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线测试重要知识

网络线测试重要知识
网络线测试重要知识

双绞铜线(网络线)测试项目!

2008-08-19 00:18

一,測試項目–WIRE MAP:

纜線分析儀會檢查線對的正確性,也就是這裡說的WIRE MAP,一個正常的WIRE MAP應該長成這樣子

下面是一些常發生的錯誤

OPEN

REVERSED PAIR

TRANSPOSED PAIRS

這種最常發生在 T568A 和 T568B 兩種任意混用的環境

SPLIT PAIRS

纜線分析儀只要偵測到線對有錯誤,就會立刻停止測試,並把結果顯示出來。

以之前執行哈克的公司總部共1200多點佈線的案例,工人必須組裝將近2500顆JACK,在測試過程中就發現了4個點 WIRE MAP 錯誤,這也是當時時間太短熬夜急促趕工的結果,人終究不是機器難免出錯,重點是不要讓這種錯誤在員工進駐上班後才發現。

二,測試項目–LENGTH (長度):

每一個人大概都知道網路線不能超過100米這個限制,對佈線系統的測試而言,長度不一定是100米這樣的數字

之前的文章我們談過了銅纜測試架構,如果你有認真看我的文章學習的話,這時候你應該會發現不同的測試架構,所要求的長度是不一樣的

BASIC LINK <= 94米

(94是90加上2條2米的纜線分析儀提供的線)

CHANNEL LINK <=100米

PERMANENT LINK <= 90米

如果你看不懂這三行的意義,那你必須先回那一篇複習,接下來我們來看纜線分析儀如何測長度,口語化說就是這一端送一個訊號過去,記錄訊號到那一端再反射回來的時間,接下來根據測試前輸入的纜線NVP值,時間、速度,兩個數值都有了,纜線分析儀就可以自動計算出纜線的長度。

我知道你要問啥是NVP啊,NVP = Nominal Velocity of Propagation,我們翻譯作額定傳輸速度,NVP通常用光速的百分比來表示,例如 NVP 72% 就代表這條銅纜的特性是光速的72%,這樣的NVP必須由製造廠商提供。

纜線分析儀在進行測試前,除了校對機器是必須的工作之外,NVP是必須先

手動輸入的,不然測試出來的數據都會不準確。

三,測試項目–衰減 Insertion Loss (Attenuation):

這個項目之前叫做Attenuation,在新的 EIA/TIA-568-B 標準改成Insertion Loss,簡單的說就是在傳輸過程信號的損失

下面我們介紹一些會影響衰減的因素:

傳輸距離愈長,信號損失愈多,信號工作頻率愈高,信號損失愈多,環境溫度愈高,信號損失愈多,線材本身的電阻互偶電容阻抗..等等都會影響,另外外界的干擾源也是影響衰減的重要因素,像是變電廠引擎馬達冷氣機醫療器材…等等

在標準裡面如何規範這個部份呢?請看以下幾張圖即可,這些數值是定義在溫度攝氏20度時的規範

[聲明]這四張圖引用自ANIXTER公司網站公開發布的568-B.pdf

四,測試項目–傳輸延遲(Propagation Delay):

假設酷學園舉辦一百公尺賽跑,日京三子跑14秒,鳥哥跑15秒,NETMAN 跑16秒,ZMAN爬到終點花了25秒,把跑道幻想成網路線,把人幻想成電子,

這邊的秒數就是所謂的傳輸延遲

下面這張圖的數字就是傳輸延遲

ns = nanosecond = 奈秒 = 10的-9次方秒 = 十億分之一秒

在前面的文章曾經提過NVP,也就是電子在這條網路線上傳輸的理論速度,因為每一家廠商的NVP值不同,所以每一個廠牌的網路線測出來的數值不會一樣,而這四對線因為双絞(TWISTED)密度不同的原因,本身的長度當然也不一樣,所以四對線測出來的數值也不會一樣,當然佈線的品質和外界的干擾都會影響這個數值,因為這些電子最終都要被組合還原成真正的信號,像ZMAN跑那麼慢會造成信號無法判讀而發生錯誤,所以標準裡面定義了傳輸延遲的規範,對應我們之前談的銅纜測試架構,可以找到你需要的數據

Category 5e Permanent Link

Maximum propagation delay: 518 ns at 10 MHz

Category 5e Channel Link

Maximum propagation delay: 555 ns at 10 MHz

Category 6 Permanent Link

Maximum propagation delay: less than 498 ns at 10 MHz

Category 6 Channel Link

Maximum propagation delay: less than 555 ns at 10 MHz

五,測試項目–延遲差異 (Delay Skew):

談完了傳輸延遲(Propagation Delay),當然就要馬上介紹延遲差異 (Delay Skew),因為是一樣的東西一起談才能一氣呵成

前面提到雙絞線四對線的雙絞密度是不同的,所以這四對線的實際長度是不一樣的,也都會比整段網路線來的長,距離不同當然花的時間就不同

上圖中最快的是 470ns 最慢的是 490ns,最快和最慢的差距就是延遲差異(Delay Skew),也就是 490ns - 470ns = 20ns

為什麼要測試這個延遲差異(Delay Skew)呢?如果發送端送出的同一組資料因為延遲差異太大,會造成接收端無法正確接收,輕則經常性的重傳重則線路整個斷掉,所以測試標準當然也提供這個規範

Category 5e Permanent Link

Maximum delay skew: 45 ns at 100 MHz

Category 5e Channel Link

Maximum delay skew: 50 ns at 100 MHz

Category 6 Permanent Link

Maximum delay skew: less than 44 ns/100 m at 10 MHz

Category 6 Channel Link

Maximum delay skew: less than 50 ns/100m at 10 MHz

六,測試項目–回流損失 (Return Loss):

話說有一天酷學園要聚會,約在長安西路的快炒店集合,我和日京三子照約

定時間到了現場,沒半個人來,打電話給梁楓他說要下交流道了,後來人陸陸續續到了,等了許久還是不見梁楓和車上的黑貓等人蹤影,再打電話去他又說要下交流道了,等了一個小時後再打電話去,他依然說要下交流道了,我和日京三子不約而同說出了”鬼打牆”三個字,是的鬼打牆就是RETURN LOSS的耍寶說法

當電子在線對上努力的跑啊跑(想像精子在…..),因為阻抗不匹配會讓電子像撞到隱形牆壁”倒彈”回來,這種情形我們就叫做回流損失 (Return Loss),連接器是最常發生阻抗不匹配的地方,連接器本身的品質或機構設計,甚至是施工時的”手路”不好,都是發生Return Loss的原因,當然線材本身的品質瑕疵或是施工時綁束帶綁太緊等等,都有機會造成回流損失,對於全雙工運作來說,回流損失 (Return Loss)會造成接收訊號的錯誤,像是對1000Base-T這種四對線同時全雙工的模式影響會很大,至於標準所規範的數據,請回到前幾篇談衰減的文章那邊,那四張圖上面都有,我就不重複貼圖了。

回波损耗(RETURN LOSS)

回波损耗是电缆链路由于阻抗不匹配所产生的反射,是一对线自身的反射。不匹配主要发生在连接器的地方,但也可能发生于电缆中特性阻抗发生变化的地方,所以施工的质量是减少回波损耗的关键。回波损耗将引入信号的波动,返回的信号将被双工的千兆网误认为是收到的信号而产生混乱。

七,測試項目–近端串音 , 遠端串音 ( NEXT , FEXT):

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是串音 (Crosstalk),一看到這個名詞大家腦海中會浮現一個印象,跟女朋友講電話吵架時卻聽到別人在打情罵俏的聲音,這種現象就是串音,簡單的說就是信號在線對跑啊跑啊,一個不小心就跑到別的線對去了

A-ROD是因為想要試探更高的薪資才從洋基”脫逃”,那這些信號為何也這麼不乖亂跑呢,原來是因為導線在傳輸信號時會產生電場,進而在相鄰的導線產生感應電壓,也提供了信號”落跑”的管道,當兩根導線處於平行狀態時,沿路

幾乎都是可以脫逃的誘惑,很容易犯下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所以根據專家的說法,把兩根導線相互纏繞在一起,可以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這也是現在網路線都是雙絞線 TWISTED PAIR 的原因。

正因為串音是一個很容易發生的干擾因素,所以標準裡面規範了雙絞被打開的長度限制,在CAT.5/CAT.5e不得超過0.5英吋,在CAT.6不得超過0.375英吋,一但雙絞線對被打開超過這個距離,幾乎都無法通過纜線分析儀的測試

近端串音 ( Near End Crosstalk , NEXT)

當信號從一對線發送出去,我們在另一對線跟發送端同一邊測量到的”落跑”信號

[聲明]本圖擷取自浩網科技的網路故障除錯實務探討簡報檔

近端串音的單位是dB,實際上有一個公式可以描述,NEXT(dB) = 10 Log (測量到的落跑信號強度 / 原先發送信號強度),ZMAN數學不太好,只能乖乖看纜線分析儀計算完的值跟標準是否過關

要測量近端串音總共會有六種組合:

線對1 和線對2 線對1 和線對3 線對1 和線對4

線對2 和線對3 線對2 和線對4 線對3 和線對4

同樣地要看標準對近端串音的規範數據,請回到前面談衰減那一篇文章去查那四張圖

遠端串音 ( Far End Crosstalk , FEXT)

當信號從一對線發送出去,我們在另一對線跟發送端不同邊的接送端測量到的”落跑”信號

[聲明]本圖擷取自浩網科技的網路故障除錯實務探討簡報檔

實際上遠端串音的影響並不大,因為脫逃的訊號本身能量就不會很大,再很努力跑到另外那一端時,一路衰減下去就足以讓影響變的很小。

在測試標準裡面,遠端串音的數值不會被單獨拿出來驗證,而是會被用來計算後面我們會繼續談到的其他項目,所以你不會在那四張圖中找到跟遠端串音相關的數據。

八,測試項目–總和近端串音 (PSNEXT):

總和近端串音 = Powersum Near-End Crosstalk (PSNEXT)

A computation of the unwanted signal coupling from multiple transmitters at the near-end into a neighboring(non-energized) pair measured at the near-end.

在介紹這個項目之前,我們先來看過去的100Base-TX的傳輸模式,整條線纜只用到 2 對線來傳輸,一對負責送 (Tx),一對負責收 (Rx)。

接著來看1000Base-T的傳輸模式,四對線同時以全雙工模式都在傳輸,每對線同時是 Tx 也是 Rx,各跑250Mbps的狀況下,加起來就是1000Mbps。

這邊我們可以很清楚了解,新一代的高速傳輸會直接使用4對線來傳輸,也就代表在纜線的測試上面,必需配合新一代的傳輸模式作適當的調整,看完這些再回頭來看Powersum,你在邏輯上會比較清楚

接著我們來看總和 (Powersum) 是啥概念,簡單的說就是計算其他 3對線對於 1對線的影響總和

下面這張圖可以表示總和串音

[聲明]本圖截取自浩網科技網路故障除錯實務探討簡報檔非本人製作

看到這邊應該有個基本概念,前面的文章我們已經介紹過近端串音,配合這邊的總和觀念,就可以完整了解總和近端串音的意義

這樣的測試會針對4對線各做一次,第一對線的總和近端串音,就是第二對第三對第四對對於第一對發生的近端串音套進公式計算出來,因為一邊做完4對線測試後,接著還要再測試另一邊4對線的測試,以此類推會得到八個測試數據

老話一句,標準的規範數據請去衰減那一篇看那四張圖。

九,ISO 和 TIA測試項目的差異 (有關ACR):

有一些人寫信來問我,為什麼沒看到ACR..之類的項目,是不是忘了還是後

面會寫到,我要強調的是ZMAN是根據TIA的標準來寫文章,在TIA的規範裡面並沒有ACR這個項目,我把ISO 和 TIA 最新的測試項目,作成一張很簡單的比較表供大家參考

(本表來自CCTT認證課程的整理)

M=Mandatory C=Calculated I=Information only Y=Test

其中關於電阻的部份,ISO認為這個項目需要現場實際測試,TIA認為這個項目應該是生產廠商的測試項目而不該是現場測試的項目

那麼 ACR 和 PSACR 呢?

ACR = Attenuation to Crosstalk Ratio,我們一般叫做衰減串音比,從下面這張圖我們看到衰減和串音之間的差就是ACR,

ACR是一個計算出來的數值,透過這個數值可以表示同一對導線真正接受到的信號比串音大多少,PSACR也就是三對線對於一對線的 ACR 總和。

有一個類似 ACR 的名詞叫做 SNR,SNR = Signal to Noise Ratio,我們一般叫做信號雜訊比,SNR 比 ACR 多了測量來自外部的干擾雜訊,除非測試現場是一個外部干擾極為嚴重的環境,否則我們一般將 ACR 和 SNR 視為相同意義的功能。

TIA為何不將ACR納入測試的項目之一呢,因為會影響 ACR (SNR) 的因素都已經測試了,例如串音衰減 ELFEXT Return Loss..等等,如果你夠認真你

會發現其實,ELFEXT 就是 SNR 的表現,Return Loss 也是 SNR 的一種表現.

十,測試項目– ELFEXT 和 PSELFEXT:

前面我們在介紹遠端串音 (FEXT) 時,指出因為脫逃的信號本身能量就不大,再加上長度的影響導致能量的衰減,實際上在遠端測得的數據會很微弱,所以FEXT本身並不是標準中的測試項目。

在標準中是採用 ELFEXT 來當做遠端串音的測試項目,

ELFEXT = Equal Level Far-End Crosstalk

A measure of the unwanted signal coupling from a transmitter at the near-end into a neighboring pair measured at the far-end, relative to the received signal level measured on that same pair. ELFEXT is FEXT adjusted to discount insertion loss.

簡單的說 ELFEXT 就是遠端串音扣除衰減這個因素後的數據

ELFEXT = FEXT - Insertion Loss(Attenuation)

那 PSELFEXT 呢

PSELFEXT = PowerSum Equal Level Far-End Crosstalk

我們前面談過 PowerSum 的概念,所以各位很容易可以理解

PSELFEXT 就是三對線對於一對線造成的 ELFEXT 的總和,這部分在談過近端串音後,大家大概可以直覺理解遠端串音,所以沒花太多圖片或文字來說明,ZMAN要補充的是一些你沒想到的觀念。

舉個例子來說

如果你的應用是100Base-TX,下圖告訴我們兩對線傳輸一對送一對收

所以當我們在另一對線偵測到遠端串音發生時,因為這對線這一端本身是Tx,所以這些遠端串音並不會影響任何傳輸接收的正確性,最多是造成信號間彼此的碰撞但能量低所以影響不大(啥聽不懂它就只有送不收這些遠端串音不會收所以對它是無意義的),但是如果是近端串音呢? 那影響就大了,因為偵測到近端串音的地方剛好是Rx,所以這些不該出現的信號都會被收進去,進而讓傳輸接收到的信號發生誤判。

接著在腦海思考一下,如果測試數據是沒有傳輸的那一對,不管是近端或遠端,對100Base-TX也沒啥特殊意義

再把應用推到最新的1000Base-T

這時候你就會理解,不管近端或遠端,都會造成影響,我們之所以談這麼多新的測試項目,其實都是因應未來的高速傳輸都要靠 4 對線同時收送,標準已經把 4 對線同時收送的因素都考量進來,定義出完整的測試項目,前面提到佈線系統只是提供高品質的傳輸道路,至於道路上你要從事啥應用那是你家的事,只要按照標準來測試,你的合乎類型的應用都會是正常運作的,但是拿10G 到CAT.5 跑那就不合理了,因為 10G 在銅纜上的定義並沒有使用 CAT.5 這個類別。

实验一 网线的制作与测试

实验一网线的制作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RJ45 10/100M T568A和T568B头制作过程和网线连接的原则;2.掌握动手制作二条合格的10/100M 五类双绞线的直通线和交叉线。 二.实验内容 1.学习LAN中网线连接的原则; 2.实际动手制作二条10/100M 五类双绞线的直通线和交叉线; 3.用电缆测试仪测试所做的网线是否合格, 并标识合格品。 三.实验器材 1. 提供每人2米五类双绞线,5个RJ45水晶头; 2. 提供每组2套网线制作工具, 如双绞线压线钳、电缆测试仪、斜口钳。 四.实验操作与步骤 1. LAN中网线连接的原则: (1)同性设备相连用“交叉线”(即两RJ45头分别为T568A和T568B) 如: 计算机<- ->计算机 (2)交换机/HUB<- ->下一级交换机/HUB(普通口) 异性设备相连用“直通线”(即两RJ45头均为T568B) 如: 交换机/HUB<- ->计算机 交换机/HUB<- ->下一级交换机/HUB(UPLINK口) 2. T568B和T568A电缆中线的颜色如图示:

T568B T568A 3. T568B 编线方式: 4. 568A 编线方式: 5. 交叉网线的制作步骤如下: (1)剪一条长 1 米的五类双绞线,在网线的一端剥去 2cm 长的护皮 ,如图示:

(2)紧紧地拿好护皮已经被剥去的 4 对绞好网线,重新以 T568B 编线标准将网线编组。小心保持从左到右绞好的状态(橙色组、绿色组、蓝色组、棕色组) , 如右图示: (3)把保护层和网线拿在一个手里,将蓝色和绿色的组拆开一小段,以 T568B 编线方式重新将它们排好理顺。拆开并按编色原则排列其余组的线;将线弄平、弄直、弄好,然后用斜口钳或压线钳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煎下只剩约 14mm 的长度,使线头部整齐。确定不要松开护皮和线,因为它们都已经排好了顺序;按 T568B 网线的颜色排列方向将一个 RJ45 水晶头安在线的一端 ( 注意方向不能反 ) ,尖头放在下边,橙色组(白色 - 橙色、橙色)应该在水晶头的第一只脚和第二只脚;如右图示: (3)用力将 8 根网线并排塞进水晶头内 , 直到你能够通过水晶头的尾部底端看到线头铜的一端。确定护皮的尾部在水晶头里面并且所有的线都是按顺序排好的。如果这些都做好了 , 用双绞线压线钳挤压水晶头直到锁扣松开,使接触端铜片穿过线的绝缘部分 , 从而完成水晶头的制作;如右图示 : (4)重复步骤1-7来做好网线的另一端 , 用 T568A 编线方案完成这条交叉网线的制作;用电缆测试仪测试已经做好的网线 , 然后检查主模块与另一模块的八个指示灯是否按

综合布线测试方案(1)

6.系统测试及验收 6.1 测试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 ●《商业建筑线缆标准》EIA/TIA 568C; ●《用户建筑综合布线》ISO/IEC 11801 综上,6类布线测试标准依据TIA/EIA-568-C.2 6类标准要求执行。6.2 被测线路的定义 目前,6类铜缆UTP测试基本按照永久链路方式测试,如下图所示: 链路定义:“基本链路” ?每端一个连接点链路端点Link 链路端点Link 工作区配线间

6.3 测试项目及参数 6.3.1 六类TIA/EIA-568-C.2 测试说明 ? Cat.6要求测试的参数 ? 接线图 ? 长度 ? 衰减 (Attenuation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 ) ? 近端串扰 (NEXT ) ? 功率和近端串扰 (PS NEXT ) ? 等电平远端串扰 (ELFEXT ) ? 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 (PS ELFEXT ) ? 回波损耗 (Return Loss ) ? 传播延时 (Propergation Delay ) 链路定义:“永久链路” 链路端点Link 链路端点Link

?延时偏差(Delay Skew) 6.3.2 TIA/EIA-568-C.3光纤测试说明 光纤测试链路 ?测试项目 ◆连通性测试; ◆全程衰减及LC连接头衰减测试; ?测试光源和测试波长 ◆多模光缆使用LED光源,测量850nm和1300nm两种波长 ◆单模光纤使用激光光源,测量1310nm和1550nm两种波长。 6.4 测试仪器 FLUKE公司(世界三大测试仪器公司之一)生产的FLUKE DSP-4300或FLUKE DTX-1800(康普SYSTIMAX SCS系统指定的 测试仪器)作为本工程的测试仪器。 6.5 测试结果 若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连接(包括光纤连接和双绞线连接)满足测试标准中的要求,可以确认工程合格。

网管技巧:局域网中怎样对网线进行全面测试

在组建局域网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不惜重金去购买高档网卡、交换机、路由器,而忽略了这“不起眼”的网线质量。其实网线的质量对局域网的传输性能影响最直接,因此对网线进行测试是选购网线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只有多看、多测试才能在鱼龙混杂的网线市场中选到真正令自己放心的产品,也只有多测试,大家才能获得对网线的真实感受,为此笔者就和大家详细谈一谈如何对网线进行全方位测试。 1、测试网线的速度 对网线的传输速度进行测试是鉴别网线质量真伪的最有效手段;测试时为了更贴近实际使用环境,同时减少外界干扰环节,笔者建议采用双机直联的方式进行。同时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尽量使用质量好的品牌网卡,保证测试时不会发生硬件瓶颈现象;同时也要保证计算机系统干净、整洁,运行速度快,不然计算机本身的运行速度会影响网线传输速度。此外,在做连接网线时,尽量使用质量好的水晶头,也要保证线头做得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将外界因素对网线传输速度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2、检查网线柔韧性 品质良好的网线在设计时考虑到布线的方便性,尽量做到很柔韧,无论怎样弯曲都很方便,而且不容易被折断。而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奸商为了能获得高额销售利润,在本来是纯铜质量的网线中参入了其他廉价的金属成分,这样网线的成本就会下降,但网线本身的质量和性能却大不一样,表现出来的现象是网线线缆的质地不再那么柔软,网线的传输速度也大打折扣。要是在布线的过程中,反复弯曲这样的网线的话,网线里面的铜线缆可能就会被折断。当然如果发现网线太柔软的话,也要注意它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3、测试网线的可燃烧性 一般来说组成网线的材料必须要求有抗燃烧性,不然的话出现个火灾什么的话,那就损失惨重了。因此大家在选择网线时,一定要检查网线外皮的可燃烧性,以辨别真伪。在具体测试时,大家可以先用剪刀切取2厘米左右长度的网线外皮,然后用打火机对着外皮燃烧,正品网线的外皮会在焰火的烧烤之下,逐步被熔化变形,但外皮肯定不会自己燃烧起来;要是发现网线的外皮禁不住烈火的考验,一点就燃烧起来的话,那网线的传输速度再怎么高也应该放弃选择,毕竟这样的网线在布线工程中是很不安全的,使用它会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笔者曾经找来一段正品网线与伪劣网线,并同时用打火机点燃它们,发现6秒钟后,正品网线只是冒白烟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步熔化变形,而伪劣网线不到2秒钟,就被轻易点燃了,而且伴有大量黑烟产生。 4、测试网线的抗温性

【实验报告】网线的制作_实验报告

网线的制作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以及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 2、掌握RJ-45水晶头的制作,以及网线连通性的测试。 二、实验环境 RJ-45水晶头若干、双绞线若干米、压线钳一把、测线仪一套。 三、实验内容: 1、直通线缆的制作 2、交叉线缆的制作 3、网线的连通性的测试 四、实验步骤: 双绞线连接线序(1)T568A(EIA/TIA-568-A)标准 EIA/TIA-568-A简称T568A。其双绞线的排列顺序为:绿白,绿,橙白,兰,兰白,橙,棕白,棕。依次插入RJ45头的1~8号线槽中。参见下表。 (2)T568B(EIA/TIA-568-B)标准 EIA/TIA-568-B简称T568B。其双绞线的排列顺序为:橙白,橙,绿白,兰,兰白,绿,棕白,棕。依次插入RJ45头的1~8号线槽中。参见下表。 1、选线 也就是准确选择线缆的长度,至少0.6米,最多不超过100米。2、剥线 利用双绞线剥线/压线钳(或用专用剥线钳、剥线器及其他代用工具)将双绞线的外皮剥去2-3厘米。3、排线

按照EIA/TIA568A或EIA/TIA568B标准排列芯线。4、剪线 在剪线过程中,需左手紧握已排好了的芯线,然后用剥线/压线钳剪齐芯线,芯线外留长度不宜过长,通常在1.2-1.4厘米之间。5、插线插线就是把剪齐后的双绞线插入水晶头的后端。6、压线 压线也就是利用剥线/压线钳挤压水晶头。7、做另一线头 重复2-6步骤做好另一个线头,在操作过程同样要认真、仔细。8、网线的测试 将做好的双绞线两端的RJ-45头分别插入测试仪两端,打开测试仪电源开关检测制作是 否正确。如果测试仪的8个指示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循环呈现绿灯,则说明连线制作正确;如果8个指示灯中有的呈现绿灯,有的呈现红灯,则说明双绞线线序出现问题;如果4个指示灯中有的呈现绿灯,有的不亮,则说明双绞线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 五、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掌握制作RJ-45头和信息模块的方法。1、出现问题的地方 (1)剥线时将铜线剪断 (2)电缆没有整理整齐就插入接头,结果可能使某些铜线并未插入正确的插槽。(3)电缆插入过短,导致铜线并未与铜片紧密接触。2、故障排除测线器的指示灯不亮:查看测线器所使用电池,查看电缆是否断裂,或RJ45头制作不良。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姓名:xxx 学号:0614130x 班级:xxxxxx 课程名称 综合布线 实验项目 跳线制作 实验项目类型 验 证 演示 综合 设计 其 他 指导教师 xxx 成 绩 ■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双绞线的介质标准和RJ45连接器接口制作方法 2、掌握直通UTP 和交叉UTP 的使用环境 3、掌握测试网络通信速度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五类UTP 电缆,RJ-45水晶头,RJ-45线缆测试仪,压线钳,剥线钳,剪刀,装有网卡的计算机两台。 三、实验步骤 1、制作直通UTP 电缆 (1) 取一段1m 左右的双绞线,两端用剪刀剪齐,用剥线钳剥去一端的塑 料包皮约20mm 。注意在剥线的过程中不要将导线的绝缘层割破或弄 断导线。 (2) 将四对线扇状排开,从左到右一次为“橙白/橙”“蓝白/蓝”“绿白/绿”“棕 白/棕”。将缠绕的导线拉直,按照T568B 的线序平排。(见图) (3) 并拢、铰齐线头。并留有14mm 的长度。注意,芯线留得太长,芯 间的相互干扰就会增强。如果线芯太短,接头的金属不能全部接触 到芯线,则会造成断路或接触不良。 图:

(4)检查芯线的排列顺序,将钳断插入到RJ-45头中。注意插入的时候,水晶头的带有拴卡的一面向下。尽量将芯线顶到接头的前端。 (5)再次检查水晶头中的线序。并检查芯线是否已经到了水晶头的前端。 (6)将水晶头塞入压线钳的RJ-45插座内,用力压下压线钳的手柄。(见图 (7)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头的制作,也按照568B的线序来制作。这样就完成直连线的制作了。 2、制作交叉UTP电缆 特别要注意:与前面制作方法一样,但一端用568B,另外一端则用568A 标准。这样就完成了交叉线的制作。 3、测试双绞线 要测试双绞线是否接通,可用测线器来测试。通常测试仪一组有两个:其中一个为信号发射器,另一个为信号接受器,双方各有8个LED灯以及一个RJ-45插槽。 (1)将两端做好RJ-45机头的网线两端别插至侧线器上。 (2)打开测线器的电源,观察测试灯闪烁的情况。正确的情况下,连在同一条芯线上的指示灯会一起亮起来。若发射器的第一个灯亮时, 接受器却没有仍和灯亮起,表示连通有问题。 (3)观察直通线和交叉线在测试时有什么差别 4、使用直连UTP电缆连接到交换机和网卡 将RJ-45接头插入计算机网卡或交换机接口,听到“喀”一声,就可以了。拔出接头时,应该按柱接头的卡拴。如果插入、拔出不顺,说明接头夹的不紧,在用压线钳用力夹一夹。 看指示交换机和网卡的指示灯是否亮 5、使用交叉UTP电缆连接两台计算机 操作方法同上,看指示网卡的指示灯是否亮 6、设置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 按照操作4:将第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设为:机器号1.机器号 图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报告

综合布线系统电缆电气性能测试记录编号:01 中国人民解放军FLUKE 2009 年 4 月 工程名称七一三五二部队测试时间仪表型号NetTool II 23 日 网络建设工程NTS2-Pro 施工单位郑州龙达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测试部位师部抽检 长电缆屏蔽 序号地址号缆线号设备号 度层连通性 接线图衰减(DB)近端串扰 1 1 号楼 3 服务器3 2 无屏蔽见下图8.6DB 无 2 1 号楼 5 服务器24 无屏蔽见下图9.8DB 无 3 1 号楼9 交换机49 无屏蔽见下图7.6DB 无 4 1 号楼20 交换机5 5 无屏蔽见下图 4.8DB 无 5 2 号楼8 交换机67 无屏蔽见下图 2.6DB 无 6 2 号楼12 交换机31 无屏蔽见下图 6.8DB 无 7 2 号楼20 交换机69 无屏蔽见下图 5.6DB 无 8 2 号楼34 交换机72 无屏蔽见下图 5.7DB 无 9 3 号楼20 交换机32 无屏蔽见下图 6.6DB 无 10 3 号楼24 交换机28 无屏蔽见下图 4.8DB 无 11 3 号楼29 交换机35 无屏蔽见下图 5.2DB 无 12 3 号楼41 交换机57 无屏蔽见下图8.9DB 无 13 4 号楼21 交换机68 无屏蔽见下图 4.9DB 无

14 4 号楼22 交换机23 无屏蔽见下图7.8DB 无 15 4 号楼15 交换机75 无屏蔽见下图 4.6DB 无 16 4 号楼18 交换机61 无屏蔽见下图 6.1DB 无 17 5 号楼32 交换机31 无屏蔽见下图 6.4DB 无 18 5 号楼50 交换机27 无屏蔽见下图 3.7DB 无 18 5 号楼33 交换机41 无屏蔽见下图 6.2DB 无 20 5 号楼55 交换机48 无屏蔽见下图 3.8DB 无接线图 测试线图 测试结果经过用福禄克测试仪抽检全部合格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规范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分类、综合布线系统基本要求、技术指标、检测验收方法以及检测验收结论判定。 本标准对综合布线系统传输性能的检测项目及指标的规定适用于100Ω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以及 62.5/125μm多模光缆和8/125μm单模光缆。屏蔽双绞线电缆或其他线缆的检测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检测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8401-1987 光纤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测试方法 GBJ79-1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ECSC72:95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ISO/IEC 11801:1995 信息技术——用户大楼综合布线 ANSI/TIA/EIA-586-A:1995 商用楼通信布线标准 ANSI/TIA/EIA-586-A-1:1997 4对100Ω布线传输延迟及延迟偏离技术要求 ANSI/TIA/EIA-586-A-2:1998 商用楼通信布线标准补充文件 ANSI/TIA/EIA-586-A-3:1998 捆绑和混合线缆的技术要求 ANSI/TIA/EIA-586-A-4:1999 非屏蔽双绞布线系统的模块化快接跳线近端串扰测量方法和要求 ANSI/TIA/EIA-586-A-5:1999 4对100Ω超五楼布线传输补充指南 ANSI/TIA/EIA-589-A:1998 商用楼通信路由和空间标准 ANSI/TIA/EIA-606:1993 商用楼通信设施管理标准 ANSI/TIA/EIA-607:1994 商用楼通信接地和汇联要求 ANSI/TIA/EIA TSB-67:1995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布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综合布线系统 由通信电缆、光缆及各种连接硬件等构成的用以支持语音、数据、图象、视频通信的弱电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可划分为六个子系统(参见CESC72:95):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布线子系统。 3.2. 工作区 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地方。 3.3. 工作区子系统 由终端设备到信息端口的连线组成。 3.4. 水平布线子系统 由楼层配线架、信息端口以及其间的电缆、光缆等组成的布线系统。 3.5. 垂直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 由建筑物配线架以及连接建筑物配线架和各楼层配线架的电缆、光缆等组成的布线系统。 3.6. 管理子系统 由交连、互连与I/O组成。 3.7. 设备间子系统

网线知识学习与双绞线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制作双绞线需要的工具; 2.掌握双绞线的制作; 3.掌握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任务: 1(认识局域网中几种网线及其各自特点。 2(学会用双绞线制作网线。 三、实验准备: 压线钳、双绞线、水晶头、剥线夹 四、实验步骤: 1.剪断 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取适当长度的网线,剪取网线的长度应当比实际需要稍长一些。原因有两个,一是网线的制作并不保证每次都成功,一旦失败需要剪掉水晶头后重作,这势必又需要占用一段网线;二是网线一般都在地面上或从接近地面处走线,而计算机则都放臵在工作台上,这部分距离也应当考虑进去。 2.剥皮 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入剥线刀口,让线头触及挡板,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这个过程跟接电线时所采用的方法差不多,只是不能用火烧,因为细导线还需要其外层的胶皮相互绝缘。旋转压线钳和旋转双绞线都能达到将外层胶皮划开的目的,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旋转双绞线更容易把握和控制些。问题的关键是握紧压线钳的压力,力度过小,划不破保护胶皮,力度过大,则会连同线芯的绝缘层也被破坏,甚至会剪断线芯(铜芯很细也很脆,只要稍有划痕就有折断的危险)。 3.排序

每对线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制作网线时必须将四个线对的8条细导线一一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将每对线拆开前和拆开后,您都必须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各线的颜色,因为接线时必须按严格的顺序来接,不能错不能乱。 备注:最常使用的有两个标准,即T568A标准和T568B标准。T568A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T568B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 4.剪齐 把线尽量抻直(不要缠绕)、压平(不要重叠)、挤紧理顺(朝一个方向紧靠),然后用压线钳把线头剪平齐。这样,在双绞线插入水晶头后,每条线都能良好接触水晶头中的插针,避免接触不良。如果以前剥的皮过长,可以在这里将过长的细线剪短,保留的去掉外层绝缘皮的部分约在13mm左右,这个长度正好刚刚能将各细导线插入到各自的线槽。 5.插入 一手以拇指和中指捏住水晶头,使有塑料弹片的一侧向下,针脚一方朝向远离自己的方向,并用食指抵住。另一手捏住双绞线外面的胶皮,缓缓用力将8条导线同时沿RJ-45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 6.压制 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并透过水晶头检查一遍线序无误后,就可以用压线钳压制RJ-45头了。将RJ-45头从无牙的一侧推入压线钳夹槽后,用力握紧压线钳(如果你的力气不够大,可以使用双手一起压),将突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水晶头内,这条网线的一端就接好了,还需要制作另一端。 7.完成

网线测试内容详解

网线测试内容详解 1、接线图 接线图用来表示错误接线的方式。每一条电缆的四对八根线芯的接线图可以表示:在每一端点的正确压线位置是否与远端导通两芯或多芯的短路交错线对反向线对分岔线对 其他各种接线错误 反向是指线对的一端极性相反。交错是指远端的两个线对位置相互对调。分岔指各芯线是以一对一的方式导通着,但物理线对位置分开。特别提醒读者注意,分岔线对是经常出现的、但是使用简单的通断仪器不能被准确地查找出来的接线故障。在10Base-T网络中,此种接线故障由于网络对布线系统的要求较宽松而对网络的整体运行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高速以太网测试仪器,如100Base-TX测试仪器的接线图测试功能都必须能发现这种错误。由于五类验证仪器价格不菲,用户可选用美国Microtest公司生产的局域网侦测仪MicroScanner,该仪器能全面检测各种接线问题,价格便宜且方便实用。 2、长度测量 对铜缆长度进行的测量应用了一种称为TDR(时间域反射测量)的测试技术。测试仪从铜缆一端发出一个脉冲波,在脉冲波行进时如果碰到阻抗的变化,如开路、短路、或不正常接线时,就会将部分或全部的脉冲波能量反射回测试仪。依据来回脉冲波的延迟时间及已知的信号在铜缆传播的NVP(额定传播速率) 速率,测试仪就可以计算出脉冲波接收端到该脉冲波返回点的长度。NVP是以光速(c)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如0.75c或75%。返回的脉冲波的幅度与阻抗变化的程度成正比,因此在阻抗变化大的地方,如开路或短路处,会返回幅度相对较大的回波。接触不良产生的阻抗变化(阻抗异常)会产生小幅度的回波。 测量的长度是否精确,取决于NVP值。因此,应该用一个已知的长度数据(必须在15米以上)来校正测试仪的NVP值。但TDR的精度很难达到2%以内,同时,在同一条电缆的各线对间的NVP值,也有4—6%的差异。另外,双绞线线对实际长度也比一条电缆自身要长一些。在较长的电缆里运行的脉冲波会变形成锯齿形,这也会产生几纳秒的误差。这些都是影响TDR测量精度的原因。 测试仪发出的脉冲波宽约为20纳秒,而传播速率约为3纳秒/米,因此该脉冲波行至6米处时才是脉冲波离开测试仪的时间。这也就是测试仪在测量长度时的“盲区”,故在测量长度时将无法发现这6米内可能发生的接线问题(因为还没有回波)。测试仪也必须能同时显示各线对的长度。如果只能得到一条电缆的长度结果,并不表示各线对都是同样的长度。 早期的一些测试仪不是采用TDR原理测量长度,而是以用频率域方式测量回流损耗的方法来测量阻抗的变化以便计算长度,这种方法在各对线出现长短不等的情况时会发生误判。3、近端串扰(NEXT) 当电流在一条导线中流通时,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场,干扰相邻导线上的信号。频率越高这种影响就越大。双绞线就是利用两条导线绞合在一起后,因为相位相差180度的原因而 抵消相互间的干扰的。绞距越紧则抵消效果越佳,也就越能支持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近端串扰是指在与发送端处于同一边的接收端处所感应到的从发送线对感应过来的串扰信号。在串扰信号过大时,接收器将无法判别信号是远端传送来的微弱信号还是串扰杂讯。需要注意的是,表示低NEXT时的值越大(如45dB),发送的信号与串扰信号幅度差就越大,高NEXT 的值就越小(如20dB),而这是要设法避免的。 为了符合5类规格,在电缆端接处的非绞接部分长度不能超过13米。通常会产生过量NEXT 的原因有: 使用不是绞线的跳线。没有按规定压接终端。使用老式的66接线块。使用非数据级的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doc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篇一: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报告 郑州轻工业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地点:网络综合布线网络综合布线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工程 目录 一、设计概述 ................................................ . (1) 二、总体设计 ................................................ . (1)

2.1实验 一................................................. .. (1) 2.1.1实验目的................................................. .. (1) 2.1.2实验准备................................................. .. (1) 2.1.3实验步骤................................................. .. (1) 2.2实验 二................................................. .. (3) 2.2.1实验目的................................................. .. (3) 2.2.2实验准备................................................. .. (4) 2.2.3实验步

实验一网线制作和组建简单以太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实验一网线制作和组建简单以太网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平行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初级) 2.掌握对等网和代理服务器网络的组建(初级) 3.会用ipconfig和ping命令(初级) 4.掌握网络中文件夹共享和打印机共享(初级) 5.实现一线多机上网(高级) 6.搭建无线局域网(高级) 二.实验设备和环境 1.5类双绞线 2*2米 2.水晶头6个 3.RJ-45压线钳 1把 4.双绞线电缆测试工具(NS-468) 1台 5.PC机 2台(安装了win2000或者win2003) 6.带有RJ-45接口的网卡 2块 7.集线器或者交换机 1台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制作一根交叉双绞线 2.用测试工具测试双绞线,注意分析测试结果 3.把制作好的双绞线分别插入两台电脑的网卡(IP设置 4.用ipconfig /all (如果是WIN98,用winipcfg)命令查看自己的网络配置 5.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是否连通 6.共享资源,查看能否互相访问 7.制作两根平行双绞线 8.两根线分别一端与HUB(或者SWITCH)相连,另一端与PC机相连 9.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是否连通 10.查看能否互相访问 11.把一台电脑设置成服务器,另一台设置成客户端,查看能否互相访问 12.设置网络打印机

四.基础知识 1.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直通线与交叉线的区别 568A标准从左到右的线序是: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568B标准从左到右的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568A、568B的区别:1和3交换,2和6交换) 正线(直通线、平行线):两端线序一样,都是采用568A标准。 反线(交叉线):两端线序不一样,一端用568A标准,另一端用568B标准。 以下是各种设备的连接情况下,正线和反线的正确选择。其中HUB代表集线器,SWITCH 代表交换机,ROUTER代表路由器:(一般情况:连接两端相同用交叉线,连接两端不同用平行线) PC-PC:反线 PC-HUB:正线 HUB-HUB普通口:反线 HUB-HUB级连口-级连口:反线 HUB-HUB普通口-级连口:正线 HUB普通口-SWITCH:反线 HUB级联口-SWITCH:正线 SWITCH-SWITCH:反线 SWITCH-ROUTER:正线 ROUTER-ROUTER:反线 100BaseT连接双绞线,以100Mb/S的EIA/TIA 568B作为标准规格。 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 1: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 0.6米,最多不超过 100米。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

实验1 网线制作

实验一网线制作 一.实验目的: 1.熟悉RJ45 10/100M T568A和T568B头制作过程和网线连接的原则; 2.掌握动手制作二条合格的10/100M 五类双绞线的直通线和交叉线。 3.学会用电缆测试仪测试所做的网线是否合格, 并标识合格品。 二、实验内容 1.熟悉RJ45 10/100M T568A和T568B头制作过程和网线连接的原则; 2.制作二条合格的10/100M 五类双绞线的直通线和交叉线。 3.用电缆测试仪测试所做的网线是否合格, 并标识合格品。 二.实验环境 1. 提供每人2米五类双绞线,6个RJ45水晶头; 2. 提供每组2套网线制作工具, 如双绞线压线钳、电缆测试仪、斜口钳。三.实验步骤 1. LAN中网线连接的原则: (1)同性设备相连用“交叉线”(即两RJ45头分别为T568A和T568B) 如: 计算机<- ->计算机/路由器 交换机/HUB<- ->下一级交换机/HUB(普通口) (2)异性设备相连用“直通线”(即两RJ45头均为T568B) 如: 交换机/HUB<- ->计算机 交换机/HUB<- ->下一级交换机/HUB(UPLINK口) 2. T568B和T568A电缆中线的颜色如图示:

(1)剥线:剪一条长 1 米的五类双绞线,在网线的一端剥去 2cm 长的护皮 ,如下图示: (2)理线:紧紧地拿好护皮已经被剥去的4对绞好网线,重新以T568B 编线标准将网线编组。小心保持从左到右绞好的状态(橙色组、绿色组、蓝色组、棕色组) , 如下图示:

把保护层和网线拿在一个手里,将蓝色和绿色的组拆开一小段,以T568B 编线方式重新将它们排好理顺。拆开并按编色原则排列其余组的线;将线弄平、弄直、弄好,然后用斜口钳或压线钳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煎下只剩约14mm的长度,使线头部整齐。 (3)插线:不要松开护皮和线,因为它们都已经排好了顺序;按T568B网线的颜色排列方向将一个 RJ45 水晶头安在线的一端 ( 注意方向不能反 ) ,水晶头有弹片的一面放在下边,橙色组(白色 - 橙色、橙色)应该在水晶头的第一只脚和第二只脚;如下图示: 用力将8根网线并排塞进水晶头内 , 直到你能够通过水晶头的尾部底端看到线头铜的一端。确定护皮的尾部在水晶头里面并且所有的线都是按顺序排好的。

综合布线系统的电缆施工级测试报告

综合布线系统的电缆施工级测试 一实验目的:熟悉网线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网线的制作过程 二实验设备及型号:双绞线剥线器,压线钳,剪刀,斜口钳,打线工具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端接RJ45连接头 原理:RJ45水晶头有金属触片和塑料外壳组成,其前端有8个凹槽,简称“8P”凹槽内有8个金属触点,简称8C。因此RJ45水晶头又称为“8P8C”接头。端接水 晶头时要注意她的引脚次序,当金属片朝上时,h8的引脚次序应从左往右数。 连接水晶头虽然简单,但它是影响通信质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开绞过长会影 响近端串扰指标;压接不稳定会引起通信的时断时续;剥皮时损伤对线芯引起 短路,断路等故障: T568A线序: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T568B线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步骤: 1 剥线:用双绞线器将双绞线塑料外皮剥去2~3cm. 2 排线:将绿色线对与蓝色线对放在中间位置,二橙色线对与棕色线对放在靠外的位 置,形成左一橙,左二蓝,左三绿,左四棕的线对次序。 3 理线:小心地拨开每一线队(开线),并将线芯按下T568B标准排序,特别是要将白 绿线芯从蓝和白蓝线对上交叉至4号位置,将线芯拉直压平,挤紧理顺。 4 剪切:将裸露出的双绞线芯用压线钳,剪刀,斜口钳等工具整齐的剪切,只剩下约 13cm的长度。 5 插入:一手以指姆和中指捏住水晶头,并用食指抵住,水晶头方向是金属引脚朝上, 弹片朝下。另一只手捏住双绞线,缓缓地将双绞线8条导线依序插入水晶头, 并一直插到8个凹槽顶端。 6 检查:检查水晶头正面,查看线序是否正确;检查水晶头顶部,查看线芯是否都顶 到顶部。 7: 压接:确认无误后,将RJ45水晶头推入压线钳夹。

网线制作实验报告

网线制作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学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双绞线的制作实验时间:2011-08-31 指导教师(签名):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目的: 1.熟悉 T568A、T568B标准网线的线序; 2.掌握网络直通电缆(顺线)、交叉电缆(交叉线)的制作和测试方法,为以后构建计算机局域网打下基础。 实验环境: (1)在网络实验室或在教室进行; (2)提前一周通知网络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每人准备RJ,45水晶头3-4个,长度为1.5M的5类UTP双绞线一根; (3)每5-10人一组,每组准备RJ,45压线钳一把和测试仪一套。 实验内容及过程: 1)认识RJ-45连接器、网卡(RJ-45接口)和非屏蔽双绞线。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用于连接UTP。共有8个引脚,一般只使用了第1、2、3、6号引脚,各引脚的用途与网卡不相同。 各引脚的意义如下:引脚1接收(Rx+);引脚2接收(Rx-);引脚3发送(Tx+);引脚6发送(Tx-)。网卡上的 RJ-45接口也有 8个引脚,一般也只使用第1、2、3、6号引脚,其余的没有使用,各引脚的定义如下:引脚1 发送(Tx+);引脚2发送(Tx-);引脚3接收(Rx+);引脚6接收(Rx-)。如图2-1所示为直连线和交叉线的线序。

图2-1 第 1 页共 2 页 2)RJ-45专用剥线/压线钳,用于接驳水晶头。如图2-2所示 图2-2 3)网线测试仪或万用表,当网线两头接好后,用来测试线路是否通畅。 4)用剥线钳将双绞线外皮剥去,剥线的长度为13,15mm,不宜太长或太短。 5)用剥线钳将线芯剪齐,保留线芯长度约为1.5cm。

综合布线线缆测试方案

综合布线线缆测试方案 1.电缆检测 为检测安装,需使用FLUKE多功能测试仪。它带两根两头适合RJ45插座的电缆。如果是在使用110型连接模块的配线架上连接,最好一头连接带RJ45插头的4对线,另一头连接110P型跳接连线。 为使多功能测试仪能连续工作,每次测试工作完毕后应给电池充电。 一份标准的测试报告汇集所有根据ISO标准中连接性能所作测试的数据。 2.检验步骤 完成这样的检验需要两名配备通讯系统(电话或对讲机)操作人员。需测试的插座应事先列表。 ◆第一步先用供检测的电缆将发射器与测试仪连接来校准仪器。在每次测试之前实施这一步骤是必须的。 ◆一名操作人员持测试仪在配线架处,测试仪通过电缆连接配线盘,另一名操作人员持发射器沿安装接点用另一根电缆连接。 ◆插座一个一个测试。整个安装都必须测试以确保安装正确。 ◆主干缆和设备电缆的检测也在各点间进行。 ◆多功能测试仪是一种电缆测试仪,可检测双绞线电缆的带宽和精度。这种多功能测试仪自动核对双绞线的所有组合,不仅决定你的安装性能,还决定你在使用什么样的地域网络。它可以储存、打印数据,或将数据传输至个人电脑上。多功能测试仪使用方便,配有标准电缆、地域网络和水平特性的预设程序。其中的数据使多功能测试仪可以判断安装水平和可以支持的网络。 ◆电缆数据库 电缆数据库包括目前所有的双绞线电缆和同轴电缆规格。你只需在数据库中加上你自己的电缆规格。 ◆网络数据库 多功能测试仪包含目前所有网络的规格。使用EDIT(编辑)功能你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这些规格,你也可以定义你自己的网络类型并将其放入数据库。 多功能测试仪被设计成可以进行两种测试: 多功能测试仪和两种遥控装置一起工作:一个遥控定位器或一个回路盒。

06网线质量检测方式&常用网线规格型号

怎样分辨网线的好坏 网线,是电脑网络组成的最不起眼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件。在组建网络时,我们大多会重视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等设备,但对于网线,一般不会太多地去挑剔,或者更愿意去购买廉价的产品。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人们对网线的需求不断增加,网线所带来的利润也逐渐被制假者看重了。从目前市场销售的几个品牌的网线产品来看,几乎每家都面临着假货对市场的蚕食,真可谓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以市场上销售的较多的超五类双绞线网线为例,每米的价格从1元到十几元不等,价格便宜的假货固然多,价格高的也不能保证质量就一定好,让购买者无所适从。 基本内容 双绞线如何识别假冒网线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网线(双绞线): 双绞线(TP:Twisted Pairwire)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 Unshi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我们最常用到的就是非屏蔽双绞线(UTP)。 按照电气性能的不同,双绞线可分为三类、五类、超五类、六类和七类双绞线。不同类别的双绞线价格相差较大甚至是悬殊,应用范围也大不相同。除了传统的语音系统仍然使用三类双绞线以外,网络布线目前基本上都在采用超五类或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由于在价格上与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相差无几,因此,已经逐渐淡出布线市场。 不同规格的网线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和用途,三类线的标准是“CAT3”,带宽 10M,适用于十兆网,目前基本已淘汰;五类线的标准是“CAT5”,带宽100M,适用于百兆以下的网;超五类线的标准是“CAT5E”,带宽155M,是目前的主流产品;六类线的标准是“CAT6”,带宽250M,用于架设千兆网,是未来发展的 趋势。

网线制作实验报告范本

网线制作实验报告范本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实验(训)报告 实验时间: 20110304 编号: 10成教电信息工程二级学院班级子信息数字姓名刘XX 学号 2010XXXX 学院家庭班 实验题目实验场所实训楼601 UTP双绞线的制作 实验目的: (1)学会两种双绞线制作方法; (2)掌握剥线/压线钳和普通网线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3)了解双绞线和水晶头的组成结构; (4)了解各网络设备之间网线连接的特点。 实训(实习)内容: 任务1:直通线的制作 任务2:交叉线的制作 任务3:测试网线的联通性 实验所用设备: (1)若干米超五类UTP双绞线; (2)若干个RJ-45水晶头; (3)剥线压线钳一把; (4)普通网线测试仪一个。 实验(训)过程或步骤: 一、直通线的制作 1、选线

选线也就是准确选择线缆的长度,至少0.6米,最多不超过100米。 2、剥线利用双绞线剥线/压线钳(或用专用剥线钳、剥线器及其他代用工具)将双绞线的外皮剥去2 ,3厘米。 3、排线 按照EIA/TIA568A或EIA/TIA568B标准排列芯线。排列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线路的缠绕和重叠。 EIA/TIA568B EIA/TIA568A 插头脚号网线颜色插头脚号网线颜色 1 橙白 1 绿白 2 橙 2 绿 3 绿白 3 橙白 4 蓝 4 蓝 5 蓝白 5 蓝白 6 绿 6 橙 7 棕白 7 棕白 8 棕 8 棕 4、剪线 在剪线过程中,需左手紧握已排好了的芯线,然后用剥线/压线钳剪齐芯线,芯线外留长度 不宜过长,通常在1.3-1.6厘米之间。如果该段留得过长,一来会由于线对不再互绞而增加串扰,二来会由于水晶头不能压住护套而可能导致电缆从水晶头中脱出,造成线路的接触不良甚至中断。过短则会导致芯线不能插到水晶头的底部,导致接触不良。裁剪之后,应尽量把线缆按紧,并且应该避免大幅度的移动或者弯曲网线,否则也可能会导致几组已经排列且裁剪好的线缆出现不平整的情况。 5、插线 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内。将水晶头有塑造料弹簧片的一面向下,有针脚的一方向上,使有针脚的一端指向远离自己的方向,有方型孔的一端对着自己。此时,最左边的是第1脚,最右边的是第8脚,其余依次顺序排列。插入的时候需要注意缓缓地用力把8条线缆同时沿RJ-45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直到能在水晶头的顶端可以看到清晰的八个铜点。 6、压线

网线制作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网线制作实验报告 篇一:网线制作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学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实验项目名称:双绞线的制作实验时间:20XX-08-31 班级:姓名:学号: 实验目的: 1.熟悉T568A、T568b标准网线的线序; 2.掌握网络直通电缆(顺线)、交叉电缆(交叉线)的制作和测试方法,为以后构建计算机局域网打下基础。 实验环境: (1)在网络实验室或在教室进行; (2)提前一周通知网络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每人准备RJ-45水晶头3-4个,长度为1.5m的5类uTp双绞线一根; (3)每5-10人一组,每组准备RJ-45压线钳一把和测试仪一套。

实验内容及过程: 1)认识RJ-45连接器、网卡(RJ-45接口)和非屏蔽双绞线。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用于连接uTp。共有8 个引脚,一般只使用了第1、2、3、6号引脚,各引脚的用 途与网卡不相同。各引脚的意义如下:引脚1接收(Rx+);引脚2接收(Rx-);引脚3发送(Tx+);引脚6发送(Tx-)。网卡上的RJ-45接口也有8个引脚,一般也只使用第1、2、3、6号引脚,其余的没有使用,各引脚的定义如下:引脚1发送(Tx+);引脚2发送(Tx-);引脚3接收(Rx+);引脚 6接收(Rx-)。如图2-1所示为直连线和交叉线的线序。 图2-1 2)RJ-45专用剥线/压线钳,用于接驳水晶头。如图2-2所示 图2-2 3)网线测试仪或万用表,当网线两头接好后,用来测 试线路是否通畅。 4)用剥线钳将双绞线外皮剥去,剥线的长度为13~15mm,不宜太长或太短。 5)用剥线钳将线芯剪齐,保留线芯长度约为1.5cm。 6)水晶头的平面朝上,将线芯插入水晶头的线槽中, 所有8根细线应顶到水晶头的顶部(从顶部能够看到8种颜色),同时应当将外包皮也置入RJ-45接头之内,最后,用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三、测试过程及结果的判定 1、测试模型 在进行布线链路测试时,应该按照线缆级别不同选择不同的链路模型。在测试三、四、五类双绞线缆时选择基本链路,在进行超五类、六类测试时,应按照永久链路模型进行。 双绞线水平测试模型 (1)永久链路和基本链路(见图1) 图1 永久链路和基本链路模型示意图 由TIA/EIA568-B重新对测试链路定义,在进行超五类、六类双绞线缆测试时,使用永久链路代替基本链路。在进行测试时,应选用永久链路测试模块,该模块和测试跳线合成一起,测试完后,测试仪能自动将测试跳线长度减掉,显示的是永久链路的实际长度。 (2)通道(见图2) 图2 通道链路模型示意图 由于测试时包括了用户的跳线在内,通道测试一般用于检测布线链路故障时使用。

光缆布线测试模型 图3 光纤链路模型示意图 光缆布线系统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对链路传输特性进行测试,其中最主要的几个测试项目是链路的衰减特性、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等。光纤网络的测试测量设备主要有光纤识别器、故障定位器以及光损耗测试设备。 通常,我们需要测量两个方向上的损耗,这是因为存在有向连接损耗或者说是由于光缆传输损耗的非对称性所致。这时,技术人员就必须相互交换设备并再进行另一个方向的测量。可是,当他们相隔十几层楼或是几十千米时该怎么办呢?很明显,如果这两个人每人都有一个光源和一个光功率计,那么他们就可以在两边同时测量了,如图所示,现在的用于认证测试的高级光缆测试套机是可以实现双向双波长的测试的。 2、测试结果*定判据 首先,进行检测前先要完成对测试仪主机、辅机充电工作;其次要熟悉布线现场和布线图,制定一个详细的检测方案;然后是测试仪触摸屏的校准;最后是测试仪校准。现场测试的每条链路的测试数据报告是自动生成的,因此在每项工程测试前应首先对测试仪进行设置,将仪器的所有项目设置好后,将进行实际的现场检测,按预先设计好的检测方案,逐一地对每条链路进行。检测时由两个人分别持测试仪的主机和副机在链路的两边,将待测链路和测试仪连接好,按自动测试并等待完成,完成后保存测试结果。当天完成测试后,应及时将所有检测结果转存电脑,并对测试仪充电备用。 个体合格判据 (1)对绞电缆布线,若某一链路有一项内容不合格则该链路判为不合格; (2)光缆布线检测时,如果系统中有一条光纤链路光衰减值不合格,则该光纤链路判为不合格; (3)允许未通过检测的信息点、线对、光纤链路经修复后复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