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转型中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i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学前教育研究
2009年第10期
(总第178期
)No.10,2009
Serial No.178
收稿日期:2009-8-24
*通讯作者:张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E-mail :zhyan_bsd@
经济体制转型中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张
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875
)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引发了对学前教育的空前关注。一时间“改革搞乱了学前教育”等标题赫然出现在报端,甚至成为目前较为主流的声音。鉴于此种混乱,笔者想在这里谈谈个人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不大成熟的看法,以期能够引发大家更为冷静和理智的思考。
一、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的基本估计
(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60年的发展成就首先,应当肯定我国学前教育体系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入园儿童1000多万,90年代达到2000多万,翻了一番。目前纳入官方统计数据的幼儿园有12万所,入园率超过40%。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间,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引发了幼儿教育的巨大社会需求,同时也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机遇和空间。学前教育这些年来取得的成效是不容置疑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民办园积极发展,多元化办学格局正在形成,很好地服务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出了从我国国情出发———穷国办大教育的积极经验。
其次,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做历史
的分析。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影响,最早是在城市发展起来的,以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需求,这一条从城市到城镇再到乡村的发展道路基本上是符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规律的。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但是对学前教育确立的发展思路和办法策略总体上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国情条件,例如提出农村发展学前班、城市“提倡和鼓励发展家庭托儿所”等。①
再次,应当同样肯定的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之后,国家提出“幼儿教育社会化”,转变以往国家包办的思路也是基本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在肯定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更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确实也很严重,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出现了新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这主要是当下一些城市或地区伴随近十年学前教育的滑坡而出现的问题;二是多元化办学遭遇生存危机,如“黑园”遭取缔,学前班被取消。②这表明行政管制在增强;三是学前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目前,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同时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又面
[摘要]我国学前教育体系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起来的。清醒地认识问题的存在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本文基于对学前教育的独特性质与功能的认识,从体制方面对近年来幼儿园滑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论证了我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并对政府如何转变职能和进行制度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经济体制转型;幼儿园滑坡;体制改革;幼儿教育社会化;政府职能3
临着重点转向农村以及弱势人群的挑战。③这种种问题的出现是否真的表明是“改革搞乱了我国学前教育”呢?学前教育下一步应遵循怎样的发展路径呢?
对以上问题背后的原因加以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思考和探寻我国幼儿教育究竟向何处去的问题。幼儿教育从来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在此,笔者以为特别需要就幼儿园滑坡等问题从体制方面加以分析。
幼儿教育滑坡现象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经济体制转型势必影响学前教育,带来发展中的阵痛。由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竞争、用工制度的调整,以及一定数量企业的衰亡,作为其后勤福利事业的幼儿园不复存在,其实是属于体制转型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是很正常的。
另一方面,问题的存在表明政府的应对策略不良,同时暴露出政府在事业发展观和管理职能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对形势的分析不足,依然延续长期以来的城市本位和正规化导向,发展幼儿教育追求“标准化”和所谓的“优质教育”,出现了发展思路的偏差。这实际上是突出了政绩,其结果则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走向功利,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按照公众需要和民意发展教育。行政方面频繁开展级类验收评估,不仅干扰了幼儿园正常工作,而且造成了浮躁的社会心态,误导了人们的观念,以为高价就意味着优质。豪华幼儿园出现在中国不是偶然的。当下城市出现新的入园难、入园贵现象,问题的根源与行政管理没有能够正确定位政府的职能与角色,导致政府缺位、越位及错位等有着一定的关联。政府的管理职能也存在着“管理=管制+限制”的误区。
近十余年来,虽然国家确立了实行市场经济的国策,但是政府的行政力量却空前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管制力度加大,而不是放权,政府在职能定位上没有能够做出相应的变革与调整。事实上,中央早在1985年就提出要“改革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教育体制”,但迄今这一目标并未实现。幼儿教育滑坡背后确有不正常因素,需要认真反思:一是上世纪90年代末幼儿教育职能归口后,教育部门的管理职能窄化,限于垂直业务管理
而非统筹协调综合管理,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不力,致使一些事业部门也纷纷停办幼儿园。北京市幼儿园体制改革本是想要力图遏止园所关闭的风潮,但效果并不理想。二是教育主管部门主动放弃权责。如近两年全国数地风行“取消学前班”,往往简单地以学前班“小学化”
的名义,而并没有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以促使其改进,同时亦未能够对当前社会需要以及变化的新情况作认真的调查分析,主观决断,简单化地取消了事。而城市学前班之所以存在是由于社会需求的存在,客观上适应了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带来的新的教育需求。不可否认,取消学前班事件背后是部门权责利益之争。教育部门内部依然是各自为政,而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在发挥作用。城市改造中还出现了相对平价的街道园大量消失的现象,部分行政官员甚至认为“街道园应当退出历史舞台”,而没有主动协调积极争取,从而造成幼儿教育资源的无谓流失。政府整齐划一的办学观念和职能转变滞后使幼儿教育遭受了严重损失。
可见,不是改革搞乱了教育,而是阻止改革的因素致使幼儿教育宏观管理出现了失误,由此也就迫切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特别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教育体制。
二、基于对学前教育的独特性质与功能的认
识思考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遵循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律,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学前教育具有保教合一性、福利性、公益性与社会服务性、补偿性,属于综合性事业,与普通学校教育有别。学前教育的独特性还表现为它与家庭的紧密联系,同时它还是社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一些人对学前教育过度强调其教育性,甚至将其混同于一般制度化的机构教育,这种看法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不利于遵循学前教育的规律促进这一事业的发展,进而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二)学前教育发展应走“社会化”之路,并注重非正规形式
学前教育在我国属于非义务教育。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中也仅仅是个别国家把学前教育的一部分(如招收5~6岁儿童的幼儿园教育)纳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