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需肥特性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需肥特性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南华县农建站关林祖高建萍

摘要: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和吸肥特性阐述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量的计算及

施肥方法。

关键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马铃薯栽培是南华县五街、天申堂地区的优势,近年来通过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栽培已成为该地区致富的措施之一,马铃薯是高产需肥量大的作物,产量的形成与土壤营养条件关糸密切,因此合理施用肥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实现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

一、马铃薯的需肥特性

1、马铃薯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养份的需求特点

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时期,因生育阶段不同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比例和数量也不同,在幼苗期吸肥量很少,到发棵期吸肥量迅速增加,到结薯初期达到最大量而后吸肥量急剧下降,各生育期吸收的N、p2o5、k2o三要素按占总吸收量计算,发芽到出苗分别为6%、8%、9%,发棵期为38%、34%、36%,结薯期为56%、58%、55%,三要素中对钾的吸收量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试验表明,生产1000Kg 块茎需吸收N5_6Kg、p2o51-3Kg、k2o12-13Kg ,吸收比例为1:0.27:2.27,马铃薯对氮、磷、钾肥的吸收量随茎叶和块茎的不断增长而

增加,在块茎形成盛期吸肥量占总需肥量的60%,生长初期和后期各占20%。

1、各种营养元素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1)氮素:施用氮能促进植株生长,增大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氮素

过多会造成茎叶徒长,成熟期延迟,只长茎叶不长薯,

氮素不足则植株矮小,叶面积减少,影响产量的形成。(2)磷素:磷可增强块茎中淀粉和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块茎中淀粉干物质的含量和耐贮性,缺磷,叶片发皱,

光合作用下降,减少淀粉的积累。

(3)钾素:钾可提高体内代谢,增强光合作用,延缓叶片衰老,增施钾肥,可促进植株体内蛋白质、淀粉、纤

维素及糖类的合成,提高抗倒伏性,并能增强植株的

抗寒性,缺钾时节间缩短,叶面积缩小,叶片失绿枯

死。

(4)微量元素:锰、硼、锌、钼等微量元素,具有加速马铃薯植株发育,延迟病害发生,改进品质和提高耐贮

存的作用。

二、马铃薯施肥量的计算

1、目标产量的确定

根据土壤的供肥量和前三年的平均产量提高10—15%作为目标产量,如田块为中等肥力田,前三年的马铃薯亩平均产量

为2600 Kg ,则当年的目标产量为2990 Kg。

2、计算土壤供肥量

在种植前采集土样化验检测N、p2o5、k2o速效养份含量,计算出一亩土地耕作层0—20CM厚土壤中养份的含量,如土壤碱解氮的测定值为144.00mg/kg,速效磷的测定值为33.60mg/kg,速效钾测定值为128.00mg/kg,则一亩地耕作层土壤中的碱解氮养份含量为21.60kg,速效磷养份含量为5.04kg,速效钾养份含量为19.2kg,由于土壤中有效养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壤中的有效养份不能完全被单季马铃薯吸收利用,需要乘上一个效正糸数,碱解氮养份的效正糸数为30_70%,速效磷养份的效正糸数为40_50%,速效钾养份的效正糸数为50_85%,氮、磷、钾化肥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N30—35%、p2o510—20%、k2o40—50%

3、施肥量的确定

根据目标产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计算出一亩的施肥量,再把养份纯量换算成实物量,即可用于指导大田施肥。根据以上数据,目标产量是2990㎏时的需肥量为 (按生产1000㎏需纯氮5.5㎏、五氧化二磷1.5㎏、氧化钾12.5㎏计算)纯氮量(N)16.45㎏、纯磷(p2o5)4.49㎏,考虑到磷肥后效明显,按照需求量的60%施用、纯钾(k2o)37.37㎏,氮肥选用17%的碳酸氢铵,一亩的施用量为58.6㎏;磷肥选用12%的普通过磷酸钙,一亩的施用量为12.5㎏;钾肥

选用50%的硫酸钾一亩的施用量为42.1㎏。

4、微肥的施用

马铃薯对微量元素硼、锌肥较敏感,如果土壤中有效锌含量低于0.5mg/kg,则需要施用锌肥,土壤中锌的有效性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下要高,所以碱性土壤易缺锌,长期施磷肥的地区,由于磷与锌的吉抗作用,易诱发缺锌,应给予补充,按一亩施用硫酸锌2㎏计算。

三、施肥方法

根据南华县五街、天申堂等主要产区,一年种一季马铃薯,春播秋收和春播地膜覆盖的栽培方式,施肥方法按照计算的施肥量,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有机肥在播种前撒施在土壤表面,通过耕地翻入土壤中,化肥按施用量的全部在播种时现混现施,均匀的撒施在种植沟内,距离种子10—12㎝,不能与种子接触,施后盖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