因数的调整 2007-04-14 18:27 摘要: 合理调整电机功率因数,保证系统的无功需求,是电站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讲述发电机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如何调整功率因数,使电站既多发有功,又满足了系统的无功需求,以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问题。 关键词: 水电站 功率因数 调整 在水电站的运行工作中,发电机的功率因数是经常调整的一个参数,怎样根据水电站季节性水量变化较大、发电机负荷不均的特点,合理地调整发电机功率因数,满足系统无功负荷的需求,解决在满负荷运行时发电机端电压偏高的问题。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及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博爱县丹东水电站是丹河流域梯级开发的一座引水式水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130kW,其中有两台为1250kW和一台630kW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机额定电压为6.3kV,发电机功率因数为0.8,三台发电机均为同步发电机。电站年发电量1400万kW·h。1995年与大电网并网,同时电站有独立的自供区。每年上网与自供负荷的比例为三比一。 由于电站的供电系统有两个部分组成,电站必须合理调整发电机的功率因数,以满足两个系统对无功的需求。在电站自供区内,共安装有变压器容量3000kVA,变压器近40台,而且多为老式高耗能变压器,用电负荷变化大,无功负荷需求量也大。10kV线路上和400V低压用户均未安装电容器。如用安装电容器来补偿无功,提高自供区内线路的功率因数,一次性投资大,电容器运行维护费用高,经常还会出现"过补"现象。因此通过对电站发电机功率因数进行适时调整,补充自供区线路的无功负荷,提高线路的经济运行,较为合理。并网负荷的功率因数,电力部门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规定功率因数必须为0.8。如少发无功处罚、多发无功奖励,奖罚以0.8为标准,低0.01奖当月上网电费的0.1%,高0.01罚当月上网电费的0.5%,即奖一罚五的规定。电力部门的规定虽然十分严格,但我们电站在不同季节,根据水量和负荷变化的特点,合理地调整发电机的功率因数,每年不但保证自供区无功负荷的需要,而且还受电网多发无功的奖励。 合理调整发电机的功率因数,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即针对不同运行季节的特点,正确地进行调整。 对于径流式没有调节能力的小水电站,在雨季水量充足

实验一-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电工学&电工学及电气设备 实验指导书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的基本要求 电工学基础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设备拟定实验线路,选择所需仪表,确定实验步骤,测取所需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必要结论,从而完成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及时认真做好实验。现按实验过程提出下列基本要求。 一、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前应复习教科书有关章节,认真研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项目、方法与步骤,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些内容可到实验室对照实验预习,如熟悉组件的编号,使用及其规定值等),并按照实验项目准备记录抄表等。 实验前应写好预习报告,经指导教师检查认为确实作好了实验前的准备,方可开始作实验。 认真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培养同学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实验质量和保护实验设备都是很重要的。 二、实验的进行 1、建立小组,合理分工 每次实验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由2~3人组成,实验进行中的接线、调节负载、保持电压或电流、记录数据等工作每人应有明确的分工,以保证实验操作协调,记录数据准确可靠。 2、选择组件和仪表 实验前先熟悉该次实验所用的组件,选择仪表量程,然后依次排列组件和仪表便于测取数据。 3、按图接线 根据实验线路图及所选组件、仪表、按图接线,线路力求简单明了,按接线原则是先接串联主回路,再接并联支路。为查找线路方便,每路可用相同颜色的导线或插头。 4、接通电源,观察仪表 接线完毕,首先自我检查,然后请指导教师查验无误后,方可通电。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先熟悉仪表刻度,并记下倍率,然后开始实验,观察所有仪表是否正常(如指针正、反向是否超满量程等)。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排除故障;如果一切正常,即可正式开始实验。 5、测取数据 预习时对电工实验的基本试验方法及所测数据的大小作到心中有数。正式实验时,根据实验步骤逐次测取数据。 6、认真负责,实验有始有终 实验完毕,须将数据交指导教师审阅。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才允许拆线并把实验所用的组件、导线及仪器等物品整理好。 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按程序规范操作,以避免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根据实测数据和在实验中观察和发现的问题,经过自己分析研究或分析讨论后写出的心得体

电动机的效率、功率因数及其影响因素

电动机的效率、功率因数及其影响因素 一、什么是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是衡量在异步电动机输入的视在功率(即容量等于三倍相电流与相电压的乘积)中,真正消耗的有功功率所占比重的大小,其值为输入的有功功率P1与视在功率S之比,用cos ψ来表示。cosψ=P/S 电动机在运行中,功率因数是变化的,其变化大小与负载大小有关,电动机空载运行时,定子绕组的电流基本上是产生旋转磁场的无功电流分量,有功电流分量很小。此时,功率因数很低,约为0.2左右,当电动机带上负载运行时,要输出机械功率,定子绕组电流中的有功电流分量增加,功率因数也随之提高。当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功率因数达到最大值,一般约为0.7-0.9。因此,电动机应避免空载运行,防止“大马拉小车”现象。 二、什么是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电动机从电源吸取的有功功率,称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一般用P1表示。而电动机转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称为输出功率,一般用P2表示。在额定负载下,P2就是额定功率Pn。 电动机运行时,内部总有一定的功率损耗,这些损耗包括:绕组上的铜(或铝)损耗,铁芯上的铁损耗以及各种机械损耗等。因此输入功率等于损耗功率与输出功率之和,也就是说,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

三、什么是电动机的效率 电动机内部功率损耗的大小是用效率来衡量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电动机的效率,其代表符号为η 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效率:η=P/(√3*U*I*COSφ) 其中,P—是电动机轴输出功率 U—是电动机电源输入的线电压 I—是电动机电源输入的线电流 COSφ—是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指的是电动机轴输出的机械功率 3、电动机的输入功率:指的是电源给电动机输入的有功功率: P=√3*U*I*COSφ(KW) 其时,这个问题有些含糊,按说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应该指的是电源输入的视在功率:S==√3*U*I 这个视在功率包括有功功率(电动机的机械损耗、铜损、铁损等)、无功功率。 效率高,说明损耗小,节约电能。但过高的效率要求,将使电动机的成本增加。一般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其效率为75~92%。异步电动机的效率也随着负载的大小而变化。空载时效率为零,负载增加,效率随之增大,当负载为额定负载的0.7~1倍时,效率最高,

实验十.功率因数因数的提高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电路分析 实验项目名称:功率因数提高 学院:信息工程专业: 报告人:李城权学号:2015130156 班级:04 同组人:虞礼慧 指导教师:李晓滨 实验时间:2016.6.15.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6.6.20.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提高功率因数意义的认识。 2.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简述: 一般的用电设备多属干性负载,且功率因数cosφ较,如异步电动机、变压器、日光灯等。由公式P=UI cosφ可知,当负载功率和电压一定时,其功率因数越低,则要求供电电流越大。这将导致电源的利用率不高及增加输电线路上的损耗。为提高功率因数,可在感性负载的两端并联电容C,如图1所示。其原理可用相量图(图2)说明。 在并入电容C之前,总电流I = I1,U与I的相位差φ由感性负载的阻抗角决定。并入电容C之后,由于U保持不变,故I1不变,但I=I1+I C,由图2(a)可见,总电流I 以及U与I的相位差φ'均变小了,即提高了功率因数cosφ'。 若加大电容值,且选择恰当,则可使U与I相同,如图2(b)所示,这时φ'=0,cosφ'=1,总电流降至最小值。若继续加大电容值,I C将会更大,如图2(c)所示,这时电流I超前于电压U,电路变为容性,cosφ'反而降低,总电流I变大。

图3 最后顺便指出,由于在试验过程中,始终保持端电压不变,而感性负载支路的阻抗值亦不变,因此其吸收的功率P不改变,也就是说,功率表的读数始终不会改变。不过,实验中所并联的电容C并非理想元件,它多少有点能量损耗,但因其损耗值甚微,故一般忽略不计。 三、实验设备: 1.自耦式交流调压器 2.交流电流表 3.交流电压表 4.功率表 5.元件箱(一)EEL—51、元件箱(二)EEL—52、电感线圈。 四、任务与步骤 任务研究图1中不同的电容值对功率因数的影响 步1-1. 按图1接线,图中感性负载为图3(a)所示。其中R元件箱(一)EEL-51,取值200Ω;电感线圈用互感线圈经顺接串联(线圈的2、3端短接)得到,其参数大约为r=40Ω、L=04H;C为元件箱(二)EEL-52的电容箱,先取C=0;调节调压器使电压表读数为30V,且始终保持此电压值不变。将电容值在0~10μF之间改变,按表格中的电容值取各个点,记录I、P、cosφ于表1中。

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 扬程40米,流量45L/S 也就是每秒要将45L的水提升40米 假设管径是100MM,水的流速是(45*10^-3)/(π/4*10^-2)=5.732M/S 水每秒获得的能量是动能+势能 动能E1=0.5*45*5.732^2=4237J 势能E2=45*9.8*40=17640J 总能量E=E1+E2=21877J 所需功率=21877W=21.877KW 假设加压泵的效率η=0.8 则电机所需功率P=21.877/0.8=27KW 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效率:η=P/(√3*U*I*COSφ) 其中,P—是电动机轴输出功率 U—是电动机电源输入的线电压 I—是电动机电源输入的线电流 COSφ—是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指的是电动机轴输出的机械功率 3、输入功率指的是:电源给电动机输入的有功功率: P=√3*U*I*COSφ(KW) 其时,这个问题有些含糊,按说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应该指的是电源输入的视在功率:S==√3*U*I 这个视在功率包括有功功率(电动机的机械损耗、铜损、铁损等)、无功功率。

皮带输送机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p=(kLv+kLQ+_0.00273QH)K KW 其中第一个K为空载运行功率系数,第二个K为水平满载系数,第三个K为附加功率系数。L为输送机的水平投影长度。Q为输送能力T/H.向上输送取加号向下取负号。 有功功率=I*U*cosφ 即额定电压乘额定电流再乘功率因数 单位为瓦或千瓦 无功功率=I*U*sinφ,单位为乏或千乏. I*U 为容量,单位为伏安或千伏安. 无功功率降低或升高时,有功功率不变.但无功功率降低时,电流要降低,线路损耗降低,反之,线路损耗要升高. 功率因数的角度怎么预算? 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只不过它的功率并不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而已;因此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需要有功电源外,还需要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 在功率三角形中,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cosφ,其计算公式为:cosφ=P/S=P/[(P2+Q2)^(1/2)] 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 在电力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这样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电能输送的功率。 1 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 (1)大量的电感性设备,如异步电动机、感应电炉、交流电焊机等设备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据有关的统计,在工矿企业所消耗的全部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占了60%~70%;而在异步电动机空载时所消耗的无功又占到电动机总无功消耗的60%~70%。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 (2)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一般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0%~15%,它的空载无功功率约为满载时的1/3。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 (3)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供电电压高于额定值的10%时,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无功功率将增长得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110%时,一般无功将增加35%左右。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也相应减少而使它们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但供电电压降低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所以,应当采取措施使电力系统的供电电压尽可能保持稳定。

日光灯实验报告

单相电路参数测量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实验目的 1.掌握单相功率表的使用。 2.了解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线路的连接。 3.研究日光灯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4.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应用方法。 实验原理 1.日光灯电路的组成 日光灯电路是一个rl串联电路,由灯管、镇流器、起辉器组成,如图所示。由于有感抗元件,功率因数较低,提高电路功率因数实验可以用日光灯电路来验证。 图日光灯的组成电路 灯管:内壁涂上一层荧光粉,灯管两端各有一个灯丝(由钨丝组成),用以发射电子,管内抽真空后充有一定的氩气与少量水银,当管内产生辉光放电时,发出可见光。 镇流器:是绕在硅钢片铁心上的电感线圈。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在起动过程中,起辉器突然断开时,其两端感应出一个足以击穿管中气体的高电压,使灯管中气体电离而放电。二是正常工作时,它相当于电感器,与日光灯管相串联产生一定的电压降,用以限制、稳定灯管的电流,故称为镇流器。实验时,可以认为镇流器是由一个等效电阻rl和一个电感l串联组成。 起辉器:是一个充有氖气的玻璃泡,内有一对触片,一个是固定的静触片,一个是用双金属片制成的u形动触片。动触片由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制成,受热后,双金属片伸张与静触片接触,冷却时又分开。所以起辉器的作用是使电路接通和自动断开,起一个自动开关作用。 2.日光灯点亮过程 电源刚接通时,灯管内尚未产生辉光放电,起辉器的触片处在断开位置,此 时电源电压通过镇流器和灯管两端的灯丝全部加在起辉器的二个触片上,起辉器的两触片之间的气隙被击穿,发生辉光放电,使动触片受热伸张而与静触片构成通路,于是电流流过镇流器和灯管两端的灯丝,使灯丝通电预热而发射热电子。与此同时,由于起辉器中动、静触片接触后放电熄灭,双金属片因冷却复原而与静触片分离。在断开瞬间镇流器感应出很高的自

发电机功率因数调整

1.多数发电机的功率因数为0.8,个别的功率因数可达0.85或0.9。 一般情况下,功率因数由额定值到1.0的范围内变化时,发电机的出力可以保持不变,但为保持系统的静态稳定,要求功率因数不能超过0.95,也就是无功负荷不得小于有功负荷的1/3。当发电机的功率因数低于额定值时,由于转子电流增大,会使转子温度升高,此时,应调整负荷,降低发电机的出力。否则,转子温度可能超出极限值。所以,运行时值班人员必须注意调整负荷,使转于电流不超过在该冷却空气进口温度下的允许值。一般地,功率因数都是0.8-0.9左右吧!这个要根据这台机组所规定的功率因数参数和电网的要求。如果机组是调峰机组,可能白天和晚夜就不一样的,我们厂现在由供电局规定的,白天多发无功,晚上少发无功。 2. 由Q=UIsinΦ和P=UIcosΦ知,若机组发出的无功越多,功率因数就是减小,在发电机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机端的电压会升高。无功越多,励磁电流就会增大,机组的定、转子温度会有所升高,过高的话,两者的绝缘可能也会受到威胁呢.反之,如果功率因数过高,,机组所发的无功功率就是很少啦!机端电压也会降低,就会降低运行的稳定性很容易失步或有可能会造成机组进行运行呢? 所以机组运行时,注意机端电压在规定值和保证机组不进相运行就可以了。 3.为了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发电机的功率因数一般不应超过迟相0.95运行,或无功负荷应不小于有功负荷的1/3。在发电机自动调整励磁装置投入运行的情况下,必要时发电机可以在功率因数为1.0的情况下短时运行,长时间运行会引起发电机的振荡和失步。目前大机组基本上不允许进相运行,有的大机组正在进行进相试验,运行人员应根据本机组的情况及时调整。当功率因数低于额定值时,发电机出力应降低,因为功率因数越低,定子电流中的无功分量越大,转子电流也必然增大,这会引起转子电流超过额定值而使其绕组发生过热现象,试验证明,当功率因素等于0.7时,发电机的出力将减少8%。因此发电机在运行中,若其功率因数低于额定值时,值班人员必须及时调整,使出力尽量带到允许值,而转子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 4.功率因数过高或过低对发电机运行有影响,主要是指在满负荷的情况下。 功率因数cosφ=有功功率/视在功率 当有功负荷满发时,cosφ过高即无功过低,减少系统的无功裕量,会影响发电机的稳定性。虽然提高了经济性,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以增加事故的概率换来的,一旦有突发事故发生,发电机可能经受不起小的扰动或震荡,有可能失步。 此外,无功过低将引起发电机端电压下降,使厂用电动机受影响。电动机吸取的电流上升,而使电压更低,形成恶性循环,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失去稳定运行而崩溃。 cosφ过高还会增加发电机进相运行的机会,使发动机端部容易发热。 cosφ过低即无功过高,励磁电流上升,转子绕组温度上升,寿命缩短。 cosφ过低使得发电机端电压上升,铁芯内磁通密度增加,损耗也增加,铁芯温度上升。 当发电机在额定负荷下运行时,cosφ过低,发动机的励磁电流、定子电流增加,将使设备发热,增加了设备老化、开关跳闸等机会。 在平时的运行监视中,要根据电压来调整,电压偏低要多发无功,电压偏高要少发无功,通过调整有功和无功的比例,控制电压和运行电流,确保发电机在安全、经济的条件下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