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居民保险意识落后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居民保险意识落后的原因及对策
一、我国居民保险意识现状
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消费者现有财富的增长和风险总量的提高,使消费者对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承担风险的主体逐渐从政府转移到企业和个人。

实践证明,保险是应对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中国自1959年停办国内保险业务以后,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没有商业保险的实践,因此,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总体风险意识滞后,保险观念单薄。

在面对各种可能遇到的人生风险上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预防保障意识。

以2005年北京市的一项对市民保险意识的调查为例,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图:
对于保险态度,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505人中258名被调查者认为保险“可
“很反感”占比24.95%,有可无”,占比51% ,126名被调查者认为“保险是骗人的”,
只有121 名被调查者选择“保险是必须的,防范风险或者投资理财”,占比约23.96%。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居民在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上比较缺乏,缺少利用保险规避和转嫁风险的知识能力,为此,我们应强化保险意识教育,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居民保险意识落后的的原因
公众保险意识关系到整个保险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深刻认识影响保险意识的诸因素并努力改善保险意识的提高的社会存在,才能促进广大市民保险意识的提高,进而稳定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

关于我国居民保险意识落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我国传统历史文化思想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文化积淀十分厚重,传承与延续的一些思想影响极深极广,其中很多思想造成了我国居民保险意识的淡薄。

比如“天命”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一直延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很大影响。

许多国
民仍相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认为人的一生祸福生死都是上天已经安排好的,不能为人力所改变,即使生活陷入困境仍默默去承受。

从现代保险意识角度看,这是对风险无动于衷的一种漠然态度的表现。

人们还产生了非理性的过度自信,认为灾难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财产安全状况、未来生活保障能力过于自信,从而导致对风险预备意识的极度缺乏。

加上我国长达5000年的农耕文化使得传统的宗族观和家庭观根深蒂固,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人情伦理为主的传统文化、家庭宗族的互助机制成为人们防范风险的主要手段。

另外,保险业在我国产生至今所经历的时间太短。

现代商业保险在世界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保险业是在帝国主义列强涌入我国进行经济掠夺时产生的,直到1805年,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发起成立了谏当保安行,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保险业才开始。

建国后,在“大跃进”运动的背景下,国内保险业又被停办20年之久,从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至今,还不足30年的时间。

所以在短短30年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几百年对于保险的接受和认识程度显然不太现实。

(二)居民侥幸与实惠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们在投保考虑时都会有一个普遍的心理,认为危险发生不一定会降临到本人头上,尤其在经济状况欠佳的时候, 保险费往往被列入能省则省的范围。

以大数法则为理论基础的保险业务的经营中, 出险的是少数, 而大多数投保人则不会遇到风险, 因此居民可能会因此产生白花冤枉钱的想法。

另外还有一种实惠心理,这部分人对保险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只是把保险需求和自己实际利益联系起来考虑取舍,有利可图的险种就积极参加,得利少的险种就不参加,或对风险采取选择性投保, 就是保险中所说的逆选择,将风险程度高的转嫁给保险公司, 风险程度低的尽量不投保, 或者参加保险后,一两年平安无事, 得不到经济补偿就回避风险而不续保。

同时还存在着保险公司只是为了赚钱及保险也是一种乱收费的偏见和误解。

这其实也折射出我国居民对保险的认识不够。

由于其缺乏对保险的基本知识,可能认为保险是骗人的,或者认为买了保险就万事大吉。

同时,公众面对的保险产品的具体形式是一个涉及众多专业词汇的保险合同,其中的条款对于普通公众来说难以理解,进而影响到公众对于保险认识的兴趣和难度,以致影响到居民保险意识的提高。

(三)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与国民收入还有待提高
保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从世界范围来看,越是经济发达国家,越是市场体制健全国家,国民保险意识就越强,保险业也就发展得越好。

我国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二三十年时间,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相比,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稳步的增长,但是我国GDP的整体质量不高,同时经济发展还存在二元不均衡结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差距都较大。

经济结构的不完善和市场体制的不健全从宏观上影响着居民保险意识的提高。

同时,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总体来看仍然偏低,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相比,大部分居民处于低收入阶段,因此保险尤其是商业保险,在现阶段对我国许多居民来讲仍属于高档消费或奢侈消费。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居民宁可忍受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愿付费购买保险。

三、提高居民保险意识的措施建议
提高居民商业保险意识,有利于居民风险意识的增加,并且可以促使其对于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客观的认识及分析,摒弃传统的落后的思想,对于一些潜在的风险,主动采取措施,有效的降低风险发生时自己的损失。

居民商业保险的意识的增强,也能够推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丰富与完善。

对于提高居民保险意识可以从个人、保险公司和政府三个方面着手。

(一)居民应主动接受保险知识,培养风险意识
风险处处存在,虽不可避免却可找到正确的方法进行风险的转移,从而降低自身的风险。

而商业保险正是为大众提供了一个风险规避与转移的途径。

为了能够充分的利用它的优势服务自身,居民应该变被迫的解除保险为主动接受一定的保险知识,充分认知到自己周围存在的风险有哪些,了解不同的保险产品的独特作,以此来为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做好保障。

(二)保险公司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

保险业只有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才能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为此,保险会司应增加舆论宣传的资金、人力投入。

过新闻介绍、公关活动、调查问卷、社会咨询等方式进行保险宣传。

保险公司进一步完善向保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对保险知识缺乏的广大投保人来讲,他们评价保险公司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服务质量的好
坏,所以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向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形成良好的口碑,利用现在保户去挖掘潜在保户,提高整个社会的保险意识。

另一方面,应从我国相关的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展开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以及附加值服务,如开展免费体检、健康咨询、向客户提供再就业培训、就业、信息及教育咨询,这样可最直接最有效地提高国民的保险意识。

(三)政府加强关于保险意识的教育
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保险知识教育,使保险知识深入人心,渗透社会,摒弃传统陈旧的封建迷信思想。

公众自我保障意识的提高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体现、强化风险保障意识的宣传和教育非常必要。

将风险意识和现代保险保障观念引入国民教育中,从转变国民思想认识着手, 促使其重视自我保障。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在政策和法规上积极引导。

政府可在财政税收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公众参加保险。

对于个人交纳保险费的收入可以免征所得税, 且人寿保险单的赔付免征个人收入调节税和财产继承税,从而激发社会公众参加投保的热情。

通过思想教育和利益影响的有机结合,引导城乡居民的保险消费,以形成为未来做准备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张根群.《论国民保险意识的提高》[ J] . 保险研究—论坛, 2001,(8)
【2】杨泽云、苏艳芝、邢秀芹.《北京市市民保险意识调查报告与分析》.海南金融,2010(03)【3】赵凯、郝洁.《加强国民保先教育的对策建议》.河北金融,2010(01)
【4】罗万红.《我国居民保险误区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金融与经济,2009(06)
【5】陈希勇,郑军.《我国保险业发展中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6】陆卫平.《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内居民保险消费观念的影响》.上海保险,2006(08)【7】张玉.《我国政府当前提升居民保险意识的策略简探》.焦点透视,2013(080
【8】黄靖雯.《浅析我国居民商业保险意识的影响因素》.现代商业,2013(07)
【9】孙武军、于润、张瑄.《我国保险消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3)
【10】何小伟.《提升国民保险意识政府需更主动》.中国保险报,2010(04)
【11】边海宁,邓晖,赵静.《国名保险意识淡薄原因探究》,企业导报2013(01)【12】罗之仁.《我国民族保险教育研究》.中国民族大学,2006(03)
【13】杨泽云、刘箐川.《中国保险教育的发展》.网络财富,2008(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