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虫类用药特点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60・光明中医2008年8月第23卷第8期CJGMCNAugust2008.Vol23.8
降胃安冲之主药。

为其能降胃安冲,所以能止呕吐,能引肺中、胃中湿痰下行……”两种证型治法再以人参,甘草扶正补气,顾护胃气,以补中求和。

2.3少阳病篇的本证《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

”总的病机是胆热内郁,枢机不利,脾胃失和。

方用半夏,味辛,辛以散之,温通助柴胡疏理气机,畅达三焦,合甘草调和胃气,降逆止呕。

人参、甘草益气和中,扶正祛邪,使中土健旺,不受木邪之害。

2.4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的瘥后劳复证疾病后期的呕吐如《伤寒论》第397条“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本证为外感后期,气阴两伤,余热未尽,客留在胃,胃气失和,上逆作呕。

人参与甘草益气生津,配甘草缓其峻补,助其补中。

在益阴气基础上加用半夏以和胃降逆止呕。

3讨论
综上所述,扶正祛邪,顾护后天之本是《伤寒论》极其重要的组方原则。

半夏配甘草,有二陈汤的治疗体现,以半夏燥脾湿,甘草缓其烈,两者相互制约,以达到燥湿而不伤正的理念;人参配甘草也是《伤寒论》重要配伍原则核心之一,两者不仅仅表现为相互促进疗效,还表现在甘草缓人参之峻补,两者相须、相使。

研究这类的配伍规律在经方中的体现,必将为临床治疗、疾病预防提供更新更全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本文校对:杨建字收稿日期:2008—04—12)
《临证指南医案》虫类用药特点探析
程方平梅国强湖北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武汉430061)
关键词:虫类药;《临证指南医案》;临床中药学
清代医家叶天士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用药轻灵,治病多奇中。

其平生忙于诊务,著述甚少,《临证指南医案》(以下简称《指南》)是由华岫云等收集叶氏医案最多,收集病种最全,整理得最好的一部医案,成为中医临床指南性著作,其中偶用虫类药,且有独到见解,现探析如下:
1视病辨证。

慎用虫药
《指南》凡10卷,分疾病为89门,2576案,3137诊,3173处方。

用虫类药除痘门9案外仅14案,分见于积聚、疟、痹、疝、头痛、胃痛、疮疡、痘、痴痉厥等门。

由于虫类药以攻为功,故非沉疴痘疾不用,且年老体弱,妇人病少用或不用,幼科非痘疾不用。

又因虫类药作用不尽相同,常取蜣螂虫、蛾虫、蜈蚣、全蝎、地龙、蜂房、蝉蜕、僵蚕以活血通络,搜邪散结,熄风定惊,解毒透邪。

2揣定层次,理气活血
叶天士作为温病大师,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临床诊疗首辨气血层次,以理气活血,对虫类药物的临床作用也有独到见解。

叶氏指出:“凡虫蚁皆攻,无血者走气,有血者走血。

”无血者走气,虫类药如全蝎、蜂房、蜈蚣、地龙、僵蚕、蝉衣等,作用于气分为主,能通阳散结。

使清阳之气流通,以治病在气分。

《指南》如头痛门,史案,头久痛有高突之状者,为阳气受邪阻,清空机窍不宣,以全蝎、蜂房攻通邪结等。

有血者走血,虫类药如蜣螂虫,蛾虫等,作用于血分为主,能活血祛瘀,使凝着之血流通,以治病在血分。

如积聚门,王案,“因骑射右胸肋高突,三年来……,为久则血伤入络。

”药用蜣螂虫、jlf!:虫,使“血无凝著,气可宣通”等。

3探明新久,搜经剔络
“病久入络”、“久痛必入络”。

络病有虚实之分,对于久病人络的实证,叶氏以其独特视角阐发其病理,且灵活运用虫类药的经验,为络病治疗独辟蹊径。

叶氏指出“散之不解,邪非在表;攻之不驱,邪非在里;补正却邪,正邪并树无益。

故圣人另辟手眼,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治经千百,历有明验”。

且言“借虫蚊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考仲景子劳伤血痹诸法,其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

可见叶氏临床诊疗要探明新久,常用虫类药物搜经剔络,因虫类药多偏咸辛,辛能人络,成能软坚,因而有攻坚破积,活血祛瘀,熄风定惊,通阳散结等功效。

如《指南》医案中较多久病顽疾诸如积聚、疟母、疝、痹、胃痛、痢痉厥等均加虫药以搜经剔络。

4察视缓急、散积攻坚
叶氏在《指南》指出:“凡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辄仗蠕动之物,松透病根”,“气血暗消,但久必入血……缓法以追拔疏其络”,“岂区区汤散可效”。

如痹门,鲍案,数十年之久的
光明中医2008年8月第23卷第8期CJGMCMAugust2008,Vol23.8・1061‘
行痹,如入蜣螂、全蝎、地龙、蜂房等活血通络,攻邪定痛。

对新感急重症,如痘门九案,叶氏常用僵蚕、蝉衣、清热熄风解肌疏表以透邪外达。

另叶氏使用虫类药,大多以丸剂或酒曲加水糊丸,无灰酒送服,或膏剂内服,俾气行则血行,血畅则络和,宿邪缓法散积攻坚以顾正。

仅有全蝎、地龙、僵蚕、蝉衣偶有入汤剂。

如江案疟伤,肋中有形瘕聚,三年宿恙……致阳结阴枯,酿成噎膈难治矣,以虫等熬膏,缓法以追拔疏通其络。

而对某些外科疾患,如瘰疬,痔疾,还以外用法缓攻,均以达搜剔在络之邪,松透病根之目的。

5熟谙虫性。

升降达所
《指南》指出:“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

飞者升,如蜂房、僵蚕(天虫)、蝉衣等性升善飞而上行,能熄风定惊,用治身半以上或阳分疾病为宜。

如疮疡门王案,久疮变幻未罢,是卫阳疏豁,不耐寒暄,初受客邪不解,混处气血,浸淫仅在阳分,肌腠之患,议升举一法,用蝉蜕,僵蚕等。

邹案用白僵蚕等从阳明升降之法。

地行者降,如地龙、全蝎、蜈蚣等性降爬行而下走,能攻坚破积,用治身半以下或阴分疾病为宜。

如痫痉厥门,唐案,阴风入脾络之痫证,选用蜈蚣、全蝎熄风定惊。

疝门,朱案,久疟沉病宿疴,邪攻肝经络脉,气窜绕阴筋痛,乃结疝瘕之象,选用全虫攻通下焦厥阴络脉之痼结。

6明辨虚实。

攻补互济
时氏认为“病久入络”及“久病延虚”,故借虫蚁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且攻邪须兼养正。

其针对不同病情及虚实状况,常采用攻补互济之法。

正因为这样,叶氏在运用虫类药时,常配伍一些气味草木药物作为辅佐。

归类可分为以下五类:①“佐以辛香是络病大旨”,取辛窜通阳宣痹以治痹阻。

配以香附,木香、川芎、郁金等;②配咸味,如山甲、牡蛎、五灵脂等,达到软散结以治结聚;③配温药,如川I乌、鹿角、酒曲等,温燥温通阴络以治寒凝;④配润药,如当归、桃仁、郁李仁等,滋润化瘀通络以治阴枯;⑤配补药,如人参、黄芪、鹿茸、杜仲等,甘养扶正以治夹虚。

如积聚门,王案……但气钝血滞日渐瘀痹,而延癞瘕,用蜣螂、摭虫配当归、桃仁、川郁金、川芎、香附、木香、生牡蛎、夏枯草等。

疮疡门,王案……客邪不解,混处气血,浸淫仅在阳分。

以僵蚕、蝉蜕配人参、黄芪、当归等,议升举一法,气壮,斯风湿尽驱。

总之,《指南》虫类药物的运用,是叶天士在临床提炼的结果,是在辨人辨病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新久缓急,所在的表里层次,脏腑经络,以及虚实状态,明确不同虫类药物的升降浮沉及归经,运用i盗床历验之结晶。

故《清史稿》称其“切脉望色如见五脏,治方不出成见。

……必胸有成竹,乃可施之以方,其治病多奇中。


(本文校对:杨建字收稿日期:20∞一04—17)
汗证探源
张文涛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404020)
摘要:汗证的施辨应从细微之处入手,不应拘泥于自汗、盗汗之说。

更应参照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结合病因、病机从多层次、多角度剖析,才能取得应有的疗效。

关键词:汗证;脏腑;八纲;病因
汗出一证,看似寻常,实际上却纷繁复杂。

诸位医家虽从医理、临证方面阐发颇多,但观当今治汗仍难脱自汗、盗汗之窠臼。

汗出一证绝非简单,应从细微之处人手,不应只是按自汗、盗汗之说进行论治。

更应参照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结合病因、病机从多层次、多角度剖析,才能取得应有的疗效。

下面结合笔者本人、诸位先贤、同辈的治验加以整理发挥,以彰经旨、以探其源。

1脏腑辩汗
《医碥・汗》:“汗者,水也,肾之所主也。

内藏则为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为尿,外泄则为汗。

”《素问・经脉别论》:“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素问・脏气法时论》:“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因此,汗是水津外渗于肌肤所形成的产物,与心、肝、脾、肺、肾、胃、三焦、膀胱皆有联系。

兹分别论述于下。

1.1心汗汗血同源,心主血,汗为心之液,汗出一证与心较为密切。

又心主神明,汗的发生常与情志有关,多由惊吓损伤心神,或长期思虑劳倦过度耗伤心营,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心液外泄而为汗。

多用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之法。

常见有心血不足,阴虚火旺,气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