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竹代木是解决目前木材资源匮乏的 最佳途径。
竹材具有材质好、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性能好等优点,且 生物可降解,有关其加工利用的研究相当广泛。作为一种天然纤维
质材料,其性能随着竹龄的增加产生相应的变化,甚至是老化。竹
材的材质老化伴随着结构上的改变,同时也会表现为竹材基本性质 及力学性能上的改变。
二、竹材的基本结构
1、竹材的宏观结构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能在40-120天的时间内达到成竹的高度
(15~30米或40米)。竹材主要指竹子的竹秆,它是竹子利用价值最大的
部分。竹秆是竹子地上茎的主干,竹秆外形多为圆锥体或椭圆体。竹秆由 竹节和节间两部分组成,竹秆的长度、胸径、竹壁厚度和竹节的数量,根
研究其密度、干缩性、强度等方面,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探讨不同竹龄、 竹秆部位、密度及含水率对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1、竹龄
2、部位
3、密度
竹材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竹材的重量,重量常指炉干重,体积指炉干、气干
或生材体,由此得到的密度是绝干密度、气干密度和基本密度。竹秆部位、年
龄、立地条件和竹种等因素对竹材密度都有影响,毛竹和慈竹 (Neosinocalamus affinis)竹秆自基部至梢部,密度逐步增大;同一高度的竹材,
竹材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以毛竹、苦竹及雷竹为例
汇报人:黄慧玲 3150304
祝雅园 3150350
凌璐璐 3150347
01
研究背景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02
竹材
03
毛竹
04
苦竹
05
雷竹
06
比较与分析
07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背景
竹材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随着竹材加工技术的发展,竹材在
据竹种不同,其差异很大。
竹节由秆环,箨环和竹横隔壁组成,起着加强竹秆直立和水分、养分横 向输导作用。竹秆的节间,竹材维管束排列互相平行,而在竹节处的维管
束呈弯曲走向并且纵横交错。横隔壁把竹秆分隔成空腔,即髓腔。髓腔周
围的壁称为竹壁。竹壁在宏观上由三部分组成,自外而内依次为竹皮、竹 肉和髓环组织(髓环和髓)。竹皮是竹壁最外层,通常横切面上看不见维
其笋营养丰富,尤其含糖苷较高,口味独特,能增强食欲,具有清热解毒、强身 健体之功效。
1.竿龄与竹材物理力学性质
表1 不同竿龄竹材物理力学性质
由表1得出结论:
竿龄对基本密度、径向干缩系数、弦向干缩系数、体积干缩系数、顺纹抗 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径向抗弯强度、弦向抗弯强度影响极显著。
苦竹竹材气干密度和力学性质随着竿龄的增大而增大;而径向、弦向和体 积干缩系数随竿龄增加逐渐减少。
基本组织、维管束和竹腔壁
等六个部分。
三、毛竹Biblioteka Baidu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
竹材力学性能是竹材加工利用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竹材力学性能
的不同可以确定竹材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对竹材的培育(确定合理的砍伐时
间具有现实意。
目前,国内外对不同竹种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较多,主要侧重于
篾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4、含水率
新鲜竹材的含水率与竹龄、部位和采伐季节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说来,幼龄
竹材比老龄竹材含水率高,自基部至梢部含水率逐步降低,竹壁外侧含水率比中
部和内部低,夏季采伐的竹材含水率比其他季节采伐的要高;
竹材的顺压、顺纹抗拉、顺纹剪切和静曲强度及模量等力学性质都与竹材
的含水率息息相关。
竹壁外侧密度比中部和内部的大;毛竹和慈竹的密度,1~6年生逐步提高,5~8
年生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8年生以后有所下降;立地条件好的竹材比立地条件 差的密度低;分布在气温较低、雨量较少的北部地区的竹类的材密度大,而分
布在气温较高、雨量较多的南方地区的竹材密度较小。
王朝晖对不同竹龄的毛竹材的微密度变异进行了研究,并认为距离竹表皮 3.4/10竹壁厚度处是竹材密度过变异最大的位置,该结论对于竹材破篾和竹
随含水率的增高而降低,但当竹材处于绝干条件下时,因质地变脆强度反 而降低,而顺纹抗拉,纵劈和弦向静曲强度和含水率关系不明显。
四、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苦竹为多用途复轴混生型竹种,广布于江苏、安徽、江西和福建等丘陵山地。 其竿不仅为良好的造纸原料,还可制作箫、笙、管、笛等民间乐器,文房四宝 中的笔管、风铃等各种竹制工艺品,各种果蔬花卉棚架,标枪、旗杆等各种体 育运动器材。
2、竹材的微观结构
竹材的微观构造是指竹材
内部的细胞特征、细胞排列 及组成成分。竹材由细胞组
成,细胞是竹材显微镜下构
成竹材的基本形态单位。可 以把竹材细胞分为表皮系统
、基本系统和维管系统三部
分。在解剖学上则进一步细 分为表皮、皮下层、皮层、
竹类植物维管束解剖结构(Grosser, Liese) 1.外方纤维股 2.薄壁组织 3.维管束外鞘 4.初生 韧皮部的筛管 5.后生木质部的2个大型导管 6. 小的后生木质部分子 7.细胞间隙(由原生木质 部深化而成,其中常具有1~2个环纹导管或填 充体 8.内方纤维股
从1年到2年、2年到3年期间,各项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幅度较大,在2年以
后,差异在不断减少,3~5年趋于稳定。
2.竹竿部位与竹材物理力学性质
表2 3年生苦竹竹竿不同部位竹材物理力学性质
项 目 基部 气干密度/(g·cm-3) 弦向干缩系数/% 径向干缩系数/% 体积干缩系数/% 顺纹抗压强度/MPa 顺纹抗拉强度/MPa 弦向抗弯强度/MPa 0.71 0.65 0.71 0.84 51.7 182.3 6.5 竹竿部位 中部 0.81 0.60 0.59 0.69 67.9 222.3 9.2 顶部 0.88 0.58 0.56 0.74 72.2 211.8 11.1 平均值 0.80 0.61 0.61 0.76 63.9 205.4 8.9
管束的部分。竹肉是界于竹皮和髓环组织间的部分,横切面上有维管束分
布。维管束是在竹材横切面上,见到的许多呈深色的菱形斑点,在纵切面 上它呈顺纹股状组织。维管束在竹壁内的分布一般自外而内由密变疏。竹
肉内侧与竹腔相邻的部分为髓环,其上也无维管束分布。在生产习惯上,
常将竹壁厚度的不同组织由外至内称之为竹青、竹肉和竹黄三个部分。
竹材具有材质好、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性能好等优点,且 生物可降解,有关其加工利用的研究相当广泛。作为一种天然纤维
质材料,其性能随着竹龄的增加产生相应的变化,甚至是老化。竹
材的材质老化伴随着结构上的改变,同时也会表现为竹材基本性质 及力学性能上的改变。
二、竹材的基本结构
1、竹材的宏观结构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能在40-120天的时间内达到成竹的高度
(15~30米或40米)。竹材主要指竹子的竹秆,它是竹子利用价值最大的
部分。竹秆是竹子地上茎的主干,竹秆外形多为圆锥体或椭圆体。竹秆由 竹节和节间两部分组成,竹秆的长度、胸径、竹壁厚度和竹节的数量,根
研究其密度、干缩性、强度等方面,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探讨不同竹龄、 竹秆部位、密度及含水率对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1、竹龄
2、部位
3、密度
竹材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竹材的重量,重量常指炉干重,体积指炉干、气干
或生材体,由此得到的密度是绝干密度、气干密度和基本密度。竹秆部位、年
龄、立地条件和竹种等因素对竹材密度都有影响,毛竹和慈竹 (Neosinocalamus affinis)竹秆自基部至梢部,密度逐步增大;同一高度的竹材,
竹材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以毛竹、苦竹及雷竹为例
汇报人:黄慧玲 3150304
祝雅园 3150350
凌璐璐 3150347
01
研究背景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02
竹材
03
毛竹
04
苦竹
05
雷竹
06
比较与分析
07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背景
竹材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随着竹材加工技术的发展,竹材在
据竹种不同,其差异很大。
竹节由秆环,箨环和竹横隔壁组成,起着加强竹秆直立和水分、养分横 向输导作用。竹秆的节间,竹材维管束排列互相平行,而在竹节处的维管
束呈弯曲走向并且纵横交错。横隔壁把竹秆分隔成空腔,即髓腔。髓腔周
围的壁称为竹壁。竹壁在宏观上由三部分组成,自外而内依次为竹皮、竹 肉和髓环组织(髓环和髓)。竹皮是竹壁最外层,通常横切面上看不见维
其笋营养丰富,尤其含糖苷较高,口味独特,能增强食欲,具有清热解毒、强身 健体之功效。
1.竿龄与竹材物理力学性质
表1 不同竿龄竹材物理力学性质
由表1得出结论:
竿龄对基本密度、径向干缩系数、弦向干缩系数、体积干缩系数、顺纹抗 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径向抗弯强度、弦向抗弯强度影响极显著。
苦竹竹材气干密度和力学性质随着竿龄的增大而增大;而径向、弦向和体 积干缩系数随竿龄增加逐渐减少。
基本组织、维管束和竹腔壁
等六个部分。
三、毛竹Biblioteka Baidu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
竹材力学性能是竹材加工利用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竹材力学性能
的不同可以确定竹材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对竹材的培育(确定合理的砍伐时
间具有现实意。
目前,国内外对不同竹种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较多,主要侧重于
篾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4、含水率
新鲜竹材的含水率与竹龄、部位和采伐季节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说来,幼龄
竹材比老龄竹材含水率高,自基部至梢部含水率逐步降低,竹壁外侧含水率比中
部和内部低,夏季采伐的竹材含水率比其他季节采伐的要高;
竹材的顺压、顺纹抗拉、顺纹剪切和静曲强度及模量等力学性质都与竹材
的含水率息息相关。
竹壁外侧密度比中部和内部的大;毛竹和慈竹的密度,1~6年生逐步提高,5~8
年生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8年生以后有所下降;立地条件好的竹材比立地条件 差的密度低;分布在气温较低、雨量较少的北部地区的竹类的材密度大,而分
布在气温较高、雨量较多的南方地区的竹材密度较小。
王朝晖对不同竹龄的毛竹材的微密度变异进行了研究,并认为距离竹表皮 3.4/10竹壁厚度处是竹材密度过变异最大的位置,该结论对于竹材破篾和竹
随含水率的增高而降低,但当竹材处于绝干条件下时,因质地变脆强度反 而降低,而顺纹抗拉,纵劈和弦向静曲强度和含水率关系不明显。
四、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苦竹为多用途复轴混生型竹种,广布于江苏、安徽、江西和福建等丘陵山地。 其竿不仅为良好的造纸原料,还可制作箫、笙、管、笛等民间乐器,文房四宝 中的笔管、风铃等各种竹制工艺品,各种果蔬花卉棚架,标枪、旗杆等各种体 育运动器材。
2、竹材的微观结构
竹材的微观构造是指竹材
内部的细胞特征、细胞排列 及组成成分。竹材由细胞组
成,细胞是竹材显微镜下构
成竹材的基本形态单位。可 以把竹材细胞分为表皮系统
、基本系统和维管系统三部
分。在解剖学上则进一步细 分为表皮、皮下层、皮层、
竹类植物维管束解剖结构(Grosser, Liese) 1.外方纤维股 2.薄壁组织 3.维管束外鞘 4.初生 韧皮部的筛管 5.后生木质部的2个大型导管 6. 小的后生木质部分子 7.细胞间隙(由原生木质 部深化而成,其中常具有1~2个环纹导管或填 充体 8.内方纤维股
从1年到2年、2年到3年期间,各项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幅度较大,在2年以
后,差异在不断减少,3~5年趋于稳定。
2.竹竿部位与竹材物理力学性质
表2 3年生苦竹竹竿不同部位竹材物理力学性质
项 目 基部 气干密度/(g·cm-3) 弦向干缩系数/% 径向干缩系数/% 体积干缩系数/% 顺纹抗压强度/MPa 顺纹抗拉强度/MPa 弦向抗弯强度/MPa 0.71 0.65 0.71 0.84 51.7 182.3 6.5 竹竿部位 中部 0.81 0.60 0.59 0.69 67.9 222.3 9.2 顶部 0.88 0.58 0.56 0.74 72.2 211.8 11.1 平均值 0.80 0.61 0.61 0.76 63.9 205.4 8.9
管束的部分。竹肉是界于竹皮和髓环组织间的部分,横切面上有维管束分
布。维管束是在竹材横切面上,见到的许多呈深色的菱形斑点,在纵切面 上它呈顺纹股状组织。维管束在竹壁内的分布一般自外而内由密变疏。竹
肉内侧与竹腔相邻的部分为髓环,其上也无维管束分布。在生产习惯上,
常将竹壁厚度的不同组织由外至内称之为竹青、竹肉和竹黄三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