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飘校园 诗韵润童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香飘校园诗韵润童心

——杨湾中心学校“诗韵书香”校园文化特色创建规划

(2007——2012)

一、创建背景与思路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中国是一个

诗的国度,是诗教发达的礼仪之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一脉相

传的文化主线就是诗。而学校,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之地,作为儿童精神生命成

长的家园,更应让师生一同追寻2000多年的诗教历史,享受诗意的学习的生活,

在诗韵书香的浸染中,诗意盎然地栖居在这片广袤的文化沃土。

怎样打造高雅生动的诗韵书香校园,创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经过反复

的思考论证,我们认为课题研究是学校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和助推器。为此,我们

在2006年确立申报了市级课题:《赤足乡野——农村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的诗

意追寻》。我们的想法是:以语文学科的诗意追寻为抓手,让校本课程和校本教

研的行进之路与诗韵书香校园的特色创建之路并轨运行,使课题研究既深化校本

课程的开发,拓展语文学科的教育视野,又丰富学校特色教育的内涵,优化校园

文化建设。

《论语·记事》中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兴于诗,立于

礼,成于乐。”不学诗,就不懂得思考,不会说话,由此可见,把学校办成诗的

学校,引领学生享受诗的生活,既是语文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学生精神生命成

长的需要。而农村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的诗意追寻又必须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

立足于农村环境下的开放式课堂的建构上。为此,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力

图利用农村乡野资源优势,让我们的语文课程从封闭的课堂走出来,走向生活与

家庭,走向自然与社会,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心灵自由飞翔的天空,成为孩子

们心灵泉水充分奔涌的溪流,让孩子们赤足走在乡野的田埂和开花的山坡,感悟

诗意的语文和生命的绿意,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及文

化品位,造就出诗意的学生,开拓诗意的人生。

二、创建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诗韵书香校园文化特色创建,实施“全人教育”,努力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塑造高素质学生群体。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民族文化氛围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能给教师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而又能奠定其可持续发展基础的现代新型学校。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7—2008年,编创童诗童谣,开展诗教活动,初步形成诗教特色;

第二阶段,2009—2010年,总结课题研究成果,综合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形成诗韵书香校园文化特色;

第三阶段,2011—2012年,进一步强化创建工作,申报县级诗韵书香特色学校,争创市级或更高一级的特色学校。

三、创建过程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制定规划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全面、有序、顺利地展开,各项保障措施的实施和落实,全力打造诗韵书香校园文化特色,特成立特色创建规划领导小组及研究实施小组。

1.诗韵书香校园文化特色创建规划领导小组

组长:詹德洲

副组长:卢宏滨廖生南

成员:唐荷芳张义兵刘先阳李玉霞汪应言汪国秀何慧娟

2.诗韵书香校园文化特色研究实施小组

组长:廖生南

副组长:唐荷芳刘先阳汪国秀

成员:全体语文教师

3、制定规划

领导小组认真分析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和生源、教育环境、文化底蕴、原有办学特点、传统优势、周边自然人文资源等情况,通盘筹划选择切合学校实际、能深层次拓展和有利于整体带动学校发展的优势项目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校特色建设近远期发展规划。

各处室把学校创建规划落实到学校年度计划、处室工作安排、年级组和学科

组工作之中,并全方位地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创建特色学校这一目标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

(二)编创童诗童谣,开展诗教活动

1 、编创童诗童谣,让学生在农村生活中采撷诗意的语文。

从校园生活开始,引导师生进行童谣的编创活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师生把视野扩展到了校外农村的自然环境,组织“赤足乡野”语文课题组成员以及在童谣创作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优秀学生,开展赤足乡野系列童谣创作活动。

2、编辑整理校园童诗童谣集,下发到各校,作为校本教材进行学习和传唱。以学校少先队为主体进行童诗童谣的推广,如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宣传栏和黑板报进行宣传,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定时播出部分优秀童诗童谣,还可把童诗童谣与游戏、课间活动结合起来,让大家在玩中得到知识、受到教育。

3、在编创传唱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加大对童诗童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让诗情、诗性、诗境衍射到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融入到办学目标和工作思路之中,成为学校的教育哲学。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阶段的诗教课程:第一阶段为一二年级,教学以充满童趣的童谣为主,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等韵文的兴趣。第二阶段为三四年级,以童诗教学为主,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情趣,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第三阶段为五六年级,以经典古诗词教学为主,主要任务是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培养学生的诗性。

根据以上三个阶段的设想,要求全体语文教师每周开设一节诗教课,并在个人主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诗教公开教学的研讨活动。如在低年段的童谣教学中,老师们可根据儿童知识浅薄,生活经验有限的特点,把描述鱼虫鸟兽、花草树木、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以及一些儿童熟悉的生活情景的童谣引入课堂,编印童谣校本教材进行教学。

中年段的童诗教学以充满情趣、浅白、简练、幽默的诗句,使儿童容易了解其中的意思,领略其中的情趣,欣赏其中的意境。特别是对那些形像的、跳跃的、灵感的诗句的朗读背诵与模仿创作,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们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高年段的经典古诗词的教学,着重于引导背诵。除了要求背诵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七十首古诗词外,要结合农村田园风光,分单元分主题进行集中系列式欣赏和阅读。如根据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农村生活,按时令组织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