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

(多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它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

1、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加。(一方面经过二战,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被打败,英、法受削弱,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苏联在经受战争的考验后,得以较快地得到恢复和巩固,加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

2、逐步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苏两级的政治格局。

(简答)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一是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已有党员120万人,领导的正规军达120余万人,民兵达220万人。

二是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坚持内战方针,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

三是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命运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

(多选)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始终存在三种政治力量以及与之对应的三种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多选)地主阶级和买办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得它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斗争

(单选)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央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单选)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多选)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明确而坚定地指出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单选)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用户。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单选)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持续高涨,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单选)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正式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行动口号。

(单选)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人民解放军转入全面反攻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就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自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多选)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主义归新民主义革命的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

(单选)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单选)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

(单选)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单选)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单选)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明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三、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和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简答)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接收变成“劫收”,大发“胜利财”,从而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

第二,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实行反人民的内战策略。

(单选)1945在昆明的“一二•一”运动,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基本口号。它吹响了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第一声号角,在全国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

(多选)“五二○”惨案后,学生提出了“反迫害”的口号,运动向着“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目标发展,同工人罢工、教员罢教等各阶层人民的斗争汇合到一起,标志着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

四、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单选)二二八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有力地显示了台湾人民反对国民党暴虐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革命精神,是全国人民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各民主党派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

(多选)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

(简答)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庆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牲。

(4)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都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单选)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间路线”,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寻找第三条道路。他们所提倡的实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走的是旧民主主义道路。

(单选)1948年1月,沈钧儒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表示今后要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这次会议,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

第三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单选)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一、历史性的战略决战

(单选)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的阶段。

(多选)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指挥下,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二、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单选)毛泽东在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指出将革命进行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