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利弊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分享经济”,由此激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探讨,分享经济是什么?在“互联网+”的时代,如何抓住“分享经济”的机遇迎接挑战,我们试图从经济伦理研究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分享经济”这种新兴经济模式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探讨共享经济的广泛流行会给社会经济伦理的发展带来怎样的经济新常态。
一、分享经济的内涵
早在1978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马科斯·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的琼·斯潘思两位教授就提出了分享经济的概念。他们将其描述为这样一种经济模式:通过第三方的平台来实现物品的交换、分享,并通过该过程获取报酬,同时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效果。分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闲散的物品或服务提供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来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供给方通过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者提供服务来获取相应的回报,需求方不必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用、借用等方式使用物品或者服务。分享经济的发展导致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一方面随着分享经济的兴起,物品拥有者或服务提供者可以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打破了对于商业组织的依赖,导致了去中介化;另一方面个体劳动者为了广泛地接触需求方,又必将融入新的中介方,再中介化的主要载体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分享经济平台。
二、分享经济的优势
分享经济的核心,用Airbnb首席执行官Brian Chesky的话来说就是“使用而不占有”(Access but not Ownership),将个人的闲置资源(资金、物品、时间、技能……),以不改变占有所有权的方式和他人分享。本质上是一种与以往的所有权、信任和社交等观念完全不同的经济组织模式,其核心理念不是免费,而是不需要拥有。在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中,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共享的方式一直是一种边缘化的资源配置模式。但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解决了共享所需要的信息传递、信任建立、物资流动等一系列基础性问题,使基于信息技术的分享成为可能。人们发现,在基于使用权的分享经济模式中,要素流动更加快速,经济更富有效率。分享经济促进诸多商业领域商业模式调整,使经济个体变得更精简、专注、专业化。
基于互联网的分享经济平台具有诸多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享经济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分享经济所提倡的共享理念,可以显著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这也是分享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移动互联网为分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发展分享经济的驱动力。分享经济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平台,可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和资源环境动态监测。资源供给者和消费者通过分享经济平台进行线上交易,交易信息即时被互联网平台记录。对于拼车等和能耗相关的业务领域来说,分享经济平台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实时反馈道路交通状况,在未来甚至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对能源消耗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监测。此外,分享经济还可促进旧资源的有效再利用。资源所有者利用分享经济平台,把旧资源转租或者转卖,可以形成大范围的资源交易网络,这样做不仅提升了旧资源的利用价值,还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趋于绿色化。
(二)分享经济有利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传统的
分享经济利弊谈
□文/王丽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提要]“分享经济”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已然成为当今“创新经济”的潮流。它将进一步推动人们注重个性化消费、培养适度消费观念、促进消费公平,为社会消费伦理提供新的选择,强化社会合作与协同理念,为市场竞争伦理确立新的范式,还将有助于重塑和优化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为社会信用伦理建立新的规则。唯有充分认识到“分享经济”对于经济伦理的正面影响,并从立法、技术投入和观念变革等方面采取积极对策,才能进一步巩固经济伦理新常态,使“分享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分享经济;闲置资源;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12日
经济/产业《合作经济与科技》No.7x2017 44--
就业模式容易压抑人们的创造力,而分享经济将各种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与配置,改变了机器化生产时代所延续下来的传统雇佣劳动关系和传统全职就业模式,为每一个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追梦者”提供了创业的可能。分享经济把当下最热的资源——
—创造力调动了起来,它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雇佣模式,使人们可以利用闲置的资源和自身的闲暇时间进行创业的尝试。
(三)分享经济能带动企业间的合作,创新产品和服务。2015年2月,“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大打车软件合并后,滴滴快的还获得了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支持,业务随之扩展到拼车、巴士等众多服务领域。此次滴滴、快的的强强联合,集中了两家公司的优势技术、产品人才,有助于滴滴快的推出更为完美的出行服务产品,巩固滴滴快的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以应对来自美国打车软件Uber的竞争。同时,阿里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的加入,在支付宝和微信等平台接入滴滴快的入口,扩大了滴滴快的市场的受众面,也为阿里和腾讯带来了新的业务盈利渠道。由此可见,分享经济带动了企业间的发展合作,使企业各取所需,有助于多方技术人才的聚合,从而发展壮大分享经济的企业业务,取得更高的盈利增长。
三、分享经济的局限
我国分享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尽管分享经济有其优势的一面,但也应该客观地看待其不足和局限。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缺乏法律的监督和监管。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和业态,缺乏相应的法律和监管体制机制,易诱发钻法律空子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同时,在现有的政府管理体制下,重复监管和监管空白的例子并不少见。此外,一些从事分享经济的人员多是兼职工作,分享经济的企业很少会为这些兼职人员提供最低工资保障、医疗保险等劳动保护。
(二)诚信体系的缺失制约分享经济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市场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商业失信问题在中国屡见不鲜,人们在与他人打交道时总是小心谨慎,害怕上当受骗。将自己的房屋分享给陌生人,担心陌生人会洗劫家财;把心爱的车子分享给陌生人,担心车子会被陌生人损坏。这使得依托分享经济理念构建的交易平台在国内推行难度加大,也正因为如此,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成为发展分享经济的重中之重。
(三)中国分享经济企业缺乏竞争力。作为全球巨头,Uber 正在大力开拓中国市场,试图挑战中国本土的打车软件滴滴快的。Uber是全球范围内覆盖国家最多的打车软件,有着丰富的市场开拓经验和市场应对措施。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自然是Uber的重点发展市场。为此,Uber提出了激进的计划。2015年,Uber宣布在中国投资将超过10亿美元,并为中国的司机提供了高额的奖金,吸引他们的使用。中国分享经济型企业面对外来企业的强势竞争,如何保证充足的融资,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如何巩固自己在中国本土的市场地位……这一切都有待思考。
四、分享经济的影响作用
分享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了诸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有效供给。在传统模式下,企业无法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产能过剩、库存高压普遍存在,而在分享经济模式下,凡是“下单”的都是有需求的,需求变得清晰可见。同时,分享经济可以快速调动各类社会资源,提高供给的弹性和灵活度,能够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基于网络的互动评价系统可以及时反映供需双方的意见和要求,有利于提高供给的有效性。
(二)激发创新活力。分享经济使得人们可以在边际成本趋于零的条件下通过协作进行生产、消费和分享自己的商品和服务,这就会带来经济生活组织方式的新变化。在分享经济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个体可以通过平台直接对接用户,不必再依附于传统专业机构,这种新的组织方式被称为“大规模业余化”。在《人人时代》的作者克莱·舍基眼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临时的、短期的、当下的组合,而不是一种长期契约。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也会参与到分享经济中来,通过众包、众创等方式组织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大大提升创新效率,并大幅降低成本。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分享经济模式让全球最合适的人参与到产品的设计营销等活动中,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众包方式提供公共服务。
(三)走向多元协同。分享经济为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提供了机会窗口。一方面分享经济的发展对创新治理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分享经济也为构建新的治理体系提供了经验和支撑。如出行、住宿、网络金融、在线教育等领域的分享实践面临诸多制度空白或制约,原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同时,分享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建立起基于大数据的治理机制,在保证平台正常运行的同时,也为社会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推动社会治理向多元化和开放性协同治理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总之,分享经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充分利用了社会的闲置资源,使交易双方互惠互利,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践行创新创业,带动了企业的合作。我们应该以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分享经济所带来的商业创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支持分享经济的发展,促进分享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在这个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我们不仅要紧跟时代潮流,融入分享经济蓬勃发展的大潮,更应深入研究分享经济的特点规律,找准最佳切入点,积极拓展我国分享经济的新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1]豆瑞星.分享经济:国内国外的联动[J].互联网周刊,2013.2.
[2]Peter Lacy.共享经济如何变废为宝[J].商学院,2015.10.[3]颜婧宇.Uber(优步)启蒙和引领全球共享经济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5.19.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