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语感培养成为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那么,什么是语感,它有什么特征,如何进行语感培养,着重对以上问题进行阐述,试图解决人们对语感培养认识的肤浅化、方法的简单化,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感;特征;语感培养
一、语感的概念
自夏丐尊先生在1924年发表的《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信念——传染语感与学生》一文中写到:“一般作教师的,特别的足国文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换句话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
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便成为各学术界不可摒弃的话题。
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乃至美学对语感的定义层出不穷。
各学科领域种种定义从不同角度谈及了语感的方方面面,或片面或严密,或重经验或重理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经过对以上定义的了解笔者认为:语感是存在于言语活动中并通过言语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语感一经形成便对言语活动产生自发的、稳定的、快速的调节与控制作用。
二、语感的基本特征
1 个性化与社会性的统一
“语感是人的语言知识、即成观念与情感倾向在体现一定的语言知识、观念和情感的言语对象上的反射,同一言语对象作用于不
同的人身上必然会有不同的语感反应。
”由于遗传素质、所处环境的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结构。
相同的语境不同的人亦有不一样的反应,即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时人是社会的人,语感也有广泛的社会性。
最典型的例子即“汉语与英语的区别”。
对母语是汉语的人即便是精通英语,在阅读英语杂志时也无法完全了解其中的意思;至于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他们的语感也有其基本的共同之处,即使地域上或经历上相隔甚远。
2 直觉性与理性的统一
语感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对言语对象作出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的直觉判断,而这种判断是在一定语言法则、规律等理性知识的积累上形成的。
例如,学生阅读课文时,能凭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言语经验,迅速对词语、句子,乃至整段整篇的情意进行直觉感受、预测,产生某种顿悟而萌发自己的见解,实现创造性学习。
其中学生的预测为语感直觉性的体现,已有的认知结构为语感理性的体现。
3 创造性与继承性的统一
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存在于该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之中,他无时无刻不在一定量变与质变之中。
语感继承着历史的传统,同时又参与着新传统的创造,是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人作为社会中的人总是生活在该社会的历史之中。
从出生、成长乃至消亡的整个过程之中人总无法避免在潜移默化之中受传统的熏染、感化。
另一方面在人们个性化地使用语言、理解语言、创设言语事实的过程中,语感正发生缓慢而持久的变化。
三、语感培养策略
1 语感的培养要结合汉语的特点进行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在汉语中这个符号指的是汉字。
了解汉语首先要了解汉字这种特殊的符号;研究汉语的语感,也必须以汉字为切入点。
汉字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
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多接触汉文字组成的文章,多进行视觉冲击,也就是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触文章,改变当前语文教学中老师填鸭式的做法。
让学生多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要精读、细读文本。
通过阅读,提高语言材料的音质感、音量感,加强对意义组块的整体感应能力和层次分隔的感悟能力,增长填补语言空白的敏悟性,捕捉语言主旨的能力。
2 语感培养要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上去。
”“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
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这就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是校园生活中,不断的发现、感知。
例如贺知章《咏柳》一诗中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按字面意思讲的是高高的树由碧绿色的玉装点,但如果联想到二月里柳树绿芽新发,翠绿通透的景象,就不难了解碧玉一词是形
容柳叶的。
3 语感培养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联想、想象
“语感总是对他所选择的对象作出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需要、倾向、结构等等加以改造,使之成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某一对象上的反射。
”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联想与想象,人们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变得鲜明生动。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联想和想象予以足够重视。
联想是由某人、事、物而引发的想起其他相关的人、事、物的现象;想象是以记忆中事物的表象为基础的并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想象往往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只有通过丰富的联想、想象感受到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