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专利技术转移之路——以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促进低碳专利技术国际转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 与探 索
低 碳 专 利 技术 转 移 之 路
以专 利 强制许 可 制 度促 进低 碳 专利 技术 国际转 移
骂碧 玉
摘 要: 发达国家多次承诺要对发展 中国家提供低碳技术援助 , 但却一直没有兑现, 低碳技 术转 移依 然是 气候 变化 国 际合作 争议 关键 焦点之 一 。低 碳 专 利技 术 的 国 际强制许 可具 有其 必要 性 、 理 合 性 和合 法性 , 国际社会 应 当借鉴 建立 药品 专利 强制许 可制度 的 经验 , 将低碳 专利技 术 纳入 专利 强制许 可制度 范畴 , 而可 以通过 专利 强制许 可制度 的威慑 功 能 , 从 促进 低碳 专利技 术从发 达 国家 向发展 中 国
21 0 0年 9月 第2 3卷 第 5期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Ju n lo n a iest a E iin o ra fYu n nUnv ri L w dt y o
S pe e , 0 0 e tmb r 2 1
Vo 3 No 5 L2 .
文章编号 :N 3—14/ 2 1 )5—8 0 C5 13 D(0 0 0 5— 4
他 们认 为这些 低碳 技术特 别是低 碳专 利技术 , 是他 们 投 入大 量资 源历经数 年研究 开发 出来 的 , 他们 享有完 整 的知识 产权 。为 了保护他 们 的权益 , 励他们 继续 鼓 进 行投 资研 发 的热 情 , 以及 维 护 “ 当” 市场 竞 争 正 的 秩序 , 低碳 技术 转移 不 能 突破 知识 产 权 保 护 的框 架 。 在 哥本 哈根十几 天会议 中可 以清 晰地 看到 , 发达 国家 方 面要求 发展 中国家 采取 积 极 的减 碳 行 动 以应 对 全球气 候 变化 ; 一方 面又不采 取积极 行 动向发展 中 另 国家转 移低碳 技 术 以帮 助 其 实现 减碳 。发达 国家 的
Fra Baidu bibliotek
以“ 碳交易” 为核心的清洁发展机制对低碳 专利技术转移确实有一定的推动作 用, 由于清洁发展机制本 身运 用推 广问题 的限制 , 但 仅依靠该机制 的运作还不足 以实现低碳专利技 术从发达 国家向发展 中国家有效转移。
一
矛 盾行 径让 每一次 关 于气 候 变 化 的 国际 谈判 都 显 得 激 烈 冲突激烈 。 日益严 峻的气候 变 化 危 机让 我 们 不 能再 坐 等发 达 国家 在低碳 技术转 移方 面的主 动让步 , 为发 展 中 作 国家 应该 积极探 索 低碳 技 术 转 移 的有 效 路径 。在 以 专利制度为基础构建起来 的现代技术研发 、 运用、 保 护 系统 中 , 寻求 专利制 度本身 的一些 运作 机制或 许可 以为低碳 技术转 移提供 一些新 的思路 。 二 、 品专 利技术 强制许 可对低碳 专 利技术 转移 药 的启 示 在专利制度中, 有一项用于限制专利权的垄断效 能、 追求专利权私权与公共利益平衡的制度——专利 强 制许 可制度 , 该制 度是指 国家专 利主 管机关 可 以不
作者 简介 : 马碧玉,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研 究生( 北京 , 0 8 ) 1 08 。 0
①
低碳技术包括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 术, 媒体和学者在表述 时一般用“ 低碳技 术” 一词。但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通过 强制许 可制 度促进 低碳
技术 的国际转移, 能够适用强制许 可制 度的只 能是 专利技 术, 因此 , 了直接 引用 外, 了行 文的方便 , 文统一 用“ 碳专 利技 术 ” 除 为 本 低 一词进 行 表述 。
②
参见《 哥本哈根 协议》 第三条。
③
清洁发展机制( l nDvl m n M cai ) 京都议 定书> C a e o et eh s 是《 e ep nm 确定的跨 国界进行 温室气体减排 三种机制之一。其运作模式是发达 国家
通过提供资金 和技术 , 购买发展 中国家某一个项 目“ 经核证 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以使发达 国家兑现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的承诺 。从现状 来看.
家转移 。
关键词 : 低碳 专利技 术 ; 强制许 可 ; R P T IS协议
一
、
哥本 哈根 会议症 结之低 碳专 利技术 转移
哥本 哈根会 议 以一 份 不 具 备 法 律 约 束 力 的 《 哥 本哈根协议》 画上 了句号 , 遗憾 的是 , 这个承载 了诸 多期望 的会议并 没有 取得 预期 的效果 , 对于如 何 实现 “ 减碳 ” 发达 国家 与 发 展 中 国家 之 间仍 然 存 在 巨大 , 分 歧 。在这些 分歧 中 , 发达 国家对 “ 碳专 利 技术 ” 低 ( 可称 之为 “ 亦 环境 友好 型技术 ” 的控 制成 为气 候 变 ) 化 国际合 作进程 中最 突 出 的阻 碍 之 一 。虽 然 从 《 联 合 国气候 变化框架 公 约》 《 都议定 书 》 “ 、京 、 巴厘 岛路 线 图” 直 到现在 的《 , 哥本 哈根 协 议 》 每 份 协 议都 表 , 达 了“ 发达 国家应 当提 供 充 足 的、 预测 的和 持续 的 可 资金 资源 、 技术 以及 经 验 , 以支 持 发展 中国 家 实行 对 抗气候 变化举 措 ” 的美 好 愿景 。但 遗憾 的是 没有 一 份 协议 能够对 “ 提供 技术 以及 经 验 ” 出具 体 量化 的 做 承诺 , 没有形 成具有 约束 力 的制度 。缺乏技 术转 移 更 的 明确渠 道及 落实 方案 , 得 这 些 涉及 减 碳 、 能 或 使 节 者 新能 源开发利 用 的低 碳 技术 一 直 未 能有 效 转 移 给 发 展 中国家 。发达 国家 怠 于转 移 低碳 技 术 的借 口也 很 多, 如, 国 际投 资 体 系 中 的对 外 直 接 投 资 例 在 (D) F I 以及 国 际 环 境 保 护 框 架 下 的 清 洁 发 展 机 制 ( D 中已经建立了技术转让的渠道等 。但他们 C M) 最冠冕 堂 皇 也最 常 利 用 的借 口还 是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