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7年高三语文质检卷(word版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2016-2017高三4月质检卷

语文试卷

(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按文化形态区分,人类的历史可以分为狩猎采集、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生产三个阶段。农业生产阶段的起点是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文字、复杂的社会组织(社会等级、统治者)等相继出现。新石器时代终结,文明诞生。

对中国文明根基的追溯,通常多止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然而,根据现代史前考古学研究,这种追溯至少可以提前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确切地说,就是距今两万年前后。

两万年前的中国还处在末次盛冰期。在末次盛冰期到来的四五千年之前,华北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石器技术,人们利用细腻的优质石料生产细小的两边平行的石刃。我们现在称之为细石叶技术,这是打制石器技术的巅峰。细石叶技术是一种适合高度流动生计的技术,大约在距今一万五千年前后达到极盛,之后走向衰落。现代史前考古发现,同一时期,华北地区太行山东侧的山麓、盆地地带,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人们的流动性降低了。我们从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址中看到陶器(不适合长距离搬运)、耐用的磨制工具(比较重)、长时间使用的火塘、更多样活动的痕迹、更复杂的居址结构等等,这表明该地区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而在西侧的黄土高原之上则没有看到类似的变化。

在中国南方,大约距今2万年前,岭南地区就相继出现陶器、磨刃的工具、穿孔的石器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是稻作的起源地。从考古发掘来看,有一条完整的时间线索显示稻作是如何从强化利用到驯化栽培的,因此水稻最早的驯化要归功于中国南方的先民。

中国南北两大农业生产起源中心形成了中国文明根基的基本特征:南北相依。长期以来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国史观将南方视为蛮夷之地,仿佛是五胡乱华、北方士族南迁之后才发展起来的,然而对已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并不支持这样的认识。当然,当我们说到中国史前史的时候,显然不只有华北与中国南方。目前就广大的西部、北部来说,我们的了解远不如东部与南部

回到中国文明形成格局本身,我们除了看到南北相依之外;的确可以看到多元融合的过程。那种视中国史前史的发展如无物,简单地对比东西方的相似性,就提出中国文化西来的说法是离谱的。近代上百年的殖民史导致的心理残留并没有随着政治的独立与经济的发展而消散,建立一个文化上自强的中国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摘编自陈胜前《溯源中国文明的经济基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市、文字、复杂的社会组织等文明要素相继出现,宣告新石器时代终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结果。

B、细石叶技术利用细腻的优质石料生产细小的两边平行的石刃,是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适合高度流动生计的新的石器技术。

C、根据现代史前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根基至少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比历史学界通常认为的要早很多。

D、在太行山东侧的史前考古发掘中发现的陶器、耐用的磨制工具、长时间使用的火塘等,是当时那里的人口流动性降低的重要证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根据现代史前考古发现,相比黄土高原,太行山东侧更早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意味着中国文明的根基不仅仅

B、现代史前考古学充分证明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稻作的起源地,这是这为中国文明根基“南北相依”提供了重要证据。

C、传统的中国史观以中原为中心,将南方视为蛮夷之地,这可能是因为不了解五胡乱华、北方士族南迁之前的发展情况。

D、无视中国史前考古发展,简单对比东西方文明,主张中国西来论,这导致了我国文化研究仍有殖民史的心理残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旧石器时代属于狩猎采集阶段,当时社会形态比较简单,没有文字、没有统治者、没有社会等级之分。

B、细石叶技术由盛而衰时期,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以狩猎采集为主渐渐转向以农业生产为主。

C、现代史前考古发现表明,距今约两万年前岭南地区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其文明诞生比华北地区更早。

D、随着对我国广大西部、北部地区的史前史研究的进展,中国文明形成过程“多元融合”说可能会获得更多证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爬墙虎祁云枝

五年前初夏,张阿姨在西墙根种了两株爬墙虎,说日头西晒得楼板都要着火了。

瘦瘦弱弱手掌般高的小苗,在淡黄色的高墙下面,看起来弱小又无助。我心想,它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咋好指望它抵挡骄阳?

爬墙虎不语,在傍晚的阳光中垂头耷脑,像是默许了我的想法。

只三四天工夫,缓苗后的爬墙虎,一下子睡醒了似的,左伸一只触角,右伸一只触角,一步一串脚印,一步染绿一寸墙壁地往上爬。这一爬起来,就止不住了。西墙上,留下一串串赛跑的脚丫子。

下午下班后,我常常绕到西墙边,看它们在夕阳里葱茏。

看久了,竟觉得爬墙虎长在墙壁上的样子,是一幅动态水墨画,葳蕤、娟秀,处处透着生机。挥毫的,自然是爬墙虎。它的用色很简单,只深深浅浅的绿和嫩生生的红。但每一处皴染,都很传神。每一笔用色,都恰如其分。真佩服爬墙虎,算得上高明的艺术家,比我见过的最厉害的画家功力都要强。

爬墙虎的根里,似乎也盛着一部能量永动机。从春到夏,打根底冒出的能量,翻腾着江河般的力量,顺着爬墙虎褐色的茎干,奔涌着流向绿叶,流向千千万万个小脚丫,在淡黄色的墙布上一寸寸泼墨、一厘厘游走,让绿,叠盖着绿。

一个夏天过后,两株爬墙虎蓬勃的“画作”,已经占到了墙面的五分之一。一阵风过,顺溜的碧叶间,会依次轻轻地翻腾起一层细浪,闭上眼睛细听,似乎还有音乐叮当作响。

坚硬的墙面,从这年开始,有了呼吸,有了美丽的衣裳,有了无数关注的眼眸。太阳暴晒、电闪雷鸣、狂风骤雨中,爬墙虎的脚步,都不曾停歇过。

第二年,爬墙虎“挥毫”的力度明显大多了。每一天,它长出的新梢,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用手掌丈量的范畴。那满墙的绿,犹如潺潺的溪水,在竖直的墙壁上,向上、向前蜿蜒。

之后的岁月,这两株爬墙虎,用绿叶和奔跑的点点脚丫,给我展示出了“虎”一样的气势。这气势,也让我对自己当初的幼稚想法羞愧不已。真佩服为爬墙虎起名字的人,只三个字,就切中了“命脉”,描摹出了这种植物的外形和精神。

当秋风漫过头顶的天空,张阿姨家西墙上的画,渐渐呈现出别样的神韵——红霞,一点点从绿叶中泛出,像一片片火苗,也像一颗颗红心,将夏天里凝聚的热情,一股脑儿诉说出来。“满目苍凉意,忽来照眼红”,如花非花的红叶,成了长在淡黄色墙壁上的一首抒情诗。

当抒情诗片片退去,透出笔走龙蛇般的枝干,依然是震颤人心的景致——血管一样的构图、凛然的筋骨、灵魂般的质感。生命的坚韧、张力和走向,剪纸般凝固在西墙上……

如此这般,叶儿绿了红,红过又绿。当初孱弱的爬墙虎,渐渐织就了整整一面西墙的“壁挂”。这壁挂,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