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泰国药品市场和消费情况:
泰国药品市场以西药为主,主要依靠进口,部分自产自销。全泰国共有二级药店(注)共4000多家,分布全国76个府,药品的销售主要以批发为主。泰国卫生部是药品进口和销售的主要管理部门。外国药品进入泰国首先要到卫生部食品和药物厅(FDA)申请进口许可,经审批获得进口许可,再申办销售许可。这是我中成药等进入泰国市场的合法途径。消费者对药品用药主要受医师的指导,按医嘱吃用。

二、泰国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
泰国的制药工业不发达,大部分药物依赖进口。西医药进入泰国才80年历史,在此之前,泰国人主要依靠泰草药、中草药防病治病,在泰国老一辈人当中仍保持着使用天然药物的习惯,尤其是老华人仍相信中医中药,但是在40岁以下的中年人和年轻人中,由于接受西方教育,对天然药物认知甚少,基本上不再使用。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泰国国内天然药物(含泰草药及中药等)市场总值约300亿铢(约合7.5亿美元),估计2000年泰国天然药物的市场总值达400亿铢(约合1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30%。目前,在曼谷地区每年使用天然草药提炼的美容化妆品市场总值达20亿铢(约合5000万美元),使用草药制作的饮料的市场总值达30亿铢 (约合7500万美元)。
天然药物在泰国越来越受到欢迎,尤其是治病类、保健类以及美容类的中成药。随着天然药物的不断更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保健提出更高要求,天然药物以它的优势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泰国人们大部分都知道中医中药的好处,但真正通过中医中药治病的人很少,甚至有许多病人一个药方能够吃十几年,或者一个药方推荐给很多人使用,不利于中医药的推广。造成中药混吃混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泰国中医的合法地位没有得到承认,真正的中医甚少,乃至发展到今天这样有中药而无医生,病人乱吃药的局面。
2000年6月30日,泰国卫生部公布了第一号部令《关于批准使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的规定》,这是泰国历史上第一次承认中医为一种医学,中医师可以合法在泰国行医,该规定的实施对于我中医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规定的公布也是我中医药进入泰国的良机。只要通过不断的宣传和引导,中医药就能受到泰国更多人的认同,其需求量将会有所上升,如对中草药加以针对性的研究开发,相信能在泰国药品市场上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泰国中医药市场的分析:
(一)中医在医学界的地位及认可情况:

目前,

泰国的主体医疗体制仍是以西医为主,中医在泰国医学界是没有地位的,仍没有被泰国人所广泛接受和认同。但在民间,尤其是老一辈华人华侨当中,他们仍保持着中国的古老传统,使得中医在民间有一定的基础。
中泰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的友谊渊源流长,中医药在十三世纪中也随着两国人民的相互往来带到泰国。十八世纪中期,中泰两国之间的外交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这个时期华人移居泰国的人数不断增加,中医药得到了迅速发展。二战以后,大量的中国人移居泰国,中医药在泰国又一次繁荣发展起来,人们在曼谷和外府各大小城市都可以看到中医中药店,可以说这个时期是泰国中医药界的黄金时代,因为在这个时期没有严格的法律,对中医药没有太多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国跟随美国,对中国进行封锁,从1958年开始,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药品,这严重地影响了中医药的经营和发展,中医的施医用药也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经过近40年的波折,老一辈的中医人才凋谢了,新一代年青人由于中华文化的底子太差,形成了中医药界青黄不接的局面,加上1967年泰国卫生部颁布了新的药业条例,在法律上对中医中药加以严格的限制,中医药的经营和发展困难重重。自从50年代初泰国限制华文教育,使中医中药的传播及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中医中药的理论高深,要认识和了解中医药,必须要有一定的中文水平,由于语言的限制,使得中医的传播尚局限在华人社会。自1975年中泰两国建交以来,双方政府都在致力推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其中也包括中医中药的合作与交流,这样,中医药在泰国市场发展就有了一个新的契机,中药材的进口也在逐年增加,中成药的进口也陆续得到卫生部药物管理局的批准而进入了泰国市场。在中医药学术交流方面,中泰两国的医药团体、学者和专家等经常互派代表团进行实地考察、访问,以及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相互交流和学习,各种中医药的展示会和洽谈会也经常在泰国各地举行。泰国政府建立了泰中传统医学合作交流中心,民间以泰国华人发起并建立的华侨中医医院和泰京天华医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显成效。可以看到,自从中泰建交以来,中医药在泰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是可喜的一面,另一方面,每年泰国卫生部批准进口质优和确有疗效的的中成药,这些产品都受到了市场的接受和患者的欢迎,但随之而来的是水货和假货也给原来优良的药品蒙上阴影,同时也给一部分反对中医中药的人以口实,对中医药事业的发

展非常不利。此外,由于没有正规的渠道和正规的营业场所,使得中医在泰国的发展处于极不规范的状态,目前在泰国行医的中医师既有本地的医生,也有大陆来的,大部分是三四流的医生,而且搀杂了许多没有真才实学而自称祖传中医的人,都打着中医师的旗号到处混饭吃,给泰国中医药业制造了不少麻烦,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恶劣的印象。
自从中泰建交以来,两国政府关系十分密切,1997年5月29日两国卫生部长共同签署了卫生科学和药品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两国同意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促进卫生医学科学和药品领域的合作,这就表明了泰国把发展中医药业的大门打开了,同时有关部门也在进行修改放宽限制有关中医药的新条例,使中泰传统医药事业可以更加自由更加规范地发展和创新。为了进一步促进泰中传统医学合作与交流,经内阁批准,泰国卫生部于2000年6月30日公布第一号部令《关于批准使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的规定》,承认中医为一种医学,并着手进行中医医生行医合法化的准备工作。目前泰国卫生部开始进行的工作有:为泰国本土中医生申请注册并颁发行医执照,开设中医针炙班培训泰国中医,陆续开办中医推拿班。


(二)中药市场规模、占有率和主要种类:


泰国中药店据两年前的统计约500家,首都曼谷市较为集中,约有200多家。泰国的中药店以家庭经营为主,一家一户店铺的形式最为普遍,日营业额达到10万铢(约合2500美元)不足10户,1-3万铢(约合250-750美元)占三分之一,大部分店铺的日营业额都在1万铢约合250美元)以下。
在泰国西药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约3000多家西药店零星摆放泰成药、香港念慈庵琵琶膏等极少量草药成药。中药产品仅限于中药店,市场占有率较低。
中药在泰国的主要种类在500多家中药店中,随处可见我国各省市的中成药。在泰国纯中药的配方,不添加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可向泰国卫生部申请销售许可,在符合申请手续的情况下,就可获得由泰国卫生部颁发的销售许可,审批时间约为半年。
由于泰国政府对海关监管不严,许多中药在未取得销售许可的情况下,以多种方式进入泰国。走私、携带入境的中药占在泰国中药销售量的50%。目前中国的假药也逐步扩展到泰国市场上,假冒伪劣的中成药产品中最多的是漳州的片仔璜和北京同仁堂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的入侵严重地损害了中药在泰国市场上的形象,对中药在泰国市场上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的障碍。

(三)中药消费人群和使用范围:
泰国人口约为6200万,

城市人口约占30%,曼谷人口约为630万,年龄超过60岁的占人口总人数的10%,有华人血统的人口占有相当比例,但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中药消费人群主要是50岁以上的华裔,据经营中药人士估计,在泰国的中药消费人群约10万左右。
泰国属热带季风气候,天气潮湿闷热,在室内人们习惯开空调,且冷气甚凉,所以,风湿痹症、哮喘、皮肤病为地方常见病。此外,泰国人喜欢甜食,糖尿病人较多,同时,心脏病、爱滋病、性病等亦是泰国的多发病。

(四)中药的销售方式:


中成药在泰国的合法销售方式应是,第一,向卫生部申请药品进口许可,第二,在获得药品进口许可之后,再向卫生部申请药品销售许可。
中成药产品的进口关税是10%,增值税是7%,加上其它税种,共约20%。
中药产品多以批发形式销售,较大的中药批发商约为10家,中小型约为40家。
泰国对我中药材进口限制较少,主要向药店和药厂供货。普通药材进口税是每公斤5铢(约合0.125美元),名贵药材进口税为货物报关价的30%。
由于泰国进口中药的数量和金额较小,所以,每年的中药进口数量和金额均没有列入海关统计中。

(五)影响中成药准入的主要原因:
影响中成药准入泰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


(1) 泰国社会对我中成药了解甚少,对我中成药进口限制较多,尤其对药物中的功能和主治方面有严格限制,如高血压、糖尿病、血管栓塞、急性传染病、心脏病、肺痨肾病等,极大部分会被删除。同时在药品广告宣传时,必须严格遵照审批所允许的口径,否则会被查处。此外,泰国医药界对中药了解甚少,懂得中药的人员更少,在卫生部 里的情况也一样,这样使我中成药在申请办理进口许可和销售许可的手续过程中,耗时较多。
(2) 国内对中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已得到国内市场的认可,但中医药在泰国医学界仍没有相应的地位,对中医药的认可仅仅是刚起步,这严重地阻碍了我中成药进入泰国市场。

注:二级药店指在泰国卫生部注册,可经营批发和零售药品的药店。

泰国计算机软件市场:
一、软件工业的发展:
(1) 70年代到80年代初,泰国的信息技术工业是由计算机硬件工业控制的,80年代中期,泰国政府开始使用电子计算机化工作,到80年代末,泰国政府制定一系列发展计算机软件工业的政策及策略。90年代时期政府通过了三项国家发展的主要信息技术项目,即政府信息网络,泰国社会科 学,第三代学术研究网络并通过专项预算经费4.2亿铢(约1200万

美元)。在此期间,软件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泰国的软件工业协会成立并拥有40多家软件公司,生产的软件除国内使用外还大量出口。
国家电子计算机技术中心还设立了6个服务中心即: |
1、商务信息中心
2、培训中心
3、信息技术中心
4、软件零件申请中心
5、批准鉴定中心
6、通讯和OSI合格测试中心
(2) 泰国目前有小型软件公司300家,信息技术公司有1000家,(其中大型信息技术公司有20家)主要是以外资、合资企业为主;拥有工程技术人员9000人左右。泰国的计算机软件工业发展很快,其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前景都十分广阔。


二、国内市场及进出口情况:
泰国的计算机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平均每年增长25%,1999-2000年泰国的计算机软件市场销售总额大约70亿铢(约2亿美元),个人用计算机市场份额为53%,计算机服务18%,整套软件14%,系统软件10%,数据通讯4%。
1999年泰国出口自动数据处理机及其零配件80.60亿美元,同比增长3.3%,占泰国出口总值的13.8%。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新加坡、荷兰、日本等国。泰国进口计算及其零配件24.18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占泰国进口总值的4.8%。而泰国的300家小型软件公司的产品有10%是用于出口,但泰国每年从外国进口通讯装置及软件约2.83亿美元。
1999年泰国从中国进口计算机及其零配件为4.3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泰国进口总值的17.7%,泰国对中国出口计算机及其零配件为3.44亿美元,同比减少34.7%占泰国出口总值的18.5%。


泰国机电产品市场:
一、泰国机电产品的发展:
泰国的机电产品以电器、电子产品为主。在60-70年代进口替代型经济时期,国家每年要化大量的外汇进口电视机、收录机、电冰箱、通讯设备、办公用品等。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泰国政府制定出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吸引外商来泰投资办厂。
目前在泰国的外商独资、或合资的电视机厂有21家,年产5005万台,收录机厂有11家,年产180万台。电冰箱厂有6家,年产120万台,洗衣机厂9家,年产24.5万台,空调厂13家,年产38万台,微波炉厂2家,年产190万台,而上述的家电产业所需的电子元器件最初全靠进口,在泰国组装后,供应国内市场并逐步扩展国际市场。
截至1998年,由泰国促进投资委员会批准的外商投资电子企业有893家,其中电子元器件有487家,零部件企业332家,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企业74家,1999年促投委又批准电器、电子产品企业127家,上述企业生产电子

元器件除供应国内市场需求外,还大量出口。
泰国的电器、电子产业发展很快,产值每年增长30%,对泰国的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持续增长,尤其是出口已成为泰国的最大的出口创汇产品。

二、出口情况:
自1994年以来电器、电子、计算机产品一直跃居泰国出口产品榜首,1999年出口总值为174.73亿 美元,占泰国出口总值的30%;出口产品有自动数据处理系统及其配件为80.60亿美元,同比增长3%,集成电路为29.44美元亿,同比增长29%,收音机、电视机接收器及零配件为12.42亿 美元,同比减少11%,空调机及零配件为8.9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印刷电路为8.41亿美元,同比增长9%,二极管、晶体管为7.59亿美元,同比增长8%,电机为7.46亿美元,同比增长46%,变压器及其配件为7.4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它电动机械及其配件为7.20亿美元,同比增长44%,放影机及其配件为5.22美元,同比减少8%。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荷兰、英国、台湾、中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

三、泰国国内市场和进口情况:


90年代泰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对计算机、外围设备、电脑、办公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每年增长30%,其中需求最大的是计算机、电脑,1998年电脑软件市场销售总额为522亿铢预计1999-2000年该市场总额将上升20%。
1999年泰国机电产品进口总值为190.78亿美元,占泰国进口总值的38%。进口产品有电动机械及其配件为54.05亿美元,同比减少6%,集成电路为44.12亿美元,同比增长31%,工业用机械设备为39.66亿美元,同比减少0.5%,计算机、配件24.18亿美元,同比增长21%,飞船及仪器为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59%,科学、光学仪器为12.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电子仪器为8.07亿美元,同比增长1%。主要进口来源为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南韩、德国、法国、印尼等国家和地区。

四、电器、电子产业存在的问题: 1、 欧共体对泰出口电视机的倾销税达29.8%,造成泰国的中小型出口企业必须交纳高税额。但在泰国的外商合资公司或企业出口只交3%的税。
2、 泰国电子、电器业者也受到东盟自由贸易区减低税收 的影响,故政府将调整约5000种商品的税收结构。
3、 泰国的电子、电器业均由母公司提供生产技术和销售市场,其产业所需的零部件又全部依赖进
口;目前上述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是技术、工程、管理人才短缺。

泰国的机床市场:
一、泰国机床工业及国内市场:


泰国的机床企业共有30家,其中12

家是泰国自己拥有的企业,剩余的18家是外商企业,主要是由日本和台湾投资的。泰国企业生产的机床约5,600台,主要产品有金属切割机床、磨床、立式多工序自动数字控制机床、车床、金属模板、冲床、铣床。
泰国机床国内市场年销售总额大约235.36亿铢,(约6.72亿美元),汽车工业市场份额为35%,金属加工(包括模具)27%,电子、电器14%,其它工业14%,教育、研究及军方10%。
泰国95%的机床是靠进口,年进口总值大约231.91亿铢(约6.62亿美元)而日本是泰国的最大供货商,泰国年进口日本机床总值为138.37亿铢(约3.95亿美元)占泰国机床进口总值的60%,其次是瑞士、德国、台湾、美国、意大利、英国等。自1990年至1999年,泰国机床的进口量每年增长4%。
泰国年出口机床约21.15亿铢(约6000万美元),自1990年至1999年机床出口值每年增21%主要出口国为越南、印尼、马来、缅甸、新加坡

二、泰国促投委对机床工业投资的优惠政策:


自泰国经济复苏以来,泰国的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工业,金属加工业,模具制造业快速发展,对机床的需求都在大副度增长,尤其是对机床的零配件及附件的需求量也很大,机床零配件及附件的年进口总值约65.50亿铢(约1.86亿美元)。占泰国机床进口总值的28%。但是泰国自己的机床企业缺乏专业技术和技术人才;因此泰国促进投资委员会鼓励外商投床项目和机床维修服务中心并且视为机床生产为“支持工业”,特制定以下优惠政策:
-可将生产设备安装在任何位置。
-允许公司从净收入中扣除25%的基础设施安装费。
-允许公司从所得税中双倍扣除运输成本和水电费10年
-可免交法人所得税8年。
-免征进口设备关税。
-免征进口模具关税。
-外商可拥有100%的股份。
-允许携带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进入泰国工作。

泰国的汽车零配件工业:
近年,Toyota ,Isuzu, Mazda, Ford, Chrysler, GE, Volvo 和BMW这些国际上著名的汽车公司均在泰国建立了生产线,这为泰国汽车零配件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商机。
泰国的汽车零配件工业实际上开始于60年代, 泰国成功地吸引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汽车公司在泰国兴办合资企业,建立组装厂,组装的方式先是使用SKD,以后发展到用CKD组装。
日本汽车公司过去在泰国占有92%的市场份额(随着欧美汽车公司进入泰国市场,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82%)。日本公司拥有强大的零配件供应网、经销网和服务中心,泰国厂商与日本厂商签订分包合同,为泰国汽车零配件工业打下了基础,使泰国在零配件市场上

日趋活跃。
1991年,为了鼓励零配件生产商提高效率,改进技术,提高质量,泰国的零配件市场实现了自由化,投资不断增加。 2000年初, 按照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规定, 泰国政府取消了要求轿车当地含量达到54%、小型运货车当地含量达到70%、商用卡车当地含量达到62%的规定,汽车装配工厂不仅可以使用泰国本国生产的汽车零配件,还可以自由选择国外优质价廉的汽车配件,汽车配件市场出现激烈竞争。
过去,日本公司只从本集团的其他公司或日本供货商处购买零配件,但这种传统做法已经改变。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和更合理的价格,日本汽车厂商购买零配件的渠道已拓宽,这为其他供应商提供了商机。
根据泰国汽车零配件生产商协会提供的资料,随着该行业投资的不断增加,泰国已能提供从轮胎到制动圆筒、从传动部件到车内装饰的任何一种汽车零配件。
泰国的橡胶和塑料零部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产品包括橡胶嵌条、软管、门窗橡皮片、橡胶地毯、车灯模制零件等。泰国生产的轮胎、橡胶工具箱、橡胶带已经出口,其中轮胎出口量最大。
由于外国公司转让技术,泰国的汽车铸造业有很大的发展,已能生产提供制动圆筒、圆盘、旋转板、毂盘、支架、离合器罩,此外还能生产发动机整体气缸、排气管、飞轮、球窝接合、万象节、推杆等产品。
在电子部件领域,合资企业占主导地位,生产电器配线、振荡器、电子信号灯等,而泰国当地工厂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车座部件、后视镜、方向盘等。
汽车油漆主要使用进口原材料和技术,成本较高。
根据泰国国家工业协会的分析报告,目前泰国生产、主要用于出口的小型客货车国外进口零配件的成本占投资总成本的41.5%,泰国生产的零配件占总成本的20.8%。如果生产厂家逐步提高泰国生产零配件的比例,可以使汽车成本下降,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就要求泰国厂商生产的零配件必须提高质量,达到规模经营以降低成本。目前,泰国正在与东盟国家联手实现汽车零配件本地化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会使泰国生产汽车零配件的成本下降;从长远来看,这项合作计划有助于东盟国家降低汽车生产成本。
为了更好地吸引外国投资者投资汽车零配件工业,泰国投资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投资鼓励措施,生产发动机部件、传动部件、刹车、操纵及悬挂系统、油箱、过滤器、电器配线、天线、 密封圈和簧片的企业可以享受全面的优惠待遇, 14种汽车辅助工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待遇,包括铸造、冲模、夹具加工

、切削、热处理、表面处理及工程塑料等。

泰国的医疗器械和医药用品市场:
泰国有医疗器械和医药用品制造厂商约100家,大约有35家是外资、合资企业,主要由日本、南韩、英国、瑞士投资的,有60%的厂家是生产消毒处理器具品的,40%的厂家生产医疗仪器、医疗设施和矫形术仪器的。医疗器械和医药用品的进口商有约400家。
泰国共有医院约1,308家,其中国家公立医院大约885家,79,237个床位,私立医院约423家,34,362个床位。泰国的医疗器械和医药用品的国内市场销售额为162亿铢(约4.6亿美元),医疗仪器的市场份额为50%,消毒处理器具32%,医疗设施和矫形术仪器18%。
泰国的消毒处理器具产品制造厂商大部分是外资或合资企业,该企业使用的是其母公司的技术专利,商标,其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国;而泰国自己拥有的企业生产能力和技术都有限,只能生产低、中档产品仅供国内市场使用,并出口到亚洲国家。
泰国85%的医疗器械和医药用品全部靠进口;医疗仪器93%是进口的,7%是国产的,消毒处理器具77%是进口的,23%是国产的,医疗设施和矫形术仪器70%是进口的,30%是国产的。
泰国年进口医疗设备总值为74.35亿铢(约2.20亿美元),其中医疗仪器进口为37.59亿铢(约1.07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51%,消毒处理器具26.33亿铢(约7,521万美元),占进口总值的35%,医疗设施及矫正术仪器为10.43亿铢(约2,980万美元),占进口总值的14%。泰国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为日本、美国、丹麦、德国、英国、瑞典、加拿大、瑞士、法国、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比利时、台湾等。
泰国年出口医疗设备68.50亿铢,(约1.96亿美元),其中医疗仪器1.93亿铢(约553万美元),占泰国出口总值的3%,消毒处理器具65.59亿铢(约1.9亿美元),占泰国出口总值的96%,医疗设施及矫正术仪器为9,700万铢(约277万美元)占泰国出口总值的1%。自1990年至1999年泰国的医疗器械出口每年增长30%。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日本、台湾、美国、比利时、德国、英国、南非、香港、柬埔寨、越南、菲律宾、南韩、印尼、 新加坡、老挝等。

制造业:
泰国的工业传统上与农业紧密相连。二战后至50年代后期,主要有碾米厂、锯木厂、蔗糖厂、制冰厂、纺织和麻袋厂、卷烟厂,以及家庭作坊式的工业,如纺布、编篮等,以满足本地需要。这些工业都是在自由的市场机制下发展起来的,并得到政府的一些支持。
现代工业在二十世纪60年代早期才开始起步。虽然在1954年就颁布了第一部工业促进

法,但是该法只是在1960年投资促进委员会(BOI)成立后才正式执行。1962年为了促进一些行业的外商投资,对该法进行了修改,主要是关税保护、免税、以及对原材料和机器的进口实行减税等。1972年,根据政府进口替代型经济向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政策转变,实行了新的法律。
自1960年起,经济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1979年制造业还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1998年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2%。(根据2000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制造业解决了14.5%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占整个出口的84%,成为国民经济的最大行业。
1960年, 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占整个制造业产品的三分之一。其它较为重要的产品有饮料、烟叶、服装和化工。在60年代,发展最快的是石化行业,以年均103%的速度增长,但是到了80年代,该行业的增长速度下降至年均5%的水平。
中间产品,主要有机械、电子机械、钢铁、金属制品和非金属制品也发展得较快。不仅如此,这些行业的工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制造业非但没有集中到几个少数的行业,相反却向其它新的行业发展。这样到1970年,泰国可以生产更多品种的产品,如电子机械、交通工具和纺织服装等,这些商品不仅替代了进口,还大量出口到国外。
纺织服装在80年代曾是泰国最重要的行业,占出口的比例将近30%,但1999年所占比例不到5%。目前,在制造业,泰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为自动数据处理机和集成电路,这两项商品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9%。出口增长最快的商品为汽车及零配件,增长率为44.3%。

综观泰国工业发展的短暂历史,可以看到泰国工业的几个特点:
1、 工业领域高度分散化,行业分布更加均衡;
2、 60年代制造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进口替代,消费品和制成品在进口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而中间商品和资本物资的进口逐渐上升。70年代,泰国可以生产零配件和其它的一些中间商品,进口的商品部件逐渐下降。
3、 60年代早期,泰国出口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70年以后,由于制造业的发展,工业制成品在世界上开始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样,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形成这一转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泰国国内的市场需求有限,而且,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也呼吁由国内市场生产转向为出口而生产的政策转变。纺织业的发展始于1972年,美国对日本的配额限制使泰国的纺织业抓住了美国市场的更多份额。制糖业的发展是由于70年代早期世界食糖市场的价格突然飚升。其它如食品、动物饮料、化工产品、医药品、钢铁、和电子

零配件也因国内外的需求而得到了发展。
4、 70年代后期,由于泰国的投资促进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泰国工业更加多样化,汽车、自动数据处理、集成电路等在90年代成为泰国工业的主要生产和出口产品。
5、 受益于该地区制造业的结构转变和转移。外商投资潮使中间物资的产品生产得到发展,除了美国和欧洲,日本、台湾和其它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工业转移使泰国的一些工业得以发展。
6、 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主要表现在60年代以来进口和出口制成品的结构变化上。1955年,泰国进口的制成品占进口总值的75%,1999年该比例已下降至28%,但是资本物资如机械和交通工具的进口比例上升至45%。进口原材料也增长较快。在出口方面,1957年泰国的制成品出口只占出口总额的2.4%,近几年,超过50%。机械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也不断上升,现在已超过30%。


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
泰国的农产品供应十分丰富,因此建立大型的食品加工工业的益处显而易见。大型的商业牲畜生产提供了无穷的增长潜力和机会。现在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冻鸡、冻虾出口国之一,其它前景看好的农工业包括棕榈油、菜籽油、罐头水果和纸浆。

非金属建筑材料:
泰国的水泥工业规模目前在东南亚位居首位,1975年以前,泰国是水泥的净出口国,但是石油危机期间,泰国政府采取措施如冻结主要商品包括水泥的价格来控制通货膨胀,因此,对该行业的投资萎缩,泰国变成了水泥的净进口国,1979年中,由于政府的鼓励,对水泥生产能力的扩张使泰国自1982年起又重新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其它有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有铝、玻璃和陶瓷。在80年代后期及至96年,建筑行业一直在快速增长,但由于97年突发的经济危机,该行业一直不景气,目前仍呈萧条状态。


轻工业和设备:
1986年7月,泰国政府宣布从1987年1月起,当地的客车生产组装厂必须使用54%以上的当地生产零部件。这一项措施促进了泰国的汽车零配件生产。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使泰国的汽车生产前景进一步看好。其它如农业机械、柴油发动机等商品的市场也将因AFTA而扩大。
但是由于泰国工业产品受到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今后发展前景尚难预料,不可能说是遍地开花,只能是将社会和经济的资源集中在一些较有优势的行业进行发展,才能保证在将来的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