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著性情态状语的人际意义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著性情态状语的人际意义分析
[摘要]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关于情态状语的理论为基础,选用白宫新闻发布会语篇为语料,对显著性情态状语在语篇中出现的频率及其体现的人际意义进行分析、归纳,以说明情态状语与人际意义的实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情态状语;显著性;人际意义;新闻发布会
情态是语言中表达讲话者的观点或态度的部分,英语中表达情态的手段很多,人们最熟悉的是情态动词,学者们研究最多的也是情态动词,但是除了情态动词外,情态状语(Modal Adjunct)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态手段。

本文选取英语中表示显著性的情态状语作为研究对象,讨论讲话者在使用这类状语时所要表达的真实态度,以及它们在交际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以白宫网站上随机选取的2013年5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文字记录作为语料。

一、情态状语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情态状语是指能够实现人际功能的状语,它们根据语义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组:语气状语(Mood Adjunct)和评述状语(Comment Adjunct)。

语气状语和语气系统有密切的联系,通常出现在限定动词的前后,也可能出现在小句开头,作为主位
(Theme),或出现在句末。

语气状语还可以再细分为表示归一度(polarity)和情态(modality)的状语,包括归一度(not, yes, no, so),可能性(probably, possibly, certainly, perhaps, maybe),频率(usually, sometimes, always, never, ever, seldom, rarely),意愿(willingly, readily, gladly, certainly, easily),义务(definitely, absolutely, possibly, at all costs, by all means);表示时间(temporality)的状语,包括时间(yet, still, already, once, soon, just),典型性(occasionally, generally, regularly, mainly, for the most part);表示语气(Mood)的状语,包括显著性(of course, surely, obviously, clearly),强度(just, simply, merely, only, even, actually, really, in fact),程度(quite, almost, nearly, scarcely, hardly, absolutely, totally, utterly, entirely, completely)。

评述性状语和语气状语没有很明确的区分,两者的区别只在于评述性状语和小句的语气部分的联系不那么紧密,它表达的是讲话者对整个命题的态度。

[1]81-83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显著性情态状语属于语气状语中的一类,是用以表达命题的显著或讲话者的信心的情态意义的副词或副词短语。

和其他语气状语一样,它们通常出现在限定动词的前后,或者小句开头,有时也会出现在句尾,是语气的一部分。

二、语篇中的显著性情态状语描述
本文以白宫网站上随机选取的2013年5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文字记录作为语料,在所选语篇中,显著性情态状语出现在句首的有7个,出现在限定成分之后的有11个,出现在小句后的有1个,
以下表格是对显著性情态状语在所选语篇中出现情况的描述:
从表1可以看出,在所选语篇中显著性情态状语有以下特点:
a. 表示“肯定”的surely没有出现在语篇中;
b. Obviously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其他显著性情态状语;
c. 当显著性情态状语被置于主语之前时,小句的主语是第三人称的概率高于第一人称;
d. 当显著性情态状语被置于限定成分之后时,小句的主语是第一人称和是第三人称的概率差不多;
e. 显著性情态状语被置于小句后的情况比较少。

三、显著性情态状语对情态意义的调节作用
和其他语法系统相比,情态系统有其特殊性,“情态系统依赖一种明显的谬误现象,一当我们说‘肯定’时,实际上我们并不肯定。

”[2]152同样,当我们说“显而易见”时,其实事情并不“显而易见”,总的来说,显著性情态状语对情态意义可以有以下的调节作用。

(一)增加陈述的客观性
虽然显著性情态状语原则上都是主观的,但在具体语境中,它们
也可以起到起到增加表述的客观性的作用,例如:
(1)We are obviously engaged in conversations with the main players on this issue on a regular basis.
(2) I mean, clearly, he is significantly weaker than he was two years ago.
例(1)的主语是第一人称we,讲话者讲述的是自己这一方的事情,对此,听话者应该是不了解的,但是obviously使这个事情被表述成了双方皆知的事实。

例(2)是一个I mean引起情态隐喻,是主观显性的,但clearly被插入I mean和从句之间,微妙地打断了主句和从句之间的直接连接,使得从句部分显得不那么主观。

所选语篇中出现的其他例子还有:
(3) …obviously, others in her office knew.
(4) …proving a negative can be difficult, obviously,…
(5) …I clearly don’t think that’s an action that’s con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Guantanamo Bay is still open …
(6) … obviously, if you ask the President, I think he has endeavored to meet that bar in keeping with the fact that he believes more information rightfully should be disclosed, …
(7) I have, obviously, seen what you just reported…
(8) And he obviously believes that investigations ought to be conducted properly,…
(9) Obviously, Congress has been an obstacle in this as well,…
(10) …which obviously was prior to his administration, …
(11) But, obviously othe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显著性情态状语的这一用法的特点是:它往往出现在含有主观显性情态手段,或不含有其他情态手段的小句中。

(二)增加陈述的主观性
如以下例子:
(12) But what I would say is that of course he could not or should not intervene directly in such a hypothetical case.
(13) But he will, of course, …, work to have the bill reflect as closely as possible what he believes are important objectives.
(14) But what I would say is that of course he could not or should not intervene directly in such a hypothetical case.
(15) So of course, the White House cannot or should not—the President cannot or should not insert himself or itself into that process…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显著性情态状语在表述中增加主观性的功能通常出现在含有中、低值情态手段的小句中。

如例(12)中用了would, could和should三个中值情态动词,of course的插入可以更明确地表明讲话者的态度。

四、显著性情态状语的人际意义分析
新闻发布会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场合,在发布会上,发言人发布信息,记者索取信息。

同时,这也是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无论发言人和记者都要通过语言和在现场的对方,以及不在现场的其他人建立联系。

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既是美国总统的代言人,又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他的话既可能是总统的意见,也可能是他自己的看法。

发言人和记者之间也不是单向的信息流动,发言人对记者也会有所求。

而且,发言人在触及某些敏感话题时也面临一些两难处境,这些都可以在显著性情态状语的使用中体现出来。

总的来说,显著性情态状语在新闻发布会的人际关系中有以下作用。

1.平衡个体和角色的矛盾。

白宫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角色首先是美国总统的代言人。

[3]从人际关系上来说,总统和发言人属于上下级的关系,发言人的讲话受总统制约,他(她)的任何讲述都应该是得到总统的授权的。

理论上,发言人发出的应该是总统的声
音,而事实上,作为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他(她)又常常不甘于仅仅作为一个传声筒,这反应在情态状语的使用上,如例(13)中发言人在一个关于总统的意见和行为的陈述中插入情态状语of course,这对于陈述的内容既没有影响,又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再看,例(12)是陈述总统的行为,发言人不但加入了情态状语of course,还使用了情态动词could和should,不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通过情态手段的运用,还有和总统进行隔空对话的意思。

由此可见,通过使用情态成分,讲话者可以巧妙地平衡了个体和角色之间的矛盾,既阐述了被代言人的观点和态度,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2.平衡讲话者和听话者的地位差距。

在新闻发布会中,发言人和记者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等的,发言人是信息拥有者,他(她)可以决定发布什么信息,发布多少信息。

因此,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和记者是存在“地位”上的差距的。

新闻发布会也是一个交际场所,交际双方的地位平等,交流才能够顺畅地进行,当交流事实上存在不平等时,讲话者就会从语言上来进行平衡。

从前面概括的显著性情态状语在所选语篇中显示出的特点来看,发言人没有使用表示“肯定”的surely, 以及obviously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其他显著性情态状语这两点都可以说明发言人试图以平等的“身份”来和记者对话。

Obviously表示“明显地”,“显而易见地”,发言人频繁使用这个情态状语,既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把他所说之事表述成讲话者和
听话者双方的共识,达到拉近彼此信息拥有量上的差距的效果。

如以上例(3)和例(11),这两个例子中的主语others可以指代任何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发言人暗示他了解记者有可能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这样,信息的流动就不再是单向的了。

再看例(7),当发言人提到他曾看过记者的报道时,他又一次使用了obviously,这个似乎是画蛇添足的情态状语把讲话者的阅读这件私事变成“理所当然”,暗示了记者的报道的影响力,巧妙地奉承了对方。

3.平衡信息公开和保密的关系。

在西方国家,人们公认的一条准则是公众有知情权,新闻发布会作为政府和媒体之间沟通的正式渠道,它的功能正是让公众知情,但是发言人并不可能每个问题都回答,这里面既有一些不宜公开的东西,也可能发言人本身确实不知情,无法回答。

当发言人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他(她)也会选择使用显著性情态状语,例如:
(16)… I would refer you, of co urse, to the FBI on the status of their investigation, which, as you know, is ongoing.
当发言人向记者提出建议的时候,他使用了中值情态动词would,让他的建议具有磋商性,避免可能因为语气太过生硬而让听话者反感,但是另一方面,通过of course的使用,讲话者又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让对方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的余地。

再看另一个例子:
(17) And the alternative, of course, is to … I can’t answer any of these questions until later.
这个例子很有意思,前半段讲话者似乎要回答问题,但紧接着话锋一转,却说他不能回答。

按照Grice的合作原则,对话的参与者必须表现出合作的意愿,对话才能够进行。

[4]43在例(17)中,前半段里出现的of course正是表明了讲话者的合作态度,虽然后面是一个不合作的内容,但因为已经做了一个情态上的铺垫,听话者就比较易于接受。

五、结语
本文研究了白宫新闻发布会语篇中的显著性情态状语,概括了它们在所选语篇中表现出的特点,讨论了它们对小句的情态意义的影响,即通过使用显著性情态状语,讲话者可以增加或降低小句的主观值,以及它们在建构新闻发布会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通过显著性情态状语来平衡个体和角色之间的矛盾,还可以平衡讲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地位差距,以及平衡信息公开和保密的关系。

研究显著性情态状语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讲话者的真实意图,以及讲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1994/2000.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Beijing: Edward Arnold/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陈丽江,政府新闻发布会中话语建构者的角色定位与转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5).
[4]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Syntax and Semantics 3[M].New York: New York Press.
[5]/the-press-office/2013/05/22/press-briefing-pr ess-secretary-jay-carney-52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