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_毕业设计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1章绪论 (3)
1.1 现代火灾的形成 (3)
1.2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3)
1.3 高层智能建筑防火要求 (3)
1.3.1 高层智能建筑特点 (3)
1.3.2 智能建筑火灾特点 (4)
1.3.3 智能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5)
1.4 本文的工作内容 (6)
第2章工程概况及建筑平面设计 (7)
2.1 工程概况 (7)
2.2 防火分区 (7)
2.2.1防火分区的定义及类型 (7)
2.2.2防火分区的划分 (8)
2.2.3防火分隔物构造及要求 (8)
2.2.4 特殊部位和房间的防火分隔和布置 (10)
2.3 本章小结 (11)
第3章高层建筑灭火系统设计 (11)
3.1 消火栓灭火系统 (11)
3.1.1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方案 (12)
3.1.2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2)
3.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18)
3.2.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概述 (18)
3.2.2喷头的布置 (20)
3.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24)
3.3.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综述 (24)
3.3.2 单元独立系统的设计 (26)
3.3.3无管网系统设计 (31)
3.4 本章小结 (31)
第4章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 (32)
4.1 高层建筑机械防排烟综述 (32)
4.2 高层建筑自然排烟 (33)
4.3 高层建筑机械防烟加压系统设计 (34)
4.3.1确定需要加压的空间 (34)
1
4.3.2选定系统形式 (34)
4.3.3确定加压送风量 (34)
4.3.4加压送风设备的确定 (39)
4.4 高层建筑机械排烟系统设计 (40)
4.4.1机械排烟方式的类型 (40)
4.4.2 划分防烟分区 (41)
4.4.3排烟量计算 (41)
4.4.4排烟设备的确定 (43)
4.5 本章小结 (45)
第5章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设计 (46)
5.1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46)
5.2 火灾探测器 (47)
5.2.1 探测器的类型 (47)
5.2.2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48)
5.3 火灾报警控制器 (50)
5.3.1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分类 (50)
5.3.2 火灾报警控制器类型的选用 (51)
5.4 联动控制器 (51)
5.4.1 联动控制的基本功能[7] (51)
5.4.2 其他系统设备元器件 (52)
5.5 现场消防设施的设计 (53)
5.5.1 联动控制点的设计 (53)
5.5.2 联动控制点的确定及系统设备的选择 (55)
5.6 本章小结 (57)
结论 (58)
参考文献: (59)
后附:河南医学科学院整体拆建项目消防施工图 (60)
2
第1章绪论
1.1 现代火灾的形成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经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 .5亿元,8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3.2亿元。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概括,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火灾;二是火灾绝对不发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减少火灾的危害。
现代建筑的起火原因有多种,主要有: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违反生产安全制度、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及维护不当以及自燃现象引起等。
1.2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建筑火灾最初是发生在建筑内的某个房间或局部区域,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房间或区域,以至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
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可以用室内烟气的平均温度随时间变化来描述.
1.3 高层智能建筑防火要求
1.3.1 高层智能建筑特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城市用地的匮乏和交通设施的紧张,促使城市由平面扩张为主,而迅转向立体空间发展。
3
以功能分区为主趋向功能综合,导致高层的综合性建筑群体不断涌现,构成现代城市的独特风貌。我国规定,高度超过24m的建筑陈伟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而自1984年智能建筑理念提出至今,智能建筑的发展历史较短,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例如,美国智能化建筑学会(AIBI)定义“智能建筑”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关联系全面综合,达到最佳组合,获得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
而目前的建筑多是将智能建筑与高层建筑这两者结合起来,因为这样可以同时发挥两者容量大、综合性及舒适性等优点。本设计中的黑龙江省检察院综合楼就属于高层中的智能建筑,所以在设计消防系统时应考虑到智能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双重性及特殊性。
1.3.2 智能建筑火灾特点
智能建筑火灾由其自身特点决定,概括起来讲有以下六个方面:
(1)建筑结构跨度大、特性复杂
智能建筑由于采用大跨度框架结构和灵活的环境布置,使建筑开间和隔墙布置复杂,随着建筑高度增加,在起火前室内外温差所形成的热风压大,起火后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烟气运动的火风压大,因而火灾时烟气蔓延、扩散迅速。同时,高层智能建筑室外风速、风压随着建筑物的高度而增大,当建筑物高度为90m时,其顶层的风速高达15m/s;室外风速增大,则火灾烟气蔓延速度急剧加快。
(2)建筑环境要求高、内部装饰材料多
为了加强智能建筑室内空间的艺术效果和实现智能建筑的环境舒适性要求,满足在其中工作、生活的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多种需要,智能建筑中的贴墙面层、顶棚吊顶、地毯、灵活和空花割断、窗帘、家具等均大量采用易燃或可燃材料,且有不少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尽管一些可能经过了阻燃处理,但遇火后这些易燃、可燃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将分解出大量的CO、CO2及少量的HCN、H2S、HCl、NH3、HF、SO2等有害的烟气和毒气,直接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3)电气设备多、监控要求高
在智能建筑中,大量使用各种电气设备,如照明灯具、电冰箱、电视机、电话、自动电梯和扶梯、电炉、空调设备、驱动电机、自备发电机组等,还有通讯、广播电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