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功率因数多少

合集下载

75kw变频器技术参数

75kw变频器技术参数

75kw变频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输入电压:变频器的额定输入电压通常是220V,应接单相交流电。

输入电流及功率因数应符合产品要求,某些变频器可能要求使用变频器专用电源线。

额定频率:变频器通常使用50Hz的电源,但某些特殊应用系统可能会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电源频率。

功率因数:输入功率因数取决于变频器的效率和输入电压的相位角。

一般而言,变频器需要一定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输出功率:75kw变频器的额定输出功率为75kW。

根据输出功率,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应用,如风机、泵和变频器控制的各种生产机械。

额定电压下的输入电流:这是衡量变频器承载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压的幅度。

在一定的电压幅度下,变频器可以承受的电流是有限的。

适用电机:根据功率选择合适的电机,大功率的变频器一般可以驱动同功率的任何电机。

过载保护:变频器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当电机过载时,变频器会保护并断开输出。

电压波动和闪动:变频器对电压波动和闪动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不同的变频器对这一性能的要求可能不同。

频率波动:变频器可以接受外部信号来控制输出频率,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

某些变频器可能还具有自动调整频率以适应负载变化的能力。

输出波形质量:这是衡量变频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良好的输出波形质量可以减少电机转子上的扭矩脉动,减少噪音,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

温度和湿度:变频器通常可以在相对湿度为90%RH,并且温度在-10℃~45℃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然而,某些特殊型号的变频器可能具有更严格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以上是75kw变频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具体性能可能会因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变频器而有所差异。

在选择和使用变频器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高压变频器技术要求_

高压变频器技术要求_

XXX矿高压变频器技术要求一、使用条件1.环境温度范围: 0℃~40℃2.海拔高度:≤1000m3.相对湿度范围:≤95%4.运行地点无导电及易爆尘埃,无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或蒸汽。

5.电网情况:额定电压10000V±10%,额定频率50HZ±5%6.额定功率:2×630kW7.控制电机功率:2×450kW8.象限数:二象限9.拖动方式:采取一拖一二、供货范围高压变频器供货范围高压变频器的主要和辅助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查、试验等必须遵守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但不仅限于下列标准。

GB 156-2003 标准电压GB/T 1980-1996 标准频率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振动(正弦)试验导则GB 2681-81 电工成套装置之中的导线颜色GB 2682-81 电工成套装置之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GB 3797-89 电控设备第二部分: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GB 3859.1-93 半导体电力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GB 3859.2-93 半导体电力变流器应用导则GB 3859.3-93 半导体电力变流器变压器和电抗器GB 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 4588.1-1996 无金属化孔单、双面印制板技术条件GB 4588.2-1996 有金属化孔单、双面印制板技术条件GB 7678-87 半导体自换相变流器GB 9969.1-8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 10233-88 电气传动控制设备基本试验方法GB 12668-90 交流电动机半导体变频调速装置总技术条件GB/T14436-93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GB/T15139-94 电工设备结构总技术条件GB/T13422-92 半导体电力变流器电气试验方法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IEEE std 519-1992 电力系统谐波控制推荐实施IEC1800-3 EMC传导及辐射干扰标准IEEE519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89/336EC CE标志GB 12326 电能质量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 1094.1~1094.5 电力变压器GB 6450 干式变压器GB/T 10228 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17211 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311 .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四、变频器主要技术要求1、变频器自带防谐波干扰电网装置,变频器输入侧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在电机的整个调速范围内,必须满足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及IEEE519-1992国际标准的规定。

变频泵组技术规范 201304 (简单版本)

变频泵组技术规范 201304 (简单版本)

空调变频泵(组) 技术规范空调变频泵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 水泵为立式管道泵.2. 变频水泵应该在50%流量下效率最高; 当流量是设计流量50%时,输配功率不应该超过设计功率的30%, 达到ASHRAE90.1-2010要求.3. 采用无压力传感器进行控制,能够根据用户使用情况来设定最小控制扬程;也可以采用单组或多组远程压力传感器的控制系统或建筑管理系统BMS进行控制;4. 建议采用泵、电机和变频器集成组合,以确保最有的原件匹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外壳具有IP55 等级;5. 泵壳:带有PN16法兰的铸铁适用于65︒C 不超过12Bar的工作压力;带有PN25法兰的球墨铸铁适用于65︒C不超过25 Bar的工作压力;吸入和出口采用相同尺寸的连接法兰DIN/ANSI,并带有罗纹口用于压力表安装和密封冲洗接口。

6. 叶轮:采用青铜,动态平衡式;7. 立式泵应采用刚性铝合金夹板式,符合ANSIB15.1 或OSHA1910.219;8. 机械密封:应该是不锈钢外围型多弹簧平衡式,并采用VITON® 辅助密封件、碳旋转面和碳化硅固定座。

维修机械密封部分时不需要拆下马达。

变频器应满足以下要求1.变频器逆变器开关模式必须优于传统的PWM(脉宽调制)控制方式。

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范围为0~1000HZ,输出电压为0~380V,在50Hz运行时变频器必须能够对电机提供380V输出而不至降低额定值以保证风机额定设计压头能够达到,投标厂商须对此加以说明。

2.变频器额定负载时功率因数不低于0.98,否则需要附加就地功率因数补偿装置,所增加费用应计入总价,并加以说明。

3.变频器应具有一个能量最优化回路自动控制模式,藉此能自动连续地依实际负载情况调整电压与频率比V/F,提供电动机最佳励磁状态,以得到最佳的电能消耗电压与频率比V/F。

必须适用于水泵等变化转矩的控制特性要求。

用户有权拒绝任何恒电压率比V/F 或分段V/F输出特性变频器。

变频调速问答_三_变频器功率因数问题

变频调速问答_三_变频器功率因数问题

φ1'>φ1→cosφ1'<cosφ1→I1'>I1 →I1' 2r1>I12 r1→η'<η 式中 I12 r1——定子铜损, 单位为kW;
η——电动机的效率。
尤其是在变频调速的情况下,电压与频率之比是可以任
意设定的。如设定不当,或在运行过程中负荷的波动较大,容
式中 PF——功率因数;
P ——平均功率,单位为 kW; S ——视在功率,单位为 kVA。 功率因数小于1的根本原因,是出现了无功功率的缘故。 2)电流与电压频率相同时的平均功率 当电流和电压的 频率相同时,功率因数的大小取决于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 关系。 图2a中,假设电流比电压滞后φ角
φ=2πf t1=ωt1 (2) 式中 φ——功率因数角,即电流比电压滞后的电角度;
f——电流的频率,单位为Hz; t1——时间,单位为s; ω——角频率,也叫电角速度。 功率的瞬时值P0等于电压u和电流i瞬时值的乘积
图3 接入交流电抗器 a)在电路中的接法 b)外形 c)电流波形
LD P



b)

a)
c)
功率因数的改善
图4 接入直流电抗器 a)在电路中的接法 b)外形 c)电流波形
问题2 为什么不用电容器而用电抗器来改善功率因数? 过去,在正弦电流的网络里,人们习惯于通过并联电容 器来改善功率因数。这是因为,在正弦电流网络里,功率因 数低的原因只有位移因数这一个方面,不存在畸变因数的问 题(Kd=1)。所以,通过并联电容器,可以减小合成电流的滞 后角(φ角),从而提高了cosφ(DF)。
P5=u·i5 (4) 式中 P5─5次谐波电流的功率瞬时值,单位为kW;
i5─5次谐波电流,单位为A。 由式(4)算得的功率曲线图如图2b所示,由该图可知,瞬 时功率的一部分为“+”,另一部分为“-”。可以证明,在一 个周期内,正功率的总和与负功率的总和正好相等,平均功 率等于0。

变频器功率因数控制

变频器功率因数控制

变频器功率因数控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变频器作为一种重要的驱动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机控制系统中。

而变频器功率因数控制则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提高能效,减少能耗。

本文将从功率因数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变频器功率因数控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功率因数的基本概念功率因数是指电路中有用功和视在功的比值,用来表示电路中有用功的效果。

功率因数的范围是-1到1,当功率因数为1时,说明电路中的有用功和视在功完全一致,电路的效率最高。

而当功率因数小于1时,说明电路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功率损耗,电路效率下降。

二、变频器功率因数控制的原理变频器功率因数控制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变频器输出电压的相位角,使得电动机的供电电压与电流的相位一致,从而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具体来说,变频器通过监测电动机的电流波形,并与电动机的负载特性进行匹配,控制输出电压的相位角,使得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接近1。

三、变频器功率因数控制的方法1. 预设功率因数法:通过预先设定目标功率因数的方式,控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相位角。

这种方法需要提前测量负载特性,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定。

2. 自适应功率因数法:根据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和负载变化,实时调整输出电压的相位角。

这种方法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大或工作条件复杂的场合。

3. 即时功率因数法:根据电动机的当前工作状态和负载情况,实时测量功率因数,并进行动态调整。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最佳的功率因数控制,提高能效。

四、变频器功率因数控制的应用1. 异步电动机驱动:变频器功率因数控制可以应用于各类异步电动机的驱动系统中,有效改善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提高工作效率。

2. 高要求的生产设备:在对功率因数要求较高的生产设备中,如电力变频供应系统、石化设备等,采用变频器功率因数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能耗,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 节能改造项目:对于一些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工程项目,如电梯、风机等,通过引入变频器功率因数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能耗的降低,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变频器的功率因数

变频器的功率因数

(2)数字式仪表
(3)整流式仪表 (准确)
2、输入电流的测量 (要修正)
非正弦电流的测量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原因
以7次谐波电流为例: (1)互感器绕组和仪表绕组的感抗
∴ f7↑→XL7=2πf7L↑→I7↓
(2)绕组分布电容的分流作用加大
f7↑→IC7↑→I7↓ (3)铁心的导磁率 f7↑→μ↓(μ-导磁率)
(4)铁心中的功率损失
f7 ↑→P7↓( P7 -副方的七次谐波电流功率) ∴ I5’< I5; I7’< I7; I11’< I11;……
3、功率的测量
一.输入电流的特点
额定频率时的直流电压波 形(重载)
低频时的直流电压波形(轻载)
功率的测量 (输入功率测量:三相分别测量再相加)

八、主电路的干扰问题
202X
六、变频器 的功率因数
变频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究竟是高还是低? 1、变频器的输入电流
功率因数的完整定义
功率因数的两个方面
功率因数的公式
01
λ=P/S=υ•cosφ
v
I1
02
I I I 2 2 2
υ ─ ─ 电 流 的 畸 变1因 数 ,5等 于 电 流7基 波 分 量 的 有 效 值 与 总 有
变频器的干扰源
电路耦合引起的干扰
磁路耦合引起的干扰 四. 电磁辐射引起的干扰
○ (参教材P52-56,阅读) ○ 作业 P66 1-11
效值之比:
3、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配接交、直流电抗器
交流电抗器除了可以将功率因数提高至(0.75~0.85) 外,还具有削弱浪涌电流和电源电压不平衡的影响。
配接直流电抗器,功率因数可提高至0.9以上。

风力发电 变频器 指标 定义

风力发电 变频器 指标 定义

风力发电变频器指标定义风力发电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从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交流电转换为可供电网接入的交流电。

风力发电变频器具有多个指标定义,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指标进行详细解释。

1. 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电能的有用功率与总功率之比,表示电能转换效率的指标。

对于风力发电变频器来说,功率因数通常应在0.95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的风能被转化为有用的电能,而不是浪费在无效的功率损耗上。

2. 效率:效率是指变频器从输入到输出之间的能量转换效率。

对于风力发电变频器来说,效率通常应在95%以上,这意味着变频器能有效地将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交流电转换为可供电网接入的电能,减少能源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3. 频率范围:频率范围是指变频器可以输出的交流电频率范围。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频率要求,如50Hz或60Hz。

因此,风力发电变频器应能够适应不同频率范围的要求,以确保交流电能够与当地电网兼容。

4. 输出电压:输出电压是指变频器输出的交流电电压。

通常情况下,风力发电变频器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以满足电网接入的要求。

5.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变频器从接收到输入信号到产生相应输出的时间间隔。

对于风力发电变频器来说,响应时间应越短越好,以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在风速变化时能够快速响应并调整输出,以实现最佳发电效果。

6. 控制精度:控制精度是指变频器对输出频率、电压等参数的控制精度。

对于风力发电变频器来说,控制精度应足够高,以确保发电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精确控制,提高发电效率。

7.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变频器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风力发电变频器应具备稳定的性能和高度的可靠性,以应对恶劣的环境条件和长时间的运行要求。

8. 保护功能:保护功能是指风力发电变频器的保护措施,以避免由于过电流、过压、过温等因素引起的故障和损坏。

风力发电变频器应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以确保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水泵变频器技术规格书(供热)

水泵变频器技术规格书(供热)

变频器技术要求1 总的要求1.1采用针对风机水泵类负载优化的高性能变频器,负载性质为变功率、变转矩.1.2变频器必须满足国产普通工频交流异步电动机配套使用,调频范围0~50Hz 频率。

1.3不论功率大小,变频器应为同一品牌、同一系列和同一应用性能以便运行维护。

拒绝同一品牌多种系列的组合。

1.4变频器额定电流必须大于电动机额定电流。

1.5供应商应选用变频器制造商推荐使用的快速熔断器。

1.6需配置外置电抗器的变频器,供应商应选用变频器制造商推荐使用的电抗器。

1.7变频器必须配置本机操作面板/操作器。

1.8变频器有开放的串行通讯(RS485)接口:支持Modbus RTU通讯协议。

2 使用环境条件2.1安装地点:室内2.2周围温度:-10℃~+50℃(未冻结下)2.3周围湿度:90%Rh(未结霜下)2.4变频器防护等级:最低满足IP203 电源输入和输出3.1额定输入电压:AC380V,三相,额定输入频率:50Hz输出电压:0 - 100%电源电压,三相输出频率范围:0.2~400Hz(启动频率设定范围为0~60Hz)3.2变频器瞬时断电或欠压时,可以定义多种工作方式(即:无功能、受控减速、受控减速跳闸、惯性运动、借能运行、借能运行跳闸、报警)。

断电后再启动的初始化时间为0~120秒。

3.3当主电源电压降至90%的额定电压时,变频器输出频率在50 Hz必须能够对电机提供380V电压。

以保证系统在整个电压波动范围内都能正常工作。

3.4功率因数:≥0.93.5频率分辨率:0.01Hz4 变频器输入/输出控制端子对变频器的控制分PLC/控制中心控制、现场控制和手动控制,手动控制具有优先权,方便控制系统实现三方操作,以利于调试、当控制系统有问题时,也能实现本地控制,所以变频器必须提供如下可自由组态的接口:4.1数字输入:≥6路,扫描间隔:≤5ms,可编程数字量输入点,而且必须可编程为现场控制和手动控制选择。

现场操作柱就地启动和停止、复位以及备用。

变频器的功率因数

变频器的功率因数

变频器的功率因数
变频器的功率因数是指悉数体系的功率因数,它不只与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有关,还与电流基波含量有关。

在基频和满载下作业时的功率因数一般不会小于电机满载工频作业的功率因数,所以咱们一般可不予以思考。

电机自身的功率因数一般在0.7~0.96之间,容量大些,极对数少些的电机,功率因数大一些;反之,容量小,极对数多的电机,功率因数要小一些。

悉数体系的功率因数又与体系的负载状况有关,轻载时小,满载时大;低速时小,高速时大。

一般为改进功率因数要加装直流电抗器,实习上是为了下降网侧输入电流的畸变率,减小谐波无功功率,因此也跋涉了悉数体系的功率因数。

1。

变频器的标称功率计算公式

变频器的标称功率计算公式

变频器的标称功率计算公式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动机转速的设备,它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和频率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在工业生产中,变频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机械中,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在使用变频器的过程中,了解其标称功率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正确选择和使用变频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变频器的标称功率是指在额定工作条件下,变频器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

通常情况下,变频器的标称功率是由制造商在产品规格书中给出的,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来确定变频器的标称功率。

变频器的标称功率计算公式如下:标称功率 = 输出电流×输出电压×功率因数×开关频率。

其中,输出电流是指变频器输出端的电流值,单位为安培(A);输出电压是指变频器输出端的电压值,单位为伏特(V);功率因数是指变频器输出端的功率因数,通常取值在0.8至1之间;开关频率是指变频器的开关频率,单位为赫兹(Hz)。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变频器输出端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以及查阅变频器的技术参数来确定开关频率,然后代入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变频器的标称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变频器的标称功率是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的理论值,实际使用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负载情况等,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变频器时,还需考虑这些因素对标称功率的影响。

除了标称功率外,变频器还有额定功率、极限功率等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额定功率≤标称功率≤极限功率。

额定功率是指变频器在连续工作状态下能够输出的功率,通常情况下,额定功率等于标称功率。

而极限功率是指变频器在短时间内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通常是标称功率的1.5倍。

在选择变频器时,除了要考虑标称功率外,还需要考虑变频器的性能特点、稳定性、可靠性等因素。

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类型的变频器,因此在选择变频器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确保选用合适的产品。

风力发电 变频器 指标 定义

风力发电 变频器 指标 定义

风力发电变频器指标定义风力发电变频器是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系统的电力转换设备,其性能指标对整个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风力发电变频器的一些关键性能指标及其定义。

1. 额定电压和电流额定电压和电流是指变频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以承受的最大电压和电流值。

这些值取决于变频器的设计和运行环境,选择合适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可以保证变频器的安全运行。

2. 输入和输出电压范围输入和输出电压范围是指变频器可以接受的输入和输出电压值的范围。

这些值决定了变频器在不同电压输入或输出条件下的适应性。

3. 输入和输出频率范围输入和输出频率范围是指变频器可以接受的输入和输出频率值的范围。

这些值反映了变频器在不同频率输入或输出条件下的适应性。

4. 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指变频器输入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反映了变频器对电网功率的利用效率。

高功率因数意味着变频器对电网的干扰小,能够充分利用电网中的功率。

5. 效率效率是指变频器输出的有功功率与输入的有功功率之比,反映了变频器的能源转换效率。

高效率意味着变频器在转换电力时能够减少能源损失,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6. 温升温升是指变频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内部元器件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

温升反映了变频器的散热性能和内部元器件的工作状态,选择合适的温升可以保证变频器的稳定运行。

7. 冷却方式冷却方式是指变频器内部元器件的散热方式,包括自然冷却、强制风冷、水冷等。

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可以保证变频器的稳定运行,并提高其使用寿命。

8. 防护等级防护等级是指变频器对外部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反映了变频器的密封性能和防尘能力等。

选择合适的防护等级可以保证变频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变频器参数对照

变频器参数对照
9)WU300水位控制电源:W218.7,4× 0.75 mm2(用了其中的3根线)
10)风速仪接线盒TB301控制线: W220.2,4×0.75 +2×2×0.14mm2,风速 、风向信号,模拟信号接地、电源 11)接线盒TB300电缆:液压制动泵电 源、W222.8,12×0.75 mm2:电磁阀制 动器、液压制动器压力开关、制动报警 、制动调整、齿轮箱油位开关、齿轮箱 油温开关,W226.5,4×0. 5 mm2:齿 轮 箱 油 压 开 关 , W259.5 , 4 × 0.75 mm2:齿轮箱轴承温度,齿轮箱油温
单位
Bit (位)0
Bit (位)1
Bit (位)2
Bit (位)3
Bit (位)4
Bit (位)5
Bit (位)6
Bit (位)7
Bit (位)8
接收数据[1]
设置功率
kW
接收数据[2]
接收数据[3]
设置相位角
设置速度
rpm
接收数据[4]
接收数据[5]
特征比例
设置错误(请求)
变频器(发送) 发送数据[0]
21 ) 塔 基 柜 TBC100 电 缆 : W290.7 , H4G50/125 90m:工业以太网开关
国外水冷电机参数(ELIN电机): 参数 制造形式 保护等级 重量(kg) 惯性矩 制造高度(mm) 润滑
绝缘等级 震动强度级别 特殊涂漆 进水温度(摄氏度) 水量(l./min) 水压(bar) 离心转速 转速速范围(r/min) 最大功率(kW) 转子绕组断路时感应电压(V) 转子接线 转子检验电压(V) 转子最大允许电流(A)
017.0025.01A Page 9 ~10 -25 ~ +55℃ +5% ~ 100%冷凝 年平均≤0.1mg/m3 ≤30mg/m3 最大位移振幅:0.8m,0-0.4Hz 速度振幅:最大0.009m/s,100-1000Hz 加速振幅:最大3m/s2,0.4-100Hz 017.0025.01A Page 14 500KVA 1520KVA 690VAC±10% 690VAC50Hz(没有资料来源)

变频器电机参数

变频器电机参数

变频器电机参数一、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变频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而变频器电机参数则是描述电机在工作状态下的性能指标,对于正常运行和效率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变频器电机参数的相关概念和重要性。

二、变频器电机参数的概念1. 额定功率:指电机在额定负载下所能持续输出的功率,单位为千瓦(kW)。

2. 额定电流:指电机在额定负载下所需要的额定电流,单位为安培(A)。

3. 额定转速:指电机在额定频率下的转速,单位为转/分钟(rpm)。

4. 额定电压:指电机所需的额定电压,单位为伏特(V)。

5. 效率:指电机在额定负载下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6. 功率因数:指电机输送有用功率与所需功率之比,通常以小数表示。

三、变频器电机参数的重要性1. 精确控制能力:变频器电机参数的准确设置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和输出功率的精确控制,使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2. 能效优化:通过调整变频器电机参数,可以提高电机的效率,降低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 系统保护:合理设置变频器电机参数可以避免电机过载、过热等问题,延长电机寿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如何选择变频器电机参数1. 根据应用场景: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变频器电机参数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

2. 考虑电机负载:电机的负载情况是选择变频器电机参数的重要依据,需要根据实际负载情况进行精确测算和选择。

3. 考虑电网条件:电网电压、频率等条件也会对变频器电机参数的选择产生影响,需要充分考虑电网条件。

五、变频器电机参数设置的注意事项1. 确保稳定性:在设置变频器电机参数时,需要保证参数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避免频繁调整造成系统不稳定。

2. 参考标准:在选择和设置变频器电机参数时,可以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参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监测和调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监测电机的实际运行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适时调整,以确保变频器电机参数的准确性。

通用变频器的功率因数

通用变频器的功率因数

通⽤变频器的功率因数通⽤变频器的功率因数通⽤变频器的功率因数变频器的输⼊电流变频器的输⼊电路是三相交流电源经全波整流后向滤波电容器Cd充电的电路,如图7. 1l(a)所⽰。

显然,只有当电源的线电压UL⼤于电容器两端的直流电压Ud时,才进⾏充电;低于Ud值时⽴即终⽌充电。

输⼊电流总是出现在电压的振幅值附近,呈不连续的冲击波形式,如图7. 11 (b)所⽰。

它具有很⼤的⾼次谐波成分,有关资料表明,输⼊电流的频谱分析如图7. 12所⽰。

由图可知,24其5次谐波和7次谐波分量是很⼤的,⼏乎⽐基波分量⼩不了多少。

变频器输⼊电路的功率因数⾼次谐波电流的瞬时功率可以由下式计算Pi=u1i1式中下标i为谐波次数。

现以5次谐波电流为例进⾏观察。

变频器的输⼊电压为正弦波,如图7. 13曲线①所⽰,5次谐波电流如曲线②所⽰,两者的乘积Ps 如曲线③所⽰。

户。

曲线与时间轴之间的⾯积(图中之阴影部分)表⽰该时间段内所做的功。

由图可知,在电源电压的每半个周期内,有⼀部分是“+”功,是电源电压在做功;另⼀部分是“⼀”功,表⽰电源在吸收能量。

可以证明,在电源电压的每半个周期内,所有正功Ps和与所有负功Ps和是相等的,做功的总和为0,故平均功率为O。

可见,⾼次谐波电流使电源与负载之间不断地进⾏能量交换,并不真正做功。

这与贮能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在交流电路中和电源之间进⾏能量交换其效果耋是完全相同的。

变频器输⼊电路的⽆功功率是由⾼次谐波电流产⽣,⽽⾼次谐波电流成分较⼤。

因此变频器输⼊电路的功率因数较低。

改善变频器功率因数的⽅法如前所述,变频器功率因数较低的原因是输⼊端⾼次谐波电流成分较⼤,⽽产⽣⾼次谐波电流的原因是中间直流环节的⼤滤波电容。

针对以上分析的情况,在变频器输⼊电路中,改善功率因数的根本途径是削弱⾼次谐波电流。

为此,在电路中串⼊电抗器是⽐较⾏之有效的⽅法。

具体⽅法有两种,如图7. 14所⽰。

(1)直流电抗器Ld串于整流桥和滤波电容之间。

变频器内部电流及功率的关系

变频器内部电流及功率的关系

变频器内部电流及功率的关系变频器系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由下图可知:1. 各部分的功率(1) 变频器的输入功率为:P S=√3U S I S COS∅×10−3式1式中:P S—变频器的输入功率(kW);U S—电源线电压(V);I S—电源线电流(A);COSΦ—输入电路功率因数。

(2) 直流回路功率:P D=U D I D式2式中:P D—直流回路的功率(kW);U D—直流回路电压(V);I D—直流回路电流(A);(3) 变频器的输出功率,即电机的输入功率为:P M1=√3U M I M COS∅1×10−3式3式中:P M1—变频器的输出功率(kW);U M—变频器的输出线电压,即电机的输入线电压(V);I M—变频器的输出线电流,即电机的输入线电流(A);COSΦ1—电动机定子侧功率因数。

(4) 电动机轴上的输出功率为:P M2=T M n M9550式4式中:P M2—电动机轴上的输出功率(kW);T M—电动机的转矩(N·m);n M—电动机的转速(r/min);2. 频率下降后各部分的功率(1)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假设负载为恒转矩,即负载阻转矩的大小与转速高低无关,为一个恒定值:T L=const由式4可知,当电动机的转速因频率下降而下降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也必下降。

P M2=[T M n M(↓) 9550]↓(2) 其他各部分的功率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在各部分的功率损耗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有:P S≈P D≈P M1≈P M2式5式5是分析各部分电流大小的理论基础。

当频率下降时有:P M2↓→P M1↓→P D↓→P S↓3. 频率下降后部分电流(1) 电动机的电流(即变频器的输出电流)和负载阻转矩成正比,由于阻转矩没有变,所以输出电流也是不变的,变频器的输出电流与频率⽆关,即I M≈const在这⽆,P M1的下降是因为变频器的输出电压U M是随频率下降⽆下降的结果,即P M1=[√3U M(↓)I M COS∅1×10−3]↓(2) 直流电流在直流回路里,电压U D是不变的,但功率P D减小了,所以频率下降时,电流I D将减小,即I D=[P D(↓) U D]↓(3) 输入电流变频器输入侧的电源电压U S也是不变的,但输入功率P S变小了,所以频率下降时电流I S也将减小,即I S=[P(↓)√3U S COS∅1]↓。

变频器的功率因数和效率的关系

变频器的功率因数和效率的关系

变频器的功率因数和效率的关系变频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在工厂、机房、商场等大型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变频器的功率因数和效率是两个非常关键的性能指标,它们的关系也是我们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

功率因数是指电能在电路中的实际利用程度,通常用符号cosφ表示。

它是交流电路中一种描述电能的参数,表征了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在变频器的使用过程中,功率因数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电路的稳定性、电能的利用率以及能源的消耗等方面。

变频器的效率则表示在输入一定的电能时,变频器转换出的有用功率所占比例。

在实际应用中,变频器的效率至关重要,一方面能够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转,另一方面也能够使节省电能,降低能源消耗。

功率因数和效率相互关联,变频器的效率和功率因数之间也存在直接的联系。

一般来讲,变频器的功率因数越高,其效率也会相应地提高。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变频器的功率因数,同时保证其高效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高质量的变频器产品。

为了确保变频器运作稳定,功率因数和效率高,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

因此,我们在选择变频器时,要选择一些有品牌保障的产品。

2.合理选择电路结构。

不同的电路结构对功率因数和效率都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选购变频器时需要了解其具体的电路结构,并为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相应的调整。

3.适当提高控制电压。

适当提高变频器的控制电压,能够有效地提升其功率因数和效率。

但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调节,过高的电压会增加能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功率因数和效率是变频器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

功率因数越高,效率也会相应地提高。

因此,在使用变频器时需要注意这两个指标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功率因数和效率,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变频器的无功功率与功率因数相关应用介绍要点

变频器的无功功率与功率因数相关应用介绍要点

变频器的无功功率与功率因数相关应用介绍一、变频器的无功功率与功率因数变频器输入侧功率因数偏低的原因,与工频电动机的运行功率因数低有着重要的区别。

由于电动机是感性负载,运行电流的相位滞后于电压,功率因数的高低取决于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

而变频器功率因数低是由其电路结构造成的。

变频器通常是“交一直一交”式结构,即三相交流电源经三相整流桥和滤波电容器变为直流,再经控制电路和逆变管转换为频率可调的交流电。

在整流过程中,只有当交流电源的瞬时值大于直流电压 UD 时,整流二极管才会导通,整流桥中才有充电电流,显然,充电电流总是出现在电源峰值附近的有限时间内,呈不连续的脉冲波形。

这种非正弦波具有很强的高次谐波成分。

高次谐波的瞬时功率一部分为“ + ”,另一部分为“一”,属于无功功率。

这种无功功率使得变频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较低,约为 O . 7 ~ 0 . 75 。

二、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由于变频器输入侧功率因数较低的原因。

不是电流波形滞后于电压,而是高次谐波电流造成的,所以不能通过并联补偿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而应设法减小高次谐波电流,具体措施就是接入电抗器。

DL 是直流电抗器,接在整流桥与滤波电容器之间。

使用其中一种就有明显效果,两种共同使用可将功率因数提高到 0 . 95 以上。

直流电抗器除了提高功率因数外。

还能限制接通电源瞬间的充电涌流。

另外,不允许在变频器输出端,即与电动机的连接端并接电容器。

因为变频器输出的所谓正弦波,实际上是脉冲宽度和占空比的大小按正弦规律分布的脉宽调制波,这个脉冲序列是变频器中逆变管不断交替导通形成的,如果在输出端接入电容器,则逆变管在交替导通过程中,不但要向电动机提供电流,还会增加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会导致逆变管损坏。

三、电抗器的选用电抗器对大部分变频器来说不是标准配置,是选配件。

应根据需要选用。

四、交流电抗器的相关应用有时为了降低设备投资的成本而不接交流电抗器,容忍变频调速系统在低功率因数下运行。

变频器技术参数

变频器技术参数

变频器:
技术指标:
装置容量:2300kW;
输入输出电压:690V AC;
效率:>97%;
电流畸变率:<3%;
功率因数:根据需要可调(±0.95);
控制方式:采用全数字化控制;
并网控制:自动软并网和软解列;
电磁兼容性能:可抗2000V脉冲干扰;
具有集中和远程监控功能;
防护形式:
加热装置:有;
冷却方式:水冷;
防护等级:IP54;
屏蔽保护:柜体内主回路有金属网防护;
防雷保护:B、C级防护;
过压、过流、短路、过热保护;
过热保护温度:90℃;
整机运行寿命:不小于20年;
绝缘标准:GB 3859/93。

环境方面参数:
适用环境温度:-35℃ - 50℃;
环境湿度:0—90%;
防腐防蚀性能:防盐雾(满足近海地带和潮湿地带要求)主要技术参数:
网侧变流器电压范围:3AC 690V±10%
网侧变流器频率范围:47.5-51.5Hz
网侧变流器容量:2600kVA
网侧变流器额定电流:2200A
网侧变流器短时过电流:2600A
机侧变流器额定电压:0~690V±10%(长期) 机侧变流器频率:0-100Hz
机侧变流器容量:2600kVA
机侧变流器额定电流:2200A
机侧变流器最大电流:2600A
断路器:
并网断路器选型号:E3S-2500A/690V。

断路器供应商:ABB
主要技术参数:。

变频器输出频率

变频器输出频率

----1.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之间对应关系: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为正比。

举例:当 输出频率由 50Hz 调整为 30Hz 时,实测的输出电压为 232V 。

此时,输出频率为额定频率的60%,输出电压同样为输入电压的60%。

2.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入功率之间对应关系: 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入功率的立方成正比。

举 例:当输出频率由 50Hz 调整为 30Hz 时,输入功率由额定值减少为 P 输入 = 设:电动机额定功率 =100KW 则输入功率 ==21.6KW 。

3.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入电流之间对应关系: 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入电流的立方成正比。

举 例:当输出频率由 50Hz 调整为 30Hz 时,输入电流由额定值减少为 P 输入 = 设:电动机额定电流 =200A 则输入功率 ==43.2A 。

比如频率范围 5-50HZ 负载 10KW 给定频率 25HZ 功率因数 0.95 此时的输入电流应该是多 少 输出应该是多少 如果给定平率变化的的话 那么出入和输出电流是不是线性倍率关系 。

提问者采纳基本的电气原理已经告诉你, 变频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不考虑变频器本身的功耗的情况下是相等的。

变频器的输入电压是不变的,但是输出电压是和输出频率是呈正比关系。

在 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是线性的, 这个关系也是电机原理的决定的, 否则将导致电机内部的磁通过饱和,使电机发热严重,驱动特性下降。

所以简单的换算一下:I( 输入) =(V (输出) /V( 输入))*I( 输出)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就是只能说是呈正比关系,因为V (输出) /V( 输入)是随着频率的变 化而变化的。

所以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条曲线而非线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频器功率因数是多少?
变频器的输入电流变频器的输入电流是三相交流电源经全波整流后向滤波电容器C 充电的电路。

显然,只有当电源的线电压UL的瞬时值大于电容器两端的直流电压UD 时,才进行充电。

所以,输入电流总是出现在电压的振幅值附近,呈不连续的冲击波形式。

它具有很大的高次谐波成分。

充电电流总是出现在电源峰值附近的有限时间内,呈不连续的脉冲波形。

高次谐波的瞬时功率一部分为“ + ”,另一部分为“一”,属于无功功率。

这种无功功率使得变频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较低,约为 O.7 ~ 0.75 。

由于变频器输入侧功率因数较低的原因。

不是电流波形滞后于电压,而是高次谐波电流造成的,所以不能通过并联补偿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而应设法减小高次谐波电流,具体措施就是接入电抗器,接在三相电源与整流桥之间。

直流电抗器,接在整流桥与滤波电容器之间。

使用其中一种就有明显效果,两种共同使用可将功率因数提高到 0.95 以上。

直流电抗器除了提高功率因数外。

还能限制接通电源瞬间的充电涌流。

另外,不允许在变频器输出端,即与电动机的连接端并接电容器。

1.变频器输入侧功率因数的特点
(1)畸变因数在变频器的输入电流中,谐波成分很大,所以变频器输入电流的畸变因数v较低,导致功率因数降低。

(2)位移因数高因为变频器输入电流的基波分量基本上是与电源电压同相位的,所以其位移因数很高,几乎等于1。

2.功率因数表的测量结果
(1)功率因数表的特点功率因数表是根据偶衡表的原理制作的,其偏转角与同频率电压和电流间的相位差有关。

所以,它能够准确地测量位移因数。

但对于谐波电流,则由于它在一个周期内所产生的电磁力将互相抵消,对指针的偏转角不起作用,所以功率因数表不能测定畸变因数。

(2)变频器功率因数的测量误区有人用功率因数表来测量变频器输入侧的功率因数,并以此证明使用变频器后,可提高功率因数,这是错误的。

因为变频器输入侧的功率因数降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具有相当强的谐波电流,导致畸变因数较低,而功率因数表偏偏不能测定畸变因数。

所以,如果用功率因数表来测量变频器输入侧的功率因数,所得到的结果是错误的。

几个基本定义:
(1)功率因数的定义在交流电路中,把平均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称为
功率因数,即
λ=P/S( 12-1)
式中λ-功率因数;
P-平均功率,也叫有功功率(kW);
S-视在功率,也叫表观功率(kVA)。

(2)平均功率的定义一个周期内,功率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功率,即
(12-2)
式中T-交变电流的周期(s);
u-电压的瞬时值(V);
i-电流的瞬时值(A);
dt-时间的微分(s)。

(3)视在功率的定义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称为视在功率,即 S=UI (12-3)
式中U-电压的有效值(V);
I-电流的有效值(A)。

1.基本分析设:
u=Umsinωt
i=Imsim(ωt-φ)
则 (12-4) 式中Um-电压的振幅值(V);
Im-电流的振幅值(A);
ω-角频率;
t-时间(s);
φ-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角。

由式(12-1)和式(12-4),得
(12-5)
式中cosφ-位移因数。

2.结论实际上,λ=cosφ就是同频率正弦电流的功率因数。

在电力电子技术未进入实用阶段之前,电气设备中的电流绝大多数都是正弦波。

所以,人们通常把电流与电压相位差角的余弦cosφ就定义为功率因数。

1.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对于分析非正弦电流的功率因数来说,了解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是至关重要的。

在电工基础里,非正弦电流可以通过傅里叶级数分解成许多谐波电流,或者说非正弦电流可以看成是许多谐波电流的合成。

(1)基本分析今以5次谐波电流为例,分析如下:
设:u=Umsinωt
i5=I5msin5ωt
则: (12-6)
式中P5-5次谐波功率的平均值(kW);
i5-5次谐波电流的瞬时值(A);
I5m-5次谐波电流的振幅值(A)。

式(12-6)表明,5次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为0。

可以进一步证明,所有各次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都等于0,或者说谐波电流的功率都是无功功率。

(2)物理意义在5次谐波电流的瞬时功率中,一部分是正功率,另一部分是负功率,并且正功率和负功率的总面积正好相等,故平均功率为0,如6.3节中的图6-12所示。

2.非正弦电流的功率因数
(1)基波电流与电压同相位在基波电流与电压同相位的情况下,上述的位移因数可不必考虑。

非正弦电流的有效值由下式计算:
(12-7)
式中I1,I5,I7-基波电流、5次谐波电流和7次谐波电流的有效值(三相对
称电路中不存在以3为倍数的谐波电流)。

因为非正弦电流的无功功率是由于电流波形发生畸变而形成的,故其功率因数用畸变因数来表述,即
(12-8)
式中v-畸变因数。

(2)基波电流与电压不同相当基波电流的相位与电压相位之间存在相位差时,有:
1)各次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仍为0;
2)基波电流与电压之间因有相位差而产生的位移因数必须考虑。

所以,非正弦电流的功率因数的表达式为
λ=vcosφ (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