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 10- 21 作者简介:尹学彬(1953- ),男,高级经济师,院纪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尹 航为本文通讯作者。
第6期Leabharlann 尹学彬等: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对策
·29·
市,不可能带动全国农村和农民进入小康社会。发展 以农村为基础的县域经济,不仅可以提高农副业产品 的附加值,提 高农业经济 效益,增加农 民收入,改善 农 民 生 活 ,而 且 可 以 促 进 农 业 生 产 的 纵 深 发 展 ,巩 固 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从这个意 义 上 说 ,发 展 县 域 经 济 ,是 我 国 广 大 农 村 小 康 社 会 建 设的重要途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农民物质文化 生活水平的战略性措施[3]。 1.3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与发达国家相 比 ,我 国 农 民 人 均 供 养 人 口 的 比 例 相 当 低 ,很 多 农 村 仍处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状态。从根本上说,是农 业 生 产 力 水 平 低 ,主 要 有 两 大 制 约 因 素 :一 是 农 业 人 口过多,土地资源有限,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少,造成农 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二是一家一户 的小生产模式,无法实现规模经营,机械化水平低,科 学技术普及率不高,限制了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 的提高。所以,必须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村剩余 劳 动 力 的 战 略 转 移 ,逐 步 实 现 农 业 的 规 模 经 营 ,提 高 科技水平,才能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4]。 1.4 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从广义上说,农村的稳 定 主 要 应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一 是 农 民 的 稳 定 ,要 让 广 大 农民安居乐业;二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基础地 位 的 稳 定 ,为 全 国 各 项 事 业 的 发 展 奠 定 坚 实 的 基 础 。 这两个方面是高度相关的统一体。近些年,党中央国 务 院 非 常 重 视“ 三 农 ”问 题 ,采 取 了 一 系 列 富 民 政 策 , 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人 均占有土地面积必将逐渐减少,必须在深层次上解决 好农民问题,唯一的出路是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 展 , 以 重 新 分 工 带 动 和 实 现 农 村 人 口 的 安 居 乐 业 [5]。 同 时 ,这 种 重 新 分 工 带 来 的 农 业 生 产 力 水 平 的 提 高 , 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也会更加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 中的基础地位,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1.5 农村科学发展的保证 和发达国家一样,我国 的 工 业 发 展 也 走 过 掠 夺 性 生 产 的 艰 难 历 程 ,同 样 ,农 业发展也面临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工业产品在农业生 产中的应用,不同程度地造成农村资源环境以及农业 产品的破坏和污染。要保证我国农村和农业的科学 发展,发展 县域经济 ,非常重要的 一个方面,是 可以 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逐步实现农业生 产 由 具 有 资 格 的 经 营 者 统 筹 规 划 、科 学 种 田 ,对 农 业 产品实现标准化经营和管理,既提高我国农业产品的 国际市场竞争力,又实现农村资源环境和农业生产的 科 学 发 展 [6]。 县 域 经 济 的 发 展 ,可 以 带 动 整 个 农 村 的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带动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提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县 域 经 济 ,是 以 县 级 行 政 区 划 为 地 理 空 间 ,以 县 级政权为调 控主体,以市 场为导向,优 化配置资源 , 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 民 经 济 的 基 本 单 元 ,是 功 能 完 备 的 综 合 性 经 济 体 系 , 其 活 动 涉 及 生 产 、流 通 、消 费 、分 配 各 环 节 ,一 、二 、三 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长春 130033)
摘 要:文章从加快城市化建设、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和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等方面对发展县 域 经 济 的 战 略 意 义 进 行 了 分 析 ,并 结 合 实 际 提 出 了 立 足 于 发 挥 区 域 资 源 优 势 、坚 持 多 元 化 的 发 展 战 略 、发 挥 科 教 的 带 动 作 用 、坚 持双轮驱动的方针、努力打造地方品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发展县域经济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意义;对策
1998 年,吉林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县域突破”的 发展战略。到 2003 年,县域经济总量实现 1 518.96 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 49.4%。2008 年,全省县域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3 000 亿元大关,实现 3 300.77 亿 元。三次产业结构提升为 26.6∶39.5∶33.9,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 2 400 亿元,县域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稳步发 展之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 且 发 出 了“ 积 极 推 进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提 高 农 民 进 入 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 工 业 ,壮 大 县 域 经 济 ”的 号 召 。 十 六 届 三 中 全 会 又 进 一 步 强 调“ 要 大 力 发 展 县 域 经 济 ”。 在 这 样 的 大 背 景 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 有 的 重 视 和 关 注 ,种 种 迹 象 和 现 实 表 明 ,中 国 走 向 县 域 经 济 时 代 已 经 是 大 势 所 趋 [1]。 因 此 ,有 必 要 对 县 域 经济的发展给予更高的重视。
高,保证农业作为县域经济原料基地的产品质量的提 高和农业环境的优化。
2 发展对策
2.1 立足于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区域优势是发展县 域经济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如在粮 食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 力 发 展 粮 食 产 品 加 工 业 ,空 间 十 分 广 阔 ;在 畜 牧 业 发 达的地区,发展畜 产品加工 业、奶产品加 工业,会有 很好的市场空间;在山区半山区,发展特产加工,得 天独厚,而且开发的项目很多,发展空间很大[7]。县域 经济不能完全脱离区域优势而发展,那样既浪费了当 地的资源条件,不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同时, 作 为 经 济 体 又 舍 近 求 远 ,失 去 其 地 方 优 势 ,也 失 去 企 业的发展和竞争优势。只有充分利用好当地的优势 资源条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坚持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坚持多元化的发展战 略,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要统筹规 划 ,多 元 发 展 ,切 忌 一 哄 而 起 、一 哄 而 散 、千 军 万 马 走 独木桥的现象发生。一是既立足发挥当地资源优势, 但 又 不 能 仅 仅 拘 泥 于 当 地 资 源 ,必 须 广 开 门 路 ,全 方 位发展,发 挥好各种 优势,利用好 各种资源,这 样才 能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快速发展。二是坚持大中小共 同 发 展 的 方 针 。 要 努 力 培 育 龙 头 企 业 、支 柱 企 业 ,发 挥其在县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同时,要大力发展中 小 型 企 业 ,特 别 是 以 农 民 为 主 的 股 份 合 作 企 业 ,逐 步 形成企业集群,产业化发展的格局。三是坚持多种行 业共同发展的格局,重视发展县域第三产业和各种服 务业,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四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共 同发展,特别注重发展以农民为主的股份合作企业, 促进农业和各种加工业的联合[8]。 2.3 发挥科教的带动作用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 强科教的带动作用。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民,劳 动力转移的重点也是农民,这样一大批农民要从土地 上 走 出 来 ,成 为 其 他 行 业 的 创 业 者 和 从 业 者 ,必 须 对 其进行教育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新知识、新本领、新 技能。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区域优势特点, 有计划地培训农民。培训形式要多样化,特别是要加 强创业意识的培训。培训和农民创业、重新择业挂 钩 ,采 取 分 段 培 训 的 办 法 ,特 别 是 针 对 农 民 创 业 和 从 事新的行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重点培训,提高其专业 技能,帮助农民发展产业经济[9]。 2.4 坚持双轮驱动的方针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坚 持双轮驱动的方针。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加工业和第
业,可以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续,降低企业注册资金起点,对农民个人创办或合作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 创办的中小型企业,5 年内减免税赋,保证这些企业
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 轻装上阵,快速发展。
缺,坚持双轮驱动,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5 努力打造地方品牌 发展县域经济,要特别注
第 28 卷 第 6 期 2009 年 12 月
文章编号:1001- 8611(2009)06- 0028- 03
农业科技管理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对策
vol.28,No.6 Dec, 2009
尹学彬 尹 航
1 战略意义
1.1 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最佳途径 现代化包括从传 统 经 济 向 现 代 经 济 、传 统 社 会 向 现 代 社 会 、传 统 政 治 向 现 代 政 治 、传 统 文 明 向 现 代 文 明 转 换 的 历 史 过 程 。
加快城市化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之一。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用几百年时间完成了这 个过程,我国在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且处于传统 农业生产方式的状态下,用较短时间实现这个转变, 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然而,要实现我国的现代 化,加快城市化建设又是必经之路。城市化建设含义 很广,从本质 上说,是一个 经济范畴,是 从传统的农 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过程。从我国国情出 发,一是 幅员辽阔,不 同于中小 国家,不可能 仅靠发 展超级大城市就能解决全国的现代化问题,必须大力 发 展 中 小 城 填 ,实 现 大 、中 、小 城 市 共 同 发 展 ,走 适 合 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之路。二是我国农村人口众 多 ,人 均 占 有 土 地 资 源 有 限 ,随 着 农 业 科 技 发 展 和 机 械化水平的提高,将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 移安置,现有大城市发展不可能提供那么多长期稳定 的就业机会,只能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合理转移。三是中小城镇发展了,才能形成以 周围农村为腹地的工商贸易中心和居住中心,既可方 便和改善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又可有效地吸引 农民到物质文化生活便利的城市居住,实现农业生产 的 工 业 化 ,大 大 节 约 农 村 住 宅 用 地 ,有 效 增 加 农 村 生 产用土地面积[2]。 1.2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性措施 我国的 小康社会建设 ,关键在农 村,重点和难 点也在农村 。 我 国 城 市 和 农 村 的 幅 员 面 积 、人 口 等 比 重 决 定 ,没 有 农 村 的 小 康 ,就 没 有 全 国 的 小 康 ,仅 仅 依 靠 发 展 大 城
·30·
农业科技管理
第 28 卷
三产业;另一方面,必须巩固县域农副业生产的基础 数量的资金,像支持农民发展农业生产那样,支持农
地位。丢掉了农副业生产,县域经济发展就成了无源 民从事中小企业生产。银行对农民从事中小企业要提
之水,无本之木。任何时候都要把发展农副业生产放 供贷款支持,保证中小企业的发展;允许农村民间融
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机构的融贷活动,集中民间资金,解决县域经济发 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使农副业生产扎实稳步地发展。 展资金不足的问题[10]。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中小企业发
农副业发展了,能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 展服务机构,为农民创业和重新择业提供咨询和各种
断的物资基础和人力资源,而发展加工业和第三产 服务。五是减轻农民办企业的各种负担,简化审批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